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与和接受的力量

 winny-wen 2014-02-21
最近在看一本书(给与的力量)是一个上海大学一教授推荐的,因为才刚看几页所以不能谈读后感如何。

快下班的时候接到老公的电话“要不要接你下班啊?”我说当然要啦!你给我的幸福我多多都要,哈哈。怎么能拒你千里之外呢?然后他很高兴的说那我还有几分钟就到你公司了,等你下班!多美好的事情啊,但绝对不是晒幸福,因为我想表达的是以下的观点

去年跟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还清晰的记得她跟我说的话,我特别赞同!就是关于父母总对孩子说不需要做什么。不应该浪费什么...慢慢的孩子不会再对你说自己的想法,甚至导致出现一种过好自己就行的自私行为而心寒

其实在生活过程当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接收到他人潜意识要给的一些帮助或者一些惊喜,虽然说不能随便接收他人的好意,但是对于孩子,对于父母我们应该适当的接受和给与!

以前的我们父母都希望或多或少要求我们帮忙做洗衣做饭,多帮助家里的工作和帮助他们...所以我觉得80前的孩子都应该会自己做菜,自己处理比较多的事情,而现在有很多父母不但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反而会对孩子说不用你做这些,不要你做那些,给我好好读书考个好成绩就行。孩子其实很想帮忙做一些事情去展现自己的能力,可是却因为父母的所谓的“呵护”和“疼爱”而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毁灭了孩子独有的潜能锻炼、久而久之~孩子越大就越觉得孩子不懂事。这让我觉得真是无奈至极。要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你做父母的过度呵护造成的。请给予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行为的机会,并善于赞美和表扬孩子们。

反过来,80年代之前的孩子应该比较懂事,可是因为父母的伟大,渐渐的孝顺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淡薄了,因为他们心疼孩子在外辛苦打拼,赚钱不易的想法,孩子给爸妈买礼物买衣服,爸妈会说不要浪费钱,孩子说请爸妈去旅游,爸妈会觉得更浪费钱和时间,孩子想说孝顺爸妈请他吃好吃,好看,享受一下高科技都会受到很多父母各种的拒绝....其实尊敬的老人家,要知道你心疼的话语是在消磨掉儿女的孝心,久而久之他们再也不会孝顺你了。你又觉得孩子没有良心,觉得养大的孩子成家之后更不孝顺自己了,可是想想这一些原因有您的一部分责任存在,既然孩子孝顺你,他肯定有他的能力去兑现,不用太过心疼。如果不是因为您多次的拒绝孩子对您的孝敬,不会出现孩子的冷漠对待。 不要抹杀他们应该在您面前展示的才能和敬意!不然有一天你想再拥有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因为您那呵护性和心疼的拒绝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惯性是人类最可怕的东西!

其实朋友之间应该也一样, 善于给与和接受是特别幸福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真做一个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天使!

写于上海嘉定--温思敏2014年2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