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只考了76分,不配吃肯德基”: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奖惩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含德厚比赤子 2021-04-01

前几日,我在微博上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在一家肯德基店外,一个男孩贴着玻璃看着店内的妹妹大口吃着汉堡,而他满眼只有羡慕。

图片 

后来拍摄视频的爸爸解释道,是因为和儿子、女儿约定好,如果期末考试成绩好,就请他们吃汉堡。

结果最后哥哥只考了76分,妹妹却考了100分。

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一幕。

图片

爸爸说,其实已经给儿子点了餐,只是怕他觉得考的好不好都有奖励,所以才想出这么个方法,为了表示“奖惩分明”。

在这段视频下面,大部分网友认为爸爸做的没错,既然是孩子答应的事没做到就要接受惩罚。


图片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伤害极大,还带有一定侮辱性,而且也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图片

我们仔细想想,是不是很多家长都像视频中这位爸爸一样,做过类似的事情?

孩子若是没考好,新衣服、新鞋、好吃的都没了……好像孩子只要没考好,就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其实我们也明白父母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更有上进心而已,可是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难道考不好爸妈就不爱我了吗“的心理。

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也是在剥夺他那脆弱的自尊啊!


图片

无条件的爱,不会宠坏孩子

视频中的爸爸说了这么一句话:怕孩子觉得考得好考不好,都会给他买。


这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但仔细想想,孩子未免也太心酸了!


孩子现在年龄还小,没有经济来源,无论衣食住行哪个方面都要依靠父母,但他感受到的却是只有好成绩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这太可悲了……

你知道吗,一旦爱开始有了条件,就会让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没有安全感。

图片

这让我想起自己初一的一件事:

那次考试没考好,家长会后老师特意把爸妈留下来谈话,我心想完了,他们肯定不爱我了。

没想到回家后爸妈并没有痛批我,到了周末反而跟之前答应我的一样去商场买了新衣服新鞋,后来才跟我心平气和地谈了成绩下滑的事情。

这件事我一直记到现在,因为就是在那一次,父母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让我知道他们爱我是不需要条件的。

每个孩子都认为父母会永远爱自己,而且是无条件的。但当他们发现并不是这回事的时候,打破的一种信仰和信任。

一旦孩子认为只有用成绩才能换来父母的爱时,他就会很坦然地面对和接受失败了。

孩子固然是依托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需要依靠我们直到成年甚至进入社会,而父母最好的爱,就是爱他本来的样子。

至于成绩这件事,孩子努力即可,我一直很赞同诗人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谁说只有成绩好才是优秀的孩子呢?

图片

沟通方式不对,往往适得其反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无条件的爱,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出了问题父母就可以袖手旁观,这是两个概念。


我们只是说,父母不要用物质去关联孩子的考试成绩,甚至用奖惩的方式去延迟孩子物质上的满足。


因为如果沟通的方式不对,也容易让孩子丧失改变的力量。


著名脑科学家德韦克曾在《论考试不及格的意义》演讲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芝加哥有一所学校,会在孩子毕业前设置一系列考试,如果有一门考试没通过,孩子的成绩单上不会出现“不及格”三个字,而是“暂未通过“。


你或许认为这四个字和“不及格”没什么区别,不,你错了。

“暂未通过“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很好啊,只是需要继续努力啊!”。

大部分家长认为,让孩子在某件事上感到羞耻,会激励孩子改变。殊不知,自我改变也是需要力量的,而不是自我产生的罪恶感。

当孩子的成绩不好或遇到任何困难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一棍子打死”的说法去对待孩子,可以借鉴芝加哥这种“未完待续”的方式,让孩子有更大的动力。

你不觉得“暂未”通过这4个字,代表着无限可能吗?它不给孩子设定任何结局,而是一个开放性结果。

图片

与其惩罚批判

不如帮孩子提高自我察觉能力

当孩子信誓旦旦立下军令状却差的很远时,大部分家长都是会崩溃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如果孩子做不到,你就让他们去反思,这样的惩罚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你在发泄而已。

对成年人而言,当出现问题自我反省是进步的捷径,对孩子来说很难啊!你让他怎么反思?他只能钻在自己的错误里反复痛苦而已,因为他还没有能力跳出事情本身来看待的。

孩子也正是因为缺乏自我察觉能力,才犯错的。

图片

其实想让孩子不犯错或少犯错,也不是很难,最好的就是在具体事件或关键节点上,让孩子提升自我察觉能力。


《非暴力沟通》中曾讲过非暴力沟通的核心:


简单四步就可以——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


当孩子为达到理想目标时,家长可以将指责转化为帮助,帮孩子尽快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引导。

比如,当孩子数学没考好时,你可以这么说:

这次数学成绩不太好,我有一些意外,是不是考试时候太紧张了?下次考试时候放轻松,看清题目再答。

这几句简单的沟通,看似重量很轻,实际上已经在帮孩子提升自我察觉能力了。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有人可以帮助他,而不是通篇指责批评,这样他们继续前行也是有方向的。

图片

图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小王子》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人们对海洋的渴望。


同理,对待孩子的学习,当他有了兴趣,再难的东西在他眼里也是有迹可循的。

给孩子以支持和力量,远比简单粗暴让他们去反思更能让他们充满斗志和动力!

点个“在看”“分享”,跟更多家长共同成长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