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科举对军事的影响

 where5 2014-03-06

    大家总是说中国从宋代以后的汉人朝廷(清朝也一样,蒙元与其说政权不如说是匪帮)都是重文轻武。

 

    一个社会现象,不是说一个简单的“重文轻武”就能说明白的。重文重在哪里?轻武有轻在哪里?具体的什么政策导致了重文轻武?

 

    这要从科举制前的中国说起。先秦两汉南北朝隋唐,中国“儒将”层出不穷。当时严格说来,不是是否重文轻武,而是文武一体。 当时的中国,除了少数大头兵出身的武人外,绝大多数武人也是世家出身,文武双全。

 

    比如东汉的班超,卢植都是这种情况。三国演义里绝大多数武人也都是这样。张飞书法一流,吕布当过主簿,赵云是常山大豪族,公孙瓒和刘备是同窗。周瑜,曹操更不用说了。

 

    古代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都是和军事有关。“数”和“礼”也涉及实际应用。  实际上“礼”就是秩序。古代所谓礼法,不但是礼仪,也是社会的法律秩序。孔子希望复周礼,不只是恢复周代的利益,也是恢复周代的社会秩序架构。


    可见,科举时代以前的儒生的知识面很广,不存在后来的腐儒阶层。孔子本人也是善于驾车射箭。科举制以前讲究“出将入相”,廉颇在外打仗,会朝后官拜“上卿”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严格说来,科举制前的中国古代文武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科举制度下,文武从此两分。中国的文武对立从此开始。


    狄青后来官拜枢密使,但狄青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我不认为文官用各种匪夷所思的罪名(比如欧阳修用的阴阳五行)弹劾狄青是因为实在找不到罪名。在中国除非您不做事,只要做事总有瑕疵可找。狄青打的仗那么多,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很难?最起码的,侬智高生死不明这一点就足够弹劾了。


    北宋文官这么弹劾狄青,言外之意就是说:“看看,狄青这么大功劳,在咱文官看来屁都不是”。如果真的找到足够的罪名,反倒是不美。兴许其他武将会认为“武将不是斗不过文官,而是狄青自身不干净。”


    后来明成祖对武将百般迁就,在他统治下武人地位很高。但他一死就不行了。


    英宗朝卫所人口繁衍,土地不足。所以山西守军上书开垦荒地。结果呢?于谦立刻上书,把卫所开垦的土地归在官府名下。从此卫所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文官手里。土木堡事变后勋贵武将全军覆没,巡抚领兵制度导致文人插手武事,明朝军事落入从此一蹶不振。


    以上只是军队地位低下,战斗力不足的原因。科举制真正最可怕的不是降低军队战斗力,而是降低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一个正常的政府,都要给平民一个上进的空间。秦代士兵为什么强悍?其实单论战斗技术,赵国人才是凶猛彪悍。 秦国军事强大的原因就是,打仗取得军功是一个平民唯一上进的路线。有了军功就能得到爵位,理论上讲,只要你功劳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就能成为贵族。


    所以百姓平时勤练武艺,一有战事则争相从军。后来的朝代没有秦朝这么夸张,但做法实际上一样。刘裕穷得上山采药,结果人家最后当了皇帝。哥舒翰游侠出身,最后当到一镇节度使。


    北宋以后呢?现实出了个狄青,后来哪怕是乱世,也有岳飞的反面教材。所以说,科举制下的中国平民,读书取代了武艺成了上进的最佳路线。古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国力够强,是不可能被少数异族直接灭亡的。(五胡乱华的问题以后再说)


    最好的例子有三个:

    一个是中国的。五代时辽皇耶律德光灭后晋,结果根本无法真正统治中原,只能狼狈退回。就是因为当时汉族民间抵抗十分激烈。


    第二个是曰本。蒙古跨海东征失败,现在多是推到台风身上。实际上不然。当时蒙元政府朝鲜,距离曰本只隔着对马海峡。台风只能一时破坏元军的补给。 真正东征失败的原因是曰本民间抵抗激烈。即使到战国时的曰本,虽然已经是下克上的时代,但绝大多数曰本武士仍然很重视“义理”。讨伐别人总要有“大义”的名分。在反抗外族侵略上出奇的心齐。后来以美国的强大,却无法攻略曰本本土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个是蒙古西征的基辅战役。


    蒙古人结构并不严谨,其凝聚力在于抢掠。当时蒙古西征攻打基辅。基辅是当时俄国人最重要的城市,第一个俄罗斯民族国家就是基辅罗斯。蒙古拼尽全力打下基辅后,基辅内城居然爆发了大规模巷战。男女老幼烧毁物资后抄起武器与敌人拼命。最后城破后,蒙古人既没有抢到人口,也没有物资。后来蒙古在几次和匈牙利与波兰人的鏖战后,虽然获胜但也停止了扩张脚步。


    所以说,一个国家只要有尚武精神,那就很难蛮族被直接消灭。而科举制则改变了中国民众上进的路线,从而导致尚武精神逐步丧失。

 

    在宋朝和明朝的时代,科举制已经深入社会,恢复文武一体的观念显然不合时宜。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彻底的文武殊途。文官就是文官,决不能参与军事。武将就是武将,不要掺和政治。但要留一个宣扬其利益的窗口。这也是现今社会的情况。

    对军队的监控,靠的是内臣监军,而不能只靠当地文官。其实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下,本来没有那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安禄山造反不是节度使制度对其没有监控,而是唐玄宗没有去认真启用监控制度。一来当时的范阳居然没有宦官监军; 二来安禄山大量招收外族士兵和将领;最后,安禄山一镇节度使一当就是十多年,这本身很不正常。相比之下,李隆基之前可是连续搞死好几个节度使,也没见谁去造反。论偏远,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更偏远,可高仙芝有可能会造反吗?不要说监军,手下将领也不会同意。
 
    在文官主导的时代,没政治地位的武将,能出什么战绩?就算是出了战果,在文人书写的历史里,武将能有什么好评价? 明末毛文龙功劳如何?明史是怎么评价的?这种社会,把武安君白起穿越过来,照样还是不行。
 
    一个武将的战功,一半以上要看他的背景势力。比如赵国的李牧为什么强?因为代北军是赵牧完全控制的。
    
    白起,王翦为什么强?  因为白起虽然祖上是楚国人,但却完全融入到秦国军事贵族里面了。白起的夫人就是秦国大将司马错的女儿。 王翦更是根红苗正的秦国贵族。

    相比之下,看看秦国打败仗的那些武将:
    1,李信。陇西人,和川人打得火热。
    2,蒙骜。蒙武父子。齐国人。
    3,桓齮。楚国人。

    这些人能力真的就比白起王翦差?我看未必。关键是在土生秦国人掌握军队里,这些人的影响力不行。
 
    最后说说尚武这个问题,尚武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民风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一个国家要尚武,其实很简单,就是给武人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战争。更多的战争这需要补给,这时候则需要动员更多的兵丁劳役,然后地方的士绅豪强又要惹点事,搞一个民不堪负的现象,让朝廷以为觉得到了内乱的边缘了。

    所以,尚武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实现正反馈,用军队掠夺来的资源反馈相关支持者和利益集团,尽量让更多的人在战争中受益,哪怕只分到微不足道的一点,至少也能达到有利可图的预期,不会出现所谓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言。

    就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要带动整个国家“尚武”,并形成正反馈,很不容易,尤其是前期投入,要破多少商人地主的家才够?
 
    从效果来说,科举出身的官僚集团的确具有阻碍“尚武”精神的趋势,也具有惰性,但也并非决定因素,只是作为制衡和刹车的作用。某种程度而言,官僚集团没有武人集团和商人集团那样贪婪,并具有攻击性,后两个集团对利益红果果的追求是他们生存的价值体现。按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思想,考虑力量制衡问题。如何利用好武人集团和商人集团,偶尔踢一踢官僚集团的屁股,消除官僚集团的惰性,很有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