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扬:有时,记忆力是超强的

 诗人麦扬 2014-02-25

 

人的大脑无疑就是一台大容量的储存器,储存了那么多的东西,种类繁多,难于计数。而人的记忆又是那么奇妙,无论是愉快的往事,还是刻骨铭心的苦难,都会经过大脑储存下来,并伴随着岁月流逝而经过一遍又一遍自动过滤,一些记忆被过滤掉,一些记忆却牢固地保存下来,永久保存下去。

人的记忆力正是建立在大脑的记忆功能基础之上,许多知识就是凭借记忆而成为一个人的私人财富,利用这些知识构建智力结构,形成完整而严密的知识系统,使得一个人从而具备了高度的智能。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记忆、存储与整理的过程,以便于今后的消化、利用与创新。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记忆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记得很快,并且记得很牢,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记忆也不会消失。在中小学学习阶段,不得不背诵许多东西,牢记知识点,熟记数学公式,甚至记住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解题步骤,背得滚瓜烂熟,熟记于心,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特别是学习英语,背记单词,夜以继日,口中念念有词,犹如默诵魔咒,人人像巫婆,考试成绩无疑就是在背记的基础上不断提供分数。但时过境迁,以后很少再使用母语之外的这门世界语,中学时期背记的英语单词,现在几乎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生活经历,特别是成年之后的情感历程,留在心中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相反,随着时间推移,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许多往事逐渐变得模糊,使劲回想,终究想不起多少旧事了。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乱如麻的大小事情,谁能记住多少呢!往事如烟似梦,当你跨过五十岁的门槛之后,回首往事,风流云散,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人生如梦的感觉。此时,留在灵魂深处的,只有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许多不愉快的记忆,都已烟消云散,了无踪影。所以,人要活得开心,总是要达观一些,想得开,时常回味记忆中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大脑的智慧,它要不断地对记忆仓库进行清理,以便腾出空位让你储存新鲜的东西。

我背诵的几十首唐诗宋词,完全是在中学里死记硬背背下来的,奇怪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无论想到哪一首,张口就能背诵出来,一字不差,听起来就像是自己做出来的新诗。当然,后来读过许多首好诗,却再也背不下来了,真是没办法,人的记忆力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这或许就是人类记忆功能的客观规律吧?

十二岁到思吉村中学读初一,柳景合老师教我们化学课,他上课就像讲科普知识,讲得生动形象,特别吸引人。柳老师为人平和,经常主动与学生谈话,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所以在他的化学课上,同学们的课堂纪律最好,包括那几位一贯调皮捣蛋的家伙,即使听不懂也能安静地坐着。这就是大家对柳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因为这个缘故,我对化学课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也好。将近四十年过去了,我对于毫无规律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仍然能够倒背如流,就像是朗诵一首唐诗。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大概,这是柳老师排列的顺口溜吧?那时,我能准确记住每一个元素的原子数,现在想想,似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而当时却是轻轻松松就记住了。

这种超强的记忆力,应该归功于我们亲爱的柳老师。

童年经历的饥饿是刻骨铭心的,因此留下的记忆异常深刻,终生不会忘记。某年某月,某时某地,平生第一次吃了哪一种美食,饥肠辘辘在谁家吃了一顿饱饭,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初恋。美丽而忧伤,终身难忘,温暖情怀,可遇不可求,可恋不可得。青春岁月最美好的回忆,无疑就是一个人的初恋。初恋不是爱情,更是与婚姻无关,但初恋却是最纯洁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尽管它像一阵清风,但却拨动了心灵的琴弦,奏响青春之歌。

情感的记忆,触及灵魂,影响深远,而在学习与工作当中,也会形成超强的记忆力。

参军后,我当上了一名通信兵,专业训练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背记电报密底。它是收发电报所用的报底,译报时还有密钥,分别由汉字和数字组成,自由组合,毫无规律,发报时用四个数码代表一个汉字,电台收报后,再利用密钥将四个一组的数码译成汉字。电报密底毫无规律可言,完全靠死记硬背。早上背,晚上背,熄灯就寝后钻进被窝里还在背,白天训练,夜里站岗,不管走到哪里都在念念有词地背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工夫,硬是一字不差把它背记下来。背不下来也不行,连队要考核,一个一个来,逐个过关,过不了关,就要从报务员中淘汰,去当炊事员或者调到其他连队去。新兵报务员,背水一战,超强的记忆力就这样生生被逼出来了。

军校毕业考试时,同学们夜以继日地背诵复习题,都想考出好成绩。厚厚的一本十六开的《通信枢纽概论》,我几乎把主要内容全部背记下来,98分,结果取得了全队第一的成绩。而我的哲学课平时学得较好,但在考试时随意发挥,把一大张试卷写得满满当当,只是摆脱了复习题的标准答案,所以只得到及格。

当连长的时候,全连八九十号人,我几乎全部记住了他们的家庭地址。春节时给每个战士家中写一封信,向家长通报战士在部队的情况,内容近乎表扬信,战士知道后很感动。

时隔二十余年,连队的韩技师回到老部队,我们在酒场上重逢,热情握手,我脱口而出:“你是从八道沟乡赛儿台村来的吗?”

韩技师惊喜过望,笑得合不拢嘴:“连长,你还记得呀!”

为什么记得这么准确?兴趣?强记?超强的记忆力简直就是一个谜。

 

            2014225日写于爱晚湖畔问津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