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4口晒露缸 赤水河畔沉淀百年老味道

 木桃居 2014-03-07
 

 

 

  赤水河畔的老作坊,一口口巨大的土陶缸与坡顶的一排老屋构成一幅隽永的画卷。

  狂傲不羁的赤水河,在流经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时,突然变得分外温柔。美丽的丁山,傲立于赤水河畔。山下河边,翠竹森森,蜿蜒无边,给炎炎夏日平添几分清凉。

  与翠竹相对的河对岸斜坡上,整齐摆放着一口口巨大的土陶缸,和坡顶的一排老屋构成一幅隽永的画卷。这就是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先市酱油酿造作坊。7月23日,我省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传承百年的先市酱油酿造作坊榜上有名。省文物局副局长朱小南说,像这样保存完好至今还在继续使用的百年酱油酿造作坊,在四川还是惟一。

  因盐而生的酱油酿造

  [镜头]从一座牌坊似的大门进去,青瓦白墙的仿古四合院映入眼帘。这座典型的川南民居,是2011年在老酱园原址旁修建的,恢复了过去前店后厂格局中的“店”。

  从木阶梯登上民居二楼,记者见到了省级非遗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马超,他也是合江先市酿造食品厂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先市镇处于川盐黔运的盐马古道上,自贡生产的盐从长江在合江县转入赤水河进入先市镇,然后转运到贵州。有了源源不断的盐,先市古镇的居民开始琢磨:能不能将盐这种调料,再开发成另外的调料?于是,一种当地俗称“豆油”的调料应运而生,成为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逐渐地,自酿酱油的风俗在先市古镇形成。

  而据专家考证,先市酱油传统手工技艺在汉代就已开始,兴盛于唐代。直到光绪年间,酱油生产才由家庭自酿向作坊酿造发展。

  如今保存下来的酱油酿造作坊,就是清朝同治末年,当地商人袁海中所建的家居式豆油作坊。当时,袁海中利用赤水河优良的水质和庄园前方和右侧的开阔地势,对庄园进行调整改造,设置酿造作坊,将门前和右侧的花园、菜园辟为晾露场,与两位同仁合作开办豆油、晒醋、豆瓣等食品酿造业,取作坊名为“同仁合号”。同时,他在晒露场右边高坡上兴建“三官庙”一座,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作坊下料、出油均进庙祭祀,祈求酱业顺遂,作坊兴隆。

  由于工艺讲究,配方独特,水质优良,晒露场地优越,酿造出的产品风味独特,百年前民间便有“先市酱油,仁怀(今贵州赤水)醋”的口碑。加之在清光绪三年(1877年),合江设黔边仁岸,地处川、黔、渝交界区的先市盐马古道商贾日多,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先市酱油”成为川南、黔北、渝西地区居民争相抢购的上等调味品。

  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合号”作坊与政府合营,组成公私合营先市酱园厂。上世纪60年代,先市酱园厂成为地方国营企业。到2000年又改制为民营企业。前两年,企业对老作坊、晒露场、三官庙进行了维修。

 

  曲室,发酵的地方。

 

  老作坊一角。

 

  制好的酱油。

 

  保存完好的百年老作坊

  [镜头]穿出仿古民居的后门,就能看见一排古朴的老建筑,保存完好,这便是老作坊。穿斗式木结构的四合院,面向赤水河,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

  7月25日,记者前去采访时,恰逢工人们都在休息。老作坊里静悄悄的,不过一走近,就能感受到当年生产的气息。

  老作坊门前摆放的石缸,能看出有好些年头了,这是浸泡大豆的用具。据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作坊都是用赤水河的水来浸泡大豆,如今才改为使用纯净水。走入屋内,一个比人还高的大甑子矗立中间。这个木头制作的甑子,是用来蒸煮大豆的,要蒸一天焖一夜后,才能加入面粉和种油进行发酵。发酵大豆有专门的曲室,因为天太冷或太热,都不能进行发酵。曲室后部与前面木门相对的地方开了一扇窗,用于通风透气。如果天太冷,就关上保持室内温度。房间内,一排排竹架上一层层放着许多大竹匾,包裹了面粉的大豆就摆放在上面发酵。

  马超说,这是一座坐东北向西南的四合院,建于清道光末年,由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天井和左厢房带侧院(拖厢)组成。记者最先进入的地方其实是四合院的右厢房和后厅右梢间,在当时是生产酱油的作坊。在还没有成为“同仁合号”前,这个院子最初叫作“江汉源”,作坊和居住是连在一起的。

  据了解,整个建筑为石砌墙基,石板地面,木穿斗结构房架,竹子和泥的墙体,悬山式小青瓦屋面。经过100多年,建筑的组成、形制、结构、体量一直保持不变。2001年,当地对建筑进行初步维修。2010年,生产车间从老作坊迁出,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进行全面维修。

  晒露场从未中断使用

  [镜头]紧靠老作坊,赤水河岸由北向南倾斜约45度的缓坡上,600多口土陶缸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这就是“先市酱油”的晒露场,总建筑面积有4810平方米。

  站在顶坡,只见一道长68米、高3.5米的石坎将晒露场坡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的部分靠近水边的晒露缸曾被洪水淹没。

  由于近来天气变幻莫测,时常要下暴雨,所以晒露缸全部都戴上了“帽子”--圆锥形的竹斗笠。竹斗笠的外部,特地还编上了棕叶。在天气晴朗时,这些竹斗笠是要取下的,以便数百口晒露缸接受大自然的日晒夜露。打开竹斗笠,能看到有的晒露缸里插入了一个竹篓,已经有酱油浸入了竹篓中间。

  马超告诉记者,先市酱油与其他地方的生产技艺大同小异,独特之处也许就在这条赤水河。“赤水河有美酒河之称”,他说,这条河适宜酿酒,酱油与酒相同,也属于酿造工艺。赤水河独特的地形、气候环境,给酱油酿造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这里,酱曲要晒3-5年才能提取酱油。”

  据有关专家介绍,晒露场是修建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自然坡度上,特别有利于白天接受更长时间的日晒。而赤水河刚好在此起了一个弯,形成回水沱,最有利于晒露缸吸收更多夜露。白天,太阳从赤水河对岸刚一升起,就直射河畔的晒露缸,河水水汽受热蒸发升空;夜晚,水汽冷凝降落在晒露缸的酱坯里,促成微生物活力酶分解。

  晒露场地势开阔,河边有一个小码头,传说是石达开过赤水河的地方。不过,在晒露场修建码头,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到交通运输。

  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晒露场100多年来从未中断过使用,一直保持完好。在这里,还有254口晒露缸已经使用了百年以上。

  马超说,有关专家来老作坊考察后认为,先市酱油酿造作坊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和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些成都、重庆的游客,路过合江听说有这样一个作坊,也曾找上门,希望能参观,实地了解酱油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老作坊正建为酱油文化博物馆,将对游客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