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象学理论说明

 汉斯理论馆 2014-02-22

 

具  象  学

作者:韩妙第


 
 

图片提供:艺术家王韵

 

日期:2014年2月28日

 


具象学理论说明

作者:韩妙第

 

何谓具象?

360搜索下得知:“具象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的形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们的思维加工。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从心理学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具象的运动过程。具象的运动过程主要是激发、强化作家和艺术家的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旦进入具象运动阶段,创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痴如狂的,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很少受抽象思维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维的起点,而是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选取、综合表象的结果。

在这里,这个多次是指几次?一百次还是一万次或者一次?,其次“受他们思维加工”,如何证明受他们思维加工过了?例如波洛克的偶发艺术。最后,“具象的运动主要是激发、强化作家和艺术家的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象是运动?是哪一种形式的运动?并且,这种运动是激发和强化艺术家的情感。那么,这样的运动为何不能激发和强化白富美、高富帅、屌丝、愤青、下里巴人和政治家等等人的情感?显然,具象的概念不能这样定义。因为这样的定义令人感到不仅仅很荒诞,更显得非逻辑性。所谓一个概念或者一门学术要能够存在,必然是建立在能够自圆其说的假说理论基础之上。

本学术理论构筑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国传统的俗语“所见即所得”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筑了“具象学”理论。各位有志者不妨进我的理论世界进行探索和纠正。共同完善“具象学”的理论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