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的中医治疗

 睡不醒的梦 2014-02-24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周期性出血,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如果长在卵巢内就叫做巧克力曩肿)是妇科的常见多发病,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继发性与渐进性痛经。疼痛多在经前12开始,随着月经量排出的增加,而疼痛也增加,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子宫内膜异位多异位于子宫外壁为主,但也有异位到别的部位,当异位内膜累及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骶骨韧带时,多有性交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经期尤甚;腹壁疤痕(如剖腹产留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见腹壁瘢痕增大并感剧痛;肠道内膜异位伴有腹泻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大便时可引起难忍的疼痛;膀胱内膜异位可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或尿血;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和和发生炎症。就这异位的部位来说,我在省中医院跟随宋老师学习时就见过一个异位于大脚趾的情况,所以一个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某一个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并且是随月经量的增多而增加时,可以考虑到本病。

中医无子宫内膜异位这一病名,而是归属于“痛经”、“月经不调”、“无子”、“症瘕”的范畴;《诸病源侯论》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风冷邪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在治疗方面西医目前常用孕激素等西药治疗,虽使用者症状得到改善。但其不良反应使患者出现男性化(如毛发增多、情绪改变、声音变粗)、影响肝功能损害以及体重增加等;有的还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潮热、出汗、阴道干涩、烦躁、抑郁、关节痛等)等副作用;停用后容易出现复发,即使手术,术后也极易复发。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确切。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下腹、胞宫、胞络。病变在气、在血,而在五脏中主要责之于肾精足则肝阴血才能足,肝有足够的藏血了,才能正常的疏泄,冲任二脉才能,月怀才能正常。如果肾精虚则肝失所养,气机郁滞而使条达,血流畅,气血不调和百病从生。从本病年龄分布来看,为育龄妇女,女人的经、孕、产、乳屡伤精血,使肾精不足肝失所养肝不疏泄而气滞血瘀。同时肝气偏旺,又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虚不运化则痰浊内生,互结胞脉,不通则痛。痰瘀互结致使月经不调、肝经循行部位出现肿块痰瘀互结阻于胞络则不孕。所以治疗以“活血化瘀”为根本大法。然而宫内膜异位的病情复杂,有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的虚证存在,又有“风冷邪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的外在因素,虽说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大法则,但只是一味的活血化瘀只会使人体的气血更加耗损。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选用温肾助阳、健脾补血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结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温中散寒以治标的方法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祛除疾病病。

巧克力囊肿为血瘀之重症,治疗当选择一些破血消症药方能药达病所,这标本结合的治疗可使痛经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即中医所说的“癥瘕积聚”逐渐溶解、吸收,甚至消散;治疗时还要顾及促进卵泡生长及促排卵的作用。服药期间排卵正常,月经按期正常来潮,所以治疗时可以治病又可助孕,一举两得,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异位的子宫内膜与月经周期相似的周期性变化,在月经来潮时局部会有出血,此出血为中医之所谓“离经之血”,瘀积日久而成肿块。其发病虽较复杂,但以正气虚弱、气血失调为关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治疗如同西药—样治疗期间疗效较好,—旦停药则易复发。这是因为“久病体虚”,治疗时有的医生见痛止痛的用药,没有扶正进补而成,所以治疗时一定得注意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是最主要要的治疗所在。对于内异症月经过多或至崩漏,若单纯用止血法则效果不显,仍当以活血化瘀为主,酌加止血药,于月经前3天开始服药,一直到月经干净为止,藉以搜剔瘀血,方可奏止血定痛之功效。

对本病应及早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方式因人而异,有的虽见到了肿块,如果不是肿块过大,也多以中医治疗为好,除非肿块太大才会建议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是整体虚弱、局部痰瘀互结为主,近年来剖腹产(使出血体虚而留瘀)、流产刮宫等因素,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不孕症,主要关键在痰瘀互结的病标得以解除,和脾肾虚弱的调理。记得前年治一宫内膜异位不孕的患者,虽然用西医腹腔镜手术拿掉了子宫内膜异位的肿块,但依旧无法受孕,后来改用中医活血化瘀、健脾补肾的调理后,在3个月内,竟然成功受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