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10—14)

 大大小毛孩 2014-02-25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万钟于我何加焉。

  4、君何患焉。

  5、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6、盘盘焉,囷囷焉。

  7、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10、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1、非曰能之,愿学焉。

  12、而人之所罕至焉。

  13、吴人焉敢攻吾邑。

  14、且焉置土石。

  15、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16、永之人争奔走焉。

  17、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18、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①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②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③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④焉,骄而轻敌,⑤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⑥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⑦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十一)

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死生,昼夜事也。

  4.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5.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1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1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8.是说也,人常疑之。

  1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0.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5.岂独伶人也哉!

  2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7.《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师道之不传①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②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③也。”“汝之言,金玉④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⑤也!”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十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 作《师说》以贻之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①以也。”若②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③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④以书卷为伴,弃 ⑤夷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⑥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⑦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⑧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⑩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⑾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⑿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⒀以权贵交,⒁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⒂以”之叹。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十三)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罔不因势象形。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

  ⑥因击沛公于坐。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⑩因拔刀斫前奏案。

  ⑾相如因持璧却立……

  ⑿于今无会因。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⒁蒙故业,因遗策。

  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②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⑤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⑧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十四)

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⑧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⑾燕王欲结于君。

  ⑿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

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①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②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③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④于昔。吾乡之美已闻⑤于四方。世人皆欲老⑥于吾乡,此乃多人言⑦于我也,非吾杜撰耳。⑧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⑨于是,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