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也会“老龄化”—1》

 自由自在008 2014-03-01

专家:李小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您能看出下面这两位的高血压有什么不同吗?很多人盲目认为:高压和低压都高才算高血压,而忽视了高压高、低压不高甚至偏低的情况。实际上,目前在老年人中,后一种高血压占到60%左右,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普遍,这类高血压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也更大。请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李小鹰教授主讲的《血压也会“老龄化”1》。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如果您自己或家人属于65岁以上的老人,高压大于等于140,低压小于90,就可以诊断为高压高、低压不高的高血压类型,在临床上叫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它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高压和低压的压差越大,对心脑血管的损伤也越明显。这种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从50岁左右开始,绝经期之后的女性更为普遍。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很多刚发现高血压的人群不愿服药,想通过芹菜汁、黑木耳等食物降压,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李教授就曾经遇到过单纯靠食物降压,却导致在短时间内血压波动明显,心脑肾都受到严重损害的例子。专家提示: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终身服药,食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如果是高压高、低压不高的情况,该不该服药?如何服药呢?您可以参照下表向您的医生咨询。李教授指出,对于这类人群,服药时必须记住的原则是不要让低压降到60以下,因为低压过低也会引起心脏的危险。尤其是高龄老人,高压不超过150,又没有明显症状的,可以不服药。而服药人群在减少盐的摄入,或者夏季血管舒张时,血压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减少药量。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2014年2月28日播出《血压也会“老龄化”—1》

    李教授提示:无论哪种高血压的人群,都应该在家中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时,袖带下方边缘要与肘部内侧留出一指宽的距离,测三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才是您的血压,家庭测量135/85就算高血压。另外,建议您把血压的变动与生活起居的关系记录下来,比如看某某电影血压升高等,下次就诊时能给医生作为参考。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