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的概念、功能及其历史发展

 风虎神韵114 2014-02-18

纪录片的概念、功能及其历史发展  

2012-05-12 |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一)纪录片的概念

关于纪录片(Documentary)的内涵与外延,国内外学界对之有着不同的阐释。颇具权威性的法国《电影辞典》给纪录片这样定义:纪录片是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定义简单直观,但是似乎只是把纪录片当作文献资料,纪录片的形象显得单薄。

后来有学者给出了新的定义:纪录片,电影的四大类型之一,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真实反映生活。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以上两种定义也有其局限性:都强调从现实本身获取资料,或者把素材局限于音像资料,没能够囊括其他形式的资料。

很快有学者突破了前人的局限,给出了相对宽泛的定义: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是要求以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也可以有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和编辑的生活自身的逻辑性。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这个表述通过“引发人们思考”表达了纪录片与观众之间存在的互动性,使得纪录片的内涵更加丰富。

对纪录片最新近的定义是: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这一定义首先表述了纪录片的最基本的要素——“影像媒介”和“纪实方式”,也体现了“视听形象纪实性”,以区别于故事片。其次,这里的纪录片不是单一的视角,而是立足于多视野的文化坐标系,关注的是不同阶层的群体。其三,它描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人的境遇,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最后,它不仅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及情感诉求,而且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关怀。这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拓展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开掘了“关注人”这一新的视角,凸显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类型,其外延是允许调整,不断扩充的。无论是技术的革命,还是社会文化的变迁,都可能催生出新的纪录片形态。


(二)纪录片的功能

纪录片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它有自己的功能。专业领域认为纪录片具有四种功能:即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即中国纪录片要通过议程设置一定的传播内容,培养受众对社会的共同认知,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去争取商业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给受众提供娱乐消遣和精神食粮,并培育受众的审美情趣。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功能:纪录片作为大众媒介和传播工具,它承担着大众媒介的使命。这就要求纪录片必须有社会责任意识。它不是精英受众的专利,而是要面向全体;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表达,而是肩负着记录社会动向、设置大众议题、参与社会讨论、推进社会发展的使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纪录片记录历史,尤其是记录逝去的文明与文化,使历史的魁宝能够被传承,使其价值成为永恒;其次,纪录片反映生活。它记录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包括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并参与探讨生活;其三,它传播知识。纪录片以客观的态度向人们传播着自然、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着人类的认知和体验;其四,纪录片构建时代精神。纪录片通过呈现一些事实,使之成为人们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情感、精神等综合素养。它通过参与书写社会历史,记录社会现实,逐渐培养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从而改善人类心灵秩序,构建主流时代精神。单单从社会功能来看,纪录片就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


(三)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从专题片独立出来(1981-1992)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纪录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专题片。它以单一的表现手法体现着单一的功能:即以官方的视角和高度权威的地位,至上而下地宣导、传达、解释某一事物或者精神,以实现其宣传教育功能。1981年《丝绸之路》以新的姿态和观众见面,算是中国纪录片的开端。往后的十年,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规模,从专题片中独立出来。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新纪录运动兴起(1993-1995)

1993年,中国纪录片协会正式成立。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开创了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例,创下了上海电视台收视率第一名。同年,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一种口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通过讲述小人物的小故事,来体现社会的大背景。在这两个栏目的带动下,类似的纪录片栏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时期的纪录片高潮。同年也兴起了中国纪录片领域的一场“新纪录运动”。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时期。

第三阶段:衰落期,市场化启动(1996-2003)

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开始衰落,作品数量、规模和影响力都急剧萎缩。《纪录片编辑室》的收视率由36%暴跌至7%~8%,《生活空间》也被迫退出荧屏。1996年5月举办了第5届北京电视周,其间,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被提上议程进行讨论。 世纪之交,电视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纪录片也随之启动了市场化运作。然而,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和广告量明显地比其它节目低,由于经济上资不抵债,不少卫星电视频道陆续取消了纪录片栏目,解散了纪录片部门,少数纪录片栏目凭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勉强支撑着。纪录片不仅在电视台的命运岌岌可危,纪录片的电影票房也相当冷清。

第四阶段:徘徊期,市场化全面推进(2004-今)

2004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化影视业的机制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影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逐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全面推进,迎来产业大发展。但是,在全面市场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困难。虽然费力不小,其效果似乎波澜不惊,能够在经济上获得利润的片子更是寥寥无几。在这一轮市场化改革中,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法治节目等逐渐成为主流的“弄潮儿”,而纪录片却在这一轮变革中沦为“落伍者”。为了拯救纪录片市场,近年来学界和业界都纷纷献计献策,大胆开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