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收藏:洋葱干叶枯黄啥原因啊?(上)

 美美的添 2016-06-06

干叶问题已成为洋葱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常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直接影响葱农的经济效益。找到造成洋葱干叶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对提高洋葱生产效益十分重要。


一、病害干尖

1、灰霉病

【发病症状】

在田间发病主要危害叶鞘、花梗及鳞茎颈部形成淡褐色的病斑,内部腐烂,潮湿时病部长满灰色粉状霉。若在叶尖发病,先为白色椭圆或近圆形斑,直径1-3毫米,病斑不断扩大,能连成片而使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可发生灰霉。在花薹和小花上的病症,与叶尖发病相同。贮藏期发病,先在颈部或肩部出现稍凹陷的病斑,而后变软,呈淡褐色,鳞片间有硬色霉层,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鳞茎感病后常被软腐病茁再次侵入,招致腐烂、发臭。此病以高湿条件下发生灰色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褐色小菌核为特征,可与炭疽病和软腐病相区别。

【防治方法】

(1)在栽培管理方面,要注意清除病残体和适时收获。

(2)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连治2-4次。因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应轮换用药。


2、疫病


【发病症状】患部初现青白色不明显斑点,扩大后呈灰白色斑,致叶片从上而下枯萎,田间现一片“干尖”;湿度大时患部长出稀疏白霉,天气干燥时则白霉消失。剖检长锥形叶内壁,可见白色菌丝体,有别于葱生理性“干尖”。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问菌源;与非葱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雨后及时排水,做到合理密植,通风良好;施用套餐肥嘉美赢利来,增强寄主抗病力。

(2)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霜霉病

【发病症状】

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侵染,这类病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

【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年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红皮、黄皮品种较抗病。

(3)用种子重量0.3%的35%雷多米尔拌种,或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

(4)收获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5)发病初期喷洒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4、炭疽病

【发病症状】

叶部初生近梭形淡褐色至褐色斑,后轮生许多小黑点,由于病斑的发展,可使病斑以上部分枯萎。鳞茎感病时,开始先在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发生淡灰色褐色斑纹,扩大后连结成大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粒点。侵害嫩鳞片时,则先出现黄色凹陷小斑,而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部可探入内部引起腐烂。此病的特征是轮生的黑色小粒点会突破表皮,用扩大镜可看黑色刚毛,湿度高时,可产生乳白色孢子堆。

【防治方法】

(1)洋葱白皮品种感染炭疽病较重,有的品种鳞茎的外皮含有邻苯二酚;可以抵制病菌侵染,故栽培时可选用抗病品种。

(2)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

(3)进入雨季前喷洒50%炭疽福美、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160-240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可连治2-3次。


5、根腐病


【发病症状】

葱叶尖发黄,随后萎缩枯死,其根茎部组织变黑、腐烂,根系逐步坏死,最终导致死苗、死棵。一般情况,定植时伤根、定植后大水漫灌后,雨水多,再遇高温天气时,发病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