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热

 johnney908 2014-03-10

《刺热》按全元起本在第五卷,同卷的还有《五脏别论》、《汤液醪醴论》、《评热病论》、《疟论》、《腹中论》、《厥论》、《病能论》、《奇病论》等8篇。本篇按王冰本排在第九卷第二篇,位列《热论》之后,然而考其体例,已经不再按照手足阴阳六经而是主要采用五脏为顺序进行叙述,因此两篇中各自的“热病”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可能是在全元起本中未将二者列入同一卷的原因。

“刺”,《说文》的解释为“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段玉裁注解表示怀疑这不是原来的次序,提出直伤才是正解,而君杀大夫是衍生出来的意思,并作了考证,结论为《周礼》是始作俑者。当然,直接看这个字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左边的“朿”代表木身上长出的尖刺,右边的“刀”表示武器,这两个字合起来很明显就是用刀扎的意思,所以说叫直伤,不是砍伤。当然,在《內经》中主要讲得是针刺法,这里的工具不是刀而是针了 [当然,九针中除了毫针以外,我觉得随便哪一个也不比刀差劲],刺的目的也不是致伤而是迎随补泻了。或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说:操刀疗疾,善莫大焉,所以无论是手术刀还是小针刀,有机会都要摸一摸。

刺热,就是讲如何采用刺法治疗热病的一篇文章。

本文是《內经》中没有采用问答形式记载的篇章之一,前面还有《四气调神大论》、《五藏生成》、《宣明五气》、《血气形志》4篇,后面的还没有查,看来也有不在少数的趋势哦!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1)五脏热病的症状,变化规律,施刺部位;
2)五脏“先赤”征兆,及“治未病”之刺法;
3)热病的病治规律,及其总的治则;
4)按照起始症状分类热病,及取刺部位;
5)阳脉热病,其与阴脉交争与否的预后;
6)热病气穴所主;
7)面部分部与躯干分部的对应关系。

本论主要讲述了热病的诊治以及方法预后,取刺的部位是以六部脉和督脉的穴位进行规范的;而对于热病的诊断就相对丰富了,并主要突出了以面部区域对应五脏以及躯干分部的诊断方法 [在此要特别特别注意:这才是正宗的中医面诊法,其与全息理论下的面部与解剖器官对应的现代面诊法是隶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体系的各自独立的医学理论]。

本论与《热论》同属于讨论热病的大范畴,但是后者更集中与对于伤寒即时发热进行阐述,而对于伏邪所发热病的“温”与“暑”仅在篇末一笔带过;而本论所涉及的热病则是泛指此类疾病,没有进行严格地病因区分,而是就医者的角度,从诊断治疗预后一体出发,是一部更加接近实战状态专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