分享

来自银楼的“衣食饭碗”

 苏迷 2014-02-16
来自银楼的“衣食饭碗”
 
 
 
 
  沈嘉乐
  据《宋史》记载:苏州金银器业在南宋时就有较大名望,城内就有金银业加工集聚的"金银巷"。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派宦官童贯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役使工匠制作金银器皿,可见那时苏州的金银器皿制作巳较领先于全国。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的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金银器皿制作业也趋于兴旺。
  到同治,光绪时,苏州前店后坊形式的金银器皿制作坊,共有大小不等规模的银楼业105户左右。
  坐落在接驾桥,中市大街口的凤宝银楼,仅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但专业精制各种银器皿的作坊。因祖辈老家就在附近,祖父与业主关系颇深,所以老家里一般性的银制器皿,大多出自凤宝银楼,代代相传,如今笔者还保存着一些凤宝银楼的衣食饭碗。

  一、金银手工作坊的同业组织

  在金银制作业中,因资金和业务规模大小悬殊,大户里有的称"金店",有的称"银楼",俗称"金子店"。小户统称为银楼,俗称"银匠店"。
  清道光十六年(1836),苏州商业性质的金铺,银楼业兴欣向荣,迫切需要自己的同业组织。为此,在吴益元金店等23家银楼发起题名,在刘家浜捐建"丽泽公局",成立了苏州金银业的首家同业组织。该局在清咸丰庚申年间,因太平天国兵灾中被毁。
  同治七年(1868年),恒孚、有万年等著名大银楼,包括光福、金山等地的金子店与银楼,在紫兰巷捐建"安怀公所",也成立了苏州金银业的同业组织。
  直到民国四年,由天益丰,老万年,宝城等八家金店,经过诉讼取得了刘家浜原"丽泽公局"遗址的产权,进行重建,并改称为"丽泽公所"。
  两家公所常年经费由各银楼量力自认,按月收取,一切开支分四季报销,公昭信实。直到抗战后,"安怀,丽泽"两公所又奉命合并为吴县金银业同业公会。

  二、在行业规则下的互相竞争

  各银楼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来历不明的兑换金银货物,若一时失策误与交易,事后即吊还原赃物。如果故意收购赃物,经查实,在吊还原赃物后,再吊销经营执照。并逐出同业公所组织。但是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也有个别小银楼铤而走险,最后落得身败名裂。
  当时每户银楼的产品上,都用钢印镌刻本银楼的店名或牌号。这样有个别小银楼故意制作含低银量的产品,镌刻上与自己有过节的银楼牌号,卖给没有文化的郊外人,蒙混销售,诬坏他店声誉,一经查悉,加倍罚款,重则送官法办。
  银楼业里的伙计,学徒若与老板有纠葛,因而借端自歇者,一定要将事情理清楚,方可离店。若是"吃里扒外"情节严重的,同业公所组织出面提名逐出,从此进不了苏州银楼业。

  三、经理责任制下的“大先生”“老师傅”管理体系

  银楼店主自任经理或聘任经理,凡聘任经理根据店主委托,掌握银楼的资金、人事、业务经营权力,每逢端午,中秋,年终三大节日向店主汇报经营情况。
  职工分为店员和工匠两部分,店铺内主要职员称"大先生",负责经营业务;"司帐"负责财务核算;"老师傅"为鉴定金银货物成色的技术人员。工场内由"把作师傅"负责,管理金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领发及成品的鉴定。以下再分为熔炼,拉丝,镶嵌,大件,小件等小组。
  在银楼业中,一般的职工,工匠,学徒必须要有殷实店铺担保或保人,担保人要负责该员工业务上的一切责任。
  职工除春节休假数天外,平时无规定假期,店主一方面尽量压低工资,一方面为在旺季刺激工匠加班生产,又规定较高的加班费,工匠为了生计,这时往往要做到深夜。

  四、金银业内也有小秘密

  在银楼里聘任为:大先生,司帐,把作师傅的工资均较高,学徒工只发剃头,洗浴的零用钱。
  一般的工匠收入有三部分:一是按月的基本固定工资;二是加班生产的计件工资; 三是焊料收入(因在制作各种金银镶嵌首饰,项链,挂坠,器皿,用品时,都须用焊药。
  工场 内 上交成品时,只计工件重量,不扣除焊药份量。经理在发给原料时不计损耗,这样两相抵冲之后,可有不少余量),所以银楼经销出的产品中就含有焊药份量。小时候就曾听家父说过:解放前,精明的人是不会去买各种工艺镶嵌首饰,凡是看上去镭丝越多越美观,工艺越繁复,那么其中的焊药份量就越多,相应足金的成份就越少。但是爱美,爱漂亮,赶时髦的人往往就喜欢去加工或购买,这就给那时的店主更多的利润。(如今的工艺技术先进了,就不存在这种秘密了)

  五、传承的老银器

  传统的苏州人家在日常生活中,银制器皿象征着生活的安居与幸福。在结婚时,长辈都会给小辈一些银器礼物,从中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和祝愿。
  记得1979年春结婚之时,父亲曾对我说:"一个男人事业最要紧,你从农村插队回苏后,先在单位里的政工科写了三年文章,后自己要求转行到金工车间当了二年模具工,盼望你做一行爱一行。今天给你一对家传银饭碗(见图),祝愿你手捧(银饭碗),做一名出色的模具工,好好过日子"。我手捧着这对满含希望的银饭碗,心想:父亲真能说话,"一语双关",在最佳的时刻,表达了最深情的父子之情。
  接着父亲又取出十双檀木镶嵌白银的筷子说:"给了你饭碗,还得给你筷子,愿你技术精超天天有好饭吃"。我接过这十双檀木镶银的筷子(见图),心又想,细心的父亲想得真周到啊。
  父亲望着我开始湿润的眼睛又说:"你不抽烟,不喝酒,继承了家门的传统风格。但平时淡茶还是应该品茗的,对健康也有好处。这对银茶具也一起给你吧"(见图)。
  当时,我望着眼前这对品质极为完美的、五彩银光闪闪的、满含岁月包浆的银饭碗;整理着这十双工艺精致的、前后镶银的檀木筷子;手托着这对工艺高超的、在百年岁月自然的 包 浆下、由内而外的泛出一道道五彩般银光的茶具,湿润的眼睛终于控制不住了……把老银器皿放在老红木的五斗厨上,越发彰显出岁月的无限魅力。父亲沉思后接着说:"这些银器皿都是苏州凤宝银楼的精制品,当时的凤宝银楼在业内信誉度好,撑门老板在精心做好本银楼产品的同时,深承佛门之心,逢年过节都施行善意,无偿援助周边需要帮助的人家,在东中市一带的居民中口碑极佳,每件银器上都镌刻着"凤宝","足纹"的钢印。还有一张该银楼的产品说明简介原件(见图),至今在苏州可能更为少见了,是今后研究苏州银楼业发展史的最好佐证和依据。
  这些精湛的苏州老银器皿,在民国中期父亲结婚之时,祖父传给了父亲;到1979年我成家时,父亲又传给我;我也将遵循祖辈的愿望,将苏州传统的老银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