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降兵三忌(企业篇)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2-20

  新年伊始,企业高管队伍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充分,万事偹,只等大展宏图了。

引入空降兵,是企业发展的必须。对企业而言,要成功的引进空降兵,有三忌:

一忌救命稻草 

一家集团公司,内外部隐藏的矛盾较多,目标不明、利益格局复杂,组织架构一直难以确定,决定通过引入空降兵来缓冲和化解矛盾,视拟引入的空降兵为救命稻草:人未到,组织架构已围绕新高管进行调整,职责重新划分,大会小会、正常渠道非正常渠道把新高管描述得有如神人,有肉白骨生死人之能,仿佛只等他一到,企业立马焕然一新、旧弊尽除、高远目标指日可待。遗憾的是,一个空降兵来了两天,走了;另一个要来,又调整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两周后走了;再调整,第三人没有入职……企业的运营还得继续,没有人入职,职位一直空着,组织架构一直议而不决,原有的队伍人心不稳,犹豫观望、出工不出力。

引进高管,一定要以现有的班底为主。

无论在入职前的沟通中谈得有多投机、感觉有多好,哪怕是孔明再世、云长重生前来助你,也不要把企业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企业一定要清醒的意识到局外人与局内人的视角和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浊企业信不信任空降兵、授权充不充分的问题。人与企业,一定会有一个磨合期,这是双向的评估与选择的过程。磨合其才能真正的相互了解,就有如两个人谈恋爱时爱得死去活来,一旦结婚天天生活在一起却又彼此成仇一样。

抱再高的期望,也不要急于一时。再急,企业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 ,也不是一天两天 ,又何必急在一天两天?磨合期之后,等他熟悉了企业、和团队磨合好了、站稳了脚趾,再逐步的委以重任,空降兵才能真正的救企业!

二忌抑旧扬新

企业为了引进高管,突出对空降兵的重视,往往在沟通时强调原来的团队成员观念陈旧、知识和能力都有缺陷,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所以需要空降兵这样优秀的人来改变企业、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这样的信息会导致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空降兵被灌了**汤,忘了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多大能耐,对企业老人表面谦逊尊重、骨子里却瞧不起。工作过程中自然会以自我为中心,看企业、看人全是毛病,制度、流程全部另起炉灶,美其名曰:你们就是有问题才请我来的,我来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你们不行,所以才找到我,当然要听我的,就得按我说的做!如果真的去做了,企业可能真的会好起来,但我看到的更多的结果是企业元气大伤!另一方面,企业老人们心里又何尝舒服呢? 企业老板对新人的过高评价,是把新人推向团队的对立面,大家对新人怎样翻云覆雨、扭转乾坤拭目以待,与新人的工作配合表里不一、出工不出力、暗地里较劲,效果何来?          

企业引进高管,要客观的评价企业现状和团队成员,优点、不足都要准确,不要让新人误判形势和自我而盲目自信、不要让现有的转成员内心受伤。

三忌定位不明

很多企业引进空降兵并没有明确的定位,职位、职责、待遇心底没数,而是通过沟通来临时设定职位、空降兵自拟职责、待遇拍脑袋决定。

一家化工技术企业要引进HRD和安全部长,一位国企安全保卫部门背景的候选人应聘安全部长,在和老板沟通之后,老板立即拍板,该候选人以HRD的职位入职,不再设安全部长一职,HRD和安全部长的职责合并。事实上,这位候选人从没做过人力资源工作,只是因为老板特别重视安全,认为HRD的重要工作是狠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已。

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对拟引入人才的职位、职责、业绩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和描述,导致沟通中没有评价的标准,而是靠感觉、心情;更多的时候则是受候选人沟通能力的左右忘记初衷。

企业或许并不在乎给出什么样的待遇,只在乎是否找到了对的人。但如果没有定位、没有标准,无论给出什么样的待遇,企业都面临极大的风险。

企业引进人才,一这要给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引进人才一段时间后期望达到 的目的有定性、定量的描述,为人才的能力、业绩提供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对企业、对空降兵,都是负责任的。

负责任的企业,才值得真正合适的人才去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