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俗剪纸

 红三叶 2014-03-04

 

(一)年俗剪纸

同全国各地一样,在陕北人的生活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时张贴剪纸的习俗在延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忙碌一年的人们,过年的时候总会将自己居住的窑洞里外装扮一新,再穷困的人家也要在门上、窗上、墙上、碗架上贴满红红绿绿的剪纸,烘托红火热闹的节日气氛。一进腊月,节日的气氛一天天浓起来,那些巧婆姨俊女子们便围坐在热炕上,手拿剪刀在红红绿绿的纸上施展才艺,不一会儿,一幅幅惟妙惟肖、充满生活情趣的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剪纸便在她们灵巧的手中诞生。她们把剪下的窗花摆在炕上,评头论足,有些好的样子便相互传阅。剪纸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尺之一。通过剪窗花贴窗花,村里人会对她们有一个评价,那些心灵手巧的剪纸能手都是人们称道的“好女子”“好婆姨”。

腊月二十三“扫旧日”这天,人们要打扫房屋庭院。屋舍清扫干净后,就开始张贴窗花、墙花、筷篓花、炕围花、板架对子、板架云子和灶神帘子、土地神帘子,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年三十贴对联之前。在那新糊的白格生生的窗纸上,张贴着布局匀称的窗花,把简朴的窑洞打扮得花花绿绿,生机盎然,满村像是举办一场异彩纷呈的剪纸艺术盛会。这些剪纸寄托着人们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延安市各县(区)有关年节剪纸的习俗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的俗规、禁忌。安塞腊月天,妇女们有相互赠送剪纸的习俗。以前安塞农村生活苦焦,纸张稀缺,特别是红纸非常珍贵,用红纸剪出的窗花更为宝贵。所以,安塞妇女以此作为贵重礼品相互赠送。

在志丹习俗中,腊月二十三是窗子的生日。人们认为这天一过,神鬼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人间的事就没人管了,人们可以在门窗上动土木,如修补、刷漆等。糊窗子一般由家中的男性进行,贴窗花的时间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一般由家中的女性来贴。

延安各县(区)农家都敬有灶神。灶神在人们供奉的家神中是“一家之主”,腊月三十晚上要迎灶神。志丹、安塞、吴起等县由家中的女长辈敬迎灶神,并由她们亲手剪一幅灶神帘子贴在神龛上。灶神帘子多是福、禄、寿、禧的文字,或者是蝙蝠、鹿、鹤、喜鹊等形象组成的图案,神龛边还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而在洛川、黄陵等县迎请灶神要由男长辈进行,剪灶神帘子则由女长辈进行。贴神帘子一方面是为遮灰尘;另一方面认为灶神是:“人间司命主,天上耳目神”,灶神爷总是把主家的事无论好、坏都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怕灶神爷上天讲坏话,就剪一幅神帘子贴在神龛上遮住灶神爷的视线,使他看不清人间的事。

延安北部的安塞、志丹、延川、子长、延长、宝塔等县(区),在腊月三十这天下午,有在门楣上贴“瓜子娃娃”的习俗。这类剪纸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用南瓜子做头,黑豆做抓髻,身子用红绿纸拼贴而成;另一种是用红纸剪成形似瓜子的“抓髻娃娃”,画面由七人或五人手拉手连成一排。“瓜子娃娃”也称“守门娃娃”,以防鬼魅瘟疫入侵。

在安塞,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吃罢饺子,男人们拜完年,妇女们就三五成群地到各家各户看窗花、墙花,看谁家剪的窗花、墙花技艺精湛,特别是对已进入婚龄的女子所剪的窗花尤为关注。主家也盼望村上婆姨们的到来,希望女儿的剪纸能得到好评,待来年能找一个好婆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