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赵州品鱼吃梨

 丘山书屋75 2014-03-03

赵州品鱼吃梨

    我姑爷家是赵州的,有机会去过几次,当然是好招待了,故对赵州的吃货略知一二,并产生了兴趣。

    “无鱼不席”。赵州人过年过节或宴请宾客,席有一道菜肴极为重要,那就是鱼,婚宴尤不可少。把鱼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我想一方面因为当地不产鱼——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大概是为了讨个好彩——“年年有余”,这当属于民俗范畴。除了不可或缺的鱼外,席还会整只卤煮和整只红焖猪肘子,当地俗称这三道菜为三大件。
    赵州是个地表匮乏,基本不产鱼虾的地方。但当地人却能做出花样翻新、味道迥异的鱼类美食。行走在这里,不论县城的老字号饭馆、豪华的星级酒店,还是乡村街的饭铺,都能为食客提供鲜香味美的鱼类佳肴。如鱼、红烧鱼、干烧鱼、铁锅炖鱼、煮鱼、石锅鱼、油泼鱼、川椒鱼、深海鱼、清蒸鲈鱼等等。
    鱼,当属赵州民间一道传统菜,它是餐桌的一款凉菜,最宜在冬季食用。鱼的食材为鲤鱼,经过长时间的炖制,使得鲤鱼骨酥肉烂而型不散,正所谓千滚豆腐万滚鱼。如今,有了冰箱,夏季同样可以吃到风味独特的鱼了。我曾在北王里镇黄市村一家路边小店吃过一种鱼,荷叶鱼。端桌来,盘子里是一尾被荷叶包裹的鲤鱼,这应该是带着荷叶制的。烂的鱼既有鱼的鲜香,还夹裹着荷叶的清香,品味这道菜,恍若到了鱼米乡。同来的朋友说,来这里的食客多是奔荷叶鱼而来,它的座率最高。
    红烧鱼在赵州最为普遍。农村人家婚娶筹办喜事,时兴几天在门头上插两面旗帜,男方大红旗,女方粉红旗,这就仿佛消息树,告知乡亲们家里有喜事了。贺喜的亲朋好友来了,便集中在搭好的大棚里招待,一个棚能盛几十桌,俗称喝喜酒。一连几天厨房的大厨最为忙碌。红烧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所以,来客的前一天,事主家就盘灶支锅开始炸鱼、炸丸子、煮。炸好的鱼呈金黄,被整齐地排列在又大又圆的蒸笼里,备次之用。
    次一早,大厨们预备好大号铝盆将炸鱼撂进去,兑好的佐料汁也倒了进去,料汁里少不了葱姜蒜、辣椒、料酒、大料和盐等等。加,当没过鱼时火炖制,吹风机拉开了,嗡嗡嗡作响,炉膛里冒出蓝的火苗,顷刻,火苗变作红红的火,舔着盆底,不大工夫盆里开始泛起花。吹风机适时停下,没有了风力作用火势渐渐变慢。橱子将鱼盆盖盖子,又去忙别的活了。     
    鱼,就坐在慢火咕嘟这么一个午,空里弥漫着鱼的鲜香。中午,喝喜酒的客人到了,大厨师一手抄鱼盘,一手拿漏勺,把腾腾的红烧鱼,捞到小伙子们端来的条盘中,鲜香四溢的红烧鱼被迅速送到客人的餐桌,这当然是最受欢迎的一道美味!一位画家博友回忆到:“婚宴一般‘过事儿’,年轻时逢到有本家‘过事儿’,干得最多的就是端盘子菜,就喜欢端那道鱼菜了,那个香啊……”

    人们说,一道拿手的菜,就能撑起一个饭店的门面。坐落在柏林大街的龙发饭店算一个。他家的干烧鱼,堪称一绝。客人来吃饭,没有不点这道菜的,多少年来,都这样。就像歌唱家有自己的保留曲目,每有演唱不管来几首,演唱保留曲目是必须的。说起干烧鱼,44岁的老板刘振伟打开了话匣子就关不住:“十五年前,我的饭店没这儿,那时在永通路的东,也龙发饭店。干烧鱼的厨艺是那时聘请的大厨带来的,大厨说,这是当地的一道传统菜,外地并不多见。菜品推出后果然回客很多。我呢,经常到厨房帮厨,慢慢学会了这道菜,保持了原汁原味。”龙发饭店,选常见的鲤鱼,去鳞抠腮、除去内脏,在鱼两侧各剡数刀,涂 盐、味精、椒粉、料酒腌制去腥。之后过油,将鱼炸金黄。锅里的底油烧到七八成热时,放葱姜蒜、辣椒、炝锅,倒入准备好的猪丁翻炒熟、鱼入锅,加入和适量白糖、醋、盐等调味,自然收汁。干烧鱼的感是外焦里嫩、干香微辣。这对于吃惯了红烧鱼的赵州人,红烧、干烧一字之差,就了赵州人另一道适宜佐酒,干烧鱼无疑会为自己的味蕾带来新的惊喜又可下饭美味佳肴。
   赵州人喜欢吃有着传统风味的鱼制品,因为它有一种的缱绻的乡土怀在里面。对于舶来品鱼类食品只是尝尝鲜而已,仿佛不大习惯。

梨果的品种可谓多矣,如山东的长把梨、大香梨、晶梨;河北的鸭梨、圆黄梨、雪青梨、红梨;安徽砀山梨以及新疆的库尔勒香梨等等,屈指算来应该有大几百种吧。这些梨果各有特,但我最吃的还是赵州的雪花梨。
    我曾对雪花梨的名字大为不解,明明是一的黄金甲,却为何冠以如此女人味的名字呢?后来,有人为我揭开了谜团:梨果熟后果皮金黄,剖开果细嫩、洁白无暇、如霜似雪因而得名,我不由地暗自佩服取名者的高明。
    正如山西面食“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赵州雪花梨除鲜食外,家乡人还创造出多种熟食方法,如煮梨、蒸梨、烧梨、烤梨、煨梨、烀梨、梨丝窝、拔丝梨等等,雪花梨到了赵州人手里,被摆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记得有一次,我到梨区下乡,吃到老乡家做的蒸梨。那家主将硕大的雪花梨从顶端半公分用刀切开,挖去梨核装入冰糖,然后笼屉蒸熟。霎时,小院里一淡淡的清香便弥漫开来,蒸熟的梨子,不待端餐桌我已经垂涎滴了。冰糖蒸梨甘甜润肺,那滋味真是甜在里,渗入心中,回味无穷。雪花梨不仅吃着可,它的果实中还含有大量人体直接吸收的各种有机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难怪梨区人有这样的俗语:“午饭过后一个梨,清败火吃不俗”。
    有句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话同样适用于雪花梨,它只能生长在家乡的土地,才甘如蜜、脆如菱,一旦移栽到其他地方,味则大变。有经验的当地老梨农说,赵州梨园地滹沱河故道,属沙壤质土地,候和光照均适宜雪花梨生长。所以,正宗雪花梨只能产在这里。
   “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了集。”中秋时节雪花梨熟了,果园里,碧绿的叶子、金黄的梨果,斑驳的织在一起,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调板。偶有微风吹过,便浮动起阵阵熟梨果的馨香。让人不由记起丁玲笔下的果园:“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微微的摆动,怎么也不住那一累累的稳重的果子。在那树丛里还留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象在雾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选“梨王”是采摘时节的又一场好戏。家家户户将园子里,最大的果子挑出来,送到县里设立的擂台,中选“梨王”的不仅能得到物质和现金的奖励,还能风风光光电视。去年,县里选出的“梨王”重达1900克,将近4斤。采摘时节,是梨农最欢乐的子,一年的风风雨雨、一年的辛辛苦苦,都被丰收的喜悦吹去。这时候,连城里人也都赶来凑闹。自从家乡开办梨果采摘节后,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梨园采摘观光。人们惊讶于25万亩果树的规模,震撼于每年5亿公斤的产量,更被片的百年老树所吸引。我曾接待过许多前来参加采摘的游客,他们面对百年老树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出同样的问题,赵州雪花梨究竟有多少年栽培历史?我居然想当然地按报纸一条消息回答,可能七八百年吧。这条消息大致意思是:“董庄村梨园发现了19棵树龄在300年以的老梨树,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株已有700多年,石家庄市园林局已命名它们为“一级古树”,并实施挂牌保护。”后来,一翻史书,我就知道自己误导人了。史志记载的是,赵州雪花梨从汉代即开始种植,到南北朝时为“宫廷贡品”,北魏时,魏文帝诏令为宫廷御梨。这样说来,赵州雪花梨的栽培历史已经有1700年了。
    乡百姓将雪花梨看是宝贝,而居庙堂之高的达官贵人同样也对它怀有深深的结。唐朝著名宰相李吉甫是赵州人,每逢中秋佳节梨果熟时,倍思故乡,曾写下《思乡诗》:“正是北州梨枣熟,梦魂秋到郊园。”家乡人更愿意将风味优美的百果之宗的雪花梨,作为佳品,馈赠贵客。历史曾有过这样的传说:清乾隆皇帝南巡途中小憩柏林寺,当朝进士米绎如等晋献雪花梨,乾隆皇帝品尝后褒奖不已。如今,大寺庄村还专门辟有60亩梨园,做为务院特供梨基地。当年,封建帝王曾享用的“宫廷御梨”,如今走了新中宴餐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