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日的钱裹兜

 风语塔拉 2014-02-16
昔日的钱裹兜
◇张津 文/图
**风语按:见于喻世明言第二回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大量外国银币涌入中国,多达十多种。墨西哥的鹰洋、法国的坐洋、英国的站洋、西班牙的柱洋、美国的-枝花洋、日本的龙洋等冲击中国流通的白银货币,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889年,清政府户部(财政部)为了抵制法、美、俄、英、意、日等列强对中国金融业的侵略,在通商前沿的广东省铸造了“广东省光绪元宝” 的机制银元,这是我国大量铸造银元货币的开端。

  到光绪末年,清政府逐步在中央户部和东三省及江苏、四川、湖北、浙江、广东、云南等主要省设立造币局或造币厂机铸银元,使银元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此时,民间长期使用的钱背搭已不适应盛装银元的需要,钱裹兜应运而生。

  钱裹兜在肚兜基础上演变而成,它一般长35厘米到40厘米,高20厘米左右,呈倒三角形,用扎实的棉布三方精工缝制,上方留口加盖,外面加缝绸面,绣上花卉或“招财进宝”字样以示美观和吉利,上方缝有结实的机制洋带,用以束在腰间,既方便又保险,打开上盖就可用手指夹出银元,不易被盗,不易丢失,很快就风行全国,尤其受到商贾的欢迎。钱裹兜的好处很多,但要从身上解下来,动作较复杂,过程也较慢。因此,内江有这样一句方言:“解(读“改”音)裹兜”,以此形容人的动作慢。

  曾经一段时间,钱裹兜在民间非常流行,其制作工艺也愈来愈好。但好景不长,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大量发行纸币,钱裹兜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就彻底消失了,成为历史的过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