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

 bdcxrh 2014-02-26

    在农村面临人地矛盾、地块细碎化、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等突出问题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四川省新津县的“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模式为此提供了有益经验借鉴。

    模式形成的背景

    新津作为国土资源小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0.89亩,比四川省平均水平还低,人地矛盾关系更为紧张,实现规模经济的难度大。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津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新津家庭农业经营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17.7%下降到2012年的13.5%,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如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现实问题。

    2011年以来,新津县在稳定全县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在安西、新平和方兴三镇建成了1.4万亩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基地,占三镇耕地面积的23%。示范区内单个粮食生产农户通过深化“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创新推出了“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方式,农民将育秧、田间管理、收割等繁杂的农事生产活动,通过村级组织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服务,实现了粮食生产“从播种到收购”的全程化、规模化机械服务。

    模式主要特征和做法

    推进土地向合作社和大户集中。新津县积极鼓励和带领示范区内广大农户参与粮食规模化生产,综合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促进土地向合作社和大户集中。2013年全县新增耕地流转面积2.08万亩,规模流转率达87.5%。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0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6家,带动农户面达8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82家,入社农户1.6万余人,带动农户近4.5万余户,带动农户面达53%。

    加强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津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中,将育秧、田间管理、收割等繁杂且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生产主体不能完全胜任的生产操作环节剥离出来,变由社会化专合组织统一服务,形成了大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宝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水稻专业生产和服务合作社。

    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投向粮食规模经营片区。新津县整合土地整治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620.52万元,集中投放于新平、安西、方兴三镇粮食规模经营片区,形成良好的耕作条件,为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基础。二是强化农业人才的培训。2013年完成全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2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万人次,产业培训40场2000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900人。三是发挥农技部门的指导作用。以农业综合服务片站为依托,围绕粮食规模经营中新品种、新技术的选定等关键环节进行服务指导,为示范区内农民开展粮食规模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模式取得的成效

    形成了粮食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基地,拥有50亩以上专业大户30户,从事粮食专业化生产的合作社14个,已培育农民职业经理人15人,从而解决了“由谁来种田”的问题。

    开拓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新途径。通过“大园区、小业主”机制,实现了家庭分散经营与统一规模经营的有机结合,通过“社社联合”机制,实现了土地股份、经营管理和生产服务等各类专合组织有机结合,通过“返租倒包和转包”机制,实现了大春粮食和小春经济作物生产的有机结合,既有效确保了粮食生产,又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从而解决了“怎么种田”的问题。

    明显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新津自2011年开始建设集中连片标准化规模经营基地以来,示范区已建成的集中连片标准化规模经营基地1.4万余亩,粮食总产量达0.8万吨。示范区不仅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而且所在区域粮食亩产水平持续提高,亩平产量增长了6.7%。

    显著增加了农民种粮和其他收入。据调查,传统散户种植粮食平均每亩投入745元,产出1470元,收益725元;而规模种植粮食平均每亩投入505元,产出1540元,每亩收益1035元,两者相比,规模种植粮食每亩可直接增加收入310元。

    经验启示和建议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区域上集中连片。增加粮食产量的重点在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符合自然条件、耕作水平和农民的种植习惯,有利于集中投入涉农项目和资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强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力度,促进区域粮食生产水平和品质不断提高。因此,要更加注重粮食主产区的统一规划,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新津的实践可以看出,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培养;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融资政策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技合作社等开展社会化服务,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要高度重视规模经营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引进和培育从事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杌构、工厂化育秧和粮食烘干、仓储及加工企业。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与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相互促进。必须根据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需求,细化服务分工,培育相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构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相互配合、互促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将补贴政策向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区域集中倾斜。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上提高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产粮奖励力度,为粮食主产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要改变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和产量本身脱钩的补贴方式,按照粮食产量进行补贴,充分体现“谁种粮谁受益”和“多产粮多受益”的政策导向。对于种粮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等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设晾晒场、仓储设施建设及购买农机等投入的资金需求,应给予政策担保、利息优惠等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