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树资料 之《潞水汲古——潞城古建古碑古树木专辑》

 山右书馆 2014-02-25
《潞水汲古》张书平

   文化是是一个区域的坐标,还是一个地方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的性格。

   潞城20105月,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专门的编撰小组,再次进行调查,全面展开工作。该小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今潞城境域内432个办事处的274个自然村,走访乡老700余人。共计考察了古庙宇247座、特色古民居357处、石砌桥梁9座、摩崖石刻3处、古城墙2处、古渠1处,古碑刻497通、残碑60余段,连带调查古树木70余株。记录笔记6本,约15万字,拍摄照片23300余幅,从中选取图片5700幅,编辑成本书上、中、下三册,十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全部的潞城古庙宇、古碑刻和村落古民居。以图片和文字的双重视觉,对潞城现存古寺庙、古民居的创修年代、建筑风格和遗存现状进行着重介绍。

   编撰过程中,为撰写解说稿和校对碑文,编辑小组的同志们参考了现存天启、康熙、光绪、民国四种《潞城县志》,万历、顺治、乾隆三种《潞安府志》,弘治《潞州志》,康熙《长治县志》,民国《潞郡旧闻》和《山西寺庙大全》等四十多种资料。三历寒暑,终于将5000余幅照片、36万余字的厚厚书稿摆上了案头。他们的辛苦可见一斑。

     本书首先,盘清了潞城古建筑遗存的全部家底。在收录的古遗存单位中,新发现的古建庙宇和碑刻多达三十余处。庙宇方面,如明代东坡土地庙、明代浮山大禹庙,清代韩家园的观音堂、石窟关帝庙和观音堂等。其中东坡土地庙,是境内规模最大的土地庙,作为土地祭祀的庙宇,就全省范围而言,也比较罕见。碑刻方面,如微子岭明代潞州知州马暾题诗“旧碑新刻贵如银”的碑刻残块,上村集仙观和常村洪济院户部颁发的《牒文碑》,清口村《槐荫书院创始碑》,比干岭记载有太平天国军队过境具体日期的《祖师庙重修碑》等等,对潞城文化的研究补益良多。

其次,解决了许多文物古迹的悬疑问题。经过实地考证,校正了许多志书和资料中的缺漏和误记,纠正了许多庙宇的名称,弄清了许多庙宇的创始年代。如神头《重修灵显王庙记》,总高5.4米、宽1.1米、厚0.4米,体量巨大,自宋绍圣元年(1094)立石以来,在神头岭上巍然屹立九百余年,但现存四种《潞城县志》中,康熙志、光绪志、民国志三种都记载此碑遗失,不仅如此,旧志收录的碑文也多处错误,如“邑人张山”撰,碑体镌刻的是“司户参军河南张山撰并书”,显然撰写者张山是河南人,不是潞城人,新碑文做了具体的更正。再如确定了中村关帝庙、沟东天仙庙的建筑年代;比干岭祖师庙、井峪观音堂和潞城历史上声名显赫的集仙观等庙宇名称得到了更正。

第三,补充了现存史料的不足。古碑文是各个历史时期最为精准的文字记述资料,对于研究考证潞城历史,重要性人皆尽知。古碑刻识别断句是本书的难点,因历时久远,风雨剥蚀,成为最大的障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工作做起来将越来越困难,留待将来,必将事倍功半,因此,还是要求同志们硬啃了下来。由于碑文的释读,古代潞城名人事迹和大量的史实浮出水面,必将成为研究潞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图片

图片

     发掘、抢救和传承潞城文化,是编撰《潞城汲古》的初衷。要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属于自己的文化灵魂,就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柢,这种途径就是从历史资料的字里行间,从潞城的文化古遗存中去窥视、体会和理解。有了这些千年不朽的建筑和生命,文化就得以沉淀积累,走进那个古意盎然的世界,深沉的气质和悠长的节奏,就足以使我们领略到潞城古老壮美的文化精神,从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凝聚力。

此书的成册,对追寻潞城文化的渊源,探讨潞城文化的精髓,定位潞城文化的内涵,提供了特殊的、实在的佐证和翔实的史料。我对编辑组的辛劳表示深深地敬意和感谢,对取得的成果表示欣慰,对潞城文化的提升寄予厚望。

是为序。

《潞水汲古纵横谈》

赵云斌

§⒈ 潞水清源香可掬

 潞。

 《说文》:“潞,冀州浸也,上党有潞县。”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汾、潞。”

 《通志略》:“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即春秋潞子婴儿国是也。”

 《后汉书·郡国志》:“潞,浊漳也,县城临潞。”

 《水经》:“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

 《潞州志》:“潞水,在县东十五里微子城发源,西流合漳水。”

 《潞安府志》:“潞水,源出微子岭,西流与漳水合……然潞自有源,即与漳水合耳,合后称潞,至山外,与清漳合,又称漳。”

 一般书籍注释都说潞即潞氏,春秋国名,为赤狄的一支,单称“潞”或“路”,故址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称潞水即漳水,乃今山西浊漳河。其实远非如此。汉时置潞县,在今潞城。后周宣政元年(578),得陈地,分并州,始置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改潞州为潞安府。是“潞”字的沿革。民谚说:“先有潞河镇,后有潞安府。”

 古人居住,常背山临水而居。可见潞水,即汉代古潞县的渊源。而潞水,不等同于漳水,潞水从发源到山外称漳,潞水流域是“潞”的范围,虽时代迁移,潞城的境域大体还是固定的。潞城历史悠久,古旧遗存极为丰富。潞城大地上遍地可见的古代木构建筑、砖石建筑,包括古寺庙、古民居、古桥梁,构成了潞城传统建筑的主体,塑造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和建筑风格,展示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的沧桑。不仅为研究地方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其艺术成就也是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古庙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逝去人们的精神信仰世界,这些古民居则体现了当时潞城人的那种恬淡的生活观。缀附其间的古代碑刻,更是真实记录了那段历史。走进潞城,走进潞城的乡间,看看那些散落在乡间田野的斗拱飞檐,读读古碑,回味一下那些几被忘却的记忆;小憩老院,体悟那些昔日的悠闲与辉煌;抚摸古树,拥抱那些依然葱茏的生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乡间尘土的味道,是沉浸在骨子里的从容,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悠长。

§⒉ 历历可考书志在

潞城古建和碑刻的记载,大多散见于志书的山川、祀典、艺文等部分。历代《潞城县志》都对境内庙宇寺观有所记载,《山西通志》、《潞安府志》也有收录,但大都只是标记名称和地点,很是简略。较为详备的当数民国《潞城县志》,因为时代较近,较之天启、康熙、光绪三种志书数量上也略多。

 现存最早的明天启《潞城县志·祠祀志》记载,潞城现境域内庙宇有文庙、城隍庙、三仁庙、三皇庙、东岳庙、成汤庙、卫公庙、八龙王庙、三嵕庙、卢医庙、真武庙、八蜡庙、禹王庙和在2所城关帝庙,共17所;寺观有永福寺、圆寂寺、洪济寺、广济寺、静居寺、宝祥寺、寿圣寺、白鹤观、崇仙观和仪真观,共10所;《艺文志》还收录有杨守谦祠1所,共计28所。

 最迟的民国《潞城县志·庙宇》增加了:风洞、奎星楼、大仙庙、文昌祠、衙神祠、土地祠和吕祖庵等7处。其关岳庙、龙神庙当为同庙异名,乡贤、名宦、启圣等为文庙附设,略而不计。此外民国志《山川》中辑录了修建在山顶上的浮山大禹庙、凤山三皇庙、云岩山昭泽王庙三处;在《学校》中记录了民国七年(1918)被改为第二小学的微子镇显庆寺一处,现在上村集贤观内的“显庆寺”保护碑是文物部门误立。总数达到了39所。

 1994年《潞城市志》载佛教寺院有27所,列表登记19所,道教宫观庙宇罗列有白鹤观、集仙观、会真庵、灵泽王庙等19处,并未剔除今境域外庙宇。并较前增加了原起寺、安陵寺、罔极寺、显庆寺、灵禅寺和福成寺。志中记载罔极寺在今店上常庄村,而河湃村古庙内有题为“圣诏赐罔极寺碑铭”的残碑碑额,可见当时记载未仔细考据。

 中国志书一贯缺少精确的统计数字。由各种志书查缉潞城建庙记录,城东白鹤观建于唐垂拱二年(686),是可见最早有确切纪年的道观;唐天佑元年(904)建于葛井山的圆寂寺是最早的佛教寺院。当然雕于东魏武定二年(544)的祥井摩崖造型是佛教传入的最早实物。

 此外,民国《潞城县志》“建义元年(528)尔朱荣在县西北四十里武王坞武王祠东立双兔碑”。《魏书·尔朱荣》:“初,荣之将讨葛荣也,……有双兔起于马前,荣乃跃马弯弓而誓之曰:‘中之则擒葛荣,不中则否。’既而并应弦而殪,三军咸悦。及破贼之后,即命立碑于其所,号‘双兔碑’”。这是史籍所见潞城庙宇碑刻的最早记录。双兔碑立于武王祠,则武王祠当更早,遗址在今店上镇周武村,碑佚祠废久矣。

 翻检历代四种《潞城县志》,我们发现在旧志的地图中,起指示功能的地标大多是庙宇。《康熙志》的山川图地标就出现了卫公庙、泰山庙、三仁庙、白鹤观、三嵕庙、崇仙观等12处。光绪《潞城县志》的县城图中,仅城内庙宇就多达21处。无怪乎天启志和康熙志均感叹潞城“神祠梵宇鼎于宫阙,创葺殆无虚日,而报赛宴会务为丰洁”。

 历史上潞城辖区包括了今平顺县和长治市郊区的很大一部分。旧志记载有上百座古寺、庙、观、庵、祠、阁、宫、殿、堂、院分布于潞城境内,仅城区与近郊颇具规模的庙字就有30多处。这些庙宇古迹或毁于沧桑,或毁于战火,或毁于人为,十不存一。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改造建设浪潮又使大批的古建荡然消失,城区近郊尤其厉害。志书所载境内庙宇,也仅见县城文庙、李庄文庙、史回三嵕庙、上村集仙观等寥寥几座,大多连些残碑断碣都找不到了。今天市区范围内,已仅存文庙、西街白衣堂、妙胜寺山门和东关的两所关帝庙了。

 几种旧志的艺文部下,大多都是辑录的碑文,更是十不存一。历代潞城志中收录文庙、三仁祠、卫公庙的重修记事碑刻很多,并有许许多多的题咏。著名的如神头灵泽王、灵显王碑,关右二公勋德碑等几十种,但经认真查验整理,仅仅见到了神头灵泽王、灵显王二碑,潞城文庙大元上孔子封号碑、明嘉靖颁敬一箴、刘炳青修县学记、李庄重修文庙碑、常村重修洪济院碑和三仁祠中保存的“旧碑新刻贵如银”的残块,不过七八种而已。至于志书中收录的许多墓志铭,民国志辑录宋政和七年(1117)刘秀墓志铭,有幸保存在文庙内,这次在北舍村还找到了宋天会九年(1131)其子刘顺的墓志铭,其余的终究缘吝一面。

 古代的桥梁,志书也有记载。明《潞州志》载:“凤栖桥,在县东15里冯村,元至正年间,乡民刘颙建”;《天启志》“有县东十五里正德间修建的微子桥”;(考焉有桥有崇祯元年旧桥坍塌重修碑志,或许微子桥就是焉有桥。)《康熙志》有潞河建桥屡被冲毁和石梁建桥不成的记录;《民国志》还提到了东关二桥和赤头天生桥。这些桥梁均为单拱石桥,工艺成熟,造型古朴,大多至今仍在使用。

 图片

§⒊ 缤纷花雨入眼来

潞城现存古建遗存,绝大多数不为志书所记录。此次编辑本书,对全市境域内各乡镇进行了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庙宇建筑,不拘大小,共247座,其中间包括祠堂,不包括庙中庙的计算,如上村集仙观包括关帝庙、奶奶阁、杨戬武庙、孔圣殿和本观,5座庙宇因为融为一体,按一座计算。再如沟北关帝庙前建有五道庙和文昌阁,三庙一体,也作一庙计算。特色古民居350处,指基本保存2/3完好的整体院落,不计算仅存独体或部分残留民居。石砌桥梁9座,本书收录有申庄九大桥一座,因建筑雄伟,为建国后建筑,存照但不在记数之内。

 247座庙宇中有元代庙宇9所,宋金庙宇2所,明代庙宇19所,清代庙宇219所,庙宇最多的乡镇是翟店镇,庙宇50所。本书收录碑刻497通(方),保存最多的是成家川,碑碣76通(方),其次是翟店镇,72通(方);最大的灵泽王、灵显王碑位于微子镇境内;黄牛蹄乡保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代表性最强;潞华办事处潞城文庙,因为是文博所机关所在地,存碑碣最多;史迴乡三嵕庙是历史资料记载最多的庙宇。重要的庙宇有:东邑龙王庙、神泉李卫公庙、郭家庄大禹庙、赤头清和观、常庄府君庙、东白兔古佛庙、史回护国龙王庙、潞城文庙、北舍玉皇庙、北舍三嵕庙、南舍玉皇庙、贾村碧霞宫、东天贡玉皇庙、沟东天仙庙、韩家园关帝庙、上黄关帝庙、潦河头关帝庙、上村集仙观、李庄文庙、李庄关帝庙、辛安原起寺等,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⒋ 因地取势匠心运

行走在潞城的乡间,经常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村落中高大的庙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高低变化,错综复杂,村庄选址,往往不能达到理想模式,为了共同福祉,先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予以修正,弥补的主要模式就是修建庙宇。缀附的碑文也大多津津乐道于此,谆谆告诫后人千万不可坐视损毁,要加以保护。从众多的碑文中可以看出,修庙的主要目的是修补环境,其次才是春祈秋报、驱凶纳福,至于酬谢神恩的庙宇,只有曹沟三教庙前身观音堂、温村龙王庙和东天贡龙王庙少数几座。修补环境的主要类型大致有三种:一、补村落某方位的不足,“善者择爽垲而居”,因为住在高处,村落左右大多不能形成太师椅状的理想模式,只好建庙借以抬高地形,诺大的工程毕竟不是一家一户所能承担,于是成为整个村落的大事。即如东山关帝庙,起因即是补村东的空缺。沟北村关帝庙建好后犹嫌不够,在庙前再建文昌阁,借以向前延伸。王家庄古佛庙西临深壑;南马龙王庙东踞河谷;三井村地势西山东沟,东侧建府君庙用以拱卫村落,皆是如此。二是收拾关拦水口,水口本是风水术语,原指一定区域内供雨水流出的最低洼地方。传统心理认为水为财源的意象,财欲聚而忌散乱,尤其不可倾泻,为了表示拦挡取水,便在村庄的入口处和出水处,修建了许许多多楼阁建筑。起先大致是因为村落选高处,进村必由低处攀缘而上,于是下为券式通道,上建神楼供奉神灵,典型是涧口真武阁和王家庄的祖师阁。因循所致,古为平原乡的翟店镇,地势虽平,也在村口出水处建修庙阁。如北庄观音阁,东天贡春秋阁,贾村观音阁、崇道文昌阁等等,不胜枚举。三是镇压凶方,躲避冲射。原起寺依山造势,在狭长的香道尽头,庙宇耸立,创造出一种飘然世外的风味,将庙宇、村落和风景三位一体,打破了空间的单调紧张气氛。究其起源,却是为镇压龙脉而建。

 大禹庙每每占据高山之上,龙王庙则往往选择来水要冲,王郭庄和温村龙王庙潜藏深壑,大禹垴和浮山禹王庙都峻处极顶。西岭村三座庙,观音堂位于沟内,坐东朝西,是意味着菩萨由普陀山而来;奶奶庙前临深崖,广不容步;关帝庙选在条状山岭之上,是为了取“前朝后冲,显赫神功”之意,选址距离村落很远,根本不考虑村众朝拜的方便。村落内的庙宇群,明显有互相配合的关系,山水、村落、庙宇、民居相互对照掩映。朱家川的东西二庙,崇道、北舍、贾村的庙宇群,其间设置,彼此互借,细细玩味,妙意无穷。

§⒌ 殿宇民居两相参

潞城庙宇深受本地民居影响,在维持宗教礼仪的大格局下,无论建筑造型,还是空间组合,都与民居极为相似。绝大多数的庙宇基本遵从了三合院、四合院的布局,有着一定规律,以中轴线来组织空间,严格平面方形,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正面中路布置山门,山门上倒座戏楼,两旁建妆楼。钟楼、鼓楼的设置在潞城庙宇中较为少见,仅见温村玉皇庙、清口关帝庙和北庄观音阁三处,但各具特色。院内正面是大殿 ,殿前建卷棚顶献殿(黄漳奶奶庙大殿前的扶脊拜殿是近年维修所改,不是原制,梁架仍是卷棚结构。)。大殿左右各建角殿,看楼和斋房则分列中路左右两侧,壁垒森森,虽大小有别,但布局基本稳定,即使有时地基不完整,也往往用房屋建筑来补充,使庙宇院落内部成为规则的长方形。郭家庄大禹庙和周武三教庙即典型例证,翟店大禹庙甚至将西妆楼西南砍去一角,单体房屋平面变成了梯形。这种做法,融传统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于一体,遵从了中国特有的祭祀天地祖宗的功能格局。原起寺,充分利用山势地形,精心构思立意,既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又巧妙地衬托了自身形象,拳头大面积里融合了寺院所有元素:殿塔、香亭、经幢、僧寮,与苍翠的树木配合一起,高出云表,赏心悦目,大有中国园林的意味,极具天下名寺的风范,是个特例。

 潞城庙宇大都采用砖砌混水承重外墙,屋顶覆盖深灰色的筒瓦,出檐不大,保持着鲜明民居的特色,质朴而野味十足。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潞城寺庙屋顶造型大多为硬山顶,悬山顶较少,歇山顶则只有潞城文庙和李庄文庙正殿,十字攒尖顶仅见李庄关帝庙舞亭;卷棚顶则多见于献殿和戏楼。屋顶美最典型的代表是赤头清和观,螭吻高耸,屋宇参差,殿阁林立,屋面、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都是弯曲的,殿脊、飞脊穿插其中,彼此相互交映。向上向外探伸起翘的屋角曲线,使本来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轻巧而不失流畅轩昂,构成了独有的景致。

在潞城,庙宇和高规格民居的区别在于戏楼和献殿(抱厦)的设置。庙宇大多采用五檩或七檩对前廊构架,前廊内部木构做成假卷棚顶状,用作献殿,木装修大多设于前1/3处,北庄关帝庙干脆将木装修移到了1/2处,这样一来,神龛神像显得更为高大逼人,而拜祭时也更为宽敞。枣臻娲皇宫在五檩对前廊的格局下,出现阴阳脸,前庇是后庇的一倍半长,东靳的广庑神祠也是这样,只是程度稍有不及前者。宋村泰清宫前庇虽长,是后来改造的,不是原构。垂阳玉皇庙献殿与主殿屋顶衔接,形成跌落,建筑史上也极为少见。清末封建礼制逐渐衰微,民国自然也就视若寻常了,在涧口村的民居中出现了窑洞前的抱厦。侯家庄和西街民居中的斗拱规模也频频提高,超越礼制,在合室民居中甚至出现了漂亮的九踩做法

 受民居窑洞的影响,也大量出现了俗称无梁殿的砖石券式庙宇,不过规模一般比较小。它实际是将窑洞横置,壁间开门开窗。最早的是元代东邑龙王庙的左右角殿,明代大禹垴禹王庙、浮山禹王庙,以及清代郭村和北舍二座土地庙。此后如魏家庄娲皇宫、卢医庙石窑后殿、东山后和茶棚奶奶庙,直接就是窑洞建筑。这些窑洞砖石用材虽有不同,时代虽有变迁,横竖进深虽有区别,但做法并无太大的不同。而北舍玉皇庙下窑洞,上宫殿的窑楼格局,东邑龙王庙和沟东祖师庙殿内神龛被修成一个小窑洞,也算一种发展。

当然潞城庙宇也受各自创建年代的影响,遵从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妙胜寺山门柱下粗大厚硕的石柱础,带有晚唐遗风;郭家庄大禹庙立柱收杀明显,东邑龙王庙的斗拱、潦河头关帝庙的梁架、贾村玉皇庙的泥塑玉皇像,元代风格突出;涧口真武阁的琉璃大脊,北舍关帝庙的殿角起翘,明清风格明显,林林总总,都符合当时的做法。在时代的模式下又都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和特色。

 图片

§⒍ 笙歌起处繁华梦

 庙宇为祈福场所,一为“妥神”,二为“春祀秋报”。在潞城参观庙宇,会发现戏楼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古人心血灌注往往在于戏楼。绝大多数的戏楼由山门兼顾,一层为大门,二层置倒座戏楼,位于大殿的对面。宋家庄关帝庙受地形限制,大门旁开,大殿对面单修戏楼。李家村的观音堂舞楼同样基于地形,舞楼和大殿不在一条轴线上,左右错置,而且是唯一的坐北朝南的戏台,中国古代认为诸神皆居正北,庙宇大多坐北朝南,绝大多数的戏台因此坐南朝北,东西方向间或有之,这个例子在潞城仅见此例。东贾村龙王庙、侯家庄海德寺和三井府君庙,为扩大戏楼的使用场地,增加观众的视界,将舞台向院中伸展,堪称妙思入神。绝大多数戏楼使用披檐,装修木作,装饰华丽,翼角高翘,雄壮昂扬,往往是庙宇的点睛之笔。由于戏台兼有娱众的功能,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得以保留更多。从建筑空间的立场去欣赏,更易得其心动之处。

最为珍贵的是这些戏台上保留了当时大量的戏曲题记。这些题记涉及戏曲剧名、戏班演员、点题维首等诸多方面,是研究上党戏曲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如王郭庄的戏台题记“咸丰七年潞邑赵水戌小戏一班在此一乐”是可见最早的关于潞城戏曲的记载实物。漫流岭、张家河、上村、小天贡等庙宇都有戏曲资料的保存,亟待整理。

§⒎ 青黛排闼居亦宜

潞城古民居不如晋中大院那般高大巍峨、制作精细,但独特的环境、艰辛的生活,形成了潞城古民居独特的风格。地基一般采用正方形,建房后形成长正方形院落,前侧略向内收。普通的民居一般以土窑或砖窑居多。气派的院落以四合院为主,有窑有房,窑洞是主房,供起居,左右前三面为棚楼,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这种棚楼,二层低矮,并不住人,只是供堆放粮食等杂物。大门一般开于左前侧,施以砖雕墀头、石雕门墩,木雕斗拱雀替,五色彩绘,绚丽异常,为整个住宅夺目所在,民谚说“千斤门楼四两屋”,反应了潞城人爱面子,尚义气的特点。正房窑洞上建女墙,俗称拦马墙,墙下出檐,檐下砖雕斗拱,华美端雅,配以窑洞的圆形轮廓,砖雕门窗外延,雕花窗门,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风姿。

潞城民居中几乎所有的院落,在院内正房的抢眼位置都有一座砖雕小神龛,雕工精美,内供“天地十方万有真宰”,简称天地尊神。古代潞城地瘠民穷,有限的土地支撑着人们的衣食住行,靠天下雨,靠地吃饭,养成了人们对皇天后土的虔诚和敬意,是古潞城先民重祭祀、勤报赛的体现。

侯家庄侯家大院,王都庄贾氏民居、西街窑楼院、西流张氏大院和黄池村的窑洞院都是潞城民居的代表。

§⒏ 匾楹三雕耀丹青

    潞城地处北方,雕刻不像江南那样繁琐。但砖石木雕仍然是一大看点。庙宇的正殿、配殿的挂落、窗棂木装修部分,都饰以木雕,虽不占很大面积,但却极尽精细之能事。内容大都是琴棋书画、犀牛望月等吉祥图案。石雕则主要集中在柱础、台基、栏杆、石阶及压窗条石上。工艺大气恢弘,内容包罗万象。王家庄关帝庙的一对石狮子,秀丽可爱。北舍三嵕庙的石柱础诗、画、书法均属上乘。如民居中压窗石雕刻的“何劳弦上声”,“文光射斗、剑气冲霄”,“效吉人寡词、学邹贤养心”等文字,处处显示着对文风的崇尚,薛家庄民国压窗石雕刻的《西游记》故事意趣盎然,王都庄贾氏民居则将中国历史朝代名称刻在压窗石上。

三雕中较为突出的是砖雕,如原起寺青龙塔,是潞城唯一的一座宋代砖塔,平面为四边形,全塔除了塔刹以外全部用砖雕筑法。矮矮的基座上,塔身为五层密檐和塔刹,砖雕集中在塔身的上半部分,从布局看,疏密有致;从雕法看,简练传神,反映了中国早期雕刻装饰的特点和宋代建筑风格。在民居中采用砖雕仿木斗拱,也极为常见,黄池村某民居的砖雕斗拱硕大规整,比例形状,不次于木作。涧口、上村、东邑也有此类做法。而屋檐两侧的墀头,是本地民居的必做砖雕,李家村某民居和上黄关帝庙中的这个部位,雕工繁复华丽,被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些砖雕的主要特征是整体粗犷,注重寓意,构思独特,如书香门第,牡丹和合等等。更有暗八仙雕刻,把八个神仙使用的法器雕上画面,人物却不出现,耐人寻味。再如西街民居中的砖雕影壁《禹王锁蛟》,反应了西街后巷自古低洼,下雨常被水淹的无奈和希冀。在潞城古建中,兽头瓦当,大脊的捏塑瓦作,精美程度也往往令人注目。赤头清和观正脊大吻,张牙舞爪,大有正脊一口吞下之势,涧口真武阁的琉璃瓦饰,历数百年而光彩如新,温村玉皇庙檐角维修拆下来的小兽,个个精美绝伦。

此外大量的古建中也保留了许多精美的壁画和匾额楹联。为数最多的是关帝庙内的关羽生前事迹连环画。东贾村的《龙王出巡图》,不仅有前呼后拥的王驾仙吏鬼卒,而且在行进过程中有雷击电劈、惩治恶人的场景,壁画下侧农夫艺人、舟车出行等生活场景的刻画也栩栩如生。南马庄昭泽王庙内麒麟送子、张仙射子的壁画更是美得令人赞叹。郭家庄大禹庙的山花,系元代遗存,人物服饰反映了当时的风貌。清和观的壁画气势不凡。

从潞城雕刻的题材看,并没有太多的宗教色彩,民俗化意味很浓,宗教宣传内容大多由匾额楹联承担。境内关帝庙的匾额众多,“山西夫子”、“汉砥柱”、“英雄佛”、“大义参天”、“亚玉帝”、“威震乾坤”等,传达了关羽一生的传奇和尊荣。“慈悲佛”、“竹林秀气”的观音堂匾额,更接近世人。尤其是贾村关帝庙戏楼上刻四字“想当然尔”,妙不可言。羌城三官庙的对联“司天府刑名神人鬼箓,解尘寰灾危湿化胎生”,令人一见生畏。这些匾额大多雕工精美,书法出众。或许是为了显示神人相隔,有些书法故意写得让人无法释读,也是一大特色。如漫流岭三教庙戏楼匾额三字,经查资料,求高人,多方调查,才仅仅弄明白了一个“天”字。东天贡的春秋楼匾额上“迎”和“祥”字笔画位置移位,窑上关帝庙匾额“汉砥柱”用异体字书写。当然曲里龙王庙地临漳河,半幅残存对联:“□□□□□□影而皆动,水声东来偕歌声以俱流”,联虽不全,可感无尽风致,让人联想翩翩。

§⒐ 倾心一睹开今古

潞城虽志书所载碑刻大多散佚,但现存的古碑中也不乏精品。其实对地方史的研究来说,即使三五十字的小碣,也裨益良多。潞城现存古碑大体有以下几种,庙宇创建重修记事功德碑、禁伐山林和禁赌碑、修桥修路功德碑、望族名公墓志铭、乡约规矩碑、坟墓名讳和后土神位碑。

最负盛名的当属神头《灵泽王》、《灵显王》两碑:碑体通高均在5米以上,巍然屹立,人立碑下,自惭形秽,震撼莫名。碑文雅驯,书法雕工俊美,读之令人自生敬畏。

此外西申庄的《鹿台禁山碑》:雕工精美,详细阐述了保护山川树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直是一篇风水理论檄文,虽然带有时代局限,也可见先人对环境保护之认识。涧口真武阁的《重修潞河镇北阁记》:“漳傍名胜之区,潞河为最,刈陵之伟观也。此地天高地远,两京通衢,九省要路。南倚松岭,北望殿台,东连柏山,西临婴墓,一川云树,四围烟村。层叠朱崖,弯曲石径,平峦开图画,高峰列翼屏。池莲与堤莲齐荣,涧水共漳水交合,四时之阴晴各异,八节之昼晦不同。是三竺烟霞不能胜也,即六桥花柳何多让焉……”骈散并用,词文优美,夹述夹议,可谓较韩柳当年,不多让焉。

郭家庄《永便桥碑》:“背山面河,四围俱属险阻高原,下□西行,更为崎岖……前此鸟道跋涉,悲沟壑如长江,而且各岸遥呼,限天涯于咫尺……桥工告成。虽系一村士女之必由,岂非四方君子所共便?自此行不由径,遂使人皆平羽。”阐述潞城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修桥补路的必要,今人读后大为折服。

本书收录碑文493篇,虽详略失当,校订难免有误,固不论对于古建筑年代的确定、名人生活时段的研究作用,还是对于潞城境内古人的家族、生平、民俗、地名变迁的记载,但对于补充地方史的不足,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研究史实,哪一块没有存在的价值?即如《廉升墓碑记》载其人事略,清口《后土碑》记述坟茔修建的时间、深浅、方向、仪式;比干岭全神庙《厘定正殿高低碑》记录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国军队过境的史实等等。

当今时机,对于古碑刻的保护,如果结合新农村建设,设立特定的碑廊,较之风景区新造碑林,相差何啻千里?如此升平盛世,在我们手中将古碑散落损毁,则罪莫大焉。

§10、万千所系是苍生

此次调查古建庙宇247座,其中可知主神的庙宇231座。行政村共有202个,平均每村拥有古庙1.3座,可想当日辉煌。共供奉42位主神,差不多5个村庄就拥有一位不同的神灵。

寺庙主祀的神灵中高居榜首的为关帝庙,共有64座,居众庙之首,这还不包括附在其他庙宇中的关帝殿。自然关帝信仰和明清皇家推行关系密不可分。

排行第二的是观音堂,共有39座。其中包括庵、庙、堂、阁、院、祠、殿、白衣堂、三大士、送子观音等。龙王16座,三教庙13座,碧霞元君7座、玉皇5座,以下依次为娲皇、三嵕、汤王等等。潞城的地方神十分多,42位主神中地方性神灵有11位,大多为晋东南地区特有,崔府君、三嵕爷、汤王、周文王夫妇、昭泽龙王,唐李靖,唐玄宗、唐太宗,三皇和药王,卢医扁鹊等。

在主祀神灵中,龙王的地位仅次于关帝和观音。这反映出潞城历史上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较低十年九旱,人民生活对大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耕作靠风调雨顺,城镇生活也有赖于水脉。在潞城有多种神灵被称之为龙王,和道教系统中原本单一的自然神龙王大为不同。如大多数的龙王庙祭祀昭泽龙王,昭泽龙王不是一条龙,原本是唐代一位姓焦的道士,生于襄垣,修行于武乡和黎城交接的陇阜山,能呼风唤雨,惩恶扬善,后被尊奉成神。此外普通百姓将还将三嵕爷(屯留三嵕山山神,传说是射日的羿,民间有误为三宗、山东、三神等多种称呼)、李靖都视为掌管下雨的龙王。府志和清史稿都记载:“潞城祀李靖”,其实李靖在老百姓心目中,掌管的也是下雨。在神泉村,我们寻找李卫公庙时,老乡问“是找下雨的那个庙吧”。汤王也是因为在桑林求雨,而广被祀奉。

潞城儒、释、道各方神灵共祀现象十分普遍,绝大多数庙宇为多神共祀。内涵无统一界定,神灵偶像多姿多彩。如三教庙,不仅数量上多达13所,而且规模较大。大量的民俗中地位较低,贴近民生的神灵陪祀其中,如保佑风调雨顺的牛马王、蝗皇(传说是吞吃蝗虫的唐太宗)、五谷神、土地神、冰雹神;保佑多子多福的广生帝君(传说是周文王夫妇,因生有一百个儿子,被奉祀)、送子观音;保佑健康平安的药王、三皇、眼光奶奶、痘康奶奶、疮疙瘩老爷等等,一般都在偏殿陪祀。这种儒、释、道合流共祀,可代表潞城寺庙文化的主流。此外碑文中记载,许多道教庙宇和神庙主持往往都是僧人,可见民间信仰并不纯正。用得着时“见庙就烧香,是神就磕头”,只要有需求,供在庙内即可,并不考虑是哪家哪派的神灵。不仅如此,在庙宇中主祀和陪祀,也并不依照神谱中神位的高低排列。如郭家堡观音堂近年被改为普度寺,仍然将牛马王、五谷神、蝗皇、药王等塑于一堂。民俗传承,可见一斑。神灵越多,庙宇越大,神灵少,庙宇也小,如观音堂虽多,但大多规模较小。

 考查史料记载古代潞城地区自然灾害频繁(重大旱灾11次),生产力和医疗水平较低,建庙的因由,供奉神灵的选择,都反应了人们的现实祈求。

§⒒ 三月三日人如潮

“黄表香烟透重霄,鞭炮喧天动地摇。三月三中赛庙会,万众齐臻人如潮。”庙宇为春祈秋报而设,有庙宇即有庙会。庙会的时间、地点,长期约定俗成。潞城9个乡镇、206个行政村,58个村有庙会,如石窟、石梁、辛安一年两次庙会,古微子镇村今分3个行政村一年庙会四次。最早微子镇在正月二十四添仓即有庙会,延至冬十月十八东关最后一个庙会,要有65个庙会。甚至会期一到,短则三天,长则六七天,搭台唱大戏,邻近的农民、小贩、商贾和手工工匠等,背笼肩担,携子带妻,来到庙会烧香拜佛,买卖东西,休闲游玩。规模大的庙会,有西街九月初三、北街四月十五等,如二月二东邑庙会有跑旱船、扛妆、耍狮子等民间文艺活动,如同过年一样热闹。四月四贾村迎神赛社,更为规模庞大。

潞城民间社火,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包括赛社文化、傩文化和乐户文化。其中贾村的赛社因规格大、形式古,而被称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俗话说:“贾村大赛有三行,王八、厨子、鬼阴阳。”大赛由风水先生任主礼指挥,乐户八音伴奏引领迎神銮驾,后抬着两轿:一轿端坐玉皇大帝,一轿端坐碧霞元君。其后村人扮演社戏,紧跟马匹(裸露的脊背上背着大刀的壮汉),晃杠(由二人相抬,上下晃动的一种器具),最后为香客。出宫门,沿古道,浩浩荡荡,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队戏将大街做剧场,从舞台到广场,规模宏大,引人入胜。迎神后,名厨做供,三天祭馔,享祀神灵。已有专书,不复赘述。

 庙会已成为一种文化传衍。在民间信仰习俗中,庙宇用以保持和控制地方社会文化网络的合法性,既缘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也缘于人们对于风水的信仰。今天,已经成为农村物资交流,丰富农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⒓ 斑斓古意护尤难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碑文复查时,我们不断看到,一场雨后,一次卫生检查后,原来残破的屋顶已坠落尘埃,荒废的遗址已被整洁的街道替代。现实的残酷更加衬托出文物的沧桑与无奈。“因为达不到级别”,只好“随时可能倒掉”乃至“万劫不复”。

除了被自然风雨剥蚀和文物贩子偷盗买卖损坏。维护失当的破坏也很严重。传统的“除旧布新”维修观念是有条件的,今天我们已极缺这些条件,应修旧如旧,不能随意妄为。近年维修的沟北关帝庙在安置宫殿式建筑檐角上排列的行什小兽时,不受约束,在大脊上乱装一气。无独有偶,新修南流关帝庙,正殿将正吻错置,张口朝外,看上去总怪怪的。绝大多数的庙宇修完后,新彩一上,整个庙宇的古朴气质荡然无存,加之新塑神像,写真效果突出,大失味道。原貌才有真情,“返老还童”的修法,实实的不如“延年益寿”。

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做到常态化,常态化到让每一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保护文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不仅仅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事。常态到让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历史文物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过去,更会照亮未来。

例如:南线翟店赛社文化一日游:长治出发—羌城府君庙—(南天贡天主堂)—东天贡玉皇庙、春秋阁、古槐—崇道文昌阁、玄宗庙—贾村碧霞宫、普云寺、玉皇庙、玄宗庙、观音阁—南舍玉皇庙、牡丹、古槐—北舍三嵕庙、玉皇庙、关帝庙—史回护国庙—潞城吃中饭休息—潞城文庙—侯家庄海德寺、候氏老宅—北庄观音阁—翟店大禹庙—长治温馨的家。

东线休闲古庙一日游:潞城出发—微子镇三仁祠—神头丰碑—茶棚古道—涧口古镇(步行)、真武阁—南流农家乐休息吃饭—辛安原起寺—李庄文武双庙—潦河头关王庙、古唐槐—上黄关帝庙—郭家庄大禹庙、关帝庙—东邑龙王庙—潞城温馨的家。

潞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有特殊的地域文化信息,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一种道德观念、精神追求和生存常态。还实蕴含着老百姓的一种崇拜、一种敬仰,一种思念。

潞城古建遗存这朵奇葩,保存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性格,不仅体现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形态,还留着古代制度和人文环境的深刻烙印。虽然这些古庙宇大多名不见经传,这些老民居的遗存规模没有成批成片,这些古树木品种称不上珍稀名贵,但都有一种朴素宁静的禅味,不以装饰、华丽憾人,平平淡淡中自然有股动人的机趣。其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在先人的手中都有灵性,跨越时空,直达今天。我们在解读,但远远不能体会先人的那种态度。好坏暂且不论,内心感觉到的是虔诚,虔诚到不计功利、不计时空。真正以心血去创造一片感人的净土。我希望:让祖先的灵性变成我们的力量。

编辑散记

《潞水汲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即将付梓出版发行。该书基本涵盖了我市的古庙宇、古碑刻和古树木,这些古老的文物胜迹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但在残破和苍凉中无不透射其古雅的壮美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强烈的责任感坚定了我们编撰此书的决心,希望此书不仅可以展示我市的悠久历史,还能在提炼潞城精神、宣传城市形象、普及上党文化,乃至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0年,春暖花开的时侯,我们接受任务,开始了图文资料的收集工作,每个乡镇、每个村庄、田间地头、荒山野岭无不留下了大家的足迹与汗水。其间,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与困苦,但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因为我们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历史与文明。每每看到那些因时光流转或人为破坏而渐渐毁损,渐渐逝去的文明,大家的心里就不由得一阵阵的隐痛。为了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目睹这些唯美的建筑,感知这片古老土地上曾经创造的辉煌,体会身为潞城人的荣耀,我们有理由,也必须把这项恩泽后世的事业做好。近一年来,编辑组的同志们不辞劳苦,认真地做着每一项工作,从资料收集、整理归类、编注简介、撰文写稿,到碑文识别与断句、文字输入、编辑排版、校对等无处不倾注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拍摄过程中,很多庙宇由于年久失修,几近坍塌,院内荆棘荒草过头,大家冒着残垣断壁随时可能倾倒的危险去取景、擦碑、拍照,手臂被荆棘划伤是常有的事。在去店上文王山取景的时候,我和工商联赵云斌副主席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但恰巧看门的老人不在,无奈下山。直至日渐黄昏,我们才联系到人,二次登山,下山时已是暮色苍茫。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到合室乡牛王庙的时候,导游为了抄近路,带领我们从松林里穿行。结果越到深处,松树长的越密,松枝互相缠绕着,离地面没有半米高,人根本无法站起。在这进退两难的境地,大伙硬是或蹲或匍匐着钻出松林,衣服、皮包也被松枝挂的到处是小的裂口,污浊不堪。由于时代原因,很多古碑刻或埋没地下,或用来修建了水池、厕所和沟渠,这给我们的资料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大家顾不上脏与累,把掩埋在土里的部分一点点的尽量用小锹挖出来。在合室村,我看着赵云斌同志一遍遍擦洗着做了茅梁的碑,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到庐医山大禹垴禹王庙采集图文资料时,我们早上8点多钟出发,一路攀爬,日近中午才到达目的地,再加上擦碑、拍摄等工作下山已是中午1点多钟了。王天喜老师和冯春胜老师年近六旬,随我们走这么远的路,其间的辛劳不言而喻。正是有这些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同志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得于顺利完成。

碑文的识别与断句是此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许多古碑刻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繁体雕刻,异体字比较多,有的甚至在《康熙字典》、《中国异体字字典》都查询不到,这给碑文的识别与录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有些照片根本没办法识别,我们只好重新到现场逐字逐句的辨认。北山后水池的几块碑,由于淹没在水下,拍下的照片根本无法辨认,为等水位下降,仅此地就去了三次,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有些碑文里冷僻字、典故和出处大家不太清楚,就通过大量查询相关资料搞明白、弄清楚;断句拿不准的,大伙就一起研究、推敲,某些碑文反反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耗时一上午才可以完成。

本书之所以能够编撰完成并出版,主要归功于市政协张书平主席。张主席为政务实,儒雅博学,感于我市古建筑、古碑刻、古树木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基于目前整理、著录、研究工作的薄弱状态,把这项利泽后世的工程,纳入了政协工作日程。张主席不仅亲自选调编撰小组人员,还亲自积极督导和参与收集、整理、编选工作。出版在即,衷心感谢张主席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组织、支持和参与。编辑组通过考察研究、统筹策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现在本书几经修改,终于脱稿。其间,市文博所陈保国所长、辛安泉镇党委桑爱斌书记、成家川办事处王潞斌副书记、合室乡王秀芳副乡长、翟店镇赵松鹏主任等各乡(镇、办事处)的领导同志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鼎力相助。在“《潞水汲古》编辑研讨会”上,长治市文博所秦秋红科长、市宣传部原文波部长、市政协原副主席李少魁、市文化服务中心姜惠源主任、市文物旅游局任补珍局长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翟店镇三古编辑过程中,参校了杜同海老师无偿提供的所有碑文。还有那些常年在基层进行文物保护的同志们和热情的群众,他们或指引道路,或提供线索,为我们的拍摄和采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谨向以上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本书具体编撰过程中,申翠平主任统筹安排,协调上下,积极与各方联系,并对编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赵云斌同志总揽全局,从资料的收集、碑文的识别、全书的体例设计等都付出了很多心血;王天喜老师负责全书文字编辑、调整及翟店镇所有碑文的句逗工作;冯春胜老师负责地方风俗和神仙简介及部分碑文识别工作;特别是申国良师傅开车带我们走遍了潞城的角角落落,去安陵寺的路上,有于路窄、坡陡、弯疾,脚下是万丈深渊,我坐在车里不由得心跳一阵阵的加速,申师傅以其沉着、冷静和高超的技艺确保了大家的安全;至于我本人由于才疏学浅,就主动承担起了庙宇、碑刻的尺寸测量及后期的文字输入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合室乡堡头村的元代碑刻经我们四次实地勘察,反复研究,终于基本明白了碑文大意;辛安泉上村集仙观,原文物普查时记载为显庆寺,我们三赴上村询句乡老,认真研究碑刻,终于清楚了它的真实身份。多方资料证实,原显庆寺位于微子镇,民国七年被改为县立第二小学校,今已不复存在;我们还更正了微子镇神头“重修灵泽王庙碑”、“重修灵显王庙碑”自《康熙志》及《光绪志》沿续的多处错误;潞城合室乡中村关帝庙原文物普查定性为明代建筑,经我们对庙内所存碑刻的识别,终于认定该庙创建于清代,系清代建筑;经拉网式排查,我们还新发现了多所文物部门未普查到的庙宇,如:浮山大禹庙、韩家园观音堂、《民国志》记载的东坡土地庙、石窟观音堂、石窟土地庙等;通过认真识读碑文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对潞城古境域范围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区域内许多村名的来历、传承及流变也渐渐清晰。许多古代潞城籍名流、逸士的生平事迹终于慢慢浮出水面,如:辽河头王日跻、清口靳亮畴、北舍刘顺父子等,这对潞城地方史的研究必有裨益。

潞城历史源远流长,人文积淀深厚,其珍贵的史料非常丰富。古寺庙、古名居文物荟萃;古碑刻蕴藏深厚,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古树木在各村中散落可见。在编辑过程中,我们虽然本着“闻庙必查、逢碑必读”的原则,但阙漏在所难免,又受编撰组人员水平所限,定有一些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潞水汲古》一书20119月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潞城市政协主席张树平主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册,收录了潞城域内的古庙宇247座,古民宅357所,古城墙2处,古石桥9座,摩崖石刻3处,古渠道1处,古碑刻492通,残碑60余段,古树木70余株。全书5700余幅图片均配以解说词,碑文全部断句标点,文字约35万余。该书基本涵盖了潞城境内的全部古建筑和古碑刻。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潞城县志》、《潞安府志》、《潞城志》、康熙《长治县志》、民国《潞郡旧闻》、《山西寺庙大全》等资料。校正了一些志书中的缺漏和误记,纠正了一些庙宇名称错误和始建年代的错误。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潞城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为研究潞城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先人灵性 直达当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区域的坐标,是一个地方的记忆,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

  发掘、抢救和传承潞城文化,是《潞水汲古》编撰者的初衷。要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属于自己的文化灵魂,就不能忘记我们的根,而这种途径就是从历史资料的字里行间,从现存庙宇、碑文古树等遗存中去窥视、体会和理解。有了这些千年不朽的建筑和生命,文化就得以沉淀积累,走进那个古意盎然的世界,深沉的气质和悠长的节奏,就足以使我们领略到一座城市古老壮美的文化精神,从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凝聚力。《潞水汲古》就是这么一本好书。这本集潞子婴城古代建筑于大成的书籍,为我们紧紧抓住了记忆中的最后一道掠影。此书的出版,对追寻潞城文化的渊源,探讨潞城文化的精髓,定位潞城文化的内涵,提供了特殊的、实在的佐证,为研究上党,进而研究山西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受范围和篇幅所限,《潞水汲古》仅仅收录了调查到的古建、古碑、古树木,而古建筑遗存的平面图和古墓葬的调查结果未能编入。不过,潞城古建遗存这朵奇葩,保存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性格,不仅体现出古上党的自然环境形态,还保留着古代制度和人文环境的深刻烙印。虽然那些古庙宇大多名不见经传,那些老民居的遗存规模没有成批成片,那些古树木品种称不上珍稀名贵,但都有一种朴素宁静的禅味,不以装饰、华丽憾人,平平淡淡中自然有股动人的机趣。其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在先人的手中都有过灵性。而且,先人的灵性必将变成我们的力量,跨越时空,直达当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