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散文欣赏—— 闯关东的人

 hkl306 2014-03-01
 
 
 
 
 
 
                                          闯关东的人
                                                                        
                                                                          作者:佚名
 
 
 
 
 
  
  他们是闯关东的一代人,奔波流离。像一页浮萍,凭着一份信念,远走他乡。
  
  我不知道他们是怀着多么沉重的悲伤,背井离乡、扶老携幼来到关东的。只依稀听奶奶说,途中很艰难,生活很潦倒。奶奶说那时没有吃的,孩子们嗷嗷待哺。父亲还小,常饿得睡不着觉,奶奶就用仅有的几个花生给爸爸充饥。用挖野草、吃树皮来维持生计,万兴中存活下来,在广袤却荒凉的黑土地中扎根,一晃就一辈子。
  
  记忆如泛黄的照片,模糊不清。我却执意想用饱含浓情的笔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只言片语,岁月很长,浓情依旧,留下的却很少、很少。
  
  小楼轩窗,绿竹萧疏。他们也曾在殷实的家境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据老人讲,在关里,奶奶家曾富足一方,拥有整个一条街的商铺,经营着金银首饰的买卖。奶奶从小目睹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拥有打制精美的各色首饰,以至于奶奶到老都不再喜欢任何饰物。
  
  夜色斑斓,歌舞升平。他们也曾流连于繁华拥挤的都市。那时奶奶身穿绫罗绸缎,已经开始换上刚刚流行的短款旗袍,在南京、上海各大美丽的城市饱览美轮美奂的景色。
  
  谁耐“小楼昨夜又东风”,短暂的安逸“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国破家亡之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这一代人,命运开始了翻天覆地的逆转,眼前是无尽地悬崖断壁,他们是用血泪走完这段历史。一切文字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仅有的是心潮波澜、泪眼婆娑。
  
  “一蓑烟雨任平生”。奶奶几经坎坷,嫁给了刚刚奉父母之命被迫休妻的爷爷,开始了不幸的婚姻。有关爷爷的记忆,我只能停留在墙上镶嵌的老照片上。依稀记得爷爷很清瘦,颧骨很高,少言寡语。每次听到姑姑谈起他时,都充满了敬畏,似乎爷爷少了些父亲的慈爱、丈夫的温情。曾听说奶奶劳累一天,夜里偶有鼾声,爷爷就会很气愤地拽起奶奶的枕头顺手扔掉。平日里,奶奶很怕他,孩子们也都敬而远之。而我深信,细数爷爷的人生定会有无尽的苦痛与艰辛,只是山不可解、水不可解、清风不可解。
  
  “来如春梦了无痕”。怎奈命运无情,爷爷很早就离去了,撇下瘦弱的奶奶和不经世事的孩子们,一大家子的重担突然间压在了小脚奶奶的身上。父亲是家中长子,在苦难面前一夜长大,用坚实的臂膀和奶奶撑起了整个家庭,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谱写奋斗的历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这一代,也在奶奶和父母的庇护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长辈曾经耕耘的这块土地上,看高楼林立,看紫丁香绽放、看生活日新月异。
  
  这块土地,早已成为我们的又一故乡;闯关东的一代人,早已四世同堂。在奶奶弥留之际,父亲始终如一日,一直守候着。一直坚强的他,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终于禁不住泪水纵横。我知道,父亲这份情、这份爱,经久流年,永不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