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工行现金宝谈起,互联网金融仅是屌丝逆袭的途径

 成功是什么 2014-02-20

“1元起投,预期年化收益6%,7*24申购赎回”,这又是哪家网站的“余额宝”?错!这是一款工行联合工银瑞信推出的网络理财产品。在一些金融微信圈里一夜之间就被这则消息刷屏,更有金融同业将工行此举视作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正式反击。

 

2013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自天弘品出余额宝头啖汤之后,传统金融借道互联网做供应链创新,就成为寻找业绩增量的重要视野。一时间各种“宝”纷至沓来,工行此举也并非业内首创。此前被视作创新先锋的汇添富的现金宝业务就已深入人心,1分钱起投,7*24服务,享受货币理财收益的模式,迅速成为基金业内一枝独秀。而百度百发百赚、微信理财通、东财活期宝、网易理财添金等项目又在年底钱荒时局中赚足眼球,深深的挖了一把银行墙角。

 

互联网金融真对传统金融构成如此大的威胁?未必!就目前的态势而言,笔者认为与其说互联网金融抢夺传统金融份额,倒不如认为互联网业态的存在正在倒逼传统金融创新之路。实际上,就余额宝等的形态本身来看,互联网只是平台或渠道,它并没有在生产出金融产品,哪怕是BAT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大肆封疆扩土,也并没有改变金融格局本身。以各种宝来看,大多是传统金融产品尤其是货币基金或保险理财的借船出海。变的是销售模式,变得是用户体验,最核心的产品形态没变,资金托管模式没变,以此谈互联网颠覆传统金融未免舍本逐末。因此,所谓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实质上是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平台对大金融机构的挑战。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有一番言论,他认为平安集团依托线下渠道扩张100年也超不过工商银行,而互联网的存在,可以让平安能够以迅速弥补在传统渠道上的差距,于是乎有了陆金所。

 

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质带来高效、透明与低成本的交易形态和服务体系,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金融机构在渠道与区域覆盖上的优势比对,将逐渐弱化,而在产品与服务上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在中国利率市场化与零售银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家金融机构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流量,攫取未来5-10年的市场份额,才是这场互联网金融大战的本质所在。

 

回到前文所述的工行这款现金宝产品,笔者认为,工银瑞信推动该产品的动力或许还要大于工行:天弘基金通过余额宝一举超过华夏,对于基金业的震动是巨大的;对于主要靠货币冲量维持规模而创新动力不足的传统四大行麾下的基金公司来看,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与母体工行的合作,通过货币产品实现资金归集是一个好的办法。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将陆续会有其他银行与基金合作产品出现,并与余额宝们对抗。当然,我们也更愿意把这一行为视作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反击战,因为中国的金融太渴望一场草根的革命了。

 

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让中国金融市场变得异常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视作一场大战的开端。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真正垂怜的是众多中小投资人,这在余额宝的单户投资额仅5000元的现象下即可见一斑。对于中国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获取的投资渠道或投资产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即便余额宝规模超过2500亿,但距离45万亿的中国住户存款余额来还是太小太小,更多的投资人仍不得不在3%的定存利率或超过3%的通货膨胀中取舍。互联网金融为撬动这一市场提供了机遇,xx行或者xx宝之间的竞赛虽然在短期并不足以改变这个市场的局势的出现,但却实实在在地为投资人创造着传统金融机构的渠道创新提供更多营销思路。



如果感觉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到朋友圈」吧(右上角)

=================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Beta财富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