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至县丹阳观

 道场所志 2014-02-25

        丹阳观原名洞清庵,有着三千多年历史,元代初年,咸阳道人王重阳大弟子马钰(号丹阳子)入住洞清庵,在这里建了一座(为当时中国道教庙宇之最)“斗姥元辰楼”,使衰败的洞清庵渐渐振兴起来,幷创建全真教遇仙派..,这里有终南山独特的丘陵地貌,地杰人灵,在周至乃至陕西都流传有“先有丹阳观,后有周至县”的说法。但三千年的时光也早已将丹阳观昔日的辉煌湮没于历史的红尘中,当年遇仙派内部一些门人主张“三教合一”、“释心见性”,将佛教道观修塔等东西引用进来,先后在此修了五层六楼的朱雀塔和玄武塔,随后盖起了朱雀庙、玄武庙和青龙、白虎塔庙。同时期,观中乾道和坤道门人,在对面栖云庵大院正中央建了一座六层 “紫云塔”。至此,丹阳观东、西、南、北、中五塔鼎立、盛况空前的局面形成,声威大振,成为关中一大景色。1183年,马丹阳去世后,道界为纪念马丹阳又将洞清庵改名为<丹阳观>,并在前院山门里为他修建了一座“丹阳宫”,随后扩修了玉凤山、翠屏山、葫芦山、栖云庵、八仙洞等景点,使丹阳观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清朝时期康熙帝又勒旨重建丹阳观,并亲题了匾牌,御棍四根。清末民初,丹阳观屡遭兵焚,到解放前只留下后院、玉皇阁、三清殿、南北殿,其它30余座庙宇已荡然无存,经过解放后的拆除和文革破坏,只留下一座玉皇阁。历史的车轮滚滚,一切物质都将化作昨日繁花;但作为给人激励、给人温暖,一代代向下传承的文化与精神,必将不朽。

         丹阳观做为全真遇仙派的祖师门庭, 其在道教历史上非比寻常的地位,也使今天将成为道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开明,道家文化的彰显,掩隐于历史风尘中的道教胜地丹阳观再次映入人们的视线,如何重现丹阳观昔日之辉煌,发扬道教文化,这一课题摆在了丹阳观杜宗真道长面前, 杜宗真曾是当地成功的建筑商,多年商海打拼,凭借勇气、胆识和诚信。但随着商海打拼经历的越来越多,杜宗真越发感叹到,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缺失。杜宗真倾注大量心血,花费百万资金复建丹阳观,他要把道教全真遇仙派的根留住.目前丹阳观正在积极筹建中.虽然未来的路还有很多的坎坷,但相信丹阳观会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来源:道教之音http://www./article/sort022/info-640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