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还有哪些差距

 老刻刀 2014-02-22
 
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还有哪些差距
 
研发投入明显滞后。20届百强企业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356.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2%,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知识产权能力待提升。不可否认,在知识产权方面,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百强企业以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技术结构层次的提升。不过,我国仍面临着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10年,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跨国公司用知识产权支配着利润的分配,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能力,从而也掌握了再次创新的主导权。此外,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创新成果不能立即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得到回报,知识产权保护上也还有一定差距等,都是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因素。
技术研究前瞻性不够。美、日等国的电子巨头研发方向已经瞄准了面向20年后的科技。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尚没有自己的研究院或技术研发中心,即使有独立研究院的也只是处于跟踪研究,一般面向当前13年的短期应用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前瞻性研究上落后许多,往往受制于人。
投资方向重点不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兴起,知识要素对产业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美、日、韩等国的电子企业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力度加大,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如微软每年研发投入远远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而当前我国电子百强企业大部分仍处于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在知识产权、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比重还很小。
品牌影响力差距尚大。优势品牌是实现产业强大的必要条件。同时品牌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从近几年评选出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来看,传统的电子强国美国、日本、韩国都有企业荣登排行榜,而中国电子信息类企业鲜有上榜。
跨国经营能力较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国际分工日益专业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主体,决定着资本和技术的流向和流动形式,使大部分附加值都被拥有技术和资本的一方所获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