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

 昵称10836176 2014-02-26

 



儿茶《杂病源流犀烛》

孩儿茶《饮膳正要》

乌爹泥《纲目》

乌丁泥《纲目》

粉儿茶《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药儿茶的释名

《纲目》云:“乌爹或作乌丁,皆番语,无正字。”古人误以为本品乃“细茶末熬制而成”,故名儿茶、孩儿茶。

中药儿茶的基原

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

中药儿茶的植物

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Mimosa catechu L.f.]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呈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枝细,被短柔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2cm;总叶柄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托叶下常有一对钩状刺;羽片10-30对;小叶20-50对,线形,被缘毛。穗状花序腋生;萼筒状,上部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被疏毛;雄蕊多数,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荚果带状,长5-12cm,棕色,有光泽。种子3-10颗。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

除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有野生外,云南其他地区及广西、广东、浙江南部、台湾均有引种。印度、缅甸和非洲东部亦有分布。

中药儿茶的采集

儿茶膏一般在儿茶栽培10年以上即可采伐加工。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将树砍伐,剥去外皮,取褐色心材砍成碎片,加水4倍,煎熬提取6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糖浆状,冷却,倾于特制的模型中,干后即成。

中药儿茶的药材

儿茶Catechu本品呈类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稍具光泽,平滑或有龟裂纹。质脆,易破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无臭,味涩、苦后略甜。以黑色略带棕色、不焦不碎、味微苦而涩者为佳。

中药儿茶的化学成分

心材含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左旋及消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及消旋表儿茶精(epieatechin),鞣红鞣质(phlobatannin),以及非瑟素(fiset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万寿菊素(quercetagetin)等黄酮醇和山柰酚(kaempferol),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花旗松素(taxifol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右旋阿夫儿茶精(afzelechin),双聚原矢车菊素(dimeric procyanidin)。树皮中含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煎膏中还含粘液质、脂肪油、蜡及树胶等。树胶中又含有多聚己糖(hexasaccharide)。

中药儿茶的作用(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d-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心脏则先抑制后兴奋。儿茶静脉注射可使豚鼠骨骼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加快。d-儿茶精可增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酪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体内肾上腺素水平,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儿茶精对ADP、AA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儿茶精还显著抑制大鼠的血栓形成,降低TXA2含量。

3.保肝作用:

d-儿茶精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倒置的A/G逆转,增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从而增强肝的解毒功能。d-儿茶精有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C的作用,并能拮抗蝇蕈碱、鬼笔碱及醋氨酚所致的肝损害,从而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另外,d-儿茶精皮下注射能改善大鼠乙醇中毒所致的肝脏生化及组织化学反应。D-儿茶精的保肝作用与其促进肝内ATP合成、溶酶体膜稳定、自由基清除、抗氧化作用以及抗内毒素、抗脂肪浸润等有关。表儿茶精的保肝作用则与其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有关。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儿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等病毒以及蓝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儿茶水溶液灌服能抑制空腹兔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促进盲肠的逆蠕动,但对大肠几乎无作用。儿茶还能使肠管张力短暂增加,具有预防胃溃疡的作用。儿茶精能显著增加犬和大鼠的胆汁流量,具有利胆作用。儿茶精还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物质的产生,因此有止泻作用。

6.抗癌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儿茶精在体内可抑制多种致癌物诱导的突变,并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儿茶精可抑制HPD加光产生的O-2对肝癌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使过氧化物MDA的生成显著被抑制,其抑制率随儿茶精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儿茶精对单纯光照产生的MDA、HPD光敏反应产生的MDA以及对肝匀浆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的MDA均有抑制作用。儿茶精小剂量时,能清除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大剂量自身也能因自氧化产生O-2,从而影响同一系统另外的O-2的生成,显示儿茶精是一种强的氧化剂,对O-2具有极强的清除作用。此外,儿茶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瘤细胞与纤维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

7.其他作用:

表儿茶精能使ATP、温度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胰岛素分泌作用增强,还可促进胰岛中DNA的合成;d-儿茶精对兔也有降血糖作用。皮下埋入儿茶可显著延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明显减少扭体次数,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d-儿茶精可使慢性肝炎患者降低了的淋巴细胞数恢复正常。

中药儿茶的功效

清热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湿敛疮。主治痰热咳嗽,烦热消渴,喉痹,口疮,牙疳,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外伤出血,痔疮肿痛,疮疡不敛,湿疹流水,白带过多。

1.《饮膳正要》:"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2.《医学入门·本草》:"消血,治一切疮毒。"

3.《纲目》:"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4.《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

5.《本草备要》:"涂金疮、口疮、阴疳、痔肿。"

中药儿茶的炮制

拣去杂质,刷去灰屑。用时打碎或研成细粉。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潮。

中药儿茶的药性

味苦、涩,性凉。归心、肺经。

1.《饮膳正要》:“甘、苦,微寒,无毒。”

2.《纲目》:“苦、涩,平,无毒。”

3.《本草正》:“味苦、微涩,性凉。”

4.《本草求真》:“入心、肺。”

中药儿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寒湿之证禁服。

中药儿茶的应用配伍

1.清热化痰,生津止渴:

本品味苦性凉,功能清肺热,化痰涎,生津液,止消渴,故常用于痰热咳嗽、烦热消渴、喉痹等证。凡肺热喘咳者,可与细辛、猪胆汁配伍,或与黄芩桑白皮、瓜蒌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凡烦热消渴者,可与知母天花粉等相配,以清热生津止渴。凡喉痹咽痛者,可与冰片、柿霜、枯矾相合,以清热润喉止痛。

2.止血定痛:

本品有止血定痛之功,能用于多种出血证,尤宜于外伤出血,临床可与龙骨、血竭、白及等研末外敷。

3.收湿敛疮:

本品苦涩收敛,最善收湿敛疮,祛腐生肌,故常用于疮疡不敛、湿疹流水及妇女白带过多等证。凡痈疽溃烂久不收敛者,可与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为末外掺,以祛腐生肌敛疮;若湿疮流水者,可与轻粉、龙骨、炉甘石同用,以收湿敛疮止痒;凡妇女白带过多者,可与蛇床子煎汤坐浴,或与苦参黄柏、枯矾等研末外用,以清除湿杀虫止带。

《得配本草》:“得轻粉、冰片,搽下疳阴疳;配雄黄、贝母,搽牙疳口疮。”

附方

1.治咳嗽。儿茶60g,细辛12g,猪胆一个。前二味药共研末,取胆汁炼熟,三味药共为丸,每丸重3g。每日4次,每次1丸,空腹含化。(《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内蒙古》)

2.治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9g,冰片0.6g,枯矾6g。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选编·耳鼻咽喉疾病》)

3.治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

4.治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本草权度》)

5.治走马牙疳。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纲目》引《积德堂经验方》)

6.治肺结核咯血。孩儿茶30g,明矾24g。共研细末。每次服0.1-0.2g,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大咯血者不宜采用),每次服0.2-0.3g,每4小时1次。开水冲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7.治鼻衄和痔疮出血。儿茶末外敷;或用儿茶7.5g(研末),桂皮1.5g(研末),沸水250ml,浸30分钟,滤净后外洗痔疮,或用棉花浸药水作鼻孔压迫止血。(《中药临床应用》)

8.治上消化道出血。儿茶、白及、阿胶、云南白药各等量,研成细粉。每日服药2-3次,每次3g,白水冲服。(《新医药学杂志》1978,(3):28止血粉)

9.治一切痈疽等诸毒,破烂不敛者。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血竭三钱,旱三七三钱,冰片一钱,麝香二分。上为末,撒之。(《医宗金鉴》腐

尽生肌散)

参考文献

[1]伏树藩,等.云南医药,1989,10(1):65;

[2]孔令举,等.中医药学报,1988,(5):40;

[3]丁彦军.实用医学杂志,1991,7(3):156;

[4]王显杰,等.中医杂志,2001,42(1):57;

[5]陈爱平,等.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2):556;

[6]周怀鸿.广东医学,1984,5(5):25;

[7]吴燕阳,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23(3):1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