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与人生

 满满911 2014-02-25
阅读与人生   
        今天是4月23号,这段时间围绕世界读书日的活动非常多,这类活动对于推动全民读书风气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光是这样不行,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类表面的活动,读书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并不是读书目的时候你参加了一些活动,那就算是和读书有关了,一定要认真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件相对于寂寞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件人热闹的事情。
下面我将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我觉的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 对于 生怎么有意义的度过是无所谓的 ,那么这个人当然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 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本书,或者你对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 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 ,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中,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我说的 阅读 。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要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当然这三者未必是对立的,我就说我比较幸运,我的专业是哲学,是我文学科,我又喜欢看这类书,对 我来说本身就有最好的消遣,同时还是精神上的收获,这三者在我身上是统一的。大多数人的职业和人文学科没有关系,但是起码可以做到两者统一,就是通过阅读既的到精神上的提升,同时又得到很好的放松 ,当然你必须达到一定的品味才能这样。
我强调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其实阅读的意义 就在在这里。人总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一个人如果说没有精神生活,紧紧是肉体生活和物质生活,那他还不是真正作为一个人在生活,和动物没有本制度的 区别。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过精神生活呢?他不可能脱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孤立的自己在那里过精神生活,这是不可能的。人类的精神生活是一个传统的,你必须加入到这个传统里面去,从这个传统里面汲取资源,汲取养料,才能真正过精神生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呢?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所以通过读书进入到人类精神 生活的传统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在精神上长起来丰满起来,这是你过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
读什么书
        第二个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重视阅读了,要尽量把业余时间用开读书没那,那么我告诉你,其实一个人所能读的书是很有限的。我这个人可以算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一辈子在读书,读书就是我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也觉得有很多好书我可能来不及读书。既然是这样,一个人怎么还能把时间浪费在读那些较差的书上呢?我是指那些平庸的读物,我不说所谓的坏书,比如悔淫悔盗的书,奇谈怪论的书,那些书对对我没准还是一个挑战,而平庸的书无害,世界上平庸的书实在 是太多了,它们占据了数量的优势,你一不小心就会落在它们的范围内。它们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 占用了你本来可以读好书的时间,并且是你在精神上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要去读那些好书。我说的好书主要指那些经典著作,或者说它们起码是有评定的好书。如果你养成了读好书的习惯,经常读那些大师的书,你就会知道,他们和平庸的书的差别就真是一条鸿沟,完全不一样,你回过头来再去读那些平庸的书就读不进去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那么什么是 经典著作?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说,所谓经典著作就是那类谁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但是谁也不愿花力气去读的书。这当然是调侃了,但也是说出了多数人心目经典著作的两个特征,第一是听说他们重要,第二是觉得他们难读。我比较欣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下的定义,他说经典著作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你初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在重温,似曾相识。因为什么?因为他们他谈的是和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是人性和人生的问题 ,你多少也想过,所以会感到熟悉。第二个特点是你重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初次读到,仍然有新鲜感,仍然有新的发现,他们是一个宝藏,可以让你我不断的挖掘,它们和你之间会不断的发生作用。我觉的他说的着两个特点和我自己的感受吻合,我也是这样感觉的。
怎样读
        我主张 不但要读经典,而且要直接读原著,不读或者少读那些二手三手的读物。比如说你要了解孔子,你就应该去读《论语》,你不能光读《论语》感悟、心得之类的书,那么你知道的不是孔子,而是于丹。你要了解尼采,你也不能光读我写的关于尼采的书,你要去读尼采的原著。你看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那是我第一本关于尼采的书,你在那里面会看到很多周国平的想法,当然也能看到尼采的一些想法,我那本说真的是借尼采之口说了很多。
关于读经典原著我提两个方法。第一是不求甚解,我首先要把你们的顾虑给解除了,无所谓读的懂读不懂,你觉得好像读懂了就行,你不是在做学问,不要再难点上死磕。实际上你在这样读书的过程中,你是在受熏陶,你读的经典的资源在积累,有一天你会觉得读起来很舒服了。不要急,总有这么一个过程的。第二是为我所用,你是为了你自己精神上的生长去读经典的,管它理解的对不对,只是你读的高兴,你觉得精神上在提高就可以了,原因是什么不用去管。“熏陶”这个词很准确,受好书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一定要弄清楚是那本书那句话影响看你,不可能吗,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篇文章来自宁夏黄河文学上周国平的《阅读与人生》,为了让更多读者会学习,我只是摘抄了整篇文章的重点而已,以供读者来看。(因为打印很费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