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第一闲人司马徽

 修和 2014-03-08

 司马徽,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字德操,颖川翟阳人(今河南禹州),是东汉末年有名的隐士。当时名士庞德公送司马徽号“水镜先生”。司马徽以知人闻名,却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甚至别人跟他说话时,不管好事坏事,他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称其为“好好先生”。

闲人,《辞典》解释说,本意指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情无关的人。说司马徽是三国时期的第一闲人,并非说他是无所事事的凡夫俗子,也不是说他是庸庸碌碌寻常人物,而是说他是一位大才大贤当中的大闲人。

汉灵帝末年,群雄割据,战乱频仍,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司马徽不愿施展才能为世所用,箴默固守,甘愿陷居翟阳故里,躬耕度日。《世说新语·言语篇》注中引用《司马徽别传》记载的一件趣事,说有人问他某人某事好坏,他都说“好”,连他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概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司马徽回答:“像你这样说,也很好。”有一次,别人把他家的猪诓走,他也不与人争。司马徽的言行举止,完全表现了当时那些隐士淡泊明志、旷达仁厚的处事哲学和生活态度。

由于司马徽一生湮没不彰,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所以留下的生平事迹很少,《三国志》、《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只是《三国演义》第三十五、三十七两回里有精彩的描述:刘备在荆州遇险,丢下赵云,只身逃走,跃马檀溪,似醉如痴,迤逦望南漳策马而行,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牧童熟视刘备,曰:“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刘备惊问何以知之,答曰师说。于是刘备到了司马徽庄上。入至门中,忽闻琴声甚美,琴声忽住而不弹。一人笑而出曰:“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二人相见之后,再通过刘备眼中看到,司马徽松形鹤骨,器宇不凡,草堂内架上满堆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毛宗岗评价这一段描写时说:“刘备于波浪翻滚之后,忽闻童子吹笛,先生鼓琴;于电走风驰之后,忽见石案香清,松轩茶热。正在胆战心惊,俄而气定神闲。真如过弱水而访蓬莱,脱苦海而游阆苑,恍疑身在神仙境界矣!”这些,把司马徽闲云野鹤的形象描述得绘声绘色,他不仅是一个世外高人,简直是一个若神若仙、见首不见尾的圣贤。尽管这是小说的描写,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司马徽的高明之处。

在不多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司马徽之才有以下三点:

一是其友皆大才。欲识其人,先识其友。当时,北方战乱,司马徽寓居襄阳,与其交往的当地名士有:庞德公(庞统的叔父)、黄承彦(诸葛亮岳父),还有流寓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这些人不仅交往甚密,而且有的还是亲属。如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就娶了诸葛亮的姐姐,司马徽则称庞德公为兄长。《襄阳耆旧记》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故事,说明了司马徽同庞德公等人的亲密关系。“司马德操尝诣公(庞德公),值公渡沔(汉水)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堂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徐庶)向言:‘有客即来就我与庞德公谈论。'其妻子皆列拜于堂下。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你看,司马徽去庞德公家,庞德公不在,竟像主人一样呼来唤去,真是熟到家了。

二是教授年青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则有其徒。司马徽是汉末名儒,作为当时的学术领袖之一,司马徽的学生很多,也都非常有名。庞德公让侄子庞统去见教司马徽,被司马徽誉为南州冠冕。其他学生中,诸葛亮为蜀相,庞山民为曹魏政权的吏部郎,徐庶为魏御史中丞,石韬为魏典农校尉,孟建为魏征东将军。在蜀的学生中,向朗品德最高。《襄阳记》中说:“朗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庞统)亲善,主张和为贵,在蜀为特进、左将军等职。亮南征时,他留守执政。在蜀还有尹默,为亮军谋祭酒、太中大夫。”

三是举荐两贤才。刘备向司马徽请教天下事,司马徽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于是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凤雏二人,即诸葛亮和庞统。正是此二人,辅佐刘备取得西蜀,结束了刘备东奔西走的窘境,最终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从已知的资料看,司马徽自己终生不仕,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看透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其能力所及,无法结束战乱局面,所以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亮出仕刘备,司马徽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崔州平与刘备对话时也说过,“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二是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好,难以支持。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刚刚战胜袁绍的得胜之师南征,荆州刘琮畏而降之,司马徽遂为曹操所得。曹操早知其名,欲大用,可惜不久司马徽即病逝。南朝刘宋时的顾觊之,曾任吏部尚书、吴郡太守。他经常说:“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应恭己守道;而闇者不达,妄意侥幸,徒亏雅道,无关得丧。”乃命其弟子作《命定论》以释之。(《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司马徽就是恭己守道、不与命争的智者。

 

   世事多难,一个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诸事皆有可为。有些事拿不起来当然是没那本事,拿得起来又能放得下去,才是大本事真本事。因为,有很多事放下去应当比拿起来要难些。.

转自 于佩常 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