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杨古村

 苏迷 2014-02-21

双杨古村

                                       

双杨古村位于吴江市震泽镇东首。史志载:双杨明初为村,嘉靖间始称为市,民至三百余家,自成市井。村中有柳塘桥,桥南桥北各有一株高大杨树,因得名“双杨”,别号柳塘。(今村名为双阳,因文化大革命时改为向阳,三中全会后恢复老地名时改误了“阳”)

双杨村为近代摇经加工业发源地之一。那时的双杨,家家养蚕,又因摇经加工不比缫丝有季节性,可全年为之,全家为之。另一个更大的因素是因为那时双杨周围北有长漾,南有麻溪,水质清澈,水源充沛,再加上空气温度湿度等地理优势,因此出产的丝质光泽度明显胜于其它地区。像邻省的南浔当时也盛产湖丝,但他们不出经,他们的经就是到双杨来加工的。相传,同治季年,南浔有一周姓丝商,不慎覆舟将丝落入水中,为挽回损失,他将打湿的丝送至双杨,智慧的双杨人改苏经的顺摇为逆摇,将其仿制成日本经条,试销东瀛,竟大受赞赏。从此,双杨的名字同辑里湖丝和辑里干经一起蜚声海内外。在20世纪20年代,江苏省成立女子蚕业学校,以宣传土丝改良,第一推广点就落在了震泽镇双杨村。

据说,早年要是你出门在外,你讲你是震泽人,很多人都不晓得,你讲是双杨人,人家就会点点头意思是知道这个地方。我想,双杨的名声在外,除了得益于它是纺经的发源地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那排场浩大的双杨庙会了。

双杨庙会始于清中叶,每十年举办一次,会源在双杨的昭灵侯庙,俗称曹王庙。据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昭灵侯庙,祀唐太宗十四子曹王李明,贬苏州刺史,有惠政,梁开平四年(910)封昭灵侯”。此盛会历代相延,近期有记载的就有二次,一次在清末1911年;一次在民国1924年,也是末次。会前,农历正月二十城隍开印日,开始向七十二只半圩敲锣宣传,于农历三月初,各圩头会船聚集双杨点船。会程历时半月:震泽停五天,梅堰停三天,盛泽停七天。会船大都是快桨船,为看不到裸露在外的船帮,故在船帮四周围上布,再画上石驳岸形,所有会船一律船梢向岸,船头对河,依次排列,中间让出一条水路。会期中,连过往航班也得停航让路。装扮不一的会船长达数里,气势浩荡,船板上是活灵活现的各种表演:有狮子顶绣球、二龙抢珠等各种杂耍和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文;还有心工特巧的木头人,一举手一投足做着蚕娘采桑、渔翁捕鱼等一系列动作,惟妙惟肖。

岸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地摊贩纷至沓来,有卖烧饼的、卖馄饨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耍猴的。为了不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很多人家都邀请外地亲友来震泽作客观会,来得最多的是江浙沪一带,所以双杨庙会的轰动效应不仅遍及周边,还响誉整个江南大地。

那天,我们走近曹王庙的遗址,看到的是农家小楼、墙院、桑地、菜园,如果没有沈文英、沈金才两位老人的解说,我们真不敢相信这儿曾经就是盛会的源头,曾让千万人顶礼膜拜的圣地。

曹王庙于清嘉庆五年(1800)增建后宫,内筑花园、假山楼阁,清幽宁静。有60亩庙产,68间房屋,46尊神像,所以乡民们习惯称曹王庙为大庙,称曹王的神像为大老爷。据说,道长钱莲江是位藏家,庙内还藏有唐伯虎等一些名人字画(毁于文革中);相传,此庙特灵异,那次日军进村大打荡,几乎所有的房子都难幸免,称奇的是日军的硫磺枪怎么也打不燃神威的曹王庙。当逃难的乡亲回到村子里,数着庙墙上的枪洞时都唏嘘不已,难道真有神灵保佑不成。

随着寻访的逐步深入,我越发觉得双杨是一本厚重的线装书。光一座柳塘桥的发展史就够我们后人寻味了。柳塘桥:“初建无考,康熙二十年,奉先寺僧达宗(恒水)重修。”1938年,当日军向震泽镇区再一次挺进时,有识之士沈秩安(沈求我的父亲,当时是梅诗场小学校长),他号令拆毁柳塘桥墩,以桥坍塌此路不通来阻止日军的船只,本想日军见船行驶不过定会掉头而去,哪料想,掠杀成性的日军跳上岸,以更疯狂的毒残手段对双杨村进行毁灭性的扫荡,奉先教寺就是在那次扫荡中变为一片废墟。据说,熊熊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

双杨风物清丽,是文人雅士云集的地方。“暮入双杨路,村深烟雾迷,迎人一犬吠,争树乱鸦栖……”这是明代崔澄《宿双杨》时的所见所闻。清初诗人徐崧也曾写下柳塘八景的诗篇,即“柳塘夜月、奉先钟声、圣堂转佛、神祠献寿、横啄渔灯、船场晚泊、双溪碧流、三潭水榭”。读着一行行隽永清新的诗句,眼前即刻浮现一幅古朴灵动的画卷:清悠的河水、袅袅的炊烟、幽远的钟声、桥门下轮浮的月亮倒影、雨后沼潭里悠闲的蝌蚪……这样的景象让我们想到在双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哺育出像潘见龙、周心梅等这样的仁人志士也不足为怪了。

在双杨村的土地上,生息过不计其数的先人,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有他们不计其数的创造,但现今留下的又有多少?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我不知道我的足迹是否盖住了古人的脚印。望着四周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我想足下的祖先应该是欢笑多于悲悯吧。

此文发表于2008年1月22日苏州日报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