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固镇邢斌 2014-03-10

 中正式望远镜是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款军用双筒望远镜,诞生于抗战最艰苦的1939年4月,由中国光学创始人龚祖同和金光路设计。根据生产时间和镜身标识的不同,中正式望远镜可分为“昆明二十二”和“中正式”两种。“昆明二十二”也称为“昆镜”,早期命名为“敬之式” ,其镜身涂黑漆,是1939年至1941年由22工厂生产。该镜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矩形框标识,左肩框内上标“双望”下标“6×30”字样,右肩框内上标“昆明”下标“二十二”字样,中轴下盖刻编号。“中正式”是1942年22工厂同51工厂合为53工厂后生产的,镜身涂绿漆,左肩棱镜盖刻椭圆形标识框,框内上标篆书“中正式”下标篆书“五十三”字样,标识框以下用篆书标“兵工署制”字样,右肩刻一椭圆形测距标识,中轴下盖刻编号。两款望远镜虽然标识不同,但结构却完全相同,共生产了23507具,其中1939年至1941年由22工厂生产1866具,解放后1950年至1954年生产了4429具,其余的均是由53工厂生产的“中正式”。中正式望远镜是中国光学工业的起点,其综合性能基本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能自行研制生产这种水平的望远镜是非常不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内战时期53工厂还生产了单筒 “中正式”望远镜,单筒中正式饰皮为细颗粒状,且无分划板,仅生产了430具,现在非常少见。
中正镜应该是有三种:二十二厂中正(贰望),五十三厂中正(军政部),五十三厂中正(兵工署).昆明二十二标的镜子只能说是中正望远镜的同类型产品   因为是50到54年间生产的

以上引用网络资料

 

我收藏的这件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原汁原味,总体尚可,标志清晰,镜肩等部位遗留有军绿色原漆,可惜中轴上下盖缺失,编号看不到了,应该是45年后的,另外饰皮没了,老镜子不谈光学也罢,虽然没法还原及体会老镜的光学水平,但拿在手上手感极好,沉甸甸中不乏极佳的平衡感。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中正式(五十三兵工厂/兵工署造)望远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