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引领 给师生以成长智慧

 尚雅轩 2014-02-18

 文化是什么?“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由此可见,对于文化而言,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学校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必须首先构建有文化的校园。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世世代代累积沉淀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坚定信念,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它最终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待人接物、面对自然的具体实践当中。知识只有被吸收消化,才能内化为素质、修养,只有在实践中外化出来,才能转化为能力、水平和气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构建有文化的校园,做到知荣明耻,应该首先从培养有文化的人抓起,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抓起。

我校始建于1913年,距今将近百年。百年,经历了沧桑,也铸就了深厚。多年来,学校总是以构建文化为特色的精神校园,将鲜明的特点、和谐的理念熔注于浓厚的文化底蕴中,体现出对师生成长的引领,涵射着对师生价值的追求。

一、精神文化,为师生心灵洒一片阳光

    所谓精神文化,就是指一所学校,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和文化传统。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本着人文化、个性化的原则,对办学理念、校训、三风等要素进行提炼、丰富、规范、提升,浸润师生心灵、濡染师生情操,引领学校发展。

办学理念:“给生命以成长智慧” 。我们的解读是:智慧是知识,是智力;智慧是个性,是能力;智慧是灵感,是魄力;智慧是坚持,是毅力。 如果把学生生命成长比作一条长路,那么授之以智慧,不仅使其有能力战胜一路艰难,也能使其有雅致欣赏全程风景,这就是我们教育人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的。

校训:“诚以立德,恒以致远” 。我们的解读是:“诚”指诚信,以诚相待。诚是一种修养,一种法则,一种境界,是立身之本。诚于做人,方能立德。师者以诚,则无愧于心而感化于人;学子以诚,则不染尘垢而秀外慧中;学校以诚,则惠及桃李而荫及桑梓。诚者,道也。“恒”指恒心,持之以恒。恒是一种坚持,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成功之源。恒于学问,方能有成。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治学者唯有恒,方能芬芳满园;求学者唯有恒,方能金石可镂。天道酬勤,恒以致远。恒者,成也。

校风:“求真,和谐” 。“真”是人品的极致,是人生的真谛。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体现了学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与人为善,与事认真。追求真知,争做真人。“求真”是师生精神的向往。“和”是融洽的清水,是兴事的酵粉。和谐既指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指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和谐”是师生生活的写意。

教风:“尚教,爱生,精业” 。“尚教”,即崇尚教育,热爱教育,此为师魂;“爱生”,即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此为师德;“精业”,即精通业务,精湛技艺,此为师能。师魂博大如海,师德清爽如风,师能专长如帆,三者共和,方能将学生引领至智慧的彼海岸。

学风:“好学,乐学,善学,博学” 。“好”是喜欢;“乐”是高兴;“善”是方法;“博”是广博。孔子曰:“敏而好学”,敏是机敏、敏捷的意思。不仅指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只有乐学、善学,方能博学。只有沉浸在学习中的人,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果。

二、物质文化,为师生情操播一片绿阴

所谓物质文化,是学校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学校的物质文化延伸至每一个时空,给师生显性的影响特别明显,因此它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从我们学校的实际出发,我们将其分为三大部分:

1.历史物质,尽显丰厚底蕴。

我们学校是百年老校,底蕴极其丰厚,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曾获得过辉煌的荣誉。这些非物质遗产,我们用校史室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经常带领孩子参观,引导学生感怀,使学生不仅领悟作为一名附小学生的自豪感,也激发勤奋学习的责任感。走在历史之间,抚摸沧桑变迁,倍增无限荣光。

我们还将历年来所取得的各种成绩做成相同质地的铜牌,在金钥匙文化廊悬挂,形成一条荣誉长廊,让孩子随时随地能触摸到骄傲的光环,也使历史物质更文化,更清晰地留痕于孩子心田。

2.校园物质,尽显智慧引领。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景点给人启迪,让每一句“温馨提示”伴随学生,这就是我校塑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的追求。

我们的学校虽算不上宽敞、气派,但以精巧、雅致著称。装饰一致的学校建筑,配备齐整的专用教室,宽阔喷塑的运动场所,藏书过万的图书室,以及装备一新的班级多媒体,一个个崭新的物质为学校的发展涂抹了亮丽的色彩。

我校的标志性雕塑——金钥匙。大理石铺成的阶梯,汉白玉做成的大书,闪亮的金钥匙塑像上有六只鸽子展翅飞翔。它昭示着全校学生勤奋学习、用金钥匙开启知识的大门。

学校不断挖掘金钥匙文化内涵。由金钥匙塑像催生了“小金娃”形象。活泼、微笑、文明的小金娃,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学校设立了“小金娃提示语”,在学校草坪、操场、楼道、厕所等公共场所树立标牌,营造小金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为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将新教育实验的四大精神、五大理念、六大行动张贴在综合楼的走道、大厅,让新教育理念深植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3.班级物质,尽显丰富多彩。

教室清洁卫生、绿色植物、书籍摆放、桌椅布置等学校都有统一要求,教室环境做到温馨整洁,营造富有特色的教室文化。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文化布置所吸引。黑板报、习惯养成进度表、优秀作品展示栏、班级之星、图书角……每一处都体现出独具匠心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求学氛围。各班自行创作的“班级图腾”,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造舞台。坚韧不拔的“蜗牛”,乐于奉献的“爱心安琪儿”,展现美丽的“金叶子”,立志飞翔的“飞飞马”……

如今,学校从厚重的校门到雅致的环境,从时尚的校服到深邃的历史,构成了学校物质文化的风景线。

三、制度文化,给师生言行树一面旗帜

    所谓制度文化,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文化的外在形式,却对文化的内在性起到监察、督行的作用。学校的制度文化,涵盖三个方面,即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

1.学生:注重常规管理

(1)针对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海师附小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班队评比细则》、《附小好学生评比条件》……每月利用升旗仪式颁发“习惯好”流动红旗。开展“进步小金娃”、“单项之星”、“班级之星”、“五好学生”、“闪亮小金娃”的评选,鼓励每一位老师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使同学们人人都有追求,个个都有发展。

(2)实施小公民道德评价。学校的“小公民道德发展评价制度”于2005年被评为南通市特色活动方案,后又根据学校文化引领要求,改成了“小金娃在成长评价制度”,成为金钥匙文化的延伸。“小金娃成长评价制度”分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让学生在每月一次的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过程中,不断改正缺点与不足,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正是立足于以上的教育活动,我们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益。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南通市德育先进学校、海门市德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2. 教师:着眼绩效跟进。

我们坚持“规范即质量,过程即成绩”的原则,既注重发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又注重制度管理和教师情感内化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我们利用教代会进一步修订了《教职工每月工作质量奖方案》、《教职工教学工作考核表》、《教职工奖惩考核方案》……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开放制度、区域共同体研讨制度、教职工出勤考核制度……

3.后勤:奉行服务至上。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健康促进制度、安全防患制度、后勤服务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校产登记制度、物品借还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制订、落实,都能考虑后勤职工的意愿,也能尊重全体教师的意见,从而为实施提供了便捷,为前勤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四、行为文化,为师生素养撑一方晴空

所谓行为文化,就是学校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坚持各种活动而实现的文化育人现象。它包含三个方面,学校行为、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

1.学校行为:寻找上高速的引桥

这里的学校行为,应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剔除了诸多非行为内容,只包括办学特色、教师发展与家校共育三方面。

用“童话”鲜明办学思路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就实施了童话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的主打课题《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研究》已经成为了南通市“十一五”重点课题、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我们力求让每一堵墙都成为一本书,每一扇窗都成为一个故事,孩子们在这里的每一次停留,都是成长路上的驿站。尤其是神奇的童话林:π形路线,魔方风景,童话贴士,名家介绍,名著推荐,使童话生活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最贴切的诠释。

《童话六边形》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阶梯式的校本读物。我们精心选择了中外名家篇幅不一的童话作品,并在每篇文章后设计了阅读指导,有作家小传,有作品简介,有名篇引荐,有阅读提示,让孩子每读完一篇文章,就像走过了一段成长路程,不但闻到了一路花香,更能收获旅途感悟。

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童话、童心”的教育沙龙。大家就童话对教学、对生活、对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思想与智慧的交锋,感受到童话不仅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更是教师精神世界的滋养品。

用“发展”衡量教师成长

我们以“学程导航”为教学范式,以常效研修为主线,以童话情景创设为抓手,让课堂走向活力、高效。骨干教师每周向全体教师开放的“相约星期一”,青年教师向全校展示才艺的“周五展台”,全体教师的“课改沙龙”,还有“金钥匙杯”优课评比、“同课异构”小请客、“区域共同体”间的研讨活动……构筑了教师成长的学习机制、合作机制和教育科研机制。

学校还成立了“1+5”教师读书社和“金钥匙大讲坛”,分别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邀请专家、名人,和教师们共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体会,为教师的发展谋划路子。

用“和谐”构筑共育渠道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区及社会的共同教育作用愈显突出,我们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随着班级的改变,逐年度调整委员人选,每年都举行座谈会、茶话会,商讨办学之法、育儿经验和教育手段。“教学开放”,我们邀请全体家长走进课堂;仲夏之夜,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社区;相关节日,我们聘请专家来校讲座;雏鹰假日小队,让孩子服务社区;校外辅导,关注留守儿童……一系列的举措,让共育的渠道越来越宽广,共育的氛围越来越和谐,共育的文化越来越浓厚。

2.教师行为:寻找有思想的执行

执行规章制度,履行各项义务,是教师行为的全部。既然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怀疑其自身的文明礼仪等行为有偏差,但执行的偏差肯定存在。因此学校以检查教师执行情况作为重点,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一是查业务,如课堂上抢课、缺课;备课上少备、不备;作业批改上缓批、不批;资料上迟交、少交等。二是查师表,如上下班是否正常,与家长的交流是否得体,与同事的关系是否和谐等。三是查师德,如有无体罚现象,有无歧视现象,有无经商现象等。教师执行行为的高度规范,是学校向前的不竭动力。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正是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强大的执行力,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诸多荣誉。

3.学生行为:寻找能飞翔的翅膀

“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我们以“每月一事”来成就学生的文明习惯。通过“主题阅读、实践体验、展示交流、评价反思”这一推进模式,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习惯。在由我校承办的海门市“每月一事”现场推进会上,我校从静态的展示到动态的汇报都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每周设立三节社团活动课,组建了23个校级社团和27个年级社团,如剪纸、编织、演讲……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我校的“江海小记者”,在各项活动中,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与灾区小朋友手牵手,与知名作家面对面,他们还走出了国门赴韩国考察、学习、采风,使孩子们从小就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我们还依托校本特色,关注社会热点,弘扬节日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借助多彩的活动,鼓动孩子飞翔的翅膀。 

为引领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阅读生活,让师生与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对话,学校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阅读活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独具个性、内容丰富的班级主页。同学们在上面留言、跟贴,家长在上面交流育儿心得,教师及时点评,并将班级活动情况告知家长,班级主页使学生的阅读有了展示的天地,搭建了家校共育的平台。

    学校文化建设容量很繁多,任务很繁重,但我们矢志不渝,以“诚”面对,以“恒”坚持。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文化的美丽风景已逐渐显现。走在这诗意的文化之旅,喜阅两侧百花争艳,幸福溢满心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