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末明初不幸留在汉地的部分蒙古人

 胡宝勒德 2014-02-24

           元末明初不幸留在汉地的部分蒙古人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许多蒙古人为了延续家族,不得不采取汉姓,留在汉地,先将部分异姓蒙古人登出,以助蒙古后裔寻根问祖,以下内容见于称其为“汉化”的《汉源流史》。

        1.吴氏。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明成祖永乐三年,与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5000个、马驼1.6万头归附明朝,成祖赐其姓名为吴允诚,使领部落居凉州耕牧,官左都督,主封忠顺伯。允诚三子:答兰(克忠)、管者、克勤。克忠,副总兵,太子太保。管者,都指挥同知、广义伯;子玘,嗣为广义伯。克勤,都督;子瑾,嗣侯;瑾弟琼,嗣广义伯;瑾传子鉴;鉴传子世兴;世兴传子继爵,南京守备;继爵传子汝胤,汝胤传孙惟英;汝撤弟汝征,勋卫。吴成,辽阳胡人,蒙古名买驴,父通伯,元辽阳行省右垂,明洪武时,随观童降明,以功封清平侯,左都督;子忠,忠子英嗣清平伯;英子玺、琮及琮子杰,杰子家彦,家彦子国乾嗣伯。明赐玛噜姓名吴成。赐谔勒哲特穆尔姓名吴良。赐布敦衮姓名吴守义。赐济兰姓名吴克诚。赐多罗于姓名吴存敬。又赐另一玛噜姓名吴管。

  2.柴氏。柴秉诚,蒙古名伦都儿灰,明永乐三年,随吴允诚归附近明朝,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赐铁柱姓名柴克恭。赐们苏尔噶姓名柴志诚。赐拜帖木儿姓名柴志敬。赐遵锥布哈姓名柴永谦。赐克木帖木儿姓名柴永正。

    3:杨氏。杨效诚,蒙古名保住,吴允诚部将,擒诛叛乱番人虎保有功,赐姓名杨效诚,官指挥金事①。赐阿尔娄台姓名杨汝诚。赐托克托姓名杨必敬。

    4.金氏。金忠,蒙古名也先土于,元太保不花孙,蒙古人称他为王子。明永乐廿一年冬,成祖北征,也先土干率妻子和种落千人归降,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金顺,瓦刺人,原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归降明朝,官指挥金事,封顺义伯。

    5.和氏。和勇,蒙古人阿鲁台之孙,阿鲁台降于明太祖,封和宁王。阿鲁台子阿卜只奄,授左都督。和勇以祖父封号为姓,官左都督,封靖安伯。勇子忠,锦衣指挥使。

    6.蒋氏。蒋信,蒙古名把台,忠勇王金忠之舅,随金忠降明,官都督,封忠勇伯。

    7.毛氏。毛忠,凉州人,曾祖哈喇歹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归降,祖拜都,父宝,官百户。忠官都督,封羌伯。忠子海,海子恺;海弟铨,铨子锐,嗣伏羌伯,太子太傅;锐子江、江嗣爵;侄桓及桓子登继嗣爵。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明洪武中归附,官都指挥同知。那海弟安太为

羽林指挥使,传子济、胜。胜,官左都督,子荣、孙文协守南京。

    8.薛氏。薛斌,蒙古名脱欢,父薛台,于明洪武中归附,赐姓薛,累官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斌,都督同知,封永顺伯。斌子寿童嗣伯,赐名绶。绶子辅,辅子勋,勋子玺嗣伯。斌弟薛贵,蒙古名脱火赤,都督佥事、安顺侯;侄山为指挥使。山子忠,忠子瑶,皆嗣安顺侯。瑶子昂,袭指挥使。

     9.李氏。李贤,鞑靼名丑驴,元工部尚节,明洪武廿一年归降,赐姓名李贤,右都督、忠勤伯。

    10.滕氏。滕定,父琪住,元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中降附,赐姓滕,官燕山右卫指挥使。子定,都督金事,封奉化伯。定子福,指挥使。

    11.焦氏。焦尚节,蒙古人,父把思台,明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把思台传子胜,胜传子义荣。胜弟谦,官都督指挥同知;谦子管失奴,指挥使。谦弟礼,左都督,封东宁伯。礼孙寿袭爵,寿弟俊,镇守湖广。俊子淇,镇两广;淇弟洵又袭爵。洵再从侄栋,湖广总兵。

     12.苏氏。元顺帝至正廿八年闰七月,元世祖五世孙孛只只斤氏义亲王和尚,奉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之命,为保存实力,选精锐亲信,携家眷,带重金,乔装遁出大都北京,到今河南濮州清丘之原而隐居。自称“苏”姓,苏乃死而复苏之义。元义亲王自名为苏克明,字进迪,意为“克明复国”,克明派次子苏义率兵

驻鄄城(今旧城镇)。三世苏亮,四世苏昌、苏恩,恩生子苏天民、天爵、佑。天民孙苏淞,世袭平山卫指挥。天爵裔孙苏遂,平山卫指挥。佑官兵部尚书,因畏严篙之害,由鄄城县梁屯乡苏老家一比迁今范县濮城镇。三子苏潢。苏氏五世苏纯,沩川县令;苏琦,潞州判官。六世苏毅,易州知州;苏河,顺德府照磨;苏湖,鸿胪署丞;苏池,武刚州吏目。今苏氏分布于山东鄄城县苏老家、苏洒庄、苏桐楼、苏楼、苏屯、苏庄、苏田庄、苏集;郸城县双桥集苏庄、苏楼、教场苏庄、城北苏庄;滑县大苏寨;内黄县苏村;淮阳县苏楼、苏庄;范县北苏庄、西苏庄;定陶县苏楼;巨野县前苏庄、后苏庄;曹县苏道口、苏楼②。 

      13.李氏。河南孟津县麻屯乡军帐村李保仁《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扎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有功,溢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八世祖讳可用(行四)世居洛阳南关,是为河南祖,易姓李,嗣后迁洛阳西北乡距洛阳二十五里李家营村……”。九世祖李文秀,讳英,“明洪武初年,兵荒马乱,年景不佳,民不聊生。文秀公不畏艰难,毅然一挑两担,于洪武八年迁居唐县北四十里半坡村,创家立业,是为唐县一带李姓蒙族之祖。”社旗县饶良乡小杨庄村李葆信同治辛未四月修族谱载:“溯自洪武初年,始祖讳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居南阳府唐县城北四十里许半坡村,人新安籍,数百年矣。”社旗县陌陂乡万庄村农民李清芳光绪乙酉孟春修族谱载:“我祖自洪武肇迁以来,居唐邑北四十里庄名半坡,迄今数百余岁。’,③社旗县李店乡姚冲村有(李允中墓碑》云:“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徒沟徙唐之北半坡村,经历六七世,繁衍数十家。明末流寇猖撅,族众逃散者不可胜数。迄我国朝定鼎,独七世祖讳增光一人还籍,仍居半坡,重辟基地。家道小康矣。至八世祖讳含芳兄弟四人迁居唐河东洛店村(今社旗县太和乡),先莹犹在半坡湖东大河西……。”孔温窟哇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谧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滴戍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扎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初年,迁来唐河县④。柯韵态《新元史)卷廿八《氏族表上):札刺儿氏,亦作哲来耳氏,又作扎刺亦儿。白塔塔儿部族也。(元)太祖第七世祖都答昆,与札刺允大战,大败,部众尽

死,唯幼子海都获免。其后海都灭扎刺儿,俘其人为奴。故孛而只斤氏不与札刺儿通婚姻。札刺儿分十族:察特,又作札益忒;塔克拉乌温;空喀扫温;枯姆萨乌忒;乌压芯;必而喀敦;苦培儿;土朗起忒;布里;申苦芯。(元)太祖佐命功臣木华黎为札益忒、札刺儿氏。

      14。王氏。河南镇平县王氏族谱戴:祖先铁木花儿,在晃陂单传4世,至五世王东溪生4子:格、柯、轼,第四子夭疡,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一世二老,二世祖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大老墓碑云:“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安徽当涂市),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元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此碑立于明嘉靖十一年,清咸丰六年重刻),明载为元代后裔。王氏家族中广为流传祖先牌位对联是:“宗祖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初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赵营。"1942年,19世孙王元继曾续修族谱。

      另一支王氏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称镇殿王。在河南淅川县九重始祖墓碑“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的记载。1985年8月在淅川县九重王氏祖莹出土明万历六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文一云:“王诏字惟行,号荷塘,其先讳成,家

邓州城西九重院。曾祖铎、.祖纪。父仕周,仕四川垫江主簿,生子二人,长子王诏,输金授唐府典仪正。生于嘉靖十一年辛卯正月二十日。卒于万历六年戊寅四月十八日,享年四十有八。配李氏,男三:长懋志,州库生,娶朱氏;次懋忠,州痒生,娶王氏;三懋恕,聘李氏;小女尚幼。受其抚育的孤侄懋恩。孙男三;懋志子保宁,懋忠子保阳、保元,二女尚幼。公葬在九重院街北百步,枕趾癸丁。乡进士,署邓州儒学学正事,晋江贡生宋国有撰文。”其后裔有王恩佛、监生王本子王志,邑库;王忠,拔贡;王聪,监贡;王智,七品爵。王立刚,南召县白土冈人,民国南召县召西游击司令。王正,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超,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阳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明哀、王世屏、王德庆。王言,字恩佛,镇平县叶湾村人,现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伯珍,内乡县大桥乡人,南阳地委副书记。王立火,南召县白土冈人,南阳市中医研究所主治医师。王聆音(原秋),镇平县老庄乡河东村人,吉林市委书记。王文华,内乡县灌涨乡魏庄村人,驻马店地区交通局局长。王兆彦,镇平县晃破乡人,社旗县常务书记。王广献,南召县板山坪人,板山坪中学校长。王国珍,内乡县王沟村人,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王明远,新野人,南阳地区纪委副书记。王文献,镇平县老庄乡人,南阳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善甫,镇平县人,南阳行署民族事务委员。王永兰,镇平县晃破乡人,南阳师范高级讲师。王宝岑,镇平人,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明又赐元人默色帖木儿姓名王麟。赐阿达纳姓名王义。赐音济布哈姓名王懋忠。赐奈曼岱姓名王存礼。赐呼逊姓名王彪。

     15.卜马氏。卜马型,其先乃蒙古人,明初迁华容。

     16.拓拔氏。原为鲜卑人而蒙古化,又作秃别氏。

     17.偰氏。先世墩欲谷,本突厥部,突厥亡,遂臣回纥,世为国相,居楔辇河,因以偰为氏。数世至克直普尔,袭本国相答刺罕,赐号阿大都督,辽主授以太师大垂相,总管内外藏事,国人称为藏赤立,其子曰岳弼。后裔入元代已蒙古化。     

     18,里氏。偰岳弼玄孙约著,以伯父及伯皆有里字为名,便以里为氏。

     19.陆氏。有蒙古人迁居湖北洪湖、监利,后以陆为氏。明又赐元人五十六姓名陆忠。元顺帝第六子世厚,因元灭,避难迁人沔阳县陆家台(今属洪湖市)。以第六子之陆而改为陆氏。一支迁人沔城,后人陆建攘,清两江总督,后有陆国见,由沔城迁郭河公社林坊。

     20.竹氏。元末扩廓帖木儿部将竹贞,随元顺帝北奔沙漠,后又自沙漠降明。见于《元史·顺帝纪》及《也速传》、《列女·王士明妻李氏》。

     21.马氏。元世祖部将马秃塔儿,蒙古人,官佥书枢密院事,康熙(南阳府志)卷五(人物》下:马秃塔儿“侨居于(叶县)县北荆山下”,死即葬于荆山,子孙世代定居于此。元亡后,“马氏子孙俱以胜国名臣之后获罪”,便以始祖之名为马氏。马秃塔儿传至七世孙马腾。附马氏世系:

      

   明又赐元人多尔济姓名马惟良,巫勒玛帕玛姓名马克顺。

      22.宣氏。马秃塔儿之弟西汉杰儿和宣帖木儿,西汉杰儿之后裔有数户散居于河南宝丰县胡楼村。宣帖木儿之后以其祖·名字首字为宣氏,居叶县廉村乡宣庄、马庄、坟台乡西北拐村。老程庄,其后有宣贤。

      23.黄氏。福建南安县丰州黄氏,祖先答拉真,乃蒙古人,元时到南安任职而定居于此⑥。

      24.赵氏。元太祖时,永古特·阿勒楚尔之先居云中塞上,父达衮,为金群牧使,驱所牧马归元,阿勒楚尔幼时育于外祖父兆斋家,人言讹为赵家,因姓赵氏⑦。

      25.兰氏。蒙古人温都尔喀喇氏,祖阿尔斯兰曾从大将阿术伐宋,仕至冀宁路达鲁噶齐,子孙遂以兰为氏⑧。

     26.刘氏。明赐元人萨尔图姓名刘允信。

     27。平氏。明赐元人班第姓名平以正。

     28.于氏。明赐元人巴延达哩姓名于忠。

     29.陈氏。明赐元人恰恰姓名陈守忠、哈哈姓名陈元。

     30.韩氏。明赐元人实哈塔姓名韩以谦。

     31.丁氏。明赐元人丹珠尔姓名丁顺。

     32。田氏。明赐元人察察姓名田义。

     33,安氏。明赐元人孟格姓名安汝敬,达色姓名安汝坚,牟尼沙克宜姓名安思谦。

     34.高氏。明赐元人额里音博啰姓名高礼。

     35。姚氏。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名姚智。

     36.海氏。明赐元人诺海姓名海荣

     37.火氏。明赐元人浩里浩沁姓名火真,其后有火源洁。

     38.夏氏。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夏贵。

     39.宋氏。明赐元人伯奇帖木儿姓名宋一诚。

     40.张氏。明赐元人哈喇尼敦姓名张隆善,藏布姓名张志义。

     41.季氏。明赐元人伯嘉努姓名季安祖。

     42.芮氏。明赐元人雅克实纳姓名芮刚。

     43.穆氏。明赐元人阿尔帖木儿姓名穆义。

     44.脱氏。明赐元人托克托博啰姓名脱顺。

     45.郭氏。明赐元人喀尼姓名郭以诚,达都姓名郭美。

     46.霍氏。明赐元人和尼齐姓名霍邱。

     47.莫氏。明赐元人诺海齐姓名莫清。

     48.戚氏。明赐元人博多姓名戚斌。

     49.祝氏。清宣统二年《龙江女学文范》编者河南固始人祝宗梁作序:“余家先系出蒙古,方有元之季,竹真公以胜国遗臣,受汉姓曰祝氏,遂家于固始,为中州士族。”盖又改竹氏。

      50.鲁氏。元朝皇室脱欢,以河西降于明太祖,被安置于法甘肃庄浪县西山之连城。传至孙什伽鲁,以军功升连城世袭土指挥使,赐姓名鲁贤,清雍正元年,割藏民八族为鲁土司管辖(上下马尔族、尔加攘族、尔加藏族、单豹族、钱多尔族、思尔木族、尔卜族),分为十旗。乾隆时为3698户,24051人,占庄浪县人口27 %a。辖区为今永登、天祝,兰州市红古区、民和、乐都部分地区。

      古城土总旗鲁镛,子鲁瑜,百户。瑜六世孙鲁大浩,清顺治二年降清,有功升指挥使。后裔鲁肇封、鲁瞻泰。辖藏民7庄。

      大营湾土副指挥鲁之鼎,世袭副指挥使。辖藏民9庄。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其裔有鲁冀参、鲁维礼。

     古城(今满城)土司鲁国英,元朝后裔,明千户,辖红砂川一带,传至鲁大诚,于清顺治二年降清,再传鲁景成、鲁天嗣、鲁祖山⑧。

     鲁三奇,世居马军堡,元之裔,明袭副千户,传鲁烈、鲁政。

     51.杨氏。杨茂林,西坪土官,明正千户。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传杨桂、杨得荣。

     52.何氏。何伦,小旗官。子何荣,升总旗。荣子何保,升百户。传至何进功,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为西六渠土官。传何承先、何万全、何清福。以上永登各土司均于民国23年改土归流,多为汉、蒙古、藏。

      53。西氏。西汉杰儿,乃蒙古人马秃塔儿之弟,宣帖木儿之其后裔以祖名首字为西氏,居于今河南宝丰县胡楼村。

      54.伙氏。云南文山县(伙氏族谱序》:蒙古族伙氏始祖虎都帖木儿原居南京,降明后赐姓火。洪武时由百户摧升为千户,命从征云南,遂世代定居于此,并改姓火为伙。

      55.安氏。明罕东左卫蒙古人首领奄章,《明会要》作安扎。

      56.萨氏。元萨都刺,著《雁门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祖日萨拉布哈(原作思兰不花),父日傲拉齐(原作阿鲁赤),以世镇镇云、代,居于雁门,故世称雁门萨都拉,实蒙古人也。”(雁门萨氏家谱》清末李溶(文林郎伊阳县知事萨府明君希亭行状》云:“君讳维翰,字希亭,先世蒙古色目人,答失蛮氏。伯祖讳口,十五世都拉,赐姓萨,卜居于闽,元亡,遂为闽县人。”吴曾棋(清浩授通议大夫山东武城县知县又恒萨公墓表)云:“公讳承任,号又恒,本蒙古答失蛮氏。远祖阿鲁赤,留镇雁门,遂为雁门人。生.二子,曰萨都刺,元泰定丁卯进士,官南台侍御史,赐姓萨氏,以诗名于时。”福州(雁门萨氏家谱》云:本“答失蛮氏,始祖兰不花为元世祖万户。子阿鲁赤,元英宗镇守云、代(大同),孙萨都刺,名天赐,官南台御史,著(雁门集)。弟野芝,名天与,江西建昌路总管,传子守仁,元末进士,官闽居之。传至萨琦,明宣德礼部侍郎,才尽弃旧俗,不信伊斯兰教。民国海军司令萨镇冰,即野芝之裔”。都拉之侄萨仲礼因官迁居闽侯。都拉后裔居宛平,喇忽丁官龙兴路(南昌),居于此。都拉18代孙萨本茂,海军高级工程师;兄萨本栋,物理学

家。按萨氏,乃西域回回,融人蒙古族,明以后,又融人汉族,有的又由汉族复称蒙古族。

      57.部氏。湖北鹤峰县云蒙山部氏,为蒙古人,住中营乡三家台村,共有1500余人。部斗山、部吉三撰(部氏族谱》载:其祖乃元代蒙古波尔济吉特氏,波转为部氏,一世祖部官荫,从江西迁湖北,11世祖部锡侯,于清乾隆廿一年,又从澄州迁鹤峰县清水氽,再迁神仙茶园。今三家台村党支书部先和,办公室主任部

玉阶。部氏还分布于上升、高升村.及下坪乡石堡、云蒙村等地。

      58.波氏。元太祖第二十九代孙孛·日少布,生子三:郭都圭、吉特日圭、道布钦。郭都圭生波·少布。始改孛(即孛儿只斤氏的简姓)氏为波氏,波、学音转。波·少布今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生子波·乌达。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许多蒙古人为了延续家族,不得不采取汉姓,留在汉地,先将部分异姓蒙古人登出,以助蒙古后裔寻根问祖,以下内容见于称其为“汉化”的《汉源流史》。

        1.吴氏。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明成祖永乐三年,与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5000个、马驼1.6万头归附明朝,成祖赐其姓名为吴允诚,使领部落居凉州耕牧,官左都督,主封忠顺伯。允诚三子:答兰(克忠)、管者、克勤。克忠,副总兵,太子太保。管者,都指挥同知、广义伯;子玘,嗣为广义伯。克勤,都督;子瑾,嗣侯;瑾弟琼,嗣广义伯;瑾传子鉴;鉴传子世兴;世兴传子继爵,南京守备;继爵传子汝胤,汝胤传孙惟英;汝撤弟汝征,勋卫。吴成,辽阳胡人,蒙古名买驴,父通伯,元辽阳行省右垂,明洪武时,随观童降明,以功封清平侯,左都督;子忠,忠子英嗣清平伯;英子玺、琮及琮子杰,杰子家彦,家彦子国乾嗣伯。明赐玛噜姓名吴成。赐谔勒哲特穆尔姓名吴良。赐布敦衮姓名吴守义。赐济兰姓名吴克诚。赐多罗于姓名吴存敬。又赐另一玛噜姓名吴管。

  2.柴氏。柴秉诚,蒙古名伦都儿灰,明永乐三年,随吴允诚归附近明朝,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赐铁柱姓名柴克恭。赐们苏尔噶姓名柴志诚。赐拜帖木儿姓名柴志敬。赐遵锥布哈姓名柴永谦。赐克木帖木儿姓名柴永正。

    3:杨氏。杨效诚,蒙古名保住,吴允诚部将,擒诛叛乱番人虎保有功,赐姓名杨效诚,官指挥金事①。赐阿尔娄台姓名杨汝诚。赐托克托姓名杨必敬。

    4.金氏。金忠,蒙古名也先土于,元太保不花孙,蒙古人称他为王子。明永乐廿一年冬,成祖北征,也先土干率妻子和种落千人归降,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金顺,瓦刺人,原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归降明朝,官指挥金事,封顺义伯。

    5.和氏。和勇,蒙古人阿鲁台之孙,阿鲁台降于明太祖,封和宁王。阿鲁台子阿卜只奄,授左都督。和勇以祖父封号为姓,官左都督,封靖安伯。勇子忠,锦衣指挥使。

    6.蒋氏。蒋信,蒙古名把台,忠勇王金忠之舅,随金忠降明,官都督,封忠勇伯。

    7.毛氏。毛忠,凉州人,曾祖哈喇歹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归降,祖拜都,父宝,官百户。忠官都督,封羌伯。忠子海,海子恺;海弟铨,铨子锐,嗣伏羌伯,太子太傅;锐子江、江嗣爵;侄桓及桓子登继嗣爵。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明洪武中归附,官都指挥同知。那海弟安太为

羽林指挥使,传子济、胜。胜,官左都督,子荣、孙文协守南京。

    8.薛氏。薛斌,蒙古名脱欢,父薛台,于明洪武中归附,赐姓薛,累官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斌,都督同知,封永顺伯。斌子寿童嗣伯,赐名绶。绶子辅,辅子勋,勋子玺嗣伯。斌弟薛贵,蒙古名脱火赤,都督佥事、安顺侯;侄山为指挥使。山子忠,忠子瑶,皆嗣安顺侯。瑶子昂,袭指挥使。

     9.李氏。李贤,鞑靼名丑驴,元工部尚节,明洪武廿一年归降,赐姓名李贤,右都督、忠勤伯。

    10.滕氏。滕定,父琪住,元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中降附,赐姓滕,官燕山右卫指挥使。子定,都督金事,封奉化伯。定子福,指挥使。

    11.焦氏。焦尚节,蒙古人,父把思台,明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把思台传子胜,胜传子义荣。胜弟谦,官都督指挥同知;谦子管失奴,指挥使。谦弟礼,左都督,封东宁伯。礼孙寿袭爵,寿弟俊,镇守湖广。俊子淇,镇两广;淇弟洵又袭爵。洵再从侄栋,湖广总兵。

     12.苏氏。元顺帝至正廿八年闰七月,元世祖五世孙孛只只斤氏义亲王和尚,奉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之命,为保存实力,选精锐亲信,携家眷,带重金,乔装遁出大都北京,到今河南濮州清丘之原而隐居。自称“苏”姓,苏乃死而复苏之义。元义亲王自名为苏克明,字进迪,意为“克明复国”,克明派次子苏义率兵

驻鄄城(今旧城镇)。三世苏亮,四世苏昌、苏恩,恩生子苏天民、天爵、佑。天民孙苏淞,世袭平山卫指挥。天爵裔孙苏遂,平山卫指挥。佑官兵部尚书,因畏严篙之害,由鄄城县梁屯乡苏老家一比迁今范县濮城镇。三子苏潢。苏氏五世苏纯,沩川县令;苏琦,潞州判官。六世苏毅,易州知州;苏河,顺德府照磨;苏湖,鸿胪署丞;苏池,武刚州吏目。今苏氏分布于山东鄄城县苏老家、苏洒庄、苏桐楼、苏楼、苏屯、苏庄、苏田庄、苏集;郸城县双桥集苏庄、苏楼、教场苏庄、城北苏庄;滑县大苏寨;内黄县苏村;淮阳县苏楼、苏庄;范县北苏庄、西苏庄;定陶县苏楼;巨野县前苏庄、后苏庄;曹县苏道口、苏楼②。 

      13.李氏。河南孟津县麻屯乡军帐村李保仁《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扎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有功,溢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八世祖讳可用(行四)世居洛阳南关,是为河南祖,易姓李,嗣后迁洛阳西北乡距洛阳二十五里李家营村……”。九世祖李文秀,讳英,“明洪武初年,兵荒马乱,年景不佳,民不聊生。文秀公不畏艰难,毅然一挑两担,于洪武八年迁居唐县北四十里半坡村,创家立业,是为唐县一带李姓蒙族之祖。”社旗县饶良乡小杨庄村李葆信同治辛未四月修族谱载:“溯自洪武初年,始祖讳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居南阳府唐县城北四十里许半坡村,人新安籍,数百年矣。”社旗县陌陂乡万庄村农民李清芳光绪乙酉孟春修族谱载:“我祖自洪武肇迁以来,居唐邑北四十里庄名半坡,迄今数百余岁。’,③社旗县李店乡姚冲村有(李允中墓碑》云:“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徒沟徙唐之北半坡村,经历六七世,繁衍数十家。明末流寇猖撅,族众逃散者不可胜数。迄我国朝定鼎,独七世祖讳增光一人还籍,仍居半坡,重辟基地。家道小康矣。至八世祖讳含芳兄弟四人迁居唐河东洛店村(今社旗县太和乡),先莹犹在半坡湖东大河西……。”孔温窟哇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谧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滴戍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扎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初年,迁来唐河县④。柯韵态《新元史)卷廿八《氏族表上):札刺儿氏,亦作哲来耳氏,又作扎刺亦儿。白塔塔儿部族也。(元)太祖第七世祖都答昆,与札刺允大战,大败,部众尽

死,唯幼子海都获免。其后海都灭扎刺儿,俘其人为奴。故孛而只斤氏不与札刺儿通婚姻。札刺儿分十族:察特,又作札益忒;塔克拉乌温;空喀扫温;枯姆萨乌忒;乌压芯;必而喀敦;苦培儿;土朗起忒;布里;申苦芯。(元)太祖佐命功臣木华黎为札益忒、札刺儿氏。

      14。王氏。河南镇平县王氏族谱戴:祖先铁木花儿,在晃陂单传4世,至五世王东溪生4子:格、柯、轼,第四子夭疡,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一世二老,二世祖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大老墓碑云:“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安徽当涂市),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元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此碑立于明嘉靖十一年,清咸丰六年重刻),明载为元代后裔。王氏家族中广为流传祖先牌位对联是:“宗祖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初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赵营。"1942年,19世孙王元继曾续修族谱。

      另一支王氏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称镇殿王。在河南淅川县九重始祖墓碑“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的记载。1985年8月在淅川县九重王氏祖莹出土明万历六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文一云:“王诏字惟行,号荷塘,其先讳成,家

邓州城西九重院。曾祖铎、.祖纪。父仕周,仕四川垫江主簿,生子二人,长子王诏,输金授唐府典仪正。生于嘉靖十一年辛卯正月二十日。卒于万历六年戊寅四月十八日,享年四十有八。配李氏,男三:长懋志,州库生,娶朱氏;次懋忠,州痒生,娶王氏;三懋恕,聘李氏;小女尚幼。受其抚育的孤侄懋恩。孙男三;懋志子保宁,懋忠子保阳、保元,二女尚幼。公葬在九重院街北百步,枕趾癸丁。乡进士,署邓州儒学学正事,晋江贡生宋国有撰文。”其后裔有王恩佛、监生王本子王志,邑库;王忠,拔贡;王聪,监贡;王智,七品爵。王立刚,南召县白土冈人,民国南召县召西游击司令。王正,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超,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阳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明哀、王世屏、王德庆。王言,字恩佛,镇平县叶湾村人,现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伯珍,内乡县大桥乡人,南阳地委副书记。王立火,南召县白土冈人,南阳市中医研究所主治医师。王聆音(原秋),镇平县老庄乡河东村人,吉林市委书记。王文华,内乡县灌涨乡魏庄村人,驻马店地区交通局局长。王兆彦,镇平县晃破乡人,社旗县常务书记。王广献,南召县板山坪人,板山坪中学校长。王国珍,内乡县王沟村人,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王明远,新野人,南阳地区纪委副书记。王文献,镇平县老庄乡人,南阳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善甫,镇平县人,南阳行署民族事务委员。王永兰,镇平县晃破乡人,南阳师范高级讲师。王宝岑,镇平人,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明又赐元人默色帖木儿姓名王麟。赐阿达纳姓名王义。赐音济布哈姓名王懋忠。赐奈曼岱姓名王存礼。赐呼逊姓名王彪。

     15.卜马氏。卜马型,其先乃蒙古人,明初迁华容。

     16.拓拔氏。原为鲜卑人而蒙古化,又作秃别氏。

     17.偰氏。先世墩欲谷,本突厥部,突厥亡,遂臣回纥,世为国相,居楔辇河,因以偰为氏。数世至克直普尔,袭本国相答刺罕,赐号阿大都督,辽主授以太师大垂相,总管内外藏事,国人称为藏赤立,其子曰岳弼。后裔入元代已蒙古化。     

     18,里氏。偰岳弼玄孙约著,以伯父及伯皆有里字为名,便以里为氏。

     19.陆氏。有蒙古人迁居湖北洪湖、监利,后以陆为氏。明又赐元人五十六姓名陆忠。元顺帝第六子世厚,因元灭,避难迁人沔阳县陆家台(今属洪湖市)。以第六子之陆而改为陆氏。一支迁人沔城,后人陆建攘,清两江总督,后有陆国见,由沔城迁郭河公社林坊。

     20.竹氏。元末扩廓帖木儿部将竹贞,随元顺帝北奔沙漠,后又自沙漠降明。见于《元史·顺帝纪》及《也速传》、《列女·王士明妻李氏》。

     21.马氏。元世祖部将马秃塔儿,蒙古人,官佥书枢密院事,康熙(南阳府志)卷五(人物》下:马秃塔儿“侨居于(叶县)县北荆山下”,死即葬于荆山,子孙世代定居于此。元亡后,“马氏子孙俱以胜国名臣之后获罪”,便以始祖之名为马氏。马秃塔儿传至七世孙马腾。附马氏世系:

      

   明又赐元人多尔济姓名马惟良,巫勒玛帕玛姓名马克顺。

      22.宣氏。马秃塔儿之弟西汉杰儿和宣帖木儿,西汉杰儿之后裔有数户散居于河南宝丰县胡楼村。宣帖木儿之后以其祖·名字首字为宣氏,居叶县廉村乡宣庄、马庄、坟台乡西北拐村。老程庄,其后有宣贤。

      23.黄氏。福建南安县丰州黄氏,祖先答拉真,乃蒙古人,元时到南安任职而定居于此⑥。

      24.赵氏。元太祖时,永古特·阿勒楚尔之先居云中塞上,父达衮,为金群牧使,驱所牧马归元,阿勒楚尔幼时育于外祖父兆斋家,人言讹为赵家,因姓赵氏⑦。

      25.兰氏。蒙古人温都尔喀喇氏,祖阿尔斯兰曾从大将阿术伐宋,仕至冀宁路达鲁噶齐,子孙遂以兰为氏⑧。

     26.刘氏。明赐元人萨尔图姓名刘允信。

     27。平氏。明赐元人班第姓名平以正。

     28.于氏。明赐元人巴延达哩姓名于忠。

     29.陈氏。明赐元人恰恰姓名陈守忠、哈哈姓名陈元。

     30.韩氏。明赐元人实哈塔姓名韩以谦。

     31.丁氏。明赐元人丹珠尔姓名丁顺。

     32。田氏。明赐元人察察姓名田义。

     33,安氏。明赐元人孟格姓名安汝敬,达色姓名安汝坚,牟尼沙克宜姓名安思谦。

     34.高氏。明赐元人额里音博啰姓名高礼。

     35。姚氏。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名姚智。

     36.海氏。明赐元人诺海姓名海荣

     37.火氏。明赐元人浩里浩沁姓名火真,其后有火源洁。

     38.夏氏。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夏贵。

     39.宋氏。明赐元人伯奇帖木儿姓名宋一诚。

     40.张氏。明赐元人哈喇尼敦姓名张隆善,藏布姓名张志义。

     41.季氏。明赐元人伯嘉努姓名季安祖。

     42.芮氏。明赐元人雅克实纳姓名芮刚。

     43.穆氏。明赐元人阿尔帖木儿姓名穆义。

     44.脱氏。明赐元人托克托博啰姓名脱顺。

     45.郭氏。明赐元人喀尼姓名郭以诚,达都姓名郭美。

     46.霍氏。明赐元人和尼齐姓名霍邱。

     47.莫氏。明赐元人诺海齐姓名莫清。

     48.戚氏。明赐元人博多姓名戚斌。

     49.祝氏。清宣统二年《龙江女学文范》编者河南固始人祝宗梁作序:“余家先系出蒙古,方有元之季,竹真公以胜国遗臣,受汉姓曰祝氏,遂家于固始,为中州士族。”盖又改竹氏。

      50.鲁氏。元朝皇室脱欢,以河西降于明太祖,被安置于法甘肃庄浪县西山之连城。传至孙什伽鲁,以军功升连城世袭土指挥使,赐姓名鲁贤,清雍正元年,割藏民八族为鲁土司管辖(上下马尔族、尔加攘族、尔加藏族、单豹族、钱多尔族、思尔木族、尔卜族),分为十旗。乾隆时为3698户,24051人,占庄浪县人口27 %a。辖区为今永登、天祝,兰州市红古区、民和、乐都部分地区。

      古城土总旗鲁镛,子鲁瑜,百户。瑜六世孙鲁大浩,清顺治二年降清,有功升指挥使。后裔鲁肇封、鲁瞻泰。辖藏民7庄。

      大营湾土副指挥鲁之鼎,世袭副指挥使。辖藏民9庄。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其裔有鲁冀参、鲁维礼。

     古城(今满城)土司鲁国英,元朝后裔,明千户,辖红砂川一带,传至鲁大诚,于清顺治二年降清,再传鲁景成、鲁天嗣、鲁祖山⑧。

     鲁三奇,世居马军堡,元之裔,明袭副千户,传鲁烈、鲁政。

     51.杨氏。杨茂林,西坪土官,明正千户。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传杨桂、杨得荣。

     52.何氏。何伦,小旗官。子何荣,升总旗。荣子何保,升百户。传至何进功,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为西六渠土官。传何承先、何万全、何清福。以上永登各土司均于民国23年改土归流,多为汉、蒙古、藏。

      53。西氏。西汉杰儿,乃蒙古人马秃塔儿之弟,宣帖木儿之其后裔以祖名首字为西氏,居于今河南宝丰县胡楼村。

      54.伙氏。云南文山县(伙氏族谱序》:蒙古族伙氏始祖虎都帖木儿原居南京,降明后赐姓火。洪武时由百户摧升为千户,命从征云南,遂世代定居于此,并改姓火为伙。

      55.安氏。明罕东左卫蒙古人首领奄章,《明会要》作安扎。

      56.萨氏。元萨都刺,著《雁门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祖日萨拉布哈(原作思兰不花),父日傲拉齐(原作阿鲁赤),以世镇镇云、代,居于雁门,故世称雁门萨都拉,实蒙古人也。”(雁门萨氏家谱》清末李溶(文林郎伊阳县知事萨府明君希亭行状》云:“君讳维翰,字希亭,先世蒙古色目人,答失蛮氏。伯祖讳口,十五世都拉,赐姓萨,卜居于闽,元亡,遂为闽县人。”吴曾棋(清浩授通议大夫山东武城县知县又恒萨公墓表)云:“公讳承任,号又恒,本蒙古答失蛮氏。远祖阿鲁赤,留镇雁门,遂为雁门人。生.二子,曰萨都刺,元泰定丁卯进士,官南台侍御史,赐姓萨氏,以诗名于时。”福州(雁门萨氏家谱》云:本“答失蛮氏,始祖兰不花为元世祖万户。子阿鲁赤,元英宗镇守云、代(大同),孙萨都刺,名天赐,官南台御史,著(雁门集)。弟野芝,名天与,江西建昌路总管,传子守仁,元末进士,官闽居之。传至萨琦,明宣德礼部侍郎,才尽弃旧俗,不信伊斯兰教。民国海军司令萨镇冰,即野芝之裔”。都拉之侄萨仲礼因官迁居闽侯。都拉后裔居宛平,喇忽丁官龙兴路(南昌),居于此。都拉18代孙萨本茂,海军高级工程师;兄萨本栋,物理学

家。按萨氏,乃西域回回,融人蒙古族,明以后,又融人汉族,有的又由汉族复称蒙古族。

      57.部氏。湖北鹤峰县云蒙山部氏,为蒙古人,住中营乡三家台村,共有1500余人。部斗山、部吉三撰(部氏族谱》载:其祖乃元代蒙古波尔济吉特氏,波转为部氏,一世祖部官荫,从江西迁湖北,11世祖部锡侯,于清乾隆廿一年,又从澄州迁鹤峰县清水氽,再迁神仙茶园。今三家台村党支书部先和,办公室主任部

玉阶。部氏还分布于上升、高升村.及下坪乡石堡、云蒙村等地。

      58.波氏。元太祖第二十九代孙孛·日少布,生子三:郭都圭、吉特日圭、道布钦。郭都圭生波·少布。始改孛(即孛儿只斤氏的简姓)氏为波氏,波、学音转。波·少布今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生子波·乌达。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许多蒙古人为了延续家族,不得不采取汉姓,留在汉地,先将部分异姓蒙古人登出,以助蒙古后裔寻根问祖,以下内容见于称其为“汉化”的《汉源流史》。

        1.吴氏。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明成祖永乐三年,与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5000个、马驼1.6万头归附明朝,成祖赐其姓名为吴允诚,使领部落居凉州耕牧,官左都督,主封忠顺伯。允诚三子:答兰(克忠)、管者、克勤。克忠,副总兵,太子太保。管者,都指挥同知、广义伯;子玘,嗣为广义伯。克勤,都督;子瑾,嗣侯;瑾弟琼,嗣广义伯;瑾传子鉴;鉴传子世兴;世兴传子继爵,南京守备;继爵传子汝胤,汝胤传孙惟英;汝撤弟汝征,勋卫。吴成,辽阳胡人,蒙古名买驴,父通伯,元辽阳行省右垂,明洪武时,随观童降明,以功封清平侯,左都督;子忠,忠子英嗣清平伯;英子玺、琮及琮子杰,杰子家彦,家彦子国乾嗣伯。明赐玛噜姓名吴成。赐谔勒哲特穆尔姓名吴良。赐布敦衮姓名吴守义。赐济兰姓名吴克诚。赐多罗于姓名吴存敬。又赐另一玛噜姓名吴管。

  2.柴氏。柴秉诚,蒙古名伦都儿灰,明永乐三年,随吴允诚归附近明朝,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赐铁柱姓名柴克恭。赐们苏尔噶姓名柴志诚。赐拜帖木儿姓名柴志敬。赐遵锥布哈姓名柴永谦。赐克木帖木儿姓名柴永正。

    3:杨氏。杨效诚,蒙古名保住,吴允诚部将,擒诛叛乱番人虎保有功,赐姓名杨效诚,官指挥金事①。赐阿尔娄台姓名杨汝诚。赐托克托姓名杨必敬。

    4.金氏。金忠,蒙古名也先土于,元太保不花孙,蒙古人称他为王子。明永乐廿一年冬,成祖北征,也先土干率妻子和种落千人归降,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金顺,瓦刺人,原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归降明朝,官指挥金事,封顺义伯。

    5.和氏。和勇,蒙古人阿鲁台之孙,阿鲁台降于明太祖,封和宁王。阿鲁台子阿卜只奄,授左都督。和勇以祖父封号为姓,官左都督,封靖安伯。勇子忠,锦衣指挥使。

    6.蒋氏。蒋信,蒙古名把台,忠勇王金忠之舅,随金忠降明,官都督,封忠勇伯。

    7.毛氏。毛忠,凉州人,曾祖哈喇歹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归降,祖拜都,父宝,官百户。忠官都督,封羌伯。忠子海,海子恺;海弟铨,铨子锐,嗣伏羌伯,太子太傅;锐子江、江嗣爵;侄桓及桓子登继嗣爵。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明洪武中归附,官都指挥同知。那海弟安太为

羽林指挥使,传子济、胜。胜,官左都督,子荣、孙文协守南京。

    8.薛氏。薛斌,蒙古名脱欢,父薛台,于明洪武中归附,赐姓薛,累官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斌,都督同知,封永顺伯。斌子寿童嗣伯,赐名绶。绶子辅,辅子勋,勋子玺嗣伯。斌弟薛贵,蒙古名脱火赤,都督佥事、安顺侯;侄山为指挥使。山子忠,忠子瑶,皆嗣安顺侯。瑶子昂,袭指挥使。

     9.李氏。李贤,鞑靼名丑驴,元工部尚节,明洪武廿一年归降,赐姓名李贤,右都督、忠勤伯。

    10.滕氏。滕定,父琪住,元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中降附,赐姓滕,官燕山右卫指挥使。子定,都督金事,封奉化伯。定子福,指挥使。

    11.焦氏。焦尚节,蒙古人,父把思台,明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把思台传子胜,胜传子义荣。胜弟谦,官都督指挥同知;谦子管失奴,指挥使。谦弟礼,左都督,封东宁伯。礼孙寿袭爵,寿弟俊,镇守湖广。俊子淇,镇两广;淇弟洵又袭爵。洵再从侄栋,湖广总兵。

     12.苏氏。元顺帝至正廿八年闰七月,元世祖五世孙孛只只斤氏义亲王和尚,奉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之命,为保存实力,选精锐亲信,携家眷,带重金,乔装遁出大都北京,到今河南濮州清丘之原而隐居。自称“苏”姓,苏乃死而复苏之义。元义亲王自名为苏克明,字进迪,意为“克明复国”,克明派次子苏义率兵

驻鄄城(今旧城镇)。三世苏亮,四世苏昌、苏恩,恩生子苏天民、天爵、佑。天民孙苏淞,世袭平山卫指挥。天爵裔孙苏遂,平山卫指挥。佑官兵部尚书,因畏严篙之害,由鄄城县梁屯乡苏老家一比迁今范县濮城镇。三子苏潢。苏氏五世苏纯,沩川县令;苏琦,潞州判官。六世苏毅,易州知州;苏河,顺德府照磨;苏湖,鸿胪署丞;苏池,武刚州吏目。今苏氏分布于山东鄄城县苏老家、苏洒庄、苏桐楼、苏楼、苏屯、苏庄、苏田庄、苏集;郸城县双桥集苏庄、苏楼、教场苏庄、城北苏庄;滑县大苏寨;内黄县苏村;淮阳县苏楼、苏庄;范县北苏庄、西苏庄;定陶县苏楼;巨野县前苏庄、后苏庄;曹县苏道口、苏楼②。 

      13.李氏。河南孟津县麻屯乡军帐村李保仁《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扎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有功,溢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八世祖讳可用(行四)世居洛阳南关,是为河南祖,易姓李,嗣后迁洛阳西北乡距洛阳二十五里李家营村……”。九世祖李文秀,讳英,“明洪武初年,兵荒马乱,年景不佳,民不聊生。文秀公不畏艰难,毅然一挑两担,于洪武八年迁居唐县北四十里半坡村,创家立业,是为唐县一带李姓蒙族之祖。”社旗县饶良乡小杨庄村李葆信同治辛未四月修族谱载:“溯自洪武初年,始祖讳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居南阳府唐县城北四十里许半坡村,人新安籍,数百年矣。”社旗县陌陂乡万庄村农民李清芳光绪乙酉孟春修族谱载:“我祖自洪武肇迁以来,居唐邑北四十里庄名半坡,迄今数百余岁。’,③社旗县李店乡姚冲村有(李允中墓碑》云:“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徒沟徙唐之北半坡村,经历六七世,繁衍数十家。明末流寇猖撅,族众逃散者不可胜数。迄我国朝定鼎,独七世祖讳增光一人还籍,仍居半坡,重辟基地。家道小康矣。至八世祖讳含芳兄弟四人迁居唐河东洛店村(今社旗县太和乡),先莹犹在半坡湖东大河西……。”孔温窟哇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谧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滴戍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扎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初年,迁来唐河县④。柯韵态《新元史)卷廿八《氏族表上):札刺儿氏,亦作哲来耳氏,又作扎刺亦儿。白塔塔儿部族也。(元)太祖第七世祖都答昆,与札刺允大战,大败,部众尽

死,唯幼子海都获免。其后海都灭扎刺儿,俘其人为奴。故孛而只斤氏不与札刺儿通婚姻。札刺儿分十族:察特,又作札益忒;塔克拉乌温;空喀扫温;枯姆萨乌忒;乌压芯;必而喀敦;苦培儿;土朗起忒;布里;申苦芯。(元)太祖佐命功臣木华黎为札益忒、札刺儿氏。

      14。王氏。河南镇平县王氏族谱戴:祖先铁木花儿,在晃陂单传4世,至五世王东溪生4子:格、柯、轼,第四子夭疡,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一世二老,二世祖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大老墓碑云:“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安徽当涂市),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元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此碑立于明嘉靖十一年,清咸丰六年重刻),明载为元代后裔。王氏家族中广为流传祖先牌位对联是:“宗祖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初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赵营。"1942年,19世孙王元继曾续修族谱。

      另一支王氏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称镇殿王。在河南淅川县九重始祖墓碑“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的记载。1985年8月在淅川县九重王氏祖莹出土明万历六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文一云:“王诏字惟行,号荷塘,其先讳成,家

邓州城西九重院。曾祖铎、.祖纪。父仕周,仕四川垫江主簿,生子二人,长子王诏,输金授唐府典仪正。生于嘉靖十一年辛卯正月二十日。卒于万历六年戊寅四月十八日,享年四十有八。配李氏,男三:长懋志,州库生,娶朱氏;次懋忠,州痒生,娶王氏;三懋恕,聘李氏;小女尚幼。受其抚育的孤侄懋恩。孙男三;懋志子保宁,懋忠子保阳、保元,二女尚幼。公葬在九重院街北百步,枕趾癸丁。乡进士,署邓州儒学学正事,晋江贡生宋国有撰文。”其后裔有王恩佛、监生王本子王志,邑库;王忠,拔贡;王聪,监贡;王智,七品爵。王立刚,南召县白土冈人,民国南召县召西游击司令。王正,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超,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阳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明哀、王世屏、王德庆。王言,字恩佛,镇平县叶湾村人,现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伯珍,内乡县大桥乡人,南阳地委副书记。王立火,南召县白土冈人,南阳市中医研究所主治医师。王聆音(原秋),镇平县老庄乡河东村人,吉林市委书记。王文华,内乡县灌涨乡魏庄村人,驻马店地区交通局局长。王兆彦,镇平县晃破乡人,社旗县常务书记。王广献,南召县板山坪人,板山坪中学校长。王国珍,内乡县王沟村人,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王明远,新野人,南阳地区纪委副书记。王文献,镇平县老庄乡人,南阳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善甫,镇平县人,南阳行署民族事务委员。王永兰,镇平县晃破乡人,南阳师范高级讲师。王宝岑,镇平人,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明又赐元人默色帖木儿姓名王麟。赐阿达纳姓名王义。赐音济布哈姓名王懋忠。赐奈曼岱姓名王存礼。赐呼逊姓名王彪。

     15.卜马氏。卜马型,其先乃蒙古人,明初迁华容。

     16.拓拔氏。原为鲜卑人而蒙古化,又作秃别氏。

     17.偰氏。先世墩欲谷,本突厥部,突厥亡,遂臣回纥,世为国相,居楔辇河,因以偰为氏。数世至克直普尔,袭本国相答刺罕,赐号阿大都督,辽主授以太师大垂相,总管内外藏事,国人称为藏赤立,其子曰岳弼。后裔入元代已蒙古化。     

     18,里氏。偰岳弼玄孙约著,以伯父及伯皆有里字为名,便以里为氏。

     19.陆氏。有蒙古人迁居湖北洪湖、监利,后以陆为氏。明又赐元人五十六姓名陆忠。元顺帝第六子世厚,因元灭,避难迁人沔阳县陆家台(今属洪湖市)。以第六子之陆而改为陆氏。一支迁人沔城,后人陆建攘,清两江总督,后有陆国见,由沔城迁郭河公社林坊。

     20.竹氏。元末扩廓帖木儿部将竹贞,随元顺帝北奔沙漠,后又自沙漠降明。见于《元史·顺帝纪》及《也速传》、《列女·王士明妻李氏》。

     21.马氏。元世祖部将马秃塔儿,蒙古人,官佥书枢密院事,康熙(南阳府志)卷五(人物》下:马秃塔儿“侨居于(叶县)县北荆山下”,死即葬于荆山,子孙世代定居于此。元亡后,“马氏子孙俱以胜国名臣之后获罪”,便以始祖之名为马氏。马秃塔儿传至七世孙马腾。附马氏世系:

      

   明又赐元人多尔济姓名马惟良,巫勒玛帕玛姓名马克顺。

      22.宣氏。马秃塔儿之弟西汉杰儿和宣帖木儿,西汉杰儿之后裔有数户散居于河南宝丰县胡楼村。宣帖木儿之后以其祖·名字首字为宣氏,居叶县廉村乡宣庄、马庄、坟台乡西北拐村。老程庄,其后有宣贤。

      23.黄氏。福建南安县丰州黄氏,祖先答拉真,乃蒙古人,元时到南安任职而定居于此⑥。

      24.赵氏。元太祖时,永古特·阿勒楚尔之先居云中塞上,父达衮,为金群牧使,驱所牧马归元,阿勒楚尔幼时育于外祖父兆斋家,人言讹为赵家,因姓赵氏⑦。

      25.兰氏。蒙古人温都尔喀喇氏,祖阿尔斯兰曾从大将阿术伐宋,仕至冀宁路达鲁噶齐,子孙遂以兰为氏⑧。

     26.刘氏。明赐元人萨尔图姓名刘允信。

     27。平氏。明赐元人班第姓名平以正。

     28.于氏。明赐元人巴延达哩姓名于忠。

     29.陈氏。明赐元人恰恰姓名陈守忠、哈哈姓名陈元。

     30.韩氏。明赐元人实哈塔姓名韩以谦。

     31.丁氏。明赐元人丹珠尔姓名丁顺。

     32。田氏。明赐元人察察姓名田义。

     33,安氏。明赐元人孟格姓名安汝敬,达色姓名安汝坚,牟尼沙克宜姓名安思谦。

     34.高氏。明赐元人额里音博啰姓名高礼。

     35。姚氏。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名姚智。

     36.海氏。明赐元人诺海姓名海荣

     37.火氏。明赐元人浩里浩沁姓名火真,其后有火源洁。

     38.夏氏。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夏贵。

     39.宋氏。明赐元人伯奇帖木儿姓名宋一诚。

     40.张氏。明赐元人哈喇尼敦姓名张隆善,藏布姓名张志义。

     41.季氏。明赐元人伯嘉努姓名季安祖。

     42.芮氏。明赐元人雅克实纳姓名芮刚。

     43.穆氏。明赐元人阿尔帖木儿姓名穆义。

     44.脱氏。明赐元人托克托博啰姓名脱顺。

     45.郭氏。明赐元人喀尼姓名郭以诚,达都姓名郭美。

     46.霍氏。明赐元人和尼齐姓名霍邱。

     47.莫氏。明赐元人诺海齐姓名莫清。

     48.戚氏。明赐元人博多姓名戚斌。

     49.祝氏。清宣统二年《龙江女学文范》编者河南固始人祝宗梁作序:“余家先系出蒙古,方有元之季,竹真公以胜国遗臣,受汉姓曰祝氏,遂家于固始,为中州士族。”盖又改竹氏。

      50.鲁氏。元朝皇室脱欢,以河西降于明太祖,被安置于法甘肃庄浪县西山之连城。传至孙什伽鲁,以军功升连城世袭土指挥使,赐姓名鲁贤,清雍正元年,割藏民八族为鲁土司管辖(上下马尔族、尔加攘族、尔加藏族、单豹族、钱多尔族、思尔木族、尔卜族),分为十旗。乾隆时为3698户,24051人,占庄浪县人口27 %a。辖区为今永登、天祝,兰州市红古区、民和、乐都部分地区。

      古城土总旗鲁镛,子鲁瑜,百户。瑜六世孙鲁大浩,清顺治二年降清,有功升指挥使。后裔鲁肇封、鲁瞻泰。辖藏民7庄。

      大营湾土副指挥鲁之鼎,世袭副指挥使。辖藏民9庄。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其裔有鲁冀参、鲁维礼。

     古城(今满城)土司鲁国英,元朝后裔,明千户,辖红砂川一带,传至鲁大诚,于清顺治二年降清,再传鲁景成、鲁天嗣、鲁祖山⑧。

     鲁三奇,世居马军堡,元之裔,明袭副千户,传鲁烈、鲁政。

     51.杨氏。杨茂林,西坪土官,明正千户。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传杨桂、杨得荣。

     52.何氏。何伦,小旗官。子何荣,升总旗。荣子何保,升百户。传至何进功,于清顺治二年随鲁典降清,为西六渠土官。传何承先、何万全、何清福。以上永登各土司均于民国23年改土归流,多为汉、蒙古、藏。

      53。西氏。西汉杰儿,乃蒙古人马秃塔儿之弟,宣帖木儿之其后裔以祖名首字为西氏,居于今河南宝丰县胡楼村。

      54.伙氏。云南文山县(伙氏族谱序》:蒙古族伙氏始祖虎都帖木儿原居南京,降明后赐姓火。洪武时由百户摧升为千户,命从征云南,遂世代定居于此,并改姓火为伙。

      55.安氏。明罕东左卫蒙古人首领奄章,《明会要》作安扎。

      56.萨氏。元萨都刺,著《雁门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祖日萨拉布哈(原作思兰不花),父日傲拉齐(原作阿鲁赤),以世镇镇云、代,居于雁门,故世称雁门萨都拉,实蒙古人也。”(雁门萨氏家谱》清末李溶(文林郎伊阳县知事萨府明君希亭行状》云:“君讳维翰,字希亭,先世蒙古色目人,答失蛮氏。伯祖讳口,十五世都拉,赐姓萨,卜居于闽,元亡,遂为闽县人。”吴曾棋(清浩授通议大夫山东武城县知县又恒萨公墓表)云:“公讳承任,号又恒,本蒙古答失蛮氏。远祖阿鲁赤,留镇雁门,遂为雁门人。生.二子,曰萨都刺,元泰定丁卯进士,官南台侍御史,赐姓萨氏,以诗名于时。”福州(雁门萨氏家谱》云:本“答失蛮氏,始祖兰不花为元世祖万户。子阿鲁赤,元英宗镇守云、代(大同),孙萨都刺,名天赐,官南台御史,著(雁门集)。弟野芝,名天与,江西建昌路总管,传子守仁,元末进士,官闽居之。传至萨琦,明宣德礼部侍郎,才尽弃旧俗,不信伊斯兰教。民国海军司令萨镇冰,即野芝之裔”。都拉之侄萨仲礼因官迁居闽侯。都拉后裔居宛平,喇忽丁官龙兴路(南昌),居于此。都拉18代孙萨本茂,海军高级工程师;兄萨本栋,物理学

家。按萨氏,乃西域回回,融人蒙古族,明以后,又融人汉族,有的又由汉族复称蒙古族。

      57.部氏。湖北鹤峰县云蒙山部氏,为蒙古人,住中营乡三家台村,共有1500余人。部斗山、部吉三撰(部氏族谱》载:其祖乃元代蒙古波尔济吉特氏,波转为部氏,一世祖部官荫,从江西迁湖北,11世祖部锡侯,于清乾隆廿一年,又从澄州迁鹤峰县清水氽,再迁神仙茶园。今三家台村党支书部先和,办公室主任部

玉阶。部氏还分布于上升、高升村.及下坪乡石堡、云蒙村等地。

      58.波氏。元太祖第二十九代孙孛·日少布,生子三:郭都圭、吉特日圭、道布钦。郭都圭生波·少布。始改孛(即孛儿只斤氏的简姓)氏为波氏,波、学音转。波·少布今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生子波·乌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