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的“魅力量”——泥版书

 水西公主 2014-03-02

记录的“”(2)——泥版书

 

说明:这个系列旨在说明,掌握最先进信息技术(包括记录、传播、处理)的民族和国家,一定执当时世界之牛耳。

 

现代人把读大部头书戏称为“搬砖头”,媒体也呵护小学生,“每天背着砖头上学”,呼吁要“减负”。事实上,在6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读书写字就是名符其实的“搬砖头”。

 

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今天伊拉克的境内,流淌着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条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Sumer)文明。苏美尔文明起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那些个子不高、有着大眼睛和喜欢蓄大胡子的苏美尔人修建了复杂的灌溉网,用管状播种机播种,用打谷机给谷物脱粒,农作物产量非常高,一个人的收获可以养活几百个人。解决生存需求后,就转而寻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文明就应运而生了。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实质上是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了十二个城邦国家,商业活动繁忙异常,商业活动的副产品是需要计算和记账。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书写体系,用芦苇杆的分支压在湿软的泥块上,这种文字符号每一笔画的开始部分都较粗,末尾部分都较细,像木楔一样,因而被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初次看到这些文字,一般人都会误以为是许许多多只麻雀留下的一片片脚印。

记录的“魅力量”(2)——泥版书

 

两河流域缺少木材和石块,但是盛产一种质地柔软的粘土,所以制陶业相当发达。他们制做的陶器主要是彩陶,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常用的生活用具几乎全是陶制。当地人不但用粘土制砖盖房,还用它作成镰刀来割麦,甚至人死后用的棺材也用陶土烧制。如果当地盛产茶叶,说不定能造出紫砂壶来。把泥版当作记录载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青翠的苇荡,也成了大自然赋予的取之不竭的书写工具。

 

现在对泥版的翻译五花八门,“泥板”、“泥版”、“泥牍”、“泥简”、“粘土板”,倒也象形会意,而最早的泥版是肝脏形的。那个时候,祭神和占卜是头等大事,祭司或巫师通过烘烤山羊的肝脏,从肝脏上现出的纹理来探求神的旨意,并记载在肝脏形的泥版上,不过这不是典型的书籍。

 

各类泥版的大小不一,一般宽约8厘米,长10厘米左右,同一系列每块规格都相同。泥最大的一般不超过50厘米见方,比打开的笔记本电脑略大,重量大约一千克左右,也和笔记本电脑相仿,不过容量可就天差地别了。书写时,先用细绳在潮湿的泥版上面压上格子,用指甲、芦苇、树枝、金属、石器等尖硬之物均可书写。若没写完或文字尚需增删,只要用湿布将泥版包起来,保持湿润随时可以修改。需要保存伸至长期保存的泥版,在阳光下晒干,就可以成为坚硬的泥版书。这有点像土坯,没有烧结还是生土,泡在水里就可化开。“来自尘土,归于尘土”(dust to dust),几千年后的《圣经》好像在给它做注解。这种“可逆可再生”材料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绿色”和“可持续”的。

 

为了能永久保存,有的泥版经过了焙烧,就成为烧结的泥版书。许多泥版书存放在特制的陶瓷书箱中,并在书箱上挂一块形制较小的泥版,在上面写明书的类别和日期。烧结的泥版最大的特点是不怕潮、不怕火、不怕蠹,百毒不侵,类似纸张那种害怕鼠吃虫咬的娇气毛病一概没有,虽然烧制成本略高,但保存于档案馆和图书馆的文献,享受这种“烈火中永生”的待遇,还是够格的。战火摧毁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唯有泥版书历经劫难,流传下来了。

 

苏美尔人还使用独特的书写技巧来减少不断刻写手工劳动的工作量:一是泥土印章,另一项重大的发明是圆筒印章,他们把文字刻在圆柱上,然后圆柱在湿润的泥版上滚动,将圆柱上的字印到泥版上,有点像今天的印刷。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就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亚述人于公元前7世纪在首都尼尼微(Nineveh)修建的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图书馆,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目前这批泥版中的二万零七百二十片保存在大英博物馆。泥版上记录的大量谚语、神话和史诗,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比如:“妻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有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等等。

记录的“魅力量”(2)——泥版书

上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被认为是现今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后人称之为“泥版书屋”。书屋中有大教室、小教室,还有泥版文书的储存地。在组织和管理上,泥版书屋已经具有现代学校的雏形了,校长因其学识渊博而被称颂为“你是我敬仰的神”,负责给学生准备泥版、检查作业的助教称“大师兄”。学生要完成学业,读过的泥版要以吨计,用“著作等身”“学富五车”在那儿夸人,就显得标准太低了。学校管理制度也是赏罚分明,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对违规的学生,一般是用鞭子抽打或用铜链锁住双脚关禁闭。

 

起源于西亚的泥版书,用途非常广泛,商人们用来记帐签约,学生们用它练习书法、演算作业,政府则用它发布政令、军令,学者就用它著书立说了。当时西亚各国的往来书信或签订条约,也都使用泥版书,楔形文字几乎成为当时国际外交上所通用的文字,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也都用这种载体作为书写的材料。在希腊克里特岛的宫殿废墟内也发现一些泥版的残片。

 

其后的4000年中,楔形文字被海蒂斯人、巴比伦人、赫梯人以及亚述人所采纳,在中东传播的过程中构成了许多语言的基础。腓尼基人在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它更简单,易于掌握,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到公元前后,楔形文字最终被人们所遗忘。泥版书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公元1世纪,后被羊皮纸代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