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神秘。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记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世界大脑先生”、“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记忆力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这种情况只有在记忆得不到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相反,如果经常、合理使用记忆的话,你的记忆力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地得到完善。 上周六的公益课,便是给孩子们介绍了关于思维导图,关于记忆的小秘密。 ![]() 小蜡烛用心画导图 一开始,通过讲解如何读一幅思维导图,引出了记忆这个英文词语memory的起源:来自希腊记忆女神摩涅莫辛涅Mnemosyne的名字。她和天神宙斯生下了九位缪斯,希腊人认为,只要结合宙斯的能力和摩涅莫辛涅的记忆力,就会产生知识和创意。 紧接着还复习了上节课提到的思维导图六要素 — 中心图,线条,颜色,关键词,图像及结构。 通过孩子们的绘图练习,引出这次课的正题: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便是联想。比如在纸的中央画一个圆形,然后在其四周画上所有能想到的圆形的东西,让联想开花。像钩子一样,将互相关联的事物串起来,更有助于记忆。思维导图便是通过大纲主干将同类进行归纳整合,将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组,运用联想,发散思维,加深记忆。 比如,看到一个苹果,可以提问式地问孩子能想到什么,由想到的内容还能再联想到哪些。这样按间隔重复几次,下次孩子再看见苹果,便能永远记住和苹果相关的词语。 ![]() 小蜡烛用心画导图 第二个秘密便是想象。通过夸张,编故事的方法记住各种需要记忆的事物。利用图像,色彩刺激大脑,使左右脑互相协作,从而增加记忆的兴趣,提高各种感官刺激,加深印象。 第三个记忆方法是定位。通过想象,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位置信息进行关联。扩展出来便是常听到的记忆宫殿法。 思维导图,其实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它将需要录入大脑的信息提取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形成各个节点,重点突出,便于记忆。 记忆力对孩子们来说极为重要,记忆是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化为己有的基础,是巩固知识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复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小蜡烛用心画导图 这次课的第二部分,便是通过孩子们临摹“垃圾分类”这幅导图,以绘制完就能记住为目标,进行的练习,也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看似平常却从未深究过的问题。 回顾一下整节课,被孩子们提问最多的是“这是什么字”?“这个字要怎么写”?看来是老师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差异,以及各自的阅读,理解和识字的能力不同。但也正因为如此,让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发挥各自的长处。 用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使其加强,才是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