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制”战略,“植入”成功

 聚名优品1 2014-02-27

我在2005年在写作《无限连锁-快速复制企业竞争力》一书的时候,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管理学的流行词“复制”。就像今年的网络流行语一样,真是“给力”。

想当时,管理界鲜人用“复制”一词,但现在,“复制”一词可以说是大行其道。“复制盈利模式”、“复制团队”、“复制文化”。等等。在企业界看来,管理的每一个层面,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也是企业家们非常希望看到的一个景象。

因此,在以后得管理研究做中,我创造了一个新词“复制做大、变革做强,结构决定结果”。用来说明战略的本质。“复制”才可以做大,说明“复制”是企业成长的基因,也必须找到企业成长的基因,“复制”可以用来解释企业家所要表达的精神。

看来,“复制”作为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就是基于中国本土环境的创造,更简单而且准确的表达了西方经典管理理论非常复杂的理论思想。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出发,不断对“复制”概念的提升和演绎反映了我一直所强调的中国本土管理的创新理念——也许我们可以不必用西方很复杂的理论工具来描述那么多复杂的管理实践问题。

因此,在和总裁网的多次合作中,我不断的通过其课程视频演绎了“复制”思想的众多形态,也不断的梳理出了关于“复制”理论的系统逻辑。至到2010年最后录制的《战略地图-21世纪最佳战略模式》光盘。我才将“复制”思想定格在战略方面。因此,战略“复制”才是我们所有关于管理创新的最高宣言。我认为,任何企业的学习、培训或者执行都是将最高的战略思想、方法、工具等复制到普通的员工身上的全过程。

“复制”决定企业成败!

在我的逻辑中,“复制”战略包含了这样的三个系统:复制系统、工具系统和培训系统。企业所有做的工作归根到底都是这样的三个系统的总和。也是对这样三个系统的全方位“复制”。

因此,这样的“复制”系统工具也就是一个将企业的成功经验、思想和方法“植入”企业系统的过程,企业管理的难点或者瓶颈正在于此——我们只有先总结出企业的成功思想,方程式或者工具,我们才可以把这些成功“植入”到员工中,进入“复制”出更大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