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Fall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长文慎入]

 CHERIFEANO 2014-03-05
写在前面:

       这种自扒贴熟人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是谁,鉴于我的大号是一只专注吐槽玩乐三十年的小透明,不靠谱不正经,并且想继续小透明下去,思来想去就特别注册了一枚马甲来发这篇正儿八经的总结贴,然后拜托Smoky兄推荐给大家以作参考。由衷希望[并不多的]熟人们勿以任何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这篇总结与我的豆瓣主id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推荐、留言、评论、广播之类的地方就这个日记艾特或提及我的大号。欢迎在这只马甲的范围内进行交流。

       总之,拜请勿公开扒马甲,马甲君无限感激。

——————————谢谢忍受以上啰嗦——————————

       先简单说下录取结果和个人背景:我是P大08级社会学本科毕业,现在T大12级社会学硕士在读。去年秋天递交了15所美国高校社会学系的PhD申请,结果如下:

Offer(按时间顺序): Wisconsin-Madison, Columbia, Northwestern, Brown, CUNY
Withdraw: NYU, Yale, Cornell
Rejection/No News So Far: Princeton, Michigan, UCB, UCLA, Washington(Seattle), Chicago, Harvard

Undergraduate GPA:3.79 (P大算法)
GRE:157+167+4.0
TOEFL:111(Speaking 24)
Publications: 1篇根据本科毕业论文修改的文章发在T大社会学评论(以书代刊)上;1篇本科作业收在P大老师新出的学生文集里;1篇本科挑战杯论文收在当时的指导老师将要出的文集里。全是中文。
Recommendations:一封来自P大很熟悉我的老师,一封来自T大我的导师,一封来自Michigan一位历史社会学教授(去年修了他的北大-密大联合课程)。
无International Study Experience或Research Assistance Experience
Awards and Honors:本科有一些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的奖。
 
       刚刚结束了情绪跌宕起伏的两个月,在和朋友们汇报或交流申请结果时总有人或正经或玩笑地说写个经验总结呗。本来都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了,因为我一向比较怕麻烦。可是仔细琢磨,一是这些年大陆申请社会学PhD的人越来越多,面临的国际学生竞争也日益激烈(很多美本、美硕、港硕),但相关申请总结并不多见;二是我个人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参考前人的申请总结感觉很有收获(Y师姐11Fall的这篇,T基友12Fall的这篇),当时看了心里比较踏实,就觉得自己也写一篇给大家多个参考好了。三是大陆生申请社会学定性方向难度向来大于申定量方向,我希望自己的经验尤其能对大陆定性申请者有所帮助。虽说每个人的申请都有十分浓厚的个人化色彩,申请结果也或多或少受机遇影响,但我觉得申请并非全无规律可言,有些标准是共通的,以下行文中会陆续涉及到这点。

——————————铺垫结束开始正文——————————


一、为什么要申请?


      这个问题原本没必要在此讨论,但我个人认为它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申请结果。为什么要读PhD?为什么要读社会学PhD?为什么要去美国读社会学PhD?你当然会在申请必备材料之一的Statement of Purpose(SOP)中给出一个上得了台面又尽可能吸引人的回答,但我这里强调的是你的真实想法。我的感觉是,只有那些下定决心“为学术而读博”的人才能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并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动机是否纯粹在这里无关价值,更多是个技术问题:只有“特别想要”一张入场券,才会调动全部的潜能去做这件事——“全力以赴”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坚定的决心和随之而来的全情投入绝不是拿到offer的充要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遇到过不少人对读博本身尚在犹豫便开始申请,或者边申请边准备其它出路,这些人未必注定失败,但你可以设想,在漫长的前期工作中,犹豫和分心会如何影响到你申请材料的准备。比如很多人连考G都能拖到申请季的那个秋天,忙乱可想而知。请相信你对“读社会学PhD”的commitment会渗透在各种材料的细枝末节中,进而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审材料的教授眼前。而他们在挑选“PhD候选人”方面是最有经验的专家。


二、申请相关的学术经历


       作为一名强迫症患者,我习惯于早下决心早准备……加之我尤为不喜把事情都堆到一起来多线推进,所以我的准备周期(心理上和行动上)显得比较漫长。先写写和申请有关的学术经历和心态变化吧。

       大二时就有了做学术的愿望,因为当时的我对社会学的许多领域、乃至其它社会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但那时光顾着杂七杂八地读书去了,不会写论文,也并不真正懂得“学术研究”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往年本科就直接申请社会学PhD并拿到offer的前辈们大多做的是定量研究(非要划分开来的话),系里做定性研究又想读博的师兄师姐往往都是先在国内读硕(如今选择先去美国或香港读硕的人越来越多),给我造成的观感就是:做定性的人想从大陆本科毕业就直接拿到一个好的社会学博士offer很难。我自己对跑数据、建模型不太感冒,又想多在国内打打基础、做做田野,所以大三时没想太多就决定先在国内读研再申请出国。

       个人认为这个逻辑对大陆本科生来说至今仍然成立。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而言,写一篇靠谱的定性paper其难度肯定高于写一篇规范的定量paper,何况前者还要求出色的田野技巧和理论基础,这培养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据我所知,历年来包括今年,大陆本科生拿到社会学offer的人里,八九成以上写的是定量Writing Sample(WS),去了以后也是读的定量方向。行内人都知道定性申请是比定量申请难不少的,尤其对本科生而言。不过,如果你家境允许,直接出国读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在那边拿一封好的推荐信机会实在是大了太多。所幸现在大陆与美国的学术交流增多,每年都有一些由美国教授开设的暑期课程,这几乎是大陆本硕套磁的最好机会。比如P大密大的联合暑期课程,我去年暑假上了一门历史社会学方法,由密大一位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都非常出色的教授授课,我有一封推荐信便来自这位教授,而且他对我的Writing Sample(WS)写作帮助良多,后文会展开详述。

       我大三去T大听了一学期课,然后和我现在的导师聊了几次,觉得无论学术取向还是个人气场都十分契合。当时对T大一贯主张的后共产主义转型研究很感兴趣,导师当时讲的经济社会学用的是Frank Dobbin那本著名的New Economic Sociology(去年底由导师主持翻成中文,已出版),据说是美国社会学系相关课程的常用教材,涉及到制度、权力、文化、网络等各个流派。同时我大三参加挑战杯做的论文是国企工人抗争的比较研究,而我导师在T大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劳工研究,刚好兴趣点也对接上了。加上他非常鼓励我出国读博,我便决定先去T大读硕,再申请PhD。

       本科毕业论文是我第一次尝试独立研究,选题前我完全不知所措,只觉得读了乱糟糟许多书,却不知从哪里找一个好题材,提一个好问题。好似空有一身屠龙术,其实连菜刀都提不动。跑去求助我的准导师,他说有一个T大的师兄在做广东代工厂抗争研究,与其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不如跟他南下试试看。于是去深圳、东莞两地待了一段时间,在师兄的帮助下收集了两例个案的详细材料回来,导师按照劳工抗争的研究思路指导我写了个比较研究。这时候他强调说美国的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个案法,如果你要写一篇定性的WS去申请,这个方法比单一个案更有助于你写得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说白了就是更能让美国人看懂。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的WS就脱胎于这篇毕业论文。我觉得导师这个说法挺靠谱的,美国主流社会学讲究因果机制的探究及解释,不光定量研究老说自变量、因变量那一套,定性研究也强调因果关系。比较个案法常用的逻辑就是研究两个case为何有这么这么多的相似,却产生了一个或一些不同的后果,借此找出其中起作用的关键变量。这种方法虽遭致了许多批评,但一直广为使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逻辑足够清晰。不说别的,这对申请的WS写作(尤其是语言能力不够的国际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好处,算是弥补了定性paper的某些不足。

       来了T大以后想尝试些新的东西,研一下学期开始做的是个经济社会学研究。一开始是打算以此为基础来写WS的,甚至想过就这个新研究和本科论文写两个WS,最终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些计划(当然没有放弃这个研究……),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再啰嗦一段。我越来越觉得,申请只是一套筛选制度,它可能比高考科学点,但终归是一套筛选制度。任何筛选制度都无法保证所有通过考核的人都一定比未通过者有更高水准。因此完全没必要把申请能力和学术修养等同起来,这中间距离不小,二者并不相配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我常跟人说,申请其实很technical的。如果你打定主意要申请一个好offer,那就努力把需要递交的各项材料往好里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繁琐很讨厌,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占用你读书、做研究的时间,让你纠结起最初申请到底是为了什么。但如果把这些当作不得不付出的短期成本,其实你的收益是长期且终生有效的:在一个出色的系里接受出色的博士训练,you need pay something for that.何况,申请整个过程做下来,无论结果如何,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心志也是极大的磨练。而且做下来以后你会发现,申请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如狼似虎。“申请技术论”的这个认识帮我度过了很多焦虑、迷茫、惶恐、纠结的时刻,我觉得它很有道理,也很有效。


三、申请需要的那些东西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非常实际的角度来看那些申请必备条件了。Now you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 realistic.


1.硬件

       所谓硬件其实就是能写进CV里的东西,标准化的如GPA和英语成绩,需要尽力攒的如Research Experience和Publication,以及有了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太重要的Awards and Honors。想必很多人都会赞同的是,相比于理工科乃至经济学的申请(更重视硬件),社会学申请更看重SOP和WS,一个体现申请者的自我定位和学术眼光,另一个体现申请者目前的学术素养,综合起来就是看你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同样重要的是推荐信,其作用则在于有教授告诉审你材料的同行:我认证过了,这人确实有潜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美国人就吃这一套。因此,相比于SOP、WS和推荐信这些“软件”,“硬件”水平相对次要。无论是gradcafe上的信息,还是我耳闻目见的实例,都表明只要“软件”水平够高,“硬件”次点根本无所谓。

       不过,我并不建议你就此抛开对“硬件”的重视,除非是时间或精力有限已经顾不上了,那就只好专注于提高“软件”水平。有人可能会说申请很看rp的,这点没错,很多东西你控制不了。但在“听天命”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把你能做的尽可能做到最好,把力气用在合理的方向上,这总不会坏事,日后也不会后悔。因此,对于还有机会提高“硬件”水平、“硬件”还没定型的人来说,一句话:能弄高些就弄高些。我导师也一直是这意思,尤其是他见着这几年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跟我说“建立distinction”很重要,成绩好英语好总是优势。

       但客观而言,GPA可能是社科申请中最为次要的东西,只要不是太难看,都没什么差别,我也见过很多top前几GPA申请失利、GPA平平申请成功的例子,各个专业都有。不过如果你还在读本科,把GPA弄好看点,没坏处。听说有些学校因为申请者太多,第一轮就按GPA和英语成绩直接筛掉一批人,这样你可能“软件”出色,却连战场都上不了,那就太可惜了。GRE也不太重要,新G上线后Verbal感觉难度增大了,而且160对应老G才刚600,事实上大陆学生Verbal上160已经是比较难的了,但大陆学生数学上166(对应老G数学满分)是很容易的。我觉得V155+Q165以上是个比较没风险的成绩,当然高点没坏处。对社科申请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写作,尤其是申定性方向,3.0最好再考,3.5勉强,是否重考视条件而定,4.0应该是不会成为drawback的最低标准了。我当时想的是,如果AW连4.0都没有,哪里好意思开口说自己对历史社会学感兴趣。不过再往上刷确实比较难,边际效益太低,所以我觉得能上4.0就可以了,因为你可能花几个月也提高不了0.5分。当然了,我觉得申定量的话3.5应该就不用重考了,除非你有强迫症……

       最后是TOEFL。我导师一直恐吓我说大多数中国人托福随随便便就能上100,你不考上110就别来找我……我就老老实实按他的标准去考了,主攻听力口语,尤其是口语,突击的1个月里80%的时间都放在口语上了,24是我的目标。因为一直没什么锻炼口语的机会,当时是很没自信的,而且心里也清楚口语26是一般水平的人很难通过突击达到的。总分的话,我个人觉得108应该是怎么着都足够用了,最多是尽量把口语刷高些。托福成绩应该比GPA和GRE都重要得多,它很可能关系到你有没有机会做TA(亦即拿到比fellowship次一等的许多offer),不光是社科,理工科也一样。而且托福比GRE好刷多了,虐心程度也没那么高……所以只要GRE还过得去,建议把时间用在刷托福上,根据自己要求和水平定一个目标,多考几次一般都能达到。


2.发表和研究经验

       如果你有非野鸡英文期刊的发表,那这一部分可以不用看了,这是个极大的优势,不是一作也行。不过对绝大多数大陆本硕而言,这基本是impossible mission。其它专业(如经济学)还有可能参加一些英文会议做presentation,但社会学这样的机会很不常见。而美国人应该是不看非英文发表记录的,即使是社会学核心期刊也差不太多。这样,中文发表就成了一个鸡肋式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消息是,这两年听说像《社会学研究》这样水准的似乎在一些关注中国的教授那里有一定知名度,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那么这里就还有机会。然而可能对于大多数本硕而言,发中文核心期刊也十分困难。话虽如此,Publication一栏空空荡荡是很不利的,好在我们还有一定机会。像我属于比较幸运,本科的几篇论文刚好被老师收进了文集或书刊出版,不然也没什么可写的。我建议大家在写本硕的课程论文时认真些,能碰上老师录文集最好,碰不上的话自己争取投一投期刊,不一定要核心期刊,学报这样的也可以尝试。再不行可以看看有没有机会跟着老师做项目出报告,类似机会在有些社会学系是很多的,尝试下没坏处。还有就是关注下中文学术会议,看看有没有做presentation的机会。总之,尽可能地创造往Publication里填东西的机会,能有两三条靠谱的(未必是牛逼的)中文发表就足够了。这是证明你有意愿并有潜力适应学术圈的规则——去了美国照样得看发表,这一点很令人无可奈何。但不建议你把什么杂七杂八的文章都往上填,列了七八上十条不得要领的条目,那样肯定会适得其反。我觉得靠谱程度的排序大致是:期刊>文集/书的章节>项目报告 ≈会议pre。另外就是把独立作者的篇目放在集体作者的篇目之前。

       如果实在写不出什么Publication,还有个补救方法就是简明扼要地写清楚你的Research Experience,比如研究主题或正在写的论文主题。最好在后面写上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的字样(感谢Y师姐的启发,看到有些professor的CV里也是这种格式),这样显得你一直在努力produce something,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是这玩意还在你脑子里没有写出来……建议这一部分和SOP中的陈述配合起来写,你肯定会在SOP里详细写你的研究经历乃至creative ideas,这样你的各个材料之间相互佐证,一是比较有说服力,二是显得比较真实。当然了,如果你连这一部分都写不出来,那你的申请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可以没有publication可以没有好看的GPA,但绝不可以没有research experience,好比没有内功就去跟人比掌,肯定输的。

       以上说的主要是针对像我这样没有international study经验的大陆生。但其实现在即使在国内读本硕,也会有很多机会进行短期国际学习或交流,建议大家尽可能地把握并利用好这些机会。如果有机会去美国,那么和美国社会学教授的直接接触会是积累经验的好时机。可以看看有没有给方向match的老师做RA的机会,这样对发表和研究经验的获得都会有所助益。去香港交流也同理。还有就是可能会有些美国教授来中国做田野,并在大陆高校招RA(比如T基友的RA经验就来自于此,以及上学期我上人类学课就有位哈佛人类学教授直接通过我们老师发广告招RA),这时候一定不要胆怯,最不济也可以练练口语嘛。所以一是要留心相关学术信息,二是要大胆去尝试。


3.软件

接下来就是在我看来最为核心的SOP、WS和推荐信了。

A 先说推荐信。

       就历年至今的申请情况来看,大陆生里拿到offer的前辈或朋友可能各方面背景都大有不同,但有个很关键的共性就是一般都有至少一封就职于美国社会学系(也可能是其它相关专业)的教授推荐信。前面已经提过,如果说其它材料是为了证明你自己是个well-prepared and outstanding的申请者,这封推荐信相当于给所有材料盖了个戳,美国社会学系就认这个戳。众所周知的那几位在美国社会学系任职的华裔教授在这方面为中国申请者提供过不少有效的帮助。跟他们套磁肯定比跟其它美国教授套磁容易得多,机会也多。但我觉得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恰恰因为大陆申请者都知道这点,所以跟他们套磁所面临的同辈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也就是说,除非你的学术方向跟你所套磁的教授确实比较吻合,你也确实抓住了机会让Ta充分了解到你的学术能力,你才可能拿到一封有效的推荐信,俗称“牛推”。因此,如果你的学术方向与这些教授并不契合,或者你和这些教授的沟通只是流于表面,那最好不要为了套磁而套磁,乃至刻意去迎合对方的学术取向,哪怕你对此并不熟悉。综合而言,“牛推”需要三个条件:1)你当下的学术取向(比如WS、已有研究)和该教授有较高程度的契合;2)该教授对你在1)这个方向上的能力/研究经验有深入的了解,并给出了积极的评价;3)该教授在1)这个方向上具有良好的业内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一句话:重要的是足够match。

       因此即使我对某几位经常来国内的华裔教授的研究很感兴趣,但自己做过的靠谱研究很难满足1)中的条件,所以我并没有花精力去跟他们套磁。一直到去年6月份,我虽然知道美国教授的推荐信重要,但仍旧没有丝毫着落,心里十分焦虑。机会是在7月份上北大-密大暑期课程时到来的。这个联合课程已经办了很多年,期间有很多好学校的美国教授受邀前来讲课,可都是定量方法课,于我没什么助益。我觉得自己主要是运气好,去年他们首次开设了历史社会学方法这门课,虽然我在这方面没有研究经验,但有一定理论积累,听力和口语也在三月考完托福之后达到了可以高效率参与全英文授课的水平。更加幸运的是,这门课的教授不仅学识丰富、教学能力出色,为人也十分nice。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个proposal,对每个人的proposal都不厌其烦地提出了很有效的修改建议,上午上完课下午还来教室接受同学们私下的咨询,有问必答。尤其是他本人常年关注劳工运动史,当年的成名作也是一个劳工抗争的比较个案历史研究。于是我把我的本科论文修改成一篇proposal,交之前他就给了我很重要的修改建议。课程结束后,我厚着脸皮去问他能不能给我写封推荐信,他说可以,不过他很谨慎,说只有你秋天给我一个strong writing sample,我才给你写一封strong letter,不然就不能保证letter的内容了。然后我问他写WS的时候能不能发邮件请他指导我,他也非常nice地答应了。事后证明,他可说完美地践行了一位好老师的所有品质:及时而细致的修改意见反馈,耐心的指导和解惑,适当的鼓励和建议。我的整个WS都是在他详尽的指导下写出来的,虽然材料脱胎于本科毕业论文,其框架已发生了质的改变。最后他对我的WS很满意,爽快地给我写了封strong letter,我真的是特别特别感谢他。而且据我所知,对于当时一起上课的其它同学,他也给予了同样周到而耐心的指导。整个过程我都处于一种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的恍惚中,如果没有这位教授和这门课,我的推荐信和WS乃至申请结果都会大大地减色。我有几个今年申请并收到PhD offer的同学,他们也是拿到了另外几门暑课教授的推荐信,强烈建议大家留心并抓住这类机会。在课上争取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不要胆怯,勇敢地去跟教授交流你的研究,你会发现这事其实并不难。

      另外,没有必要觉得套磁是件很功利的事,也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去和自己领域的前辈教授交流是非常自然的,运气好的话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乃至拿到推荐信。中国人所习惯的矜持内敛并不适宜美国社科学界,他们希望吸收的人才一定是有才华并且敢于表现才华的,这没有谁高谁低,只是个文化差异。但既然你想去美国读博,就必须适应这种差异。还有一点补充,这也是课程还没结束时教授对我说的。他说见过太多中国老师写的推荐信,多数是学生自己写的不说,有些内容根本和学术没关系,比如见过夸XX has beautiful hair的……推荐信的内容应该显示出推荐人对被推荐人学术经历的深入了解,并对其学术能力作出评价,其它任何无关的东西都不应该出现。


B 再说Writing Sample。

       如上所言,密大那位教授在WS的写作上教了我很多东西,我导师对我的一贯指导也与此相通。我尽量把目前了解到的东西简明扼要地写在这里。一篇好的WS一定是回答了这五个问题:1)你的problem是什么?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你的larger issues or concerns,一个是在此背景下你的specifying question。前者可能接续了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问题,比较理论;后者可能是分支出来的一个具体问题,与你手头的case相关联。2)你的problem为什么重要?即研究意义,理论的或实践的。3)前人是怎么回答你的problem的?这里就需要你做非常有针对性的文献回顾,并指出他们的回答有哪些不足之处,以至于需要你用一个新研究来做矫正或补充。4)你想怎么回答你的problem?亦即你的working hypothesis是什么?你的理论贡献可能是什么?5)为了回答你的problem,你的research design是什么?如果你的writing sample不是proposal,而是完整的paper,你就要呈现你是如何处理材料(运用个案或数据)从而验证(大多数时候)你的working hypothesis。

       这似乎是常见社会学paper的写作逻辑,其实也很八股,我导师一直说你读paper就按这骨架把它拆了,这样能迅速地抓住重点,提高效率。他经常吐槽说大量英文paper刨去一些同义反复的东西剩下的就是这些骨架。讨厌这种八股是人之常情,但是没办法,一是人家就认这套,二是你也未必写得出来一篇好八股。所以先别好高骛远,老老实实按照八股来,从而力求清晰明了有逻辑,这是写WS的关键。一般WS既接受完整的paper也接受proposal,但显然前者更加powerful,所以推荐尽可能写篇paper。绝大多数学校要求一篇WS就够了,我申请时唯一的例外是Yale,要求两篇,而且这还是我在几乎全部学校都submit之后发现的……因为研究生院和每个系的要求有可能不一样,当时看到研究生院要求一篇WS就没注意系里的特别要求,只好拿了之前就手头研究写的9页proposal就匆忙交上去了。不过基本上好好准备一篇WS就足够了。至于长度,一般WS都是20-25页,双倍行距(有些系会特别提到这个要求),11-12号英文字体(常用如Times New Roman,建议不要标新立异用奇怪的字体,美国人可能看不习惯)。前四个部分可能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后面主体部分就是你的详细论证了。如果你能把这五个部分有效完成,那么一些排版或格式的细节都无足轻重,不要有碍阅读就可以了。

       一篇WS好不好,作者自己是最清楚的。你自己都拎不清WS的框架逻辑,回答不了那五个八股问题,那别人对你的WS一无所知,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你在说什么并被你说服?另外,WS写作和修改期间最好找两类人提建议,首先是写作指导,如果没有美国教授直接帮忙,拜托相关领域精通英文的中国教授帮忙也是完全没问题的。除此之外还建议找一位Native帮忙看看,Ta可以是社会学专业,也可以是其它人文社科领域,只要具备理解一般社会学paper的能力就行。我个人觉得最好是社会学外行,或者虽然是内行但对你做的这个方向完全不熟悉,因为如果连Ta都能理解你的概念、理论和材料的运用,并且能搞清楚你这篇WS到底在干什么,那就充分说明你这WS足够清楚,看这篇WS的社会学教授肯定也能明白。比如我当时就找了一个英国朋友(他是毕业多年的政治学PhD)读我的WS,他提出了一些理解上有障碍或歧义的地方,我都修改到他能完全明白为止。毕竟社会学专业内部方向众多,一篇定性paper完全可能撞到一位搞人口的教授手上,反之亦然,如果不足够清晰,对方是无法在短短8分钟(听说有学校前几轮看材料总共花了8分钟……)内搞明白你在说什么的。尤其是我的paper里还充斥着从中文翻译过去的访谈内容……


C 最后是Statement of Purpose(SOP)。

       这一部分是你完全把握在手中的,其重要性不亚于WS和推荐信,因为这是你向committee呈现你的经验、能力和决心的第一战线。我觉得这里有两个核心原则:一是要真诚,不要编一些假的东西来虚假地抬高自己,不要低估美国教授的智商;二是要自信,最好是能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优势全部体现出来,让对方觉得你有实力但不浮夸。至于具体内容,综合了各家经验之后我觉得Y师姐的总结(见文章开头的链接)很详细到位,事实上我也基本上是按这个逻辑写的:

        “个人认为,SOP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①你为什么要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这个专业;②对于学习这个专业,你进行了哪些准备;③你对于这个专业的未来期待是什么(换言之,你的future plan);④为什么你所申请的学校是适合你的program。”

       正如Y师姐所说,②是SOP的主体,我前面已经写过跟申请有关的几个研究经历,在SOP中主要写了挑战杯、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做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三个部分,每次过渡时都简单说明了我的专业兴趣是如何随着研究经验的积累而慢慢发生转变的,这样会看起来比较连贯。最好是你的研究经历共同服务于你一直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你在这个大问题的带领下陆续做了一些不同的研究。比如我写的大问题就是Chinese rapid social change in the past 30 years,相继关注了labor protests和emergent market,而这两者是post-socialist transformation的重要面向。建议直接以一个大问题引出①,开门见山地指出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帮助你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你想读社会学PhD。最初我还精心描述了第一次下田野的一个场景: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坐在家庭纺织车间的小板凳上,访谈一群接纺织私活补贴家用的国企女工,这家国企的改制引发了工人的游行和罢工,我听着她们的故事内心有种社会学的感动等等(= =)……花了七八行描写这个scene,自以为impressive,结果先是被某老师说你这像人类学SOP的开场白,后是被专业方向完全不同的Y师姐问你写这个的sense是什么我一点也没get到……Y师姐提醒我,别说很多美国教授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中国国企下岗女工”和相关场景在很多不关注这个的中国人眼中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尤其是,你的田野感受跟你想说服别人收你读博士也没啥关系。所以我最后彻底重写了第一段,单刀直入没什么废话。这也为后面详细介绍我的三个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Future Plan这部分我觉得不用写太多,可以总结下之前的研究经验再做个升华,找几个相关的(或者你申的学校/教授尤为关注的)理论点说一说就可以了。最后一段为什么申这个program,我比较偷懒,每个学校的格式差不太多,就是根据教授的研究兴趣列了一些比较match的faculty(平均五六个吧),然后选两个典型说说A's study of XX and B's XX research非常stimulating之类,再就是贵系对某些方法运用(我强调的是comparative analysis, ethnography and historical methods这些)的重视一定会在未来令我受益匪浅……

       建议大致定稿之后尽可能多地给不同的人看,每个人都可能给出一些重要建议,包括用词、语法、前后衔接、直观感受等等,得到反馈以后可以斟酌着相互比照着修改。这事十分繁琐,但一定要坚持着做下来。SOP总共就两页,一般800-1200个词不等,又非常重要,多改几遍绝对不亏。


四、一些补充


       关于申请时间的安排,很多不同专业的总结里都提过,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节奏,所以我就不展开说了。总之赶在ddl前把每件事办好就行。唯一的建议是尽早把GRE和TOEFL给考了,一是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二是分数不满意有机会重考。

       然后是选校,我大概是去年春天开始断断续续地浏览一些大学社会学系的页面,边参考US News的排名边看faculty,从而对各个社会学系的风格大致有了一定了解。对于选校我只有两个建议:一是参考专排挑选不同梯度的学校,多申点,建议至少申十二三个吧;二是一定要选match的学校,比如北卡这样的定量校和我完全不搭,类似的学校我就没有考虑。选校时建议尽可能多地咨询各方专业内人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误乃至不安感。

       还有是邮件套磁,要不要在申请季给自己心仪的教授发邮件套磁一直众说纷纭。我个人是因为兴趣比较广,发现申的15个系里平均每个系就有4-6名方向合适的老师,而且我觉得读博以后兴趣很可能发生变化,以至于申请时并没有认定非要去哪里、非要跟哪个教授。这样我如果要套磁都没有什么核心目标,如果像Y师姐说的方法那样挨个邮件那就是数十位教授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套磁的投资回报率就太低了,而且你看中的教授很可能根本就不在committee里,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套磁……当然肯定也有高效套磁的例子,但这个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权衡。

       居然写了这么长orz……个人觉得重要的内容都在这里了……就我个人的申请而言,实在是得到了太多师长前辈朋友们的帮助,我由衷由衷地感谢他们,铭感五内。如果你要申请,千万不要吝啬求助,策略上的建议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是你一定需要的。我个人水平有限,可能对有些东西的观察和推测并不够准确,但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个参考。总之呢,申请是个技术活+体力活,我只懂些经济学皮毛,但深深觉得用成本/收益的思维方式理解它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要做好它不容易,但只要用心用脑花力气,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祝愿各位都能把投进去的成本收回来。:)



最后的最后,看在LZ写了不少个小时的份上,请熟人走过路过别一不小心就暴露了LZ的大号……LZ的不上进大号会很感动的!

写在前面:

       这种自扒贴熟人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是谁,鉴于我的大号是一只专注吐槽玩乐三十年的小透明,不靠谱不正经,并且想继续小透明下去,思来想去就特别注册了一枚马甲来发这篇正儿八经的总结贴,然后拜托Smoky兄推荐给大家以作参考。由衷希望[并不多的]熟人们勿以任何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这篇总结与我的豆瓣主id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推荐、留言、评论、广播之类的地方就这个日记艾特或提及我的大号。欢迎在这只马甲的范围内进行交流。

       总之,拜请勿公开扒马甲,马甲君无限感激。

——————————谢谢忍受以上啰嗦——————————

       先简单说下录取结果和个人背景:我是P大08级社会学本科毕业,现在T大12级社会学硕士在读。去年秋天递交了15所美国高校社会学系的PhD申请,结果如下:

Offer(按时间顺序): Wisconsin-Madison, Columbia, Northwestern, Brown, CUNY
Withdraw: NYU, Yale, Cornell
Rejection/No News So Far: Princeton, Michigan, UCB, UCLA, Washington(Seattle), Chicago, Harvard

Undergraduate GPA:3.79 (P大算法)
GRE:157+167+4.0
TOEFL:111(Speaking 24)
Publications: 1篇根据本科毕业论文修改的文章发在T大社会学评论(以书代刊)上;1篇本科作业收在P大老师新出的学生文集里;1篇本科挑战杯论文收在当时的指导老师将要出的文集里。全是中文。
Recommendations:一封来自P大很熟悉我的老师,一封来自T大我的导师,一封来自Michigan一位历史社会学教授(去年修了他的北大-密大联合课程)。
无International Study Experience或Research Assistance Experience
Awards and Honors:本科有一些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的奖。
 
       刚刚结束了情绪跌宕起伏的两个月,在和朋友们汇报或交流申请结果时总有人或正经或玩笑地说写个经验总结呗。本来都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了,因为我一向比较怕麻烦。可是仔细琢磨,一是这些年大陆申请社会学PhD的人越来越多,面临的国际学生竞争也日益激烈(很多美本、美硕、港硕),但相关申请总结并不多见;二是我个人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参考前人的申请总结感觉很有收获(Y师姐11Fall的这篇,T基友12Fall的这篇),当时看了心里比较踏实,就觉得自己也写一篇给大家多个参考好了。三是大陆生申请社会学定性方向难度向来大于申定量方向,我希望自己的经验尤其能对大陆定性申请者有所帮助。虽说每个人的申请都有十分浓厚的个人化色彩,申请结果也或多或少受机遇影响,但我觉得申请并非全无规律可言,有些标准是共通的,以下行文中会陆续涉及到这点。

——————————铺垫结束开始正文——————————


一、为什么要申请?


      这个问题原本没必要在此讨论,但我个人认为它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申请结果。为什么要读PhD?为什么要读社会学PhD?为什么要去美国读社会学PhD?你当然会在申请必备材料之一的Statement of Purpose(SOP)中给出一个上得了台面又尽可能吸引人的回答,但我这里强调的是你的真实想法。我的感觉是,只有那些下定决心“为学术而读博”的人才能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并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动机是否纯粹在这里无关价值,更多是个技术问题:只有“特别想要”一张入场券,才会调动全部的潜能去做这件事——“全力以赴”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坚定的决心和随之而来的全情投入绝不是拿到offer的充要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遇到过不少人对读博本身尚在犹豫便开始申请,或者边申请边准备其它出路,这些人未必注定失败,但你可以设想,在漫长的前期工作中,犹豫和分心会如何影响到你申请材料的准备。比如很多人连考G都能拖到申请季的那个秋天,忙乱可想而知。请相信你对“读社会学PhD”的commitment会渗透在各种材料的细枝末节中,进而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审材料的教授眼前。而他们在挑选“PhD候选人”方面是最有经验的专家。


二、申请相关的学术经历


       作为一名强迫症患者,我习惯于早下决心早准备……加之我尤为不喜把事情都堆到一起来多线推进,所以我的准备周期(心理上和行动上)显得比较漫长。先写写和申请有关的学术经历和心态变化吧。

       大二时就有了做学术的愿望,因为当时的我对社会学的许多领域、乃至其它社会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但那时光顾着杂七杂八地读书去了,不会写论文,也并不真正懂得“学术研究”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往年本科就直接申请社会学PhD并拿到offer的前辈们大多做的是定量研究(非要划分开来的话),系里做定性研究又想读博的师兄师姐往往都是先在国内读硕(如今选择先去美国或香港读硕的人越来越多),给我造成的观感就是:做定性的人想从大陆本科毕业就直接拿到一个好的社会学博士offer很难。我自己对跑数据、建模型不太感冒,又想多在国内打打基础、做做田野,所以大三时没想太多就决定先在国内读研再申请出国。

       个人认为这个逻辑对大陆本科生来说至今仍然成立。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而言,写一篇靠谱的定性paper其难度肯定高于写一篇规范的定量paper,何况前者还要求出色的田野技巧和理论基础,这培养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据我所知,历年来包括今年,大陆本科生拿到社会学offer的人里,八九成以上写的是定量Writing Sample(WS),去了以后也是读的定量方向。行内人都知道定性申请是比定量申请难不少的,尤其对本科生而言。不过,如果你家境允许,直接出国读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在那边拿一封好的推荐信机会实在是大了太多。所幸现在大陆与美国的学术交流增多,每年都有一些由美国教授开设的暑期课程,这几乎是大陆本硕套磁的最好机会。比如P大密大的联合暑期课程,我去年暑假上了一门历史社会学方法,由密大一位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都非常出色的教授授课,我有一封推荐信便来自这位教授,而且他对我的Writing Sample(WS)写作帮助良多,后文会展开详述。

       我大三去T大听了一学期课,然后和我现在的导师聊了几次,觉得无论学术取向还是个人气场都十分契合。当时对T大一贯主张的后共产主义转型研究很感兴趣,导师当时讲的经济社会学用的是Frank Dobbin那本著名的New Economic Sociology(去年底由导师主持翻成中文,已出版),据说是美国社会学系相关课程的常用教材,涉及到制度、权力、文化、网络等各个流派。同时我大三参加挑战杯做的论文是国企工人抗争的比较研究,而我导师在T大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劳工研究,刚好兴趣点也对接上了。加上他非常鼓励我出国读博,我便决定先去T大读硕,再申请PhD。

       本科毕业论文是我第一次尝试独立研究,选题前我完全不知所措,只觉得读了乱糟糟许多书,却不知从哪里找一个好题材,提一个好问题。好似空有一身屠龙术,其实连菜刀都提不动。跑去求助我的准导师,他说有一个T大的师兄在做广东代工厂抗争研究,与其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不如跟他南下试试看。于是去深圳、东莞两地待了一段时间,在师兄的帮助下收集了两例个案的详细材料回来,导师按照劳工抗争的研究思路指导我写了个比较研究。这时候他强调说美国的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个案法,如果你要写一篇定性的WS去申请,这个方法比单一个案更有助于你写得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说白了就是更能让美国人看懂。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的WS就脱胎于这篇毕业论文。我觉得导师这个说法挺靠谱的,美国主流社会学讲究因果机制的探究及解释,不光定量研究老说自变量、因变量那一套,定性研究也强调因果关系。比较个案法常用的逻辑就是研究两个case为何有这么这么多的相似,却产生了一个或一些不同的后果,借此找出其中起作用的关键变量。这种方法虽遭致了许多批评,但一直广为使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逻辑足够清晰。不说别的,这对申请的WS写作(尤其是语言能力不够的国际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好处,算是弥补了定性paper的某些不足。

       来了T大以后想尝试些新的东西,研一下学期开始做的是个经济社会学研究。一开始是打算以此为基础来写WS的,甚至想过就这个新研究和本科论文写两个WS,最终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些计划(当然没有放弃这个研究……),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再啰嗦一段。我越来越觉得,申请只是一套筛选制度,它可能比高考科学点,但终归是一套筛选制度。任何筛选制度都无法保证所有通过考核的人都一定比未通过者有更高水准。因此完全没必要把申请能力和学术修养等同起来,这中间距离不小,二者并不相配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我常跟人说,申请其实很technical的。如果你打定主意要申请一个好offer,那就努力把需要递交的各项材料往好里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繁琐很讨厌,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占用你读书、做研究的时间,让你纠结起最初申请到底是为了什么。但如果把这些当作不得不付出的短期成本,其实你的收益是长期且终生有效的:在一个出色的系里接受出色的博士训练,you need pay something for that.何况,申请整个过程做下来,无论结果如何,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心志也是极大的磨练。而且做下来以后你会发现,申请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如狼似虎。“申请技术论”的这个认识帮我度过了很多焦虑、迷茫、惶恐、纠结的时刻,我觉得它很有道理,也很有效。


三、申请需要的那些东西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非常实际的角度来看那些申请必备条件了。Now you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 realistic.


1.硬件

       所谓硬件其实就是能写进CV里的东西,标准化的如GPA和英语成绩,需要尽力攒的如Research Experience和Publication,以及有了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太重要的Awards and Honors。想必很多人都会赞同的是,相比于理工科乃至经济学的申请(更重视硬件),社会学申请更看重SOP和WS,一个体现申请者的自我定位和学术眼光,另一个体现申请者目前的学术素养,综合起来就是看你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同样重要的是推荐信,其作用则在于有教授告诉审你材料的同行:我认证过了,这人确实有潜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美国人就吃这一套。因此,相比于SOP、WS和推荐信这些“软件”,“硬件”水平相对次要。无论是gradcafe上的信息,还是我耳闻目见的实例,都表明只要“软件”水平够高,“硬件”次点根本无所谓。

       不过,我并不建议你就此抛开对“硬件”的重视,除非是时间或精力有限已经顾不上了,那就只好专注于提高“软件”水平。有人可能会说申请很看rp的,这点没错,很多东西你控制不了。但在“听天命”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把你能做的尽可能做到最好,把力气用在合理的方向上,这总不会坏事,日后也不会后悔。因此,对于还有机会提高“硬件”水平、“硬件”还没定型的人来说,一句话:能弄高些就弄高些。我导师也一直是这意思,尤其是他见着这几年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跟我说“建立distinction”很重要,成绩好英语好总是优势。

       但客观而言,GPA可能是社科申请中最为次要的东西,只要不是太难看,都没什么差别,我也见过很多top前几GPA申请失利、GPA平平申请成功的例子,各个专业都有。不过如果你还在读本科,把GPA弄好看点,没坏处。听说有些学校因为申请者太多,第一轮就按GPA和英语成绩直接筛掉一批人,这样你可能“软件”出色,却连战场都上不了,那就太可惜了。GRE也不太重要,新G上线后Verbal感觉难度增大了,而且160对应老G才刚600,事实上大陆学生Verbal上160已经是比较难的了,但大陆学生数学上166(对应老G数学满分)是很容易的。我觉得V155+Q165以上是个比较没风险的成绩,当然高点没坏处。对社科申请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写作,尤其是申定性方向,3.0最好再考,3.5勉强,是否重考视条件而定,4.0应该是不会成为drawback的最低标准了。我当时想的是,如果AW连4.0都没有,哪里好意思开口说自己对历史社会学感兴趣。不过再往上刷确实比较难,边际效益太低,所以我觉得能上4.0就可以了,因为你可能花几个月也提高不了0.5分。当然了,我觉得申定量的话3.5应该就不用重考了,除非你有强迫症……

       最后是TOEFL。我导师一直恐吓我说大多数中国人托福随随便便就能上100,你不考上110就别来找我……我就老老实实按他的标准去考了,主攻听力口语,尤其是口语,突击的1个月里80%的时间都放在口语上了,24是我的目标。因为一直没什么锻炼口语的机会,当时是很没自信的,而且心里也清楚口语26是一般水平的人很难通过突击达到的。总分的话,我个人觉得108应该是怎么着都足够用了,最多是尽量把口语刷高些。托福成绩应该比GPA和GRE都重要得多,它很可能关系到你有没有机会做TA(亦即拿到比fellowship次一等的许多offer),不光是社科,理工科也一样。而且托福比GRE好刷多了,虐心程度也没那么高……所以只要GRE还过得去,建议把时间用在刷托福上,根据自己要求和水平定一个目标,多考几次一般都能达到。


2.发表和研究经验

       如果你有非野鸡英文期刊的发表,那这一部分可以不用看了,这是个极大的优势,不是一作也行。不过对绝大多数大陆本硕而言,这基本是impossible mission。其它专业(如经济学)还有可能参加一些英文会议做presentation,但社会学这样的机会很不常见。而美国人应该是不看非英文发表记录的,即使是社会学核心期刊也差不太多。这样,中文发表就成了一个鸡肋式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消息是,这两年听说像《社会学研究》这样水准的似乎在一些关注中国的教授那里有一定知名度,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那么这里就还有机会。然而可能对于大多数本硕而言,发中文核心期刊也十分困难。话虽如此,Publication一栏空空荡荡是很不利的,好在我们还有一定机会。像我属于比较幸运,本科的几篇论文刚好被老师收进了文集或书刊出版,不然也没什么可写的。我建议大家在写本硕的课程论文时认真些,能碰上老师录文集最好,碰不上的话自己争取投一投期刊,不一定要核心期刊,学报这样的也可以尝试。再不行可以看看有没有机会跟着老师做项目出报告,类似机会在有些社会学系是很多的,尝试下没坏处。还有就是关注下中文学术会议,看看有没有做presentation的机会。总之,尽可能地创造往Publication里填东西的机会,能有两三条靠谱的(未必是牛逼的)中文发表就足够了。这是证明你有意愿并有潜力适应学术圈的规则——去了美国照样得看发表,这一点很令人无可奈何。但不建议你把什么杂七杂八的文章都往上填,列了七八上十条不得要领的条目,那样肯定会适得其反。我觉得靠谱程度的排序大致是:期刊>文集/书的章节>项目报告 ≈会议pre。另外就是把独立作者的篇目放在集体作者的篇目之前。

       如果实在写不出什么Publication,还有个补救方法就是简明扼要地写清楚你的Research Experience,比如研究主题或正在写的论文主题。最好在后面写上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的字样(感谢Y师姐的启发,看到有些professor的CV里也是这种格式),这样显得你一直在努力produce something,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是这玩意还在你脑子里没有写出来……建议这一部分和SOP中的陈述配合起来写,你肯定会在SOP里详细写你的研究经历乃至creative ideas,这样你的各个材料之间相互佐证,一是比较有说服力,二是显得比较真实。当然了,如果你连这一部分都写不出来,那你的申请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可以没有publication可以没有好看的GPA,但绝不可以没有research experience,好比没有内功就去跟人比掌,肯定输的。

       以上说的主要是针对像我这样没有international study经验的大陆生。但其实现在即使在国内读本硕,也会有很多机会进行短期国际学习或交流,建议大家尽可能地把握并利用好这些机会。如果有机会去美国,那么和美国社会学教授的直接接触会是积累经验的好时机。可以看看有没有给方向match的老师做RA的机会,这样对发表和研究经验的获得都会有所助益。去香港交流也同理。还有就是可能会有些美国教授来中国做田野,并在大陆高校招RA(比如T基友的RA经验就来自于此,以及上学期我上人类学课就有位哈佛人类学教授直接通过我们老师发广告招RA),这时候一定不要胆怯,最不济也可以练练口语嘛。所以一是要留心相关学术信息,二是要大胆去尝试。


3.软件

接下来就是在我看来最为核心的SOP、WS和推荐信了。

A 先说推荐信。

       就历年至今的申请情况来看,大陆生里拿到offer的前辈或朋友可能各方面背景都大有不同,但有个很关键的共性就是一般都有至少一封就职于美国社会学系(也可能是其它相关专业)的教授推荐信。前面已经提过,如果说其它材料是为了证明你自己是个well-prepared and outstanding的申请者,这封推荐信相当于给所有材料盖了个戳,美国社会学系就认这个戳。众所周知的那几位在美国社会学系任职的华裔教授在这方面为中国申请者提供过不少有效的帮助。跟他们套磁肯定比跟其它美国教授套磁容易得多,机会也多。但我觉得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恰恰因为大陆申请者都知道这点,所以跟他们套磁所面临的同辈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也就是说,除非你的学术方向跟你所套磁的教授确实比较吻合,你也确实抓住了机会让Ta充分了解到你的学术能力,你才可能拿到一封有效的推荐信,俗称“牛推”。因此,如果你的学术方向与这些教授并不契合,或者你和这些教授的沟通只是流于表面,那最好不要为了套磁而套磁,乃至刻意去迎合对方的学术取向,哪怕你对此并不熟悉。综合而言,“牛推”需要三个条件:1)你当下的学术取向(比如WS、已有研究)和该教授有较高程度的契合;2)该教授对你在1)这个方向上的能力/研究经验有深入的了解,并给出了积极的评价;3)该教授在1)这个方向上具有良好的业内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一句话:重要的是足够match。

       因此即使我对某几位经常来国内的华裔教授的研究很感兴趣,但自己做过的靠谱研究很难满足1)中的条件,所以我并没有花精力去跟他们套磁。一直到去年6月份,我虽然知道美国教授的推荐信重要,但仍旧没有丝毫着落,心里十分焦虑。机会是在7月份上北大-密大暑期课程时到来的。这个联合课程已经办了很多年,期间有很多好学校的美国教授受邀前来讲课,可都是定量方法课,于我没什么助益。我觉得自己主要是运气好,去年他们首次开设了历史社会学方法这门课,虽然我在这方面没有研究经验,但有一定理论积累,听力和口语也在三月考完托福之后达到了可以高效率参与全英文授课的水平。更加幸运的是,这门课的教授不仅学识丰富、教学能力出色,为人也十分nice。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个proposal,对每个人的proposal都不厌其烦地提出了很有效的修改建议,上午上完课下午还来教室接受同学们私下的咨询,有问必答。尤其是他本人常年关注劳工运动史,当年的成名作也是一个劳工抗争的比较个案历史研究。于是我把我的本科论文修改成一篇proposal,交之前他就给了我很重要的修改建议。课程结束后,我厚着脸皮去问他能不能给我写封推荐信,他说可以,不过他很谨慎,说只有你秋天给我一个strong writing sample,我才给你写一封strong letter,不然就不能保证letter的内容了。然后我问他写WS的时候能不能发邮件请他指导我,他也非常nice地答应了。事后证明,他可说完美地践行了一位好老师的所有品质:及时而细致的修改意见反馈,耐心的指导和解惑,适当的鼓励和建议。我的整个WS都是在他详尽的指导下写出来的,虽然材料脱胎于本科毕业论文,其框架已发生了质的改变。最后他对我的WS很满意,爽快地给我写了封strong letter,我真的是特别特别感谢他。而且据我所知,对于当时一起上课的其它同学,他也给予了同样周到而耐心的指导。整个过程我都处于一种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的恍惚中,如果没有这位教授和这门课,我的推荐信和WS乃至申请结果都会大大地减色。我有几个今年申请并收到PhD offer的同学,他们也是拿到了另外几门暑课教授的推荐信,强烈建议大家留心并抓住这类机会。在课上争取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不要胆怯,勇敢地去跟教授交流你的研究,你会发现这事其实并不难。

      另外,没有必要觉得套磁是件很功利的事,也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去和自己领域的前辈教授交流是非常自然的,运气好的话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乃至拿到推荐信。中国人所习惯的矜持内敛并不适宜美国社科学界,他们希望吸收的人才一定是有才华并且敢于表现才华的,这没有谁高谁低,只是个文化差异。但既然你想去美国读博,就必须适应这种差异。还有一点补充,这也是课程还没结束时教授对我说的。他说见过太多中国老师写的推荐信,多数是学生自己写的不说,有些内容根本和学术没关系,比如见过夸XX has beautiful hair的……推荐信的内容应该显示出推荐人对被推荐人学术经历的深入了解,并对其学术能力作出评价,其它任何无关的东西都不应该出现。


B 再说Writing Sample。

       如上所言,密大那位教授在WS的写作上教了我很多东西,我导师对我的一贯指导也与此相通。我尽量把目前了解到的东西简明扼要地写在这里。一篇好的WS一定是回答了这五个问题:1)你的problem是什么?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你的larger issues or concerns,一个是在此背景下你的specifying question。前者可能接续了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问题,比较理论;后者可能是分支出来的一个具体问题,与你手头的case相关联。2)你的problem为什么重要?即研究意义,理论的或实践的。3)前人是怎么回答你的problem的?这里就需要你做非常有针对性的文献回顾,并指出他们的回答有哪些不足之处,以至于需要你用一个新研究来做矫正或补充。4)你想怎么回答你的problem?亦即你的working hypothesis是什么?你的理论贡献可能是什么?5)为了回答你的problem,你的research design是什么?如果你的writing sample不是proposal,而是完整的paper,你就要呈现你是如何处理材料(运用个案或数据)从而验证(大多数时候)你的working hypothesis。

       这似乎是常见社会学paper的写作逻辑,其实也很八股,我导师一直说你读paper就按这骨架把它拆了,这样能迅速地抓住重点,提高效率。他经常吐槽说大量英文paper刨去一些同义反复的东西剩下的就是这些骨架。讨厌这种八股是人之常情,但是没办法,一是人家就认这套,二是你也未必写得出来一篇好八股。所以先别好高骛远,老老实实按照八股来,从而力求清晰明了有逻辑,这是写WS的关键。一般WS既接受完整的paper也接受proposal,但显然前者更加powerful,所以推荐尽可能写篇paper。绝大多数学校要求一篇WS就够了,我申请时唯一的例外是Yale,要求两篇,而且这还是我在几乎全部学校都submit之后发现的……因为研究生院和每个系的要求有可能不一样,当时看到研究生院要求一篇WS就没注意系里的特别要求,只好拿了之前就手头研究写的9页proposal就匆忙交上去了。不过基本上好好准备一篇WS就足够了。至于长度,一般WS都是20-25页,双倍行距(有些系会特别提到这个要求),11-12号英文字体(常用如Times New Roman,建议不要标新立异用奇怪的字体,美国人可能看不习惯)。前四个部分可能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后面主体部分就是你的详细论证了。如果你能把这五个部分有效完成,那么一些排版或格式的细节都无足轻重,不要有碍阅读就可以了。

       一篇WS好不好,作者自己是最清楚的。你自己都拎不清WS的框架逻辑,回答不了那五个八股问题,那别人对你的WS一无所知,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你在说什么并被你说服?另外,WS写作和修改期间最好找两类人提建议,首先是写作指导,如果没有美国教授直接帮忙,拜托相关领域精通英文的中国教授帮忙也是完全没问题的。除此之外还建议找一位Native帮忙看看,Ta可以是社会学专业,也可以是其它人文社科领域,只要具备理解一般社会学paper的能力就行。我个人觉得最好是社会学外行,或者虽然是内行但对你做的这个方向完全不熟悉,因为如果连Ta都能理解你的概念、理论和材料的运用,并且能搞清楚你这篇WS到底在干什么,那就充分说明你这WS足够清楚,看这篇WS的社会学教授肯定也能明白。比如我当时就找了一个英国朋友(他是毕业多年的政治学PhD)读我的WS,他提出了一些理解上有障碍或歧义的地方,我都修改到他能完全明白为止。毕竟社会学专业内部方向众多,一篇定性paper完全可能撞到一位搞人口的教授手上,反之亦然,如果不足够清晰,对方是无法在短短8分钟(听说有学校前几轮看材料总共花了8分钟……)内搞明白你在说什么的。尤其是我的paper里还充斥着从中文翻译过去的访谈内容……


C 最后是Statement of Purpose(SOP)。

       这一部分是你完全把握在手中的,其重要性不亚于WS和推荐信,因为这是你向committee呈现你的经验、能力和决心的第一战线。我觉得这里有两个核心原则:一是要真诚,不要编一些假的东西来虚假地抬高自己,不要低估美国教授的智商;二是要自信,最好是能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优势全部体现出来,让对方觉得你有实力但不浮夸。至于具体内容,综合了各家经验之后我觉得Y师姐的总结(见文章开头的链接)很详细到位,事实上我也基本上是按这个逻辑写的:

        “个人认为,SOP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①你为什么要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这个专业;②对于学习这个专业,你进行了哪些准备;③你对于这个专业的未来期待是什么(换言之,你的future plan);④为什么你所申请的学校是适合你的program。”

       正如Y师姐所说,②是SOP的主体,我前面已经写过跟申请有关的几个研究经历,在SOP中主要写了挑战杯、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做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三个部分,每次过渡时都简单说明了我的专业兴趣是如何随着研究经验的积累而慢慢发生转变的,这样会看起来比较连贯。最好是你的研究经历共同服务于你一直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你在这个大问题的带领下陆续做了一些不同的研究。比如我写的大问题就是Chinese rapid social change in the past 30 years,相继关注了labor protests和emergent market,而这两者是post-socialist transformation的重要面向。建议直接以一个大问题引出①,开门见山地指出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帮助你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你想读社会学PhD。最初我还精心描述了第一次下田野的一个场景: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坐在家庭纺织车间的小板凳上,访谈一群接纺织私活补贴家用的国企女工,这家国企的改制引发了工人的游行和罢工,我听着她们的故事内心有种社会学的感动等等(= =)……花了七八行描写这个scene,自以为impressive,结果先是被某老师说你这像人类学SOP的开场白,后是被专业方向完全不同的Y师姐问你写这个的sense是什么我一点也没get到……Y师姐提醒我,别说很多美国教授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中国国企下岗女工”和相关场景在很多不关注这个的中国人眼中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尤其是,你的田野感受跟你想说服别人收你读博士也没啥关系。所以我最后彻底重写了第一段,单刀直入没什么废话。这也为后面详细介绍我的三个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Future Plan这部分我觉得不用写太多,可以总结下之前的研究经验再做个升华,找几个相关的(或者你申的学校/教授尤为关注的)理论点说一说就可以了。最后一段为什么申这个program,我比较偷懒,每个学校的格式差不太多,就是根据教授的研究兴趣列了一些比较match的faculty(平均五六个吧),然后选两个典型说说A's study of XX and B's XX research非常stimulating之类,再就是贵系对某些方法运用(我强调的是comparative analysis, ethnography and historical methods这些)的重视一定会在未来令我受益匪浅……

       建议大致定稿之后尽可能多地给不同的人看,每个人都可能给出一些重要建议,包括用词、语法、前后衔接、直观感受等等,得到反馈以后可以斟酌着相互比照着修改。这事十分繁琐,但一定要坚持着做下来。SOP总共就两页,一般800-1200个词不等,又非常重要,多改几遍绝对不亏。


四、一些补充


       关于申请时间的安排,很多不同专业的总结里都提过,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节奏,所以我就不展开说了。总之赶在ddl前把每件事办好就行。唯一的建议是尽早把GRE和TOEFL给考了,一是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二是分数不满意有机会重考。

       然后是选校,我大概是去年春天开始断断续续地浏览一些大学社会学系的页面,边参考US News的排名边看faculty,从而对各个社会学系的风格大致有了一定了解。对于选校我只有两个建议:一是参考专排挑选不同梯度的学校,多申点,建议至少申十二三个吧;二是一定要选match的学校,比如北卡这样的定量校和我完全不搭,类似的学校我就没有考虑。选校时建议尽可能多地咨询各方专业内人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误乃至不安感。

       还有是邮件套磁,要不要在申请季给自己心仪的教授发邮件套磁一直众说纷纭。我个人是因为兴趣比较广,发现申的15个系里平均每个系就有4-6名方向合适的老师,而且我觉得读博以后兴趣很可能发生变化,以至于申请时并没有认定非要去哪里、非要跟哪个教授。这样我如果要套磁都没有什么核心目标,如果像Y师姐说的方法那样挨个邮件那就是数十位教授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套磁的投资回报率就太低了,而且你看中的教授很可能根本就不在committee里,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套磁……当然肯定也有高效套磁的例子,但这个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权衡。

       居然写了这么长orz……个人觉得重要的内容都在这里了……就我个人的申请而言,实在是得到了太多师长前辈朋友们的帮助,我由衷由衷地感谢他们,铭感五内。如果你要申请,千万不要吝啬求助,策略上的建议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是你一定需要的。我个人水平有限,可能对有些东西的观察和推测并不够准确,但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个参考。总之呢,申请是个技术活+体力活,我只懂些经济学皮毛,但深深觉得用成本/收益的思维方式理解它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要做好它不容易,但只要用心用脑花力气,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祝愿各位都能把投进去的成本收回来。:)



最后的最后,看在LZ写了不少个小时的份上,请熟人走过路过别一不小心就暴露了LZ的大号……LZ的不上进大号会很感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