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读点中国古代经典寓言(91-95)

 闲之寻味 2014-02-17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澆水與添薪

 

  戰國時代有個哲學家名叫巫馬子,他有一次對墨子說:「您提倡兼愛哲學,主張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當團結友愛、平等相待,可是卻沒能給別人帶來什麼直接的好處;我主張各人顧各人,人人自行其是,獨來獨往,也沒聽說傷害了誰。我們兩人迥然不同的哲學主張,目前都還沒有顯示出其應有的社會效果來,可是為什麼您總是認為只有自己的理論是對的,而要全盤否定我的理論呢?」

  墨子並沒有正面回答巫馬子的提問,而是另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假如現在有人在這裡放火,一個人看到後趕緊去提水,準備把火澆滅;而另一個人則打算往火裡添柴,希望這火勢越燒越旺。不過,這兩個人現在僅僅只是在心裡這樣想,一時還未付諸行動。那麼請問,您對這兩個人作何評價呢?」

  巫馬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當然認為那個準備提水滅火的是好人,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則是居心叵測、需要提防的。」

  墨子於是笑了,他說:「對呀!這就說明我們議人論事不能忽視其動機。而今,我主張兼愛天下的動機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張不愛天下的動機則令人費解,所以我當然要否定它。」

  墨子與巫馬子的這場論辯證明: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判斷一件事的好壞,當然主要是看其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但有時當某人的計劃、打算尚未付諸實行時,我們也可以從他提出的這一計劃、打算的動機出發,推斷其效果的好壞。這就是哲學上的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論。

  

瞎子摸太陽

 

  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個瞎子,他從來就不知道太陽是個什麼樣子,而平時又總聽別人說「太陽」、「太陽」的。於是,他便去向人請教太陽是怎樣的。

  一次,瞎子碰到一個人,便問他道:「請你告訴我,太陽是什麼樣的?」那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個大銅盆。」說著,還順手拿起一隻銅盆敲了敲,說:「喏,太陽就跟這一樣。」瞎子聽到了銅盆的聲音,心裡記下了這聲音的特徵,自言自語說:「原來太陽是這樣的。」過了些日子,瞎子走在路上,一陣鐘聲傳進他耳朵裡,他以為是太陽來了,他高興得喊起來:「太陽來了,我聽到了它的聲音。」

  又有一次,瞎子碰到一個人告訴他說:「太陽有光亮,就像蠟燭一樣。」那人還順便將一根蠟燭給瞎子摸了摸。瞎子又記住了蠟燭的形狀,心想:原來太陽是這個樣子的。一天,別人給他一隻短笛,他用手將短笛摸了一遍,他感覺到這不是太陽嗎?於是他又高興地喊著:「我有了太陽了,我拿到太陽了!」

  其實,太陽和鐘,太陽和短笛,彼此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了,可是瞎子僅憑一點局部的感知,始終也沒有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那些只靠道聽途說,粗略瞭解一點皮毛的人,便以為自己獲得了真知,實在是可笑的。

  要想掌握知識,就必須親身實踐,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與整體,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瞎子摸象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國王,他心地善良,很樂意幫助別人,對臣民們也是如此。

  有一次,幾個瞎子相攜來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問他們說:「有什麼事我可以幫你們的嗎?」瞎子們答道:「感謝國王陛下的仁慈。我們天生就什麼也看不見,聽人家說,大象是一種個頭巨大的動物,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很是好奇,求陛下讓我們親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國王欣然應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說:「你去牽一頭大象來讓這幾個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結了他們的心願。」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會兒,大臣便牽著大象回來了,「像來了,像來了,你們快過來摸吧!」

  於是,幾個盲人高高興興地各自向大象走了過去。大象實在太大了,他們幾個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齒,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觸到了大象的腿,還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們都以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細細地摸索和思量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都摸得差不多了。國王問道:「現在你們明白大象是什麼樣子的了嗎?」瞎子們齊聲回答:「明白了!」國王說:「那你們都說說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說:「大象又粗又長,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說:「不對不對,大象又寬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駁斥說:「哪裡,大象像一根大蘿蔔!」摸到象身的人也說:「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牆一樣嘛。」摸到象腿的人也發表意見道:「我認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後,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條斯理地說:「你們都錯了!依我看,大象又細又長,活像一條繩子。」

  瞎子們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一定沒錯,就這樣吵個沒完。

  我們認識事物,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瞭解。如果只知道個局部就以為自己已經全明白了,從而片面地看待事物,就不免會鬧出瞎子摸象這樣的笑話。

  

編柵欄選料最難

 

  歷史上的君王大都愛馬,無論是征戰、遊獵時的胯下坐騎,還是輜重、農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駿馬。

  有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他一見養馬人就關心地詢問:「馬棚裡的大小諸事,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在養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鬆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個養馬人又怎好隨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見養馬人尚在猶豫,便代為答道:「從前我也當過馬伕,依我之見,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麼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雜。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後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難以啟用。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管仲雖然說的是編柵欄建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齊桓公,要把編柵欄選料與興社稷用人聯繫起來,在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永遠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罵船如神

 

  顏淵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討教說,我曾經乘舟渡過一個深潭,艄公駕船的本領神奇莫測。我問艄公駕船到您這份上可以掌握嗎?他肯定地回答說可以。善於游泳的人只要經過練習便可以學會,若是會潛水的人即使從未接觸過船也能操作自如。對於艄公的一番道理,顏淵自稱並不理解,但是艄公不肯作進一步解釋,只好向孔子求教。

  孔子聽罷弟子的介紹,向顏淵解答個中奧妙:游泳能手是不會懼怕水的,他對學習駕船不存在恐懼心理,心情完全是放鬆的;擅長潛水的人把陸上和水中看成一碼事,把船行和車駛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當一回事。所以,即使從沒駕過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是位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他打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個參與賭博的人,用瓦塊為賭注,心理毫無負擔,賭起來輕輕鬆鬆,對輸贏泰然處之反而常常獲勝;他用衣物下賭,就有些顧忌;如果他用黃金下賭,那就會顧慮重重,心情緊張,懼怕輸掉賭資,他會患得患失。其實賭的規則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於產生怕輸的負擔,技巧就難以發揮。

  打完比喻,孔子對顏淵下結論:凡是以外物為重,懷有恐懼心理,那麼內心必然怯弱而使行為顯得笨拙猶豫。否則,就會是相反的表現。

  藝高人膽大。膽大來自於平日的勤學苦練。有了這個基礎,信心就會建立。自信可以使人產生精神力量,通向成功。患得患失、內心怯懦常會令人遭到失敗。

  

蔡邕救琴

 

  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於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多了,靈帝漸漸討厭起他來。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於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捨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捨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裡,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歎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歎,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裡,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辟里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迫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音樂專家,終於使一身英華得以展現。這兩件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才能併合理地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誰投的鼠屎

 

  三國時期,吳國的國君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緻,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著蜂蜜的蜜汁梅取來。這個黃門官心術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常口角。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裡取了蜜汁梅後,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後才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現蜂蜜裡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麼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向不忠於職責,常常游手好閒,四處閒逛,一定是他的瀆職才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裡,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才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裡取的蜜呢?」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結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裡面……裡面肯定沒有鼠屎。」黃門官搶著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邠(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著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他叫人當著大家的面把鼠屎切開,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鼠屎外面沾著一層蜂蜜,是濕潤的,裡面卻是乾燥的。孫亮笑著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現在它卻是內干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於形式複雜難以判斷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複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誰偷了金釵

 

  從前,有個西域人,名叫木八刺(la)。這天,他正和妻子一同吃飯。婢女端上來一盤肉,木八刺的妻子取下頭上的小金釵從盤子裡穿起一塊肉,正要吃時,門外喊著有客人求見。木八刺起身去迎客人,他妻子也趕緊放下穿著肉的金釵,起身去為客人沏茶。待客人走後,他們夫妻二人重新回到餐桌旁,一看,發現穿著肉塊的金釵不見了。

  當時,除了木八刺夫妻外,就一個婢女在忙進忙出,於是,木八刺夫婦二人都一口咬定是婢女偷了金釵。他們逼婢女跪下,要她將金釵拿出來。婢女哭著說,她確實沒有偷。木八刺的妻子非常生氣,便拿來棍棒,一次次逼問拷打這個可憐的小婢女。小婢女始終堅持說她沒有偷金釵,最後,竟被木八刺夫婦拷打至死,金釵也終於沒有找到。

  一年以後,木八刺請工匠修理房屋。工匠在房頂上清理瓦溝裡的髒物時,忽然有一件東西掉到地上,發出金屬的響聲。木八刺在一旁看到,趕緊拾起來一看,原來是她妻子一年前丟失的那枝小金釵,同時還有一塊朽骨頭同金釵一同落下來。

  木八刺連忙把妻子叫來,夫妻二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想必是貓乘主人不注意,偷肉吃把小金釵一同叼到房頂上,當時誰也沒注意,連小婢女也沒看到,以至於含冤而死,實在可憐。那木八刺夫婦也深感愧疚不安,可惜,後悔晚矣。

  世界上的事情是錯綜複雜的,怎麼能單憑主觀推斷、只看表面現象就下結論呢?這樣下去,只會把事情弄糟


 

賢士與庸才

 

  一天,趙簡子乘船在黃河上遊玩,十分開心。看著滔滔東去的河水,忽然,趙簡子深有感慨地說:

  「怎樣才能得到賢士,整天與他相處呢?」

  划船的人名叫古乘,聽了趙簡子的感歎後向趙簡子深深鞠了一躬,說:

  「大人聽我冒昧地說幾句。你看那些珠寶、美玉,它們沒有長腳,離這裡又有千里之遠,卻能來到這裡,為什麼呢?這是人們因為喜好它們,便從千里之外將它們尋了來。而賢士是長腳的,他們不來,恐怕是因為您不喜好他們吧?」

  趙簡子說:「不對,我平素廣招人才,門下食客就有上千人。我對他們的供養也是很真心的,如果發現早上吃的東西不夠了,我馬上派人在晚上去市場收稅供給他們;如果晚上吃的東西不夠了,早上就派人去市場收稅供給他們。我對他們如此真誠大方,還能說我不喜好賢士嗎?」

  古乘聽了趙簡子這番話後說:「鴻鵠之所以能飛得又高又遠,是因為牠依靠著堅硬的翅膀。牠背上的細毛、腹部的絨毛,長長短短、鬆鬆軟軟、多多少少沒有一個定數。這樣的毛,少了一把,不影響牠飛得高,多了一把,也不影響牠飛得低。大人您所需要依賴的應該是像翅膀那樣能讓您高飛的有用之才,而不是像細絨毛那樣無足輕重的無用之才。賢才在精而不在多,庸才再多也無益。不知大人門下上千食客中,有沒有像鴻鵠翅膀那樣的有用之才?該不會都是些細絨毛吧!」

  古乘一番話,使趙簡子深受啟發,自己門下食客上千,卻常常生出渴求賢士的感慨,這原因恐怕已經十分明確了。

  愛惜人才、選拔人才,並不在於數量和形式,而要尋求真正的有用之才,於國於己有利,這才是明智之舉。

  

輪扁削車輪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擅長做車輪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輪扁。

  一天,齊桓公在殿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車輪。齊桓公讀書讀到妙處,不禁搖頭晃腦、口中唸唸有詞,很是得意。輪扁見桓公這樣愛書,心裡覺得納悶。他放下手中的錐子、鑿子,走到堂上問齊桓公說:「請問,大王您所看的書,上面寫的都是些什麼呀?」齊桓公回答說:「書上寫的是聖人講的道理。」輪扁說:「請問大王,這些聖人還活著嗎?」齊桓公說:「他們都死了。」於是輪扁說:「那麼,大王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齊桓公很是掃興。他對輪扁說:「我在這裡讀書,你一個做車輪的工匠,憑什麼瞎議論呢?你說聖人書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談出個道理來,我還可以饒了你,如果你說不出道理來,我非殺你不可!」

  輪扁不緊不慢地回答齊桓公說:「我是從自己的職業和經驗體會來看待這件事的。就說我砍削車輪這件事吧,速度慢了,車輪就削得光滑但不堅固;動作快了,車輪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規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應手,製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由此看來,削車輪也有它的規律。可是,我只能從心裡去體會而得到,卻難以用言語很清楚明白他講授給我兒子聽,因此我兒子便不能從我這裡學到砍削車輪的真正技巧,所以我已經70歲了,還得憑自己心裡的感覺去動手砍削車輪。由此可見,古代聖人心中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精華已經隨著他們死去了,那麼大王您今天所能讀到的,當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膚淺粗略的東西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實踐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但是產生理論知識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藝是難以從書本上得到的。當然,忽視書本知識,排斥間接經驗,盲目地將書本知識一概視為糟粕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

  

鄰人獻玉

 

  魏國的一個農夫有一次在犁田時突然聽到一聲震響。他喝住耕牛,刨開土層一看,原來是犁鏵撞上了一塊直徑一尺、光澤碧透的異石。農夫不知是玉,所以跑到附近田裡請鄰人過來觀看。那鄰人一看是塊罕見的玉石,於是起了歹心。他編了一套謊話對農夫說:「這是個不祥之物,留著它遲早會生禍患。你不如把它扔掉。」農夫一時還拿不定主意。他心想:「這麼漂亮的一塊石頭,假如不是怪石,扔掉了多麼可惜。」農夫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決定把它拿回家去,先擺在屋外的走廊上觀察一下,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天夜裡,寶玉忽然光芒四射,把整個屋子照得像白晝一樣。農夫全家人被這種神奇的景象驚呆了。農夫又跑去找那鄰人。鄰人趁機嚇唬他說:「這就是石頭裡的妖魔在作怪。你只有馬上把這塊怪石扔掉才能消災除禍!」聽了這話以後,農夫急忙把玉石扔到了野地裡。時隔不久,那鄰人跑到野外把玉石搬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那鄰人拿這塊玉石去獻給魏王。魏王把玉工召來品評其價值。那玉工一見這塊玉石,不覺大吃一驚。他急忙朝魏王跪下,連連叩頭,然後起身對魏王說:「恭喜聖上洪福,您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我雖然當了這麼多年的玉工,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這樣好的玉石。」魏王問:「這塊玉石值多少錢?」玉工說:「這是一件無價之寶,難以用金錢計算它的價值。世上的繁華都市裡有各種各樣的玉石,但沒有哪一塊能與它媲美。」魏王聽了這話以後大喜,當即賞給獻玉者一千斤黃金,同時還賜予他終生享用大夫俸祿的待遇。

  狡詐的人因騙取的玉石而受賞食祿,而善良的窮苦人卻還蒙在鼓裡一點也不知道。

  

鄭人買鞋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準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台。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舖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儘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舖已經關門。他來到鞋舖,鞋舖也打烊(yang)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人的腦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觀實際,自以為是的人不也像這個揣著鞋尺碼去替自己買鞋的人一樣愚蠢可笑嗎?


 

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采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裡,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裡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麼?」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紮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駕馭木筏

 

  傳說中,有往來於天上人間的木筏,駕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無畏的人。

  西漢時期,有個隱士叫羅君平。據說,他知道往來於天上和人間的木筏從人間到天上的時間,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臨出發之前都要先到羅君平這裡來。

  這一天,木筏出發的時間快要到了,羅君平家聚滿了將要乘筏上天的人。這時候,一個駕木筏的人從羅君平家中走了出來。上天的人中有一個趕緊上前,拉住他問道:「上天要經過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麼高那麼大,一路上還有神怪精靈,木筏在行駛中有時還會顛倒過來。你經常駕著木筏漂浮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什麼你連手都不抖一下、一點也不害怕呢?」

  駕木筏的人回答說:「我用了多年時間來學習駕馭木筏的本領,又用了三年時間來親自駕馭木筏,往來於天上人問。」

  那人又問:「僅僅靠本領和實踐,就可以了嗎?」

駕木筏的人說:「當然不是。在每次駕木筏上天的時候,我憂慮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考慮木筏是否能夠返回人問。我駕馭著木筏,一路上波浪翻騰,氣候千變萬化,反覆無常。有時陽光燦爛,雲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變得暗淡無光,明亮的白天剎時變成黑夜。有時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擊,猛然震盪起來像脫韁的野馬急馳狂奔,一會兒沉到波谷浪底,一會兒又像格鬥一般衝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樣子,使我感到似乎有無數人在駕馭這木筏。每當這時,我的心情都非常鎮定,一點兒也不慌張。如果此刻心裡一慌,手腳就會不聽使喚了。只要心裡不慌亂,怎麼也不會跌倒,直至平安地到達目的地。」

那個問話的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想,你說的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駕馭木筏,其實許多事情也都要這樣才行啊!」

  我們從駕馭木筏中可以領悟到:不管幹什麼事,遇到什麼情況,都應該專心致志,毫不動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樣才能克服困難,爭取勝利。

  

魯侯養鳥

 

  我國古代的那些國君,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裡都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每天接受著至尊的膜拜,欣賞著最美妙的音樂,吃著最講究最豐盛的食物。這些人養尊處優,卻不見得有多少過人的智慧。

  有一天,一隻巨大的鳥飛落在魯國都城的附近。這是一隻海鳥。牠的頭抬起的時候,身高達8尺,樣子長得很漂亮,很像傳說中的鳳凰。因此,人們都把它當做神鳥。  魯國國君聽了臣屬關於這隻大海鳥的匯報,決定以盛大的禮節鄭重其事地迎接它。魯侯在宗廟裡畢恭畢敬地設酒宴招待海鳥。魯侯命宮廷樂師奏起了最高級的《九韶》曲。這是舜帝時在最隆重的場合下才演奏的樂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給海鳥擺滿最上等、最神聖的「大牢」供品做食物,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盤子盛著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豬。魯候侍立在海鳥旁邊,誠心誠意地請牠食用。

  海鳥看到這莫名其妙的場面,被嚇得有些發呆。牠離開了遼闊的大海,失去了寶貴的自由,看著面前紛亂的人世,只覺得頭昏眼花,充滿了驚恐和悲傷。海鳥始終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之後,牠便在極度的驚嚇憂鬱中死去了。

  魯侯十分沮喪,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何處。

  其實,魯國國君這是用供養自己的一套做法來養海鳥。他不知道世上萬事萬物皆有自身的特點和所應遵循的規律。而魯侯卻不看場合不分對象,只憑自己的想當然去辦事,他不懂得用養鳥的辦法去養鳥,結果事與願違,做出了適得其反的蠢事來。

  

魯國少人才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著,接著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範圍發佈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著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


 

魯嬰泣衛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城門衛士的女兒名叫魯嬰,生得聰明伶俐,多愁善感,富於同情之心。這天,是個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講故事。大伙兒正玩得十分開心的時候,魯嬰卻躲到一旁去偷偷地哭了起來。

  她的一位好朋友發現了以後,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便走過去悄悄地問魯嬰:「你到底是為什麼事而傷心哭泣呢?」

  魯嬰睜開淚眼,望了望好朋友,然後說:「白天我聽人家說,衛國王子的品行不好,喜歡打仗,缺少愛心,當時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剛才大夥兒在講故事時,我又想起了這件事,所以就哭了。」

  這時,早已圍上來的一群姑娘們都爭著來勸慰她:「衛國王子的品行不好,這跟我們魯國有什麼相幹?再說打仗,那是諸侯間的爭王爭霸,你一個平民家的女兒,管得了嗎?為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瞎操心,真是犯不著!」

  魯嬰聽了這番話,很不以為然。她說:「我的想法跟你們不同。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前幾年,有個宋國的大司馬打了敗仗,逃亡時經過魯國,他的馬就將我家好好的菜園子踩了個亂七八糟,使我家平白無故地遭受了損失。去年,越王勾踐為復仇而攻打吳國,魯國國君為了討好越王,就在民間搜尋美女去獻給他,結果將我的姐姐選中了。後來,我的哥哥前往越國去探視姐姐,又在中途被吳越混戰的將士所殺害……」

  說到這裡,魯嬰早已泣不成聲,難以自持了,圍在一旁的姑娘們也難過得一個個低下了頭。過了一會兒,魯嬰才停止了哭泣,繼續說道:「這兩件事告訴我,打起仗來是沒有國界的,遭殃的首先是老百姓。現在,衛國的王子又是這樣喜歡打仗,而我卻只剩下一個弟弟了,說不定哪一天災禍又會突然降臨到我們姐弟頭上,這又怎麼能不讓我擔心害怕呢?」

  魯嬰從自家的不幸遭遇中,悟出了世間萬物互相聯繫、互為因果的哲學道理,並據此對事物的發展方向作出判斷,這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的科學態度。

  

鴆鳥和毒蛇

 

  鴆(zhen)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裡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裡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撲打著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人們最厭惡的就是有毒的東西,你身上帶有劇毒,都是因為吃了我們毒蛇的緣故。我的毒是沒有辦法除去了,可是你還有機會,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會再有毒了,人們就不會厭惡你了!」

  鴆鳥冷笑了幾聲,開口說道:「你這條可惡的毒蛇,少在這裡花言巧語,我不會相信你的鬼話的!」

  鴆鳥加了把勁,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緊了,接著說道:「你說得很對,我的確有毒,但是人們所厭惡的只是你,而並不是我。你的毒牙裡帶有劇毒,專門用毒牙去咬人,置人於死地。你是主動去害人,人們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從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爾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圖謀不軌的事,也只是極少數心術不正的人所為,並不關我什麼事。我不但不害人,還是毒蛇的天敵,我幫助人們消滅你,所以我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餵養我來捕殺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決不會放過你的!」

  話音未落,鴆鳥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鴆鳥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動物,後者死有餘辜,前者卻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因為牠們一個是用毒來害人,一個是為了幫助人才會有毒。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僅從表面上去區別,而應該深入其本質,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黎丘老丈

 

  魏國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鄉,經常有愛裝扮成鄉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沒。有一天,家住黎丘農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裝做自己兒子模樣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邊假惺惺地攙扶老人,一邊左推右晃,讓老人一路上受夠了罪。老人回到家裡以後,不脫鞋、合著衣,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第二天,老人酒醒之後,想起自己醉酒回家時在路上吃的苦頭,把兒子狠狠訓斥了一頓。他氣憤地對兒子說:「我是你的父親,你有孝敬我的義務。可是昨天你在路上讓我吃盡了苦頭。我問你,這究竟是因為我平日對你不夠慈愛,還是因為你生了別的什麼壞心?」

  老人的兒子一聽這話,像是在晴天裡聽見一聲霹靂。這到底是哪來的事呢?老人的兒子感到十分委屈。他傷心地落著淚、磕著頭,對父親歎息地說:「這真是作孽呵!我哪能對您做這種不仁不義的事呢?昨天您出門不久,我就到東鄉找人收債去了。您從集市走回家的那一陣子,我還在東鄉辦事。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東鄉去問一問。」

  老人知道自己的兒子素來誠實、孝順,因此相信了他的話。可是那個長得很像自己兒子的人到底是誰呢?老人想著想著,一轉念記起了黎丘鬼怪。他恍然大悟地說:「對了,一定是人們常說的那個鬼怪作的孽!」說到這裡,老人忽然心生一計。他打算次日先到集市上喝個爛醉,然後趁著酒興在回家的路上刺殺那個黎丘鬼怪。

  次日早晨,老人在集市上又喝醉了酒。他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往回走。他的兒子因為擔心父親在外醉酒回不了家,正好在這個時候從家裡出來,沿著通往集市的那條路去接父親。老人遠遠望見兒子向自己走來,以為又是上次碰到的那個鬼怪。等他的兒子走近的時候,老人拔劍刺了過去。這位老人由於被貌似自己兒子的鬼怪所迷惑,最終竟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從這篇故事我們明白,當人們不辨真偽時,欺詐的鬼蜮伎倆就容易得逞,而善良誠實反遭戕害,真是可悲呀。

  

燕人還國

 

  有一個在燕國出生,在楚國長大,直至花甲之年還不曾回過家鄉的燕國人,因為思鄉心切,不顧年事已高,氣血衰退,居然獨自一人不辭勞苦,千里迢迢去尋故里。

  他在半路上遇到一個北上的人。兩人自我介紹以後,很快結成了同伴。他們一路上談天說地,起居時互相照應,因此趕起路來不覺得寂寞,時間彷彿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他們就到了晉國的地界。

  可是這個燕國人沒有想到與自己朝夕相處、一路風塵的同伴竟在這時使出了捉弄人的花招。他的那個同伴指著前面的晉國城郭說道:「你馬上就要到家了。前面就是燕國的城鎮。」這燕人一聽,一股濃厚的鄉情驟然湧上心頭。他一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的兩眼被淚水模糊了,臉上愴然失色。過了一會兒,那同伴指著路邊的土神廟說:「這就是你家鄉的土神廟。」燕人聽了以後,馬上歎息起來。家鄉的上神廟可是保佑自己的先輩在這塊燕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聖地呵!他們再往前走,那同伴指著路邊的一棟房屋說:「那就是你的先輩住過的房屋。」燕人聽了這話,頓時熱淚盈眶。滾滾的淚水把他的衣衫也弄濕了。祖居不僅是父母、祖輩生活過的城堡,而且是自己初生的搖籃。祖居該有多少動人的往事和令人懷念的、神聖而珍貴的東西呵!那同伴看到自己的謊話已經在燕人身上起了作用,心裡暗暗為這種騙人的詭計自鳴得意。他為了進一步推波助瀾,拿燕人取樂,沒有等燕人的心情平靜下來,又指著附近的一座土堆說道:「那就是你家的祖墳。」這燕人一聽,更是悲從中來。自己的祖輩和生身的父母都安息在眼前的墳墓裡。這座祖墳不就是自己的根嗎?雖然說這個燕人已年至花甲,然而他站在闊別多年的先輩墳前,卻感到自己像一個失去了爹娘的孤苦伶仃的孩子,再也禁不住強烈的心酸,一個勁地放聲痛哭起來。到了這個地步,那同伴總算看夠了笑話。他忍不住滿腹的暢快,哈哈大笑起來。像個勝利者一樣,那同伴對燕人解嘲地說:「算了,算了,別把身子哭壞了。我剛才是騙你的。這裡只是晉國,離燕國還有幾百里地哩。」聽了同伴這麼一說,燕人知道上了當。他懷鄉念舊的虔誠心情頓時煙消雲散。緊接著佔據他心靈的情感是,他對因輕信別人而導致的過度衝動深感難堪。

  當這個燕國人真正到了燕國的時候,燕國的城鎮和祠廟,先輩的房屋和墳墓,已不像他在晉國見到的城市、祠廟、房屋和墳墓那樣具有感召力。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觸景生情的傷感反而減弱了。

  在幾十年裡蓄積起來的一腔思鄉激情提前在晉國爆發,隨後又遭到了褻瀆。因此,當他真的到了故鄉,不僅再也無法重新積聚剛踏上歸途時的那股強大的追求力量,而且神聖的信仰也被欺詐蒙上了一層暗淡的陰影。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用真誠的態度對待朋友和自己的事業。爾虞我詐到處氾濫的社會環境,很容易動搖人們高尚的信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