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孤独》读后感

 昵称15989332 2014-02-26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著名的作品, 一举为他赢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喜欢这部书,但不太喜欢作者, 他对中国的版税是狮子大开口,结果,到现在都没有一家中国的出版社被授权出 版,所有看到的版本其实都是「盗版」。

  《百年孤独》标志着拉美文学的崛起,它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新鲜的一阵南美 风,即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与魔幻不可分割,魔幻因为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而让 人觉得这种魔幻有其必然性,而现实因为魔幻的夸张而显得更真实。

  《百年孤独》正是其所讲的故事的高度概括:南美西班牙后裔布恩蒂亚家族 整整一百年来的不断制造孤独和抗争孤独的故事。经历了的家庭的聚散离合,经 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一次次辉煌与败落,一百年的风风雨雨,终于让布 恩蒂亚家族被一阵风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永远和孤独相伴了。

  这部小说的特色之一,也是最麻烦的让人头晕的地方,就是家族中的六代人 一直不断地起重复的名字,第七代刚出生就被蚂蚁吃掉,没有来得及起。布恩蒂 亚家族主要有两个延续的名字:霍塞。阿卡迪奥,还有就是奥雷良诺,还可以加 上雷梅苔丝、乌苏拉、阿玛兰塔。每一代人都有人叫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再加 上家族中的其它人物,这种情况真让人受不了,读到第四代就容易闹不清族谱关 系了。所以,连个故事的梗概都难以介绍,非得先把族谱摆出来,对照着看才能 弄得清。

  叫阿卡迪奥的人,叫奥雷良诺的人,叫雷梅苔丝的人,叫阿玛兰塔的人,等 等,不仅性格极像,而且宿命也很相像。整个家族都陷进去了某种被诅咒过的宿 命,那宿命正是写在印第安人赫尔墨德斯的那本羊皮书上。家族第一个人被绑在 树上,家族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里面的人物,我最佩服的是乌苏娜,其实就是实际的家族的族长,她坚强、 刚毅、善良,永远坚实地鼎力在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来支撑着这个家族。我最喜欢 的是第二代家族成员中的雷梅苔丝,她几乎聚集了女性所有的优点,让人不得不 爱。

  其它人物,大部分都有其可怜而又可恨之处,那个第四代的,奥雷良诺第二 的妻子菲兰达,则完全是可鄙的。

  布恩蒂亚家族在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年来不断奋斗,这个创业史其实就是拉 美大陆的殖民者们不断拓荒与发展的历程。这也是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拉美许 多个国家的建国和奋斗的缩影。而其中的哥伦比亚,尤其命运多桀。从1830 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 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 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 漓尽致。

  这也难怪,马尔克斯在书中表现出了一种深深的悲之情,布恩蒂亚和马贡 多镇最终被风吹走,正是这种悲观的最好表达。

  孤独,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共同命运,每个人都逃不脱。一家七代人从创业到 败落到复兴到毁灭,都与孤独这个主题紧密相关,作者也一直在描述孤独,每个 人都看上去是孤独的,他们无法沟通,无法互相支持,无法携手共振家族,只能 任孤独把一个又一个家族成员扭曲和毁灭。马尔克斯把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和外在 表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孤独就在每个人的个性中凸显出来。

  我觉得这种孤独并不仅仅只属于布恩蒂亚家族,甚至不仅仅只属于拉美,我 觉得孤独是全人类所面临的一种命运,换句话说,孤独才是人类生存的真相。每 个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产生了绝望、冷漠和麻木感。正因为孤独,我们才会 备受苦痛,备受内心的煎熬。放眼市井,虽然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但每个人却 愈发孤独了,也就愈发寒冷,愈发痛苦。

  但孤独也就孤独吧,却没有必要把自己迷失在其中。孤独过了头,其实就是 矫情了。沟通、信任、理解、关心、支持,这些都是天生的破处与中和孤独的妙 方。但处置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纳孤独,与之相处,不要让孤独破坏心情, 蒙蔽心灵,而是让情感细腻,心灵深刻。

  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给他们带来的只是愚昧、落后、保守、僵化,这也是 为什么结局让他们毁灭的原因。马克克斯在最后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 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想这是一种深沉的悲怆,更是一种改变自身 性格和命运的希望——对拉美,对哥伦比亚,对他自身。

  马尔克斯对每个人的描述,都是在描述一种孤独。能读懂孤独,品尝孤独, 才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