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市场指数,或许当数由苏富比拍卖公司编制的艺术市场综合指数(Art Market Index)。而最著名的就算美国的梅摩艺术指数了。

 闯王兄弟 2014-02-21
目前,在有的国家已经存在着一些艺术市场指数。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市场指数,或许当数由苏富比拍卖公司编制的艺术市场综合指数(Art Market Index)。而最著名的就算美国的梅摩艺术指数了。

       美国的梅摩艺术指数(Mei/Moses Fine Art Index)是通过追踪每一件艺术品历年来在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的多次成交记录,采取重复拍卖计算法,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件艺术品的流传脉络和价格走势。追踪时间最少50年,最长的从1875年到今天,因此梅摩艺术指数对于投资来说相对比较客观。

      梅摩指数的构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美国画派,即美国本土画家1650至1950创作的绘画拍卖价格;二是印象派和现代派,即1875年至1950年的西方油画作品拍卖价格;三是古典画派,即1200至1875年西方早期古典画派作品的拍卖价格。

       艺术品市场火爆,比股市表现好? 这样的判断在很多文章里随处可见,但是有什么依据来支撑这个判断呢?如果是国际知名艺术品指数Mei/Moses的出版人梅建平教授来分析,他就会给你一个指数例证:一幅莫奈的《睡莲》在历史上只交易过三次,1960年有人以5万美元购入,1999年以2200万美元转让给美国某通讯公司,2002年该公司因财务问题抛售此画兑现1800万美元。在这42年里,美国股市下跌12%以上,那么扣除两次拍卖的交易手续费用,持有人的损失仍然低于股市等量投资的损失。

       2006年,梅摩指数(Mei Moses)的一年期回报率为18.3%,涨幅在历史上仅次于1987-1990年的艺术品泡沫时期的几年,明显超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8.3%的增长。 这是艺术品第一次在最近五年的年回报率(11.6%)和最近十年的年回报率(8.5%)方面超过股票(分别为6 .1%和8.4%)。

       从艺术品和股票不同持有期的的年复合回报率分析,过去25年,股票超过艺术品;但是,从1961年至今,二者相差无几。之所以采用1961年作为统计起始年,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出现大量半年期数据,足以形成一个有信服力的指数。

       从1961年至今的半年平均回报率来看,艺术品和股票很接近。如果用半年回报率变化的标准差来衡量风险,则最近十年,艺术品不仅平均回报率更高,而且其风险第一次与标准普尔500接近。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艺术品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低迷后,最近出现系统性上涨导致的。而股票则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系统性上涨,2000年出现大跌,然后缓慢恢复。不过,从更长的持有期看,艺术品的风险仍然大于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梅摩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的半年增长率相关系数很低。两者在过去50年和25里的相关因子分别是0.02和0.06。这显示出艺术品能够在多样化投资中发挥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艺术品的表现超过了股票。此后,股市开始走牛,而艺术品在上世纪90年代大跌后进入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恢复期,这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长期回报率超过梅摩指数的原因。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说艺术品投资长线优于短线?能用数字来说明:根据Mei/Moses指数的追踪,所有在索斯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得以交易的西方绘画,其平均持有时间为28年,最长持有时间超过100年,历史上重复交易的最高记录不超过7次。

        在梅建平和他的合作者Micheal Moses的数据库里,类似这样的交易记录有8000多对,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50到2004年间几乎所有西方绘画公开交易的记录都被囊括在里面。“指数”是经济学概念,在辞典里解释为“某一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较”,它被引入艺术品市场之后,已经和艺术品价格一起,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指向标。两位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联手在艺术品市场所建构的Mei/Moses秩序发现,近两年成了西方各大投资机构在投资报告里反复引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投资基金的去向。记者利用梅建平教授回国讲学的机会,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Mei/Moses指数体系的构建

Q:  从简历上看,您在纽约大学的研究重心一直是股市和房地产,为什么会对看起来不相干的艺术品市场发生兴趣?和Moses教授的合作有什么机缘吗?

A:  说起来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Moses先生是犹太人,他本人是个收藏家,从工作以后就不断购买艺术品,当数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他的夫人提出疑问:你这算是投资呢,还是单纯爱好?为了说服夫人相信艺术品是很好的投资方向,他从1988年开始收集历史交易数据,十几年坚持下来便相当可观了。2001年我们俩在学院的一次教授午餐会上相遇,他告诉我他有这么一个数据库,但不知道怎么用才能说明问题,于是我在他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指数构建方法。其实他也曾经和其他教授谈过这个项目,但大部分人觉得艺术品投资不是主流投资,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把艺术品和金融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经济学强调人理性的一面,为利益所驱动;但人同时还有追求高尚精神享受的一面,两者重叠就可能是一个new front,所谓崭新的前沿。

Q: 国内经常谈论的西方艺术品指数是ASI(art sales index),您的Mei/Moses指数是否受到了它的模式的影响?

A: 我认为严格来说,ASI不是投资指数,因为它没有可比性。ASI主要是根据整场拍卖的平均价格来统计,而不是建立在单件作品重复买卖的基础上。比如说,在春季上拍500幅画,秋季上拍600幅,你把两次交易的平均价格计算以后构成一个指数,最后发现秋季的指数低于春季,于是得出结论秋季市场下跌,但事实上可能是秋季没有那么多毕加索或者莫奈的作品出现在拍场,导致成交额减小,用这个指数来说明市场下落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然,ASI也可能根据拍卖情况做一些客观调整,但受制的因素太多,所以严格意义上还是拿苹果和梨子在类比。Mei/Moses指数追踪的是同一幅画的重复交易,从方法论上有突破,我们第一次系统地、同时又不加人为选择地收集数据,只要有重复交易记录就能进入数据库,不受人们对其流派、风格评论的影响,比较客观。

        ASI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追踪时间太短,一般在20年以内,而我们至少追踪50年,最长的从1875年到今天,因此Mei/mose指数对于投资来说更有参考价值。艺术收藏是长期的过程,10年不说明问题。

Q: 一只股票可能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交易,轨迹清晰,而一幅画可能五六十年才有一次交易,你们怎么做追踪?

A:因此就非常耗时耗力。我们在Moses教授的带领下用了差不多17年时间,动用100多人的团队来收集西方绘画作品历史交易记录。在我们数据库里现在有8000多对重复交易记录,以平均两次交易计便是16000多次,每年还有上千次的新记录补充进去。

艺术基金和可操作性

Q: 画的交易是有特殊性的,比如有真迹和赝品之分,同一个画家作品有高低之分,这些因素是否被你们考虑在内?

A:赝品问题对我们影响不那么大。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全球几大拍卖行的艺术品档案,像佳士得和索斯比,它们市场本身是比较规范的,每件作品的每一次交易记录都非常详尽,什么时候由什么人购买,出处,价格。至于画的品质,我前面说过了,只要有重复交易记录就能进入数据库,不受人们对其流派、优劣和风格评论的影响。

Q: 除了拍卖,还有画廊交易和私下交易,怎么计算?

A:我们不把画廊和私下交易纳入体系,因为其价格透明度比较差。作为一个价格指数,对市场要起到几大作用:要表现,要反映,要公正,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客观。画廊的交易不公开,无法独立确认。而Mei/Moses指数的计算方法强调透明和稳定,就算现在从清华大学找一个统计系老师,用我们的方法去操作,所得出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

Q: Mei/Moses指数最初引起投资机构的关注是在什么时候?目前是否已经在艺术品市场得到验证?

A:2003年底,我们在美国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2月期上发表了关于Mei/Moses指数的文章,开始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以后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数据被一些机构投资者频繁引用。

从那时候开始,美国以及欧洲陆续有艺术基金开始筹备,其中有两家已经进到操作阶段,比如英国的Fine Art Fund,美国的Fernwood,而他们基本上就是用我们的理论和数据作为投资依据。今年4月,Fine Art Fund和佳士得拍卖行、荷兰银行在纽约共同组织了一次艺术投资讨论会,全世界共有200多家投资机构参加,Moses教授做了主题演讲。在欧洲,英国以保守著称的巴克利银行在今年的投资报告中采用了Mei/Moses指数,很郑重地建议全世界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组合的时候考虑将5%的资金放在艺术品投资上。有一个预计,到2006年底全世界的艺术基金会从现在的1亿美元上升到20亿美元。

      我们现在有一个专门的Mei/Moses艺术投资顾问公司,目的在于帮助机构投资者进行艺术品投资时分散风险,建立最优的投资组合以及业绩评估,也就是完全把艺术投资作为一个新的金融行业来进行开创。以前不是没有人做过,比如英国有家铁路公司很早就建立了艺术基金,但只是凭直觉操作而没有数据和体系来支撑,所以没办法做大。我们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把艺术作为投资认识、并从投资的角度对它进行了100多年的统计分析,结论是艺术品和股票几乎有相同的回报率:过去50年间,美国艺术品投资的平均回报率为10%,基本追平标准?D普尔股票价格指数的10.4%,高于债券、短期国债、公司债。

对中国内陆拍卖市场的判断

Q: 内陆目前也有两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品指数雅昌指数和中艺指数。

A:我知道。他们在国内艺术品指数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但我认为这两个指数和ASI比较相似,所以在投资渠道和反映市场大势方面同样有一定的局限。

Q: 有没有意向把中国艺术品市场也纳入Mei/Moses指数体系?

A:有过一些观察。前段时间海外有篇文章说中国内陆的拍卖市场满园春色关不住,很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艺术品市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从目前来看,中国艺术品的收藏还没有进入国外主流收藏家的视角里面,但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艺术品也能像西画一样成为国际收藏的一个主体部分。

Q: 您观察中国拍卖市场后有什么印象?

A:我认为这个市场目前还不够规范,行业的自律相对来说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像刚才说到的真品和赝品,由于研究态度不够深入,带来了很多问题。鉴别困难是因为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收藏档案来支撑,艺术品来龙去脉不明确,会使收藏者有顾虑。如果这方面能加强的话,前景将非常好。■

(梅建平: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在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研究课题有资产定价模型,房地产研究以及在新兴市场的投资研究方向。现为梅摩高级艺术品价格指数出版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