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葱鳞茎污斑病

 书摘知识 2014-03-02

         洋葱鳞茎污斑病
         病原  为总状匐柄霉。鳞茎颈部和肩部发生较多。表皮上生出许多形状、大小不
一的黑斑,病斑长度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可达5毫米左右,有时多数黑斑连成一片。病斑
不能透过表皮侵染鳞茎内部,也不引起腐烂,仅严重污损鳞茎外观。
         发生规律 洋葱鳞茎发病的菌源来自田间或贮运场所。灰霉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多由
叶片和假茎发病蔓延到鳞茎。干腐病在田间即可发生,近成熟期鳞茎的须根,被土壤中的镰
刀菌侵染而发病,以后扩展到茎盘和鳞片底部,贮运期间病情进一步发展。富柄霉在田间引
起茎叶发病,收获时鳞茎可粘附大量病原菌分生饱子。另一方面,青霉菌、灰霉菌、镰刀菌、甸柄霉和软腐细菌的寄主种类很多,且具有较强的腐生性。在蔬菜贮运场所,往往遗留许多残株烂叶,挛生大量病菌,洋葱人贮后,就可被侵染。当洋葱鳞茎具有较多机械伤口、虫伤口,环境又高温高湿时很容易发病。细菌性黑腐病的侵染途径尚不清楚,但由发病特点分析,菌源主要来自田间。
             防治方法   搞好有关病害的田间防治,减少田间菌源。适时收获,要在晴天采收,收获时要不磕不碰,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洋葱鳞茎受到机械损伤。采收后要充分晾晒
后贮藏,淘汰发病、有虫、受伤的葱头。在贮藏期间也要保持外皮干燥。人贮前,搞好清除
贮藏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贮藏期间要防止淋雨发潮,适时通风降温,及时清除发病和腐
烂的鳞茎。

    来源自一亩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