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低成本养基-原创舞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网站

 思考致富2014 2014-03-02

  基金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投资产品,其投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怎样才能在基金成长过程中捕捉到好的投资机会?如何较好地降低养基成本,这其中是有一些技巧的。

  一、在熊市中多买入,在大跌时多买入。

  俗话说,千金难买牛回头。对于基金投资来讲,同样如此。现在大盘公认已经处于一个长期的底部,对于选择基金中长期的投资者来讲,是难得的低成本购买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把握阶段性机会,在目前的大反弹行情中,把握较大的回调机会买入。因为一个月内不进行调整的机会不是没有,而连续几次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也不是不会发生。面对回调的机会,一次性地投入较多的资金购买,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选择绩优基金进行持续性投资,往往会起到摊低购买基金成本的作用。

  目前,各基金代销渠道都提供了定期定额买基金的办法,基金定投具有降低投资风险、手续方便、合法避税及摊薄投资成本等特点。对于定期定额投资者来说,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资产,达到零存整取的效果。长期坚持,可以实现神奇的复利效果,使“小钱变大钱”。

  在银行做基金定投业务,投资者一般也可享受一定的费率优惠。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有些银行会不定期地推出一些活动,降低申购等交易的费用,给投资者一定的优惠。目前工商银行正在举办优惠活动,新开办基金定投业务的投资者可以享受申购费八折的优惠;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话,从首期扣款开始,只要连续成功扣款12期,从第13期开始就可享受九折的基金申购费率优惠;若连续成功扣款24期,从第25期开始则可享受八折的基金申购费率优惠;而直接在网上银行或者电话银行申购基金,也可以享受八折的优惠。只要我们能坚持下来,就可以降低投资的成本。同时基金定投还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风险。因为是每隔一段固定时间投资,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因此在基金价格走高时买进的单位数较少,而在基金价格走低时买进的单位数较多,长期累积下来,成本及风险自然会摊低。

  三、巧用基金转换

  基金转换是指投资者在持有基金公司的任一开放式基金后,可将其直接转换成该公司其他开放式基金的一种业务模式。也就是说投资者大可不必在不同基金之间换仓操作,先赎回一只,再申购一只,费钱又费时,只需在同一家基金公司内部转换就行了。

  现在不少基金公司都对旗下基金的转换实行费率优惠,虽然基金转换费率及优惠程度各不相同,但对于投资人来说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交易成本。

  此外,基金转换的另一大特色是节省时间,以股票型基金为例,按照“先赎回再申购”的方式一般至少需要5个至7个工作日,而选择基金转换第二天就能享受转入基金的收益,避免了“投资空白期”的出现。

  当然,对于基金转换,我们也应该注意时机的选择。本身基金公司开设基金转换这项服务就是为了方便投资者的操作,但是不能因此就养成短炒基金的习惯,如果仅仅是因为费用低廉的原因去转换基金,那更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了。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则来把握和选择基金转换的时机。一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走势把握转换时机。股票市场经过长期下跌后开始中长期回升时,将货币型、债券型基金转换为股票型基金,以充分享受股票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当股票市场经过长期上涨后开始下跌时,将股票型基金转换为货币型或债券型基金,以回避风险。二是根据具体基金的盈利能力选择转换时机。基金公司下一般都会有几只不同风格的配置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表现有差异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当目标基金的投资能力突出,基金净值增长潜力大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将手中表现相对较差的基金转出。

  四、应用网上直销降低成本。

  基金的交易费率较高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投资者不适宜进行频买频卖基金的主要原因。在有条件下的情况下,我们最好通过基金公司网上直销来进行基金投资,因为网上服务成本低,基金费率打折优惠幅度较大,基金网上交易股票基金申购手续费率均降低至4折,货币基金申购赎回手续费全免。可以为投资者节省较多的手续费,网上购买基金是一种很不错的摊低成本的渠道。

  五、用基金分红进行再投资,也是降低基金申购成本的理想渠道。

  为了鼓励投资者进行中长期的基金投资,基金管理人都会推出一定的红利再投资的费率减免措施,用基金分红进行再投资,一般都免收费用,这对于投资者降低购买基金成本是有帮助的。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蔡华先)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