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妈祖庙

 道场所志 2014-02-19

       妈祖庙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存在至今已逾五百年。妈祖庙亦称妈阁庙,或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妈祖庙建于1488年,正值明朝,根据澳门民间古老相传,明朝成化年间由闽潮商贾兴建与当地居民商议,在现址立庙奉祀妈祖是为妈祖阁。 
       根据庙内的一些碑记所载:例如清朝道光九年(1829)赵允菁撰《重修妈祖阁碑志》、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黄宗汉撰的《香山濠镜澳妈祖阁温陵泉敬堂碑记》、同治七年(1868)黄光周撰的《妈祖阁漳兴堂碑志》及曹思健先生于1984年撰的《澳门妈祖阁五百年纪念碑记》:"澳门初为渔港,泉漳人士莅止懋迁,聚居成落,明朝成化间创建妈祖阁……",都提到妈祖庙乃由闽潮商贾于明朝建立。 
        根据相传,此庙初建时祗有茅舍数间,后来逐一增建;现所存最古老的建筑为弘仁殿,建成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距今已有五百年以上了;而有确实资料可稽的要算进入庙内的第一所天后殿,门前横梁上刻"神山第一"四字,下方刻"明万历乙巳年德字街众商建,……"共三行字,由此可推最迟于1605年,即三百八十七年前,天后信仰已在澳门流行。 又据乾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张汝霖的《澳门记略》的《娘妈角图》,乃知妈祖阁庙初名天妃庙,而所在地则名娘妈角。其实澳门最早的地名很可能就是以妈祖命名的,据Ljungstedt,A的"An Historical Sketchof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in China;and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and Missionto China"(Boston,1836)记载,葡国人于1557年抵达澳门时,于庙前对面之海岬登岸,看见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此地名称及历史,但居民误会所问,指为庙宇,并答称"阿妈",葡人便以其音译而成"Amaquam",成为了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现在澳门外文名字Macao或Macau,很可能只是一种省略法而已。 此外,在妈祖阁后山摩崖上刻有"太乙"二大字,由此足见其地与道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以上妈祖庙的史料,亦可作为过去道教在澳门发展的佐证。近年已有学者对澳门妈祖文化进行研究,由现任中国宗教协会常务理事徐晓望先生和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衍德先生合著了《澳门妈祖文化研究》,根据此书内容亦可得知许多有关澳门道教的资料。 
        妈祖庙位于澳门东南方,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整座庙宇包括了三所天后殿--门前横梁上刻"神山第一"的天后殿、刻有"万派朝宗"拱门的天后大殿及历史最长的弘仁殿和观音阁四座主要建筑物。庙前石狮镇门,庙内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当经过庙门及花岗石牌坊,便是刻有"神山第一"的天后殿;走进庭院,庭院内有中国帆船石刻浮雕,传说娘妈曾乘此船自家乡出海,经历台风巨浪,平安抵澳。穿过庭院,便是天后大殿,此殿曾于1988年2月8日凌晨失火,全殿焚毁,连一个高近六英尺的有二百余年历史的铜钟亦被火烧熔,只剩下吊挂巨钟的铁钩,但木掣的天后神像除被熏黑外竟丝毫无损,信者都认为天后显灵(参考香港大公报2/9/1988新闻版),自此香火更胜从前;每年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祈求平安好运。从庭院循着山麓的石阶小径,拾级而上,即抵达建于?岩巨石间、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色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是妈阁庙各座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者。自弘仁殿至观音阁的梯阶两侧,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骚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俱备。观音阁则位于庙之最高处,供奉观音大士。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为天后诞期,妈阁庙香火十分鼎盛,在庙前空地曾盖搭一大竹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一片热闹景象。而平日外国游客则络绎不断的到来游览及参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