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崎港(白马港)的开浚及其名称的变迁

 见明图书馆 2014-03-04

黄崎港(白马港)的开浚及其名称的变迁

李健民

 

黄崎港即今之白马港,是闽东第一大河长溪唯一的出海口。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黄崎港是闽东内陆与外界交通的生命线,在闽东的文明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黄崎港的开浚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唐朝末年光启年间(885887年)河南固始人王审知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王潮死后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尽有福建之地,后来唐昭宗封他为琅琊王。王审知政权为了在政治上加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每年都要北上进贡;贡品船载舶运,出福州洋面向北航行。当时航海技术比较落后,在抵浙江宁波海域之前都是循着海岸一级一级前进;加上北航的海船需在阴历六七月间启航才能够得到季节风之便利,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又是台风季节,所以中继站和避风港就显得十分重要。

黄崎港是福建北部沿海最大的天然港,而且地处福州和温州的海路中间,为“州县要冲,海洋喉舌”1,是北航海船中继和避风的理想首选。王氏主闽之时,其经济基础建立在对外交通上面,当时的黄崎港尽闽东北之地利,是一个重要的商港,同时还肩负着“招徕海中蛮夷商贾”2的重任。黄崎港对王氏政权是如此重要,但在当时却有巨石挡江,水道梗舟,非常不利于沿海水道与北方的交通和对外交往。古书上记载“福建道从海口黄崎岸横石巉峭,常为舟楫之患”3。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王审知决定开浚黄崎,疏凿港道。六年之后,也就是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事成。勤劳勇敢的劳苦大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山河的面貌,创造了人间奇迹。

光绪十年《福安县志》引录了《金溪闲谈》关于开浚黄崎的一段记述:“黄崎镇先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覆溺。王审知为福建观察使,尝欲凿之而惮于力役。乾宁五年,因梦金甲神自称吴安王,许助开凿。及觉,言于宾僚,因命判官刘山甫往设祭。祭未毕,海内灵怪俱见。山甫于僧院凭高观之,风雷暴兴,观一物,非鱼非龙,鳞黄鬣赤。凡三日夜,风雷始息,已别开一港,甚便行旅。驿来以闻,赐号甘棠港。”4淳熙《三山志》(卷第六)、万历《福安县志》(第一卷)、《闽书》(卷三十一)、乾隆《福宁府志》(卷之四下)、《十国春秋》(第九十五卷)等典籍均有相似的记述,并云开港之神为“显应侯”(或“显灵侯”)。

显应侯姓薛名念,系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五世孙5,福安建有他的祠庙。宁德县也有显应侯祠庙,该侯姓黄名岳,《宁德县志》称:“侯于五代时以能至风雨雷电,裂黄崎大石,通港利,济舟楫,封永灵公。……绍定丁亥加号显应。”6其实“显应侯”究竟是哪里人,姓薛还是姓黄,这些对我们今天已经是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据此推知,所谓“金甲神”就是来自福安、宁德两县的广大胼手胝足的劳苦大众。

黄崎港的开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7于是后人在描述这一历史事件的时候,一方面让广大为这一伟大工程出力流汗的劳动大众隐居幕后,将他们六年的辛苦劳作轻巧地神话成短短的“三日”,还人为地把他们幻化成一个“非鱼非龙、鳞黄鬣赤”的怪物;另一方面则让工程的组织者王审知极尽风光。

历史的评价从来就有两个系列。

一是“官方”的。唐昭宗因为王审知组织开浚黄崎港有功,为了褒扬他的政德将黄崎港赐名为“甘棠港”8。唐天祐三年(906年)还为他立了一面《恩赐琅琊王德政碑》9。今天这一面碑仍立在福州市中心庆城路的闽王祠内,碑高4.9,宽1.87,据说这还是著名的“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碑中关于黄崎港的一段这样写道:

“闽越之境,江海通津。……山号黄崎,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公乃具馨香黍稷,祭祀神祇。……祭罢,一夕震雷暴雨,若有冥助,达旦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虽画鷁争驰,而长鲸弭浪,远近闻之而异之。优诏奖饰,乃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

另一个则是“民间”的。老百姓为了纪念王审知,将黄崎(今下白石)这一带山水全部冠上“白马”的名称,于是有了白马河、白马港、白马山、白马角、白马门等等。

由于往事越千年,当年命名的初衷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深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黄崎港是如何“巨石梗舟”,后来又是在什么时候、由谁主持这一造福子孙万代的开浚工程。人们觉得眼前这2000多米宽的江面,茫茫一片,自古以来本来就是畅通无阻。于是,为了解释“白马”名称的由来,人们不是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而是把目光投向港道出海口一座小山的天然图案上,并且演义了一段传说。光绪十年《福安县志》云:“白马门山,岩石嵯峨,下有石壁峭立,中嵌小石,天然白马。隔江又有巨石对峙,参差林立,累迭而上,架空玲珑,名马槽石。是为邑之水口。”10这一说法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流传。

笔者为此曾经到实地考察过。表面上看来基本情况与光绪志的记载相合;但是“天然白马”并不是嵌上去的小石,而是石壁下方临水处一个凹陷的天然图案,肥“身”、短“腿”、突“喙”,与其说像“马”,不如说类“猪”。另外,石壁上方有一座“白马神庙”。庙内主神浓眉大眼、隆鼻方口,甚类马貌,着白色袍;下方的神牌上写着“玉封东海宝殿白马神王之神位”。

这位“白马神王”究竟是何方神圣?白马门山的得名真的就凭山崖下那个凹陷的图案?笔者觉得实在有些附会。请看明万历二十五年的《福安县志》:“王审知为人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11(此语源出《新五代史》卷六十八)愚以为这白马门、白马门山、白马角、白马神庙、白马神王,以及白马河、白马港等诸多带有“白马”的名词,应该都与王审知的坐骑白马甚至“白马三郎”王审知本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昭宗以“甘棠”来称颂官吏政绩,老百姓则以王审知的名号或坐骑来直呼开浚后的黄崎港。这不正是中国民间纪念历史人物最为顺理成章的常见手法么?民间自发的东西往往比官方的更为长久,“甘棠港”这个名称由于没有得到民间的认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今天还有多少人知晓白马港曾经被赐名为“甘棠港”呢?

黄崎镇在唐代就是闽东的经济重镇,唐末港道疏浚之后进一步繁荣。“江海通津”,“画鷁争驰”,“远近闻之而异之”,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历史画卷!宋朝熙宁年间(10681077年)税场从三江口(官井洋)迁到这里,崇宁三年(1104年)后又在这里创设镇厅、收税亭和市易库厅,“置监镇,从省部指挥”。黄崎一跃而成为当时福州的四大名镇12之一,给长溪流域带来了无穷商机。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着它的无限好处。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倭患,“弘治末(1505年),徙白石巡检司于此”13,这个著名的商港同时又成为一个军事要塞,并且开始有了“下白石”和“白石司”的名称,而巡检司原所在地也就改称为“上白石”。

上世纪50年代,黄崎镇正式改名为下白石镇,从此黄崎港的名称也正式为“白马港”替代。

在离白马港10多公里的上游临江处有一个叫做“甘棠”的市镇,旧时又称作“甘棠堡”,与黄崎共为长溪下游重镇。甘棠镇的形成和得名历史上也有着难忘的记忆。

宋元丰三年(1080年),有赤岸人(今属霞浦县)林美和乘船到苏阳过访同窗好友。林美和沿黄崎港道溯流而上,抵苏阳,“见其门首海地,堪以围塘”,就与志向相同的好友们商议,决定渡江,合力围塘造田。林美和围于南,所围之塘叫做南塘;朱、金、郑三姓系官家,所围之塘居于中,叫做官塘;陈、苏二姓围于外,所围之塘叫做外塘。“先因筑海成田,后遂即其地而居焉。三塘之名始于此”14。这次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共用了60余年,绍兴十年(1140年)竣工,筑堤10.16公里,围成海田大片,形成今之“甘棠洋”的雏形。此后历朝历代的劳动人民继续含辛茹苦,不断扩大围垦面积,使今天的甘棠洋拥有良田万亩,成为名闻遐迩的闽东第一洋。

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犯福建沿海,福安县也深受其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又有一股倭寇侵袭福安,遇到福安军民的顽强抵抗,后来这股海贼被戚家军歼灭。知县卢仲佃即收聚和发动三塘百姓以及避难到县城的乡绅,组织他们围筑坞堡以自保。卢仲佃“手书火牌谕招三塘百姓”:“尔等皆豪杰有志之士,久离乡土,何不相其地利,围筑土堡?助尔一半城工。”15三塘百姓在卢知县的鼓励下,奋力围筑土堡,自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六月始建,嘉靖四十五年十月竣工,历时三年多。土堡周长达1585,分东西南北四门,城墙外还有护城河。坚固的坞堡使三塘百姓免受倭寇的劫掠,人们“见城思卢,犹周人见棠思召”,遂将“三塘”改名为“甘棠”。16

由此可见,“甘棠(镇、堡)”与“甘棠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象。一些论者不明历史的曲折原委,仅凭字面主观臆测,将二者混为一谈;甚至还将黄崎港之“黄崎”认为就是连江县黄岐半岛之“黄岐”,张冠李戴,实在是极大的误会。 

                 

【注释】

1明·陆以载《福安县志》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

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八《王审知传》。

3]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

4]清·张景祁《福安县志》卷之三十八。

5]明·陆以载《福安县志》第九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

6]清·卢建其《宁德县志》卷二,乾隆四十六年修。

7]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6页。

8]《甘棠》是《诗经·召南》篇名。传说周武王时,召伯(奭)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人思其德,因作《甘棠》诗。后用作称颂官吏政绩之词。唐末改黄崎港为“甘棠港”称颂王审知;明朝改三塘为“甘棠”称颂卢仲佃。

9]该碑系唐·于兢撰文。《全唐文》卷八四一、《新五代史》卷六十八、《十国春秋》卷第九十均有收录。

10]清·张景祁《福安县志》卷之四。

11]明·陆以载《福安县志》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

12]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公廨类》。余三镇为福州闽安镇、福清海口镇和古田水口镇。

13]明·陆以载《福安县志》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

14]林机先《甘棠迁城立堡记》,见清·陈一夔主纂《甘棠堡琐志》。

15][16]清·陈一夔《甘棠堡琐志》卷上。


(原载《三都港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