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深微 情味醇香

 丘山书屋75 2014-03-05

笔墨深微 情味醇香

                                                                                              ——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寒酸

    清代周涛在《三戒庐笔谈》中说:“《红楼梦》笔墨深微,初读不知,而多读一回便多一种情味”。这当是他读《红楼梦》得其三昧经验之谈。《红楼梦》写的虽多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日常生活小事,但反复阅读、仔细揣摩,就能体会到这部小说的每一回文字,笔墨深微,情味醇香,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寒酸”。写的正是所谓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的事情,而且文字不多,情节简单,但它却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在第八回中,一次薛宝钗忽然小病,宝玉前来梨香院探视,寒暄之后,二人先是互看通灵玉,而后因宝玉嗅到宝钗身上有一种奇香,说到清香、药香,谈话间黛玉也来探望宝钗,于是薛姨妈摆茶烫酒款待他们。单看故事似乎近于平淡,但细细地品味就能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琐事中看到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征和他们细腻微妙的内心世界。

    宝玉来到梨香院先到薛姨妈房间请了安,便到里间去探望宝钗。因在《红楼梦》中到这一回宝钗才正式出场。所以通过宝玉眼睛刻画了宝钗的外貌,宝玉一掀帘子迈步进去,便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一个漆黑油光的?以,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薛宝钗专心女工,穿着半新不旧,不点唇,不画眉,是她“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外在表现。二人闲话中说道“通灵宝玉”。宝玉便取下来交给宝钗观看。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来“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便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婴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了我的呢。”宝钗被缠不过,“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托了锁忙看时,果然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纤。“不离不弃,方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这段细节描写,把宝玉、宝钗、乃至莺儿的性格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作为薛宝钗来说一个安分守己的大家闺秀,自然恪守婚姻天定的学说。他看到宝玉有玉,联想到癞头和尚说过的必须与有玉的匹配,方可免灾避难的话,“金玉良缘,这个活生生的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正值青春妙龄的薛宝钗,怎能不春心拂动。她说莺儿发呆,其实正是她自己发呆。莺儿先说这宝玉上所刻之字,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进而又要把癞头和尚说过的话和盘托出,整个一幅小孩儿家口没遮拦的天真形象。

    宝玉看金锁也看得发呆,不过他只是有感于金锁上的字倒真的与我的是一对儿。。关于“金玉良缘”的话。他一无所知。正因为心里无所思,才不加思考脱口而出,表现了他的爽快、莽撞、表里如一。三个人中只有宝钗明白其中的奥妙,然而她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又怪莺儿不去倒茶,借莺儿话题,顾左右而言他。这既表现了作为一个姑娘家的羞涩心理,也表现了她那内热外冷的性格特征。从全省来看,这里既预示了金玉良缘的结局,也为宝黛爱情的悲剧拉开了序幕。虽然宝玉对自己婚姻并没多少的理智考虑,但面端庄、妩媚、温柔、丰满的薛宝钗,多情的怡红公子也按捺不住爱情的流露。于是两个人换肩坐在了一起,宝玉因闻到宝钗身上散发出一种奇妙的香气,话题便扯到了奇香、药香上,和谐融洽的谈话,似乎整个空间也充满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春意和香气。恰恰在这个时刻,忽听外面有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喛哟,我来得不巧啦!”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座,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到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看,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如何反不解决意思?”尽管黛玉的话一直是笑着说的,宝钗、宝玉也彬彬有礼,“忙起身笑让座”,但这表面上的客气融洽,却掩盖不住真诚相待的紧张气氛。   

    寄居贾府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现在突然来了品貌俱佳的薛宝钗,两小无猜的爱情受到了威胁,这不能不引起黛玉的忧虑、猜忌。正是出于这种特有的敏感,林黛玉一出场便捕捉到“二宝”间的亲密气氛,于是她出口便说“来得不巧了”。这些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微微的妒忌。而刚刚沉浸在融融春意的宝钗,说也有同样的微妙心理。她也同样觉察到黛玉是她金玉良缘的巨大威胁。因此她对黛玉的话语讥讽最为敏感,她对弦外之音最为明白,但她要掩饰自己,又要以守为攻来反击黛玉。所以他连连表示,不明白黛玉的话是什么意思。而黛玉怕在宝钗一再追问下暴露心底,一方面又不好也不愿直接道破宝钗的心机,于是便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绕个圈子自圆其说罢了。这是钗黛交锋的第一个回合。黛玉首先出击,又点到为止。薛宝钗毫不相让,以守为攻。二人初试锋芒。这里矛盾似乎以宝玉、宝钗认通灵、识金锁的微情安谧来反衬黛玉的尖刻妒嫉、伶牙俐齿。其实不然,如果作者把自己的眼光、笔触仅仅停留在这里,也就落入了三角恋爱式的俗套。

    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把爱情纠葛预示有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同时又总是着眼于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紧接着又通过薛姨妈请宝玉、黛玉吃酒。对不同的人物置于同一事件当中,既突出了人物性格,也深化了主题思想。宝玉、黛玉是贾母、王夫人的命根子、心肝肉,薛姨妈见他俩都来了,已摆了几样细茶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吃着茶果,想起在宁府吃的珍大嫂子烧的鹅掌鸭舌就夸了一句,薛姨妈就把自己烧的鹅掌鸭舌取了些让他来品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令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正在温酒,宝玉要吃冷酒,薛姨妈忙加阻拦,“这个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这里既表现了薛姨妈的殷勤、亲切,又表现出他对宝玉读书写字,求取功名的希望。不言而喻,金玉良缘,夫贵妻荣的道理,比宝钗更了然于心。让宝玉喝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还得了。宝钗富有正统观念,自然赞成母亲意见,因而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宝玉听宝钗讲的有理,就把冷酒放下,等把酒暖了再喝。表面上看来,宝钗似乎是在给宝玉讲健身之道,其实“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这句话才是她的真意。乍听好像赞誉宝玉学识广博,其意在讥讽,不满意他素日不专心学《四书》《五经》这些正经学问,怕他“杂学旁收”躭误正途。这和薛姨妈怕宝玉喝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会影响功名是一路货色。

    黛玉是个机伶人,她对宝钗母女的良苦用心洞若观火,但她一语不发“磕着瓜子,只抿着嘴笑”。笑什么呢?读者自然能猜到其味,然而作者也没正面回答,却安排了一个精彩的细节:“可巧黛玉的小丫环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笑问道:“谁要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娟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黛玉这段话意在言外,连理旁枝。“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表面上是就小手炉说,实际是冲着宝钗说,喝点冷酒就冷死了他。以为她也真够费心了的。“也亏你倒听他的话”表面上是责怪雪雁只听紫娟的话,实际上是冲着宝玉所的,你倒听你宝姐姐的话,她一说你就依,比圣旨还要快。她左右逢源,一箭双雕,谁也没有逃出她的唇枪舌剑。“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理睬他。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了冷的,他们记挂任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地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环们大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这是林黛玉第二次表示自己的妒忌。这一次他对语言技巧更为高超,只说得宝玉无言以对,宝钗闭不做声,只有薛姨妈反问一句,还被林黛玉回敬了。我们应当看出,黛玉虽话中带刺,却充满了对宝玉的爱昧之意。爱情是最自私,不得任何第三者踏足。宝黛爱情尚处在心照不宣的朦胧阶段,经不起任何一点儿风雨袭击,所以黛玉一觉察到某些威胁,就努力维护自己的爱情。因此她的吃醋含酸,话带讥讽,读者是会理解、谅解的。再就黛玉说话前后神情可以发现,她对宝钗、薛姨妈的冷酒、热酒以及手打飐儿、杂学旁收这些话,既无兴趣,也不服气。因而表现出不屑理睬的神情,进而又毫不留情地奚落。总之透过黛玉的寒酸神态,双关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机敏、伶俐以及对宝玉爱情的专注。同时也看出她和宝钗在思想性格上的格格不入。

    如果说黛玉和宝钗在思想上的对立看的还不那么明晰,再进一步借助喝酒这个细节的发展,来完成这一任务。宝玉的奶妈李嬷嬷上来拦阻宝玉喝酒,黛玉却以赌气的方式鼓励宝玉抗争,这就显得格外分明了。“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正当心甜意恰,李嬷嬷却拿出最让宝玉害怕的尚方宝剑,来加以阻拦,“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这话果真灵验,“便慢慢慢地放下酒,垂了头”。这个细节既活画出宝玉既不愿读书进取,有家规礼法约束又无可奈何,不得不遵从严父的训诫,与《四书》《五经》《八股》为本的矛盾心理。面对此情此景,黛玉先忙地说:“别扫大家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她赌气;一面悄悄地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犯不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也来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这里,黛玉见李嬷嬷搬出老爷加以管教,黛玉挺身而出鼓励和支持宝玉抗争。林黛玉宝玉一样,也有反对正统观念、蔑视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贾宝玉曾说:“他从不谈什么仕途经济的混账活!”这正是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前边黛玉刚刚对宝钗杂学旁收的话进行了尖锐的嘲讽,但她仍觉得意犹未尽。因此,当李嬷嬷拿出封建正统的代表贾政来规劝宝玉,黛玉马上反唇相讥,并鼓励怂恿宝玉进行抗争。这充分表现了她大胆、直率、毫无顾忌的性格。相比之下,满脑子正统又深谙世故的薛宝钗,先是沉默不语,后又在李嬷责怪黛玉之后,“拧了一下黛玉的腮”,为黛玉比刀子还尖的一张嘴,表现了爱恨交织的感情。

    不言而喻,宝钗是赞同李嬷嬷对宝玉的规劝的,但在林黛玉的唇枪舌剑面前,她又不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她也知道,黛玉对李嬷嬷的攻击也是对她的讥讽。她在黛玉面前并不甘心示弱。但此时又不能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与她对垒。因为那样会招来黛玉更加激烈的奚落、嘲讽。况且也不能站在佣人的立场上攻击林姑娘,那会显得失身份。于是她只随着姨妈的责怪表示了对黛玉鋒利词锋的喜怒无能的感情。这既是对黛玉同李嬷嬷争端的支持,又表示对黛玉讥讽的宽容、大度。算是对这次钗黛交锋的一个总结。真可谓圆滑之极、周到之极。

    我们看仅就宝玉喝酒一件小事,宝黛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又怎么说,都如同行云流水,极其自然地表露出来。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乃至微妙、细腻的心理状态,都显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

    欣赏了这节文字,我们不能不艺术家的高超技艺而感叹仅!这些文字颇能代表《红楼梦》的笔墨深微,情味醇浓的艺术风格。《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正在于它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揭露矛盾,推动故事发展。并在品名饮酒、笑语清谈之中,将人物的性格、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于平静中见波澜,于细微处见深意。这正是这部名著传世的高妙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