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雪峰:不要制造大户种粮高产的神话

 戈击 2014-02-24
这与笔者在全国调查所获资料有极大差距。笔者近年一直在全国农村调研,多次遇到规模经营的例子,且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遇到的规模经营恰多是与小农经营同时发生,即在一个村,有几户规模经营种粮大户,面积从100亩到1000亩都有,更多是以老年人为主的老人农业和数量不多但很重要的留村务农的中青年农民夫妻。这些小农种田,与规模经营主体所种田块相邻,仅从长势就可以比较谁好谁坏。我请教当地村干部,大户种粮产量高还是一般农户种粮产量高,村干部说,长得面黄饥瘦的田都是大户的,而长得郁郁葱葱的都是农户的,原因很简单,农户是自己种自己的田,他们种田不计成本,种得精心,而大户种田,田多,自己忙不过来,要么雇工,要么用机械,田很难种好,且往往会误季节。农户种田,很少有所谓经营风险,大户种田投入多,利润薄,应对风险能力远不如农户,一次亏损即倾家荡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