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坦率,是让社会、人们接受并尊敬的做人方式,既是忠诚的人格表现,也是真实的品行修养。实现这一要求,根本的在于遵规守纪、品行正派,关键在于细节自育、养成自觉。 正直在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直始终表现为忠贞不屈、刚正不阿的气节。自古以来,正直就是正义的化身,正气的源头,更是一种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节操。它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迸发,从苏武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的19载艰辛中走来,从魏征“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忠言直谏中呈现,从包拯“断案铁面无私,执法六亲不认”的较真碰硬中张扬,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从容赴死中彰显,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笔端中流淌。具备正直的品格,就要面对威胁利诱、生死考验保持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的革命贞节,就要面对权势高官、歪风邪气保持敢说真话、坚持原则的不卑不亢,就要面对诋毁诽谤、无情打压保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然风骨。 正直在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话讲,“祸患常积于忽微”,“不虑于微,始于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告诉我们习以为常地做自认无关大碍的坏事,终会伤及自身品行,不屑一顾做自认微不足道的好事,终会失去他人尊重。《北京青年报》在市内设立了不少无人售报点,旁边写着:每取走一份报纸,往箱内塞0.5元。然而,有许多人只拿报,不付钱。北京电视台用摄像机进行了隐蔽观察,结果发现竞有约40%的人在这区区0.5元面前,失去了公德,也失去了品行。我们个别人不注重小节,有的应酬闲谈只会讲黄色笑话小段子,有的无人时就近小便,也有的见到他人的钱财起了歹念,当起了大家不耻的小偷,还有的借休息娱乐打牌小赌,等等。小能伤大,甚至也是把自己送进牢狱大门的起点。这些行为之所以都有一个“小”字,一是如此行为真的不能称之为大,也做不了一个大写的人。二则是提醒大家要慎微,就是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我们每个人都应做一个大写的人,有了正直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 正直在于“难事可帮一阵子,好事要做一辈子”。正直的素养贵在塑造自我,加强自身修养,也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毛主席曾经指出,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正直的素质修养是一种生命坚守的过程和实践,热一阵并不难,突击一下也容易,因为它只需要一时的心血来潮即可完成。而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则更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坚定信念的主导、高尚情感的激发、顽强意志的支持,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全身心投入。雷锋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为中外知名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义务植树造林22年,创下了达3亿元经济价值的林场,全部无偿移交给国家,他用执著和无私诠释了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誓言。不难看出,正直的坚守既是思想境界的有效体现,也是达成素质修养的有效途径,需要一辈子的付出。 正直在于“一人好不是真正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正直的品质并不局限于洁身自好、个人无过,更重要的是充满正气、敢于较真。如果对不良现象不报告、不制止,怕影响同事感情,怕打击报复,只能是助长歪风邪气,损人害己,降低自身人格。因此,对错误倾向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及时拉袖;对歹意恶念不能无动于衷,而要严词喝止;对违纪行为不能冷漠旁观,而要敢于斗争。有一个“糖果实验”的故事,是西方国家做的一次实验,时间跨度达三十年。实验发生在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和他的学生说:“桌子上的糖果每人一颗,一会儿老师要出去一趟,哪位小朋友要是能在我回来之后吃糖果,老师将会再奖励一颗糖果。”说完老师便离开了屋子。老师走后,屋里的小朋友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立刻吃掉桌子上的糖果,一类是自己克制自己不去吃糖果,另一类是自己不吃也阻止其他小朋友吃糖果。三十年的追踪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类在社会上发展的最不好,第二类日子过得还可以,第三类大多则成了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虽然吃糖果并非什么大错恶果,但却可以以小见大,一窥品行。修养正直的品德,不妨让自己坐得正行得端,多一些底气;让自己喜拉袖多提醒,多一点正气;让自己乐助人勤帮带,多一点豪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