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大讲易经(一)

 zcm1944 2014-03-02
在北大讲易经——太易自主管理>

非常感谢作者殷旵,使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深入学习了解,并且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易经博大精深,我们大家都在学习的路上。


《在北大讲易经》  

    作者简介:殷旵(音hǎn),安徽省太湖县人。16岁时便步入了业余文学创作、业余通讯报道的行列,先后在报刊、电台发表小说、散文、曲艺、通讯等作品80多篇。来到北京后,先后在外文出版社中文编辑室、宗教文化出版社作编辑工作。2003年底,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英文版创刊,又被特聘为“汉文化专栏”主持北京大学易学社指导老师、中国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培训教授、中华老子研究会学术委员、美国东方文化事业基金会常务理事、美国加州美西易经学会理事。

    工作之余,对于易、禅、道、汉字等中华传统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家学渊源,从小就从父学《四书五经》。

    近年来,殷旵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中和之道》和《在北大讲易经》等,均为即兴演讲的录音整理稿。殷旵先生在即兴讲完六十四卦和易传,在易学界被专家们称为第一人,因为讲比写的难度大,且读来亲切,所以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读者的一致认同,故同时被聘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特邀培训教授、中华老子研究会学术委员。殷旵先生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有关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如第一届中华伏羲文化研讨会、第四届易学与当代文明国际学术研究会、04年文化高峰论坛等),并有二十多篇论文获得发表和交流(如《浅谈易经文化的先进性》《透过“造人”神话看伏羲女娲的神话思维》、《透过卦象看伏羲时代的“家人”》、《试论老子“可以为天地母”》等。

    殷旵先生近年来多次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宁波等地的企业和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以及中科院“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讲易、讲禅、讲道,特别是去年4月在北京大学连续作了“弘扬中国特色,构建和谐社会”的专题系列讲座,受到北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殷旵先生的讲座之所以感人至深,社科院王志远教授评价说:“他不是坐而论道。”他多年来深入到伏羲、周文王、孔子的故里考察、访问,同时又是热心的环保志愿者,是《自然之友》的老会员。社科院哲学研究生院王树人教授在国际易学联合会上评价殷旵先生的作品和讲座:“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也不仅仅是理性层面,而是一种悟性的层面。”殷旵先生讲课的理念是:“心量有多大,福报一定会有多大。心量是社会共修的心量,福报是社会共享的福报。”

    主要作品有:《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中和之道》、《在北大讲易经》、《中华传统文化精要普及读本》、《中华传统经典丛书》(赵朴初为名誉顾问并题词)、《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目前该作者已拥有固定读者群约100余万人。

《在北大讲易经》 序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不要放弃,不要等待,不要气馁,不要抱怨。就像骑着一辆单车,以平和的心态,融入到匆匆忙忙的人流、车流之中。你在前行,但属于你的路只有一条线;这条曲曲折折的,你并没有因为曲折而抱怨空间太挤太窄。使你欣慰和鼓舞的是,不是因为人多而显得窄,而是因为人多路窄而显得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竞争的乐无穷。人生的炬光在心头,在脚下,在一颗平和而快乐的心绪里。

    人流、车流组成了庞大的“大人”,每一个人,每一部单车就是“大人”中“自主”的个体。当我每次骑着自行车在车水马龙中曲折行走时,一次次体验着的是《易经》乾卦中“利见大人”的人生意蕴和作易圣哲们的人生境界——妙啊!得此意蕴和境界,其快乐的感受,黄金难换,唯有自主、自强、自尊中得。

《在北大讲易经》 序 卷首语

    卷首语

    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应北京大学易学社之邀,讲了“太易自主管理”系列(九讲),受到了一致好评。讲座的主旨,是用太极和《易经》的原理,表述“自主”的原创思维,意在启迪自主意识的文化自觉,提高自主管理的绩能,激发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对今天的中国年轻一代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现实生活中,求学与求职,就业与创业,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做工者与工作者……人人都面临竞争的残酷压力,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种种诱惑,压力与诱惑形成向上或向下、内在或外在两种“引力”,这种莫名其妙的“引力”无时不刻不在涣散着我们的自主意识。人人都有强烈的自主愿望,但又不自觉地放弃,或者放纵了自主的权利和机会。放弃和放纵又成为潜意识中二重“引力”,更为隐蔽地削弱了我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主的意识涣散了,“怎么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更加脆弱了,剩下的便只有听任教科书式的“怎么做”了。多少年来,模仿西方管理的演讲和培训,让中国人学到的几乎都是用概念表述概念,用定义解释定义的“怎么做”,第一是怎么做,第二是怎么做,第三还是怎么做。学了一大堆名词、术语,待到做时还是无所适从,亦步亦趋,集体地失去了“自主”,更遑论“创新”了——中国人的独立思考怎么啦?

    当年,毛泽东指挥三次反围剿和四渡赤水河,靠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从此,中国人站起来了!

    邓小平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的是——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从此,中国人富起来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当中国外交遇到严重的国际挑战时,周恩来总理深有感慨地说:“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从此,中国人登上了国际外交舞台!

    今天,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更需要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主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十三亿自主的“小我”才能凝聚成十三亿自主的“大我”。所以,这里从“我”说起。

    在这次系列讲座最后一讲中,我用个人自强不息、刻苦自学的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我对“自主管理”的理解,得到的是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里,还有必要说说广大读者的来信、来电和来访的事。自2004年,我们的拙作《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出版发行以来,海内外的来信、来电、来访不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和基层的读者,以真挚和迫切的心情表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渴求,对生活的向往和迷惘。相比之下,他们所描述的境遇和心情,正是我曾经用失败、挫折、打击乃至疾病体验过的境遇。甚至可以说,我父亲平反离休前后,我的起点、处境比有些读者自我介绍的还要糟糕。今天,我之所以能跻身于学者行列,能登上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讲台,能赢得海内外专家、读者的认可,拥有上百万读者群,其实,正是“自主”成就了我。近乎无望的人生逆境,催生了我强烈的“自主意识”,逆境的磨炼鞭策着我审慎“自主管理”,前所未有的时代又为我构建了创新的平台——我在“自主”中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终于从“潜龙勿用”走向了“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大人者,大众,众人也。虽然易学界认为,“大人”的含义是指“大人物”、“贵人”,或者“有道德修养的君子”等等,但我从“自主”的经历中深深地体验到,在“大人物”、“君子”和所谓“小人”之间,还要架一座便易的桥梁——大众,众人。一个能走向成功的人,首先利见的不是“大人物”,也不是“贵人”,而是身边的众人。我的成功离不开我身边的亲人、师长、领导、同学、同事、朋友,乃至所有与我相遇相识过的人,特别是那些鼓励、帮助、教诲过我的人们,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感谢他们,所以,我在讲座中多次强调“感恩”。用这份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回报时代,面向未来。

    “自主”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第二讲中,专题讲了“自”的本义(可以先读这一节),这里就不赘述。“主”字上面一点是火炬。人生之路,可谓渺渺茫茫,前程的吉凶悔吝似乎都在未知中。但渺茫并非渺无,未知却不可以无知。人生中的渺茫是好奇心的萌芽,前途的未知是进步的先知。无论渺茫,还是未知,唯有心头有一点星光,前面的路时时都是光明的。这点星光是人生的愿景,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唐三藏西天取经,经历魔难,九死一生,但他们并没因此而放弃,没有后退过半步,始终向前,义无反顾,最终不但取到了真经,回到了东土大唐,而且成了正果,做事与做人双成功。唐僧成功的秘诀,首先,有一个受世人敬仰、“利见大人”(有利于大众)的选项,项目的选择以“利”为指标,以“大众”为依皈。没有利的项目不是好选项,不能有益于大众的项目同样不是好的选项。项目的潜在之“利”,能利于多少众人,就能受到多少信任、支持和尊敬。

    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失败和委屈,都不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社会永远是公平的,许多屈才和意外,都包含有公平的潜规则。不公平的不是社会本身,而是对公平的不公平的理解。当你用公平的心态去善待他人,厚待社会时,一个正确的、有社会价值的选项自然会闪烁出点点星光,照耀着你去奋斗,去争取,当你终于成功时,回首顾盼——原来社会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的公平必须由每个人用努力去争取,公平不是恩赐,不是馈赠,是每一位劳动者辛苦的汗滴和劳动的收获。

    不要放弃,不要等待,不要气馁,不要抱怨。就像骑着一辆单车,以平和的心态,融入到匆匆忙忙的人流、车流之中。你在前行,但属于你的路只有一条线;这条线是曲曲折折的,你并没有因为曲折而抱怨空间太挤太窄。使你欣慰和鼓舞的是,不是因为人多而显得窄,而是因为人多路窄而显得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竞争的其乐无穷。人生的炬光在心头,在脚下,在一颗平和而快乐的心绪里。

    人流、车流组成了庞大的“大人”,每一个人,每一部单车就是“大人”中“自主”的个体。当我每次骑着自行车在车水马龙中曲折行走时,一次次体验着的是《易经》乾卦中“利见大人”的人生意蕴和作易圣哲们的人生境界——妙啊!得此意蕴和境界,其快乐的感受,黄金难换,唯有自主、自强、自尊中得。

    本书出版时间虽然耽搁一年多时间,由于一直在北大、清华及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北等企业讲课,加之本人的“汉语思维”课题研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所以,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亲自去细磨,是珍泉和尹红卿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书中难免有观点上的谬误,认识的偏颇,表达上的欠缺,敬请广大读者诸君,依然如故,不吝赐教,不胜感激之至!

    殷旵

    2007年4月于北京龙腾苑

《在北大讲易经》 序 目 录(1)

    目录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什么是“软着陆”

    三种龙的境界

    何为“太易”?

    野性与规则

    自主与创新

    人的野性

    规则

    社会中人的境界

    “管”的本义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学

    圣人的母亲

    关于孔子的三个问题

    青年孔子的仕途

    孔子管理经验三部曲

    孔子管理理念三部曲

    中国特色的管理

    反看《三国演义》

    延长你的生命

    情感管理法

    长城管理体系

    中国为什么落后了?

    ■问与答

    第二讲无名公、鼻子、小心翼翼

    悟性思维

    小水泡的故事

    彩陶中的太极思维

    无名公

    阳精与阴灵

    八卦的演绎

    元点与元典

    玄和素

    八卦的形成

    八卦与自然现象

    八卦与人伦关系

    合适与合十

    用孝心读《易经》

    认识你“自己”

    赤子之心

    呼、吸、息

    “小心翼翼”的来历

    “大心”与“小心”

    顶天立地的“自己”

    伸与屈

    ■问与答

    第三讲天地生人作息时间表

    怎么做与怎么想

    学易是为了占卦吗?

    “自主管理”从何处入手?

    “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诵出经中的韵味

    作息与消息

    十二消息的启示

    占卜的规则

    乾卦的规则

    坤卦的规则

    守住自己的胎息

    调息

    “文化”的基因

    观息与生息

    坚冰与薄冰

    ■问与答

    第四讲生活的节律

    八卦是怎么形成的?

    羑里的囚犯

    “三易”的取名

    无“心”的感应

    “氣”和“炁”

    永葆青春的“秘密”

    重浊之气与吃素

    “和事佬”

    文化“风水”

    做到一个“常”字

    神通与“傻瓜”

    上帝是什么?

    常态与反常态

    八卦与中医

    六十四卦的结构美

    作息与节制

    如何应对妄念

    历与律

    无序的稳态

    乐(yu?)与乐(l?)

    旅游的“任务”

《在北大讲易经》 序 目 录(2)

    ■问与答

    第五讲乾龙的野性与规则

    野性的另类释放

    “太和”与“大和”

    自然万物的五重造化

    彼与比

    如何才能知“己”?

    占卦与悟性

    “破蒙”与悟性

    呜—呼—哇

    什么是“拜”?

    寻找生活中的崇拜

    义与利

    “潜龙”的修炼

    “勿用”是不用吗?

    “当下”是“现在”吗?

    “不三不四”

    “补过”与改过

    乾卦里面的“吉”哪里去了?

    野性的释放

    第六讲安身立命与明心见性

    “朝”与“晚”

    结构与协作

    牝马的忠贞

    是同类还是朋友?

    什么是“直方大”?

    “无可”与“无不可”

    “非法”与“非非法”

    爻位的颜色对比

    先安身还是先立命?

    古人造字的微妙

    命是从哪里来的?

    “返老还童”是什么意思?

    好人命不长?

    唱午之鸡与报晓之鸡

    “阴元石”与“阳元石”

    自然造化的“八卦”图

    ■问与答

    第七讲安身立命与自主状态

    找回自己的童心

    日月为“明”与日月为“易”

    性与命的区别

    寻找“自己”

    立命与立志

    定位与安身

    无为法与有为法

    谁犯戒了?

    正气的力量有多大?

    步步都是“金砖”

    知识越多越好吗?

    放弃,还是不放弃?

    自主与自负

    1+1=0:中国的信念

    开泰与开窍

    和谐从“心”开始

    心里结祥云

    ■问与答

    第八讲明心见性与创新境界

    点悟与思考

    太易的思维方式

    先天父母之性

    日月为“明”

    神奇的坎卦

    石猴与美猴

    无门关

    真阳之“炁”与五谷之“氣”

    “耻”为什么是“恥”?

    “听”花

    从“作息”入手

    你会呼吸吗?

    小道理与大道理

    你“靠岸”了吗?

    ■问与答

    第九讲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

    “寻找”游戏

    “牧人”人——母亲

    寻找“母亲”的踪迹

    圣人是怎样教育出来的?

    《论语》与算盘的关系

    体验中国母亲

    学习母亲的厚德

    如何延长我们的寿命?

    谁是“大人”?

    ■问与答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钥匙、鞭子、规则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同学们、朋友们,晚上好!

    今天我主讲的主题叫“太易自主管理”,我的主要目的,想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做一些深层次的挖掘、整理。有人说这是一种功德,我认为,做成功是功德,但是这个功德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做。所以,这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缘起。我希望今天就是一个缘起,这个缘起、缘份也是一种火候。

    今天是“太易自主管理”首次开课,是不是到了一种火候?这个火候是老了,还是嫩了?当然还是嫩了,不到火候,那就要请大家共同来帮助我,一起看好这个火候,特别是在场的。刚才见面的有专家,有企业管理者,还有一些是官方领导人,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鞭策。我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得到大家各个方面的指导,哪怕是指着鼻子骂,都是好的。为什么?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我们自己的管理理念在当今也能有一席之地,有我们真正的自主创新,无论是什么我都能接受,所以,请大家一起帮助我看好这个火候。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什么是“软着陆”

    什么是“软着陆”

    第一讲的主题是“钥匙、鞭子、规则”。

    今天我主要是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哪条龙?”

    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龙呢?到底又是哪一条龙呢?《易经》乾卦为龙的象征,它里面有乾龙、田龙、勤龙、惑龙、飞龙、亢龙,那我到底是哪条龙?

    再讲“软着陆”。我为什么要讲软着陆?大家知道,《易经》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再加上易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等等,这些要讲起来,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非常忙碌,时间非常紧张,学习、生活担子非常重,要想一卦、一卦去学,一爻、一爻去学的话,条件有限。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的精髓,掌握它真正的东西,你掌握了其中的一点也就行。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大家知道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你们知道托尔斯泰最著名的著作是什么?《战争与和平》,对。

    《战争与和平》这是最著名的。有一位出版商问托尔斯泰先生:“你写了这么多著作,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位?”他讲:“中国的孔子、孟子对我影响很大,中国的老子对我影响巨大。”

    竟然三位都是中国的圣人。但是,我们从托尔斯泰的著作里面,没有看到“老子曰”、“孔子云”。他把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真正是吃透了,真正贯穿到他的小说里面,贯穿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故事情节里面去了。

    我认为,这就是软着陆。不要讲了“太极”还是“太极”,讲了《易经》还是《易经》,讲了老子最后还是一个老子。还是什么老子?是书本上的老子。是什么易经?是理论上的易经。这就是硬着陆。

    落到实处才是软着陆,不是落到软处就是软着陆,落到实处才能算是软着陆,落到一个空处、虚地方,那就是叫硬着陆。我讲《易经》,历来扣住孔子的一句话:“百姓日用,使民宜之。”老百姓都很适宜,这才是软着陆。今天,我把它落实到管理上。所以,我们不必要去逐卦、逐爻学习,我通过我的劳动把它做了一些归纳。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三种龙的境界

    三种龙的境界

    今天我请大家做出一个选择,飞龙、六龙、群龙这三种境界,你们理想中的境界是哪一种?你们选择哪一种?飞龙是九五爻,《乾卦》的九五爻是九五之尊呐,“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群龙是用九,也是乾卦里面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另外,在乾卦的彖辞里面有一句“时乘六龙,以御天”。这三种龙的境界,你们理想中选择哪一种?

    我想请全体同学来选择,选择第一种“飞龙在天”的请举手。好,祝贺大家“飞龙在天”;选择第二种“见群龙无首”的请举手。好,祝贺大家;选择第三种“时乘六龙”的请举手。好,谢谢!

    我相信,大家对这三种境界有一些理解了。现在,我再把我对这三种境界的理解奉献给大家。

    “飞龙在天”,这是一种境界吗?它不算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如果按地位来说,它是最高;如果按人生的辉煌、顶峰时期,得意或成功来说,它算是最高。但是,从真正的境界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还是“见群龙无首”,也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那么,“时乘六龙”呢?这个“时”很关键,是时代、时机、机会,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论语》里面有这样一个突出的句式,是什么呢?“邦有道,……邦无道,……。”“邦有道”,是指国家治理得很好;“邦无道”,是指国家治理得很乱。“邦有道”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邦无道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论语》里面反复出现十次,单独说的还有几处。

    孔子反复讲了这个问题。弟子提了一个问题,孔子就讲:邦有道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做,邦无道的时候你应该那样做。所以,“时乘六龙”是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人生的辉煌,也就没有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过程、人生成功和人生境界这三个阶段,我都要贯彻到这个系列讲座里面去。

    何为“太易”?

    我把这个系列讲座列了一个示意图,这个示意图主要是讲“太易管理”,实际上是“自主管理”。我没有把它叫做“自我管理”,我的想法是,不仅仅是要管好一个“小我”,更要管好一个“大我”。

    何为“太”?“太”是太极。大家都知道,上一次易学社已经邀请“国际易学联合会”的郭彧老师,他是研究太极、河图、洛书的专家,专门讲了太极。但是明天下午,我还要对太极做一个补充。补充什么?太极不是两个阴阳鱼吗?阴阳鱼里面有两个鱼眼睛,一个黑眼睛,一个白眼睛,这两个鱼眼睛代表什么?象征着什么?它有什么来历?明天我要专门来讲太极。

    “易”是什么?易象。易有易象、易理,还有易数。《易经》里面有“象”,这个“象”可以说是现象,也可以讲图像;还有“数”,即数字;另外还有“理”,就是原理。我们这里主要讲原理,八卦要讲原理。有人把八卦拿去占卜,说实话,他连八卦的原理都不懂。到一些旅游景点去,有人拉着我,要我占一卦。我就问他:八卦的原理你懂不懂?他不知道八卦还有一个原理。只有懂得原理,才能懂得“善易者不占”——不需要占。

    野性与规则

    我讲“太极”、“软着陆”,就是讲野性。为什么要讲野性?人有自己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天性的。我们都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还要民主、自由、人权,这些都是野性里面散发出来的东西。特别是一个小孩,他天真活泼,你要是压抑过多,那也不行。现在讲自主创新,你要是把人的野性压抑得过多,也谈不上创新。但是又要讲规则,没有规则,那就会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那也会坏事。

    所以说,现在随便给人一个民主、自由、人权,可能也会坏事。为什么?这个要时机成熟,每个人对这个都有理解。所以,这二者如何平衡、统一是关键。

    大家知道,草原狼之所以成为成吉思汗他们民族的图腾,是因为草原狼的野性是相当的野;但是,它又有它生存的规则。狼的生存规则与它的野性,达到了一种平衡和统一,所以它显得相当的厉害。这里我只是做了这么一个借鉴。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自主与创新

    自主与创新

    我再讲自主和创新。我们现在讲创新,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做前提,这种创新是虚的。为什么提出自主创新?就是我们的自主出了问题。如何做到自主?我们自己能做主吗?

    要做到自主,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小就叫“自己”,一直叫到大,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来历还不知道,我们应该要去探究一下。这个里面还有“小我”和“大我”,还有“小心”和“大心”,还有“作息”。小心在哪个地方?为什么要讲小心谨慎?为什么还有粗心大意?是怎么回事?最后又落实到状态和境界了。

    工作和学习,没有好的状态不行,没有好的心态不行;有了好的心态,就有好的状态;有了好的状态,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有了新的境界,才能做到创新。

    律、管、规,“管”就是管规律,同时又是按照规律在管。按照规律管,就是共修心量;按照规律管好了,就是一种福报。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人的野性

    人的野性

    再讲野性。野性分为三种野性:一种是自然的野性,一种是衍生的野性,还有一种是嬗变的野性。

    自然野性,是天性、天真、本善。天真,是讲一个小孩子天真活泼;本善,是“人之初,性本善”。

    衍生野性,是率性。《中庸》开篇是怎么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还包含坦诚,这也是一种野性中的东西,是衍生过来的;还有人追求散淡、逍遥、浪漫;还有人喜欢隐逸,道家就喜欢一种超脱、隐逸的东西。

    嬗变野性,“嬗变”就是变化,变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还有恐怖和战争。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民主、人权、自由”。这里讲的人权,不是讲一个人的人权,而是以13亿中国人“大我”为本的人权。如果不讲这种人权,只讲“小我”的人权,这就比较狭隘;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和平、平等、协调发展的自由。

    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一些空洞的东西,大家对这个必须有一个认识。在座的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官员、企业家,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你所处的位置就是管理的位置,你的管理向哪个方向倾斜,这个是很关键的。你的管理理念、管理对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管理效果?应该与我们这个社会达到一种协调、统一、同步,否则,你的管理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我们要以这个来衡量,我们心里想着,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民主呢?我们不是不要民主,我们要的是西方的民主吗?还是台湾式的选举民主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认识。

    民主也好,自由也好,我们应该记住《礼记》里面一句话:“事君者,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事君”,我们这里把它改一下,改为“事国”。我们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个。国家乱了,老百姓遭殃。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规  则

    规则

    再讲一讲规则。

    规则有自然规则和人为规则。自然规则是天道、地道、人道,这是《易经》里面的东西,第三讲就开始要讲到这个了。

    人为规则,我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规”字与“圭”字对比,“圭”是两个“土”字加在一起,开始是测量日影的“圭”,再加上一个“卜”字,那是一个什么字?“卦”字。“丨”是什么意思?直立起来的人就是“丨”,“丶”就是人的影子。古代测量日影,用什么来测量日影呢?用圭来测量日影的长短。圭是一种尺,有五寸长,它是专门测量人影长短的。

    这个“规”是量圆的,“矩”是量方的——圆和方。有人讲,我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到山上去练功,就要练这种功。有一本书叫《可方可圆》,我为这本书写了个序,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我认为,邓小平先生就是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高手。为什么?“一国”,就是右手画方,“方”就是方方正正,就是原则,一国是原则——不能变;“两制”,就是左手画圆,就是圆通、变通。

    我们常说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圭臬。臬是一个靶子,是射箭的靶子。今天的靶子分十环,射中十环的核心那就是中的(d?)。古代的靶子不是画多少环,而是画一个大鼻子,它的十环就是人的鼻尖,叫准头。

    “准”为什么是鼻尖?“准”和“绳”实际上是瓦工、木工他们用的工具。“准”就是平衡仪,古代是用一根竹筒,里面盛上水,有一个水泡。平衡不平衡呢?水泡在中间为平衡。准不准呢?以水泡为准。绳,就是用一根绳子吊着一个锤,检验墙体是不是垂直的,这就是准绳。

    那么,权衡呢?权衡是秤。你们现在可能没有看到过。古代的秤有秤杆,有两个耳和一个钩,中间还有一个用线吊着的锤,权就是秤锤。人用手拿着这个秤锤移来移去,掌权的人就是移秤锤的人。衡就是秤杆,秤杆为平衡——权衡。

    “度”,《黄帝内经》里面讲到“圣度”。

    “律”,规律。律是定音的。前面讲的那么多,实际上都是讲定形的,只有律是定音的。也就是说,规是定形的,也就是老子讲的“大象无形”;律是定音的,也就是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可以参考我的拙著《中和之道》)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管”的本义

    “管”的本义

    我们要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的管理是什么?从“管”字开始讲起。

    “管”的本义是什么?要讲“管”,先要讲“关”和“键”。“关”是什么?古代人称之为闩,进门以后要插上闩。这个闩还非常复杂,你们看繁体的“關”字,古代门内的闩是多么复杂,还用丝把它绕着。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有类似这样的门,有暗闩。一般人上我们家想开那个门,是打不开的。为什么?有暗闩。你用小指头点一下,门就开了,如果不知道暗闩,你是打不开的。出门呢?必须上锁,键为锁。古代的“键”是“木”字旁的“楗”,也就是说,开始的锁是用木做的。

    那么,钥匙呢?钥匙是竹子做的,所以管的本义是钥匙。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吹的乐器有一种叫籥,与笛子相似,与笙相似的。管为钥匙,所以以后用铜做的锁、用铁做的锁,锁的钥匙还是像管子。

    为什么管为钥匙?大家在电视剧上能看得到,管家、管事、管库,他们管什么?管钥匙。在电视剧上还有这样的情节,一个大家族的家长,他要将家交给另外一个人,怎么交呢?不是把一个家往这个人身上一放,而是交他一串钥匙。中国的东西都是有来历的。

《在北大讲易经》 第一讲、钥匙、鞭子、规则 圣人的母亲

    圣人的母亲

    我接着要问,孔子实际做过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上个月我和我女儿一起,到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去了,这里肯定有很多山东的同学。

    我们一下火车,就直奔曲阜师范大学的孔子研究院,有几位教授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在一起座谈了一个上午。下午,我们就直奔哪个地方?是去孔府、孔庙、孔林吗?没有,我们直奔尼山。为什么?我这个人历来喜欢去看源头的。我知道,在非常热闹的景点里面,你想看一点真实的东西,可能不太容易,我专门去人家不去的地方。

    尼山是什么地方?尼山是当年孔子的母亲求子许愿的地方。因为,他父亲六十六岁了,还没有儿子。为什么?他的大太太生了九个女儿,不是七仙姑,而是九仙姑,那就再娶一房太太。第二个太太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瘸腿的。在那个时代,残疾人也能继承父业,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食邑的大夫,他也需要一位像样的继承人,所以六十六岁了还要到颜府去求婚。

    颜府有三位女儿待闺,但是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出嫁给一个老头子。小女儿就跟她的父亲说,我在家听从父亲的,我愿意嫁。小女儿叫颜征在,那时候年芳十六岁。

    结婚一年后,两人还没有生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上尼山去求子,许愿回来后有孕了。当地有个规矩,要许愿必须连去三次。第三次到尼山还愿的时候,分娩的时间到了,怎么办?正好山底下有一个山洞,那个洞现在还在,叫“夫子洞”。

    我们到“夫子洞”里面去看了看,现在还很少有人去,还是保持得很原朴的。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是不一样的。

    “夫子洞”上面有一个亭子,叫“观川亭”。《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下面是沂水河。孔子站在那里面对潺潺流过的河水就想到,时间、人的生命和万物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样。

    然后,我们又到了哪个地方?颜母庄。颜母庄离尼山还有一段路,但是我们执意要去看。为什么要去颜母庄?我想到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你们都知道,中国有三母,一位是孟母,孟母三迁,还有一位是岳母,岳母刺字,这两位母亲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颜母(孔子的母亲)却鲜为人知,其实她有很多故事。

    孔子三岁的时候丧父,父亲去世了。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难道离得开家教吗?他的家教靠谁?应该是他的母亲。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三迁才到位,但是颜母一迁就到位了。孔子的父亲去世后,她就将家从农村迁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不仅仅是住在城里,而且是住在阙里,阙里就是皇宫门楼外面的那条街,孔子就住在那里。那里可是文化、政治的中心,鲁国当时是周朝在东边的文化中心。

    为什么?山东是齐鲁大地,当时的齐国等诸候国要想举行大的仪式的话,他们的舞蹈只能是六佾,但是鲁国有八佾的规格。在诸侯国中间,当时鲁国的规格是很高的。

    《易经》的爻辞是谁写的?是周公写的,卦辞是他的父亲周文王写的。孔子要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公之礼。曲阜当时是周公的封地,现在曲阜还有周公庙,所以曲阜是文化中心,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还不一样。当初,如果不是颜母一迁就到位,如果孔子还住在乡下的话,可以想象到他的生活环境和前途发展。

    孔子从小就经常到太庙去,每次到太庙必问礼。孔子经常去看一些祭祀活动,他都感到好奇。围观观看祭祀活动的时候,大人们都走了,都看不下去了,唯他如痴如醉。回到家里,他把家里的一些家具都搬到院子里摆起来,做什么?演绎那个祭祀仪式。他的母亲竟然不去责备他,而且还支持他,从大街上买了一些小玩具给孔子,让孔子在家里演绎。

    孔子六岁的时候,颜母就开始教他识字。到孔子九岁的时候,她就将他送到外公家里,他外公也是教书的。向他外公学什么呢?学礼、乐、书、数,数就是易,他九岁多就开始学《易经》了。为什么孔子说到五十岁才学《易经》呢?后面再讲。

    息陬村是孔子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这次我们也去了。孔子作春秋就是在那里作的。

    想到这位伟大的母亲,所以我要去颜母庄,去感受颜母祠。哎呀!颜母祠大铁锁锁着,我们从旁边的墙洞里钻进去,里面狼狈不堪,“文化大革命”中间打掉了。但是,我在那里感受这位母亲,感受相当不一样。第九讲我要专题讲颜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