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曼生十八学士壶!!

 兰之道 2014-03-10

转载曼生十八式学士壶型及介绍。





箬笠学士壶

箬笠典故:

曼生笃信佛教,故喜作佛壶,日常行事,观察入微。
  某仲夏之晌午,曼生微服出巡,体恤民情,行色匆匆,饥渴难耐,偶遇一山间小店,信步入坐,清茶入口,酷热顿失。邻桌端坐一僧,观其举止,不禁颔首,起身相揖曰:“施主此生有佛缘,阿弥陀佛。”
  曼生还之以礼,僧人以斗笠赠之,乃飘然而去。曼生愕然,执笠于手,若有所思,乃呼小二,笔墨伺候。山间小店哪来四宝,小二情急撕账本空页以就之。曼生执笔,依笠而绘,壶随心生,跃然纸上,曼生慨叹佛之无量,惆然无语,感恩所获清凉馈赠,谢佛之赠斗笠,隧名箬笠壶。






合欢学士壶

合欢典故:曼生在溧阳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运送“白芽贡茶上京之重任。曼生召集故友亲朋,全力以赴,因白芽乃是每年皇家钦点的名贵贡茶,须在清明之前作为十纲贡品茶中第一纲运至京城。曼生不敢怠慢,征集、挑选、包装,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终如期而至,龙颜大悦。消息传来,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曼生设宴以贺。席间,曼生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写下“八饼头纲,为鸾为凤,得雌者昌”之墨宝。好友郭通提议,何不造壶以载此喜,曼生喜不自禁。席间鼓乐欢天,乐手执大镲卖力敲击,声音洪亮悦耳,曼生乃性情中人,下席亲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大镲凹凸有致,合则响,合而美。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响人间欢乐,遂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以朱泥造之,通体大红,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


周盘学士壶

周盘典故:曼生喜好夜读,每每捧卷至深夜,间或倦怠,品茶以缓之,闭目静思: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艰辛唯有自己能够体味,更何况为官处世为自保有时不免强己所难……思之不免惆怅,起身信步,恰见置于小桌之罗盘,随手拨弄,见其勺柄经由其转,却始终如一,指向一方。曼生感叹,罗盘虽如铜勺,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也。遂以罗盘为原型,绘壶以省之,名曰周盘,因其三足形似乳钉状故又称乳鼎壶。





半瓜典故:半瓜壶的造型最为简洁,其由来也颇为简单,曼生为官第二年夏,酷暑难当,曼生爱以凉瓜解暑,一日,向午饭后,下人送上凉瓜,正要切开,曼生一时高兴,叫道“且慢,吾自切之”,乃操刀以中切之,瓜遂成两半,一半向上,一半竟向下,盖于桌面,下人欲翻之,曼生拦之,因其观之,此向下半只瓜不正是他所想要的紫砂壶之壶身吗,若以瓜蒂为盖,瓜藤为把,再添一壶流,岂不就是一把完壶。乃想,若一日,解甲归田,隐于山水间,取暗香梅花,置于松枝活火之上,煎茶以品之,洗尽铅华,何异于仙,不亦乐乎?曼生乐之,绘壶于纸上,简洁随意,因而命名也随意,乃称半瓜。半瓜壶看似得来容易,却也是曼生长久以来对于壶型设计研究积累的结果,切瓜而得半瓜,是因曼生厚积薄发之灵感闪现,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半瓜壶乃曼生十八式中的大壶,表明曼生具有男儿豪情的一面,大肚能容,容天下不能容之事,正如铭文所题“山中人兮仙乎仙”。或许,世间纷杂于曼生至此已是超然脱俗,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吧。此壶是将品茶的意境与曼生的思想境界融合为一体的最好载体,寓意世人,一切人间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乃为真实人生。品位其风格境界,则曰,旷达。人生苦短,忧愁实多,醉酒伤身,难如茶何,花覆茅檐,疏雨相过,把壶品茶,杖藜行歌,化前人之言曰:千秋万岁后,谁知悉与苦,俯仰观宇宙,不乐复何如,但恨在当世,饮茶不得曼生壶,而今品茶推曼生。




汉瓦学士壶

汉瓦壶,是古铜镜与瓦缶,瓦大之合形壶器,为曼生“以器释道”之上壶。


乳瓯学士壶

乳瓯典故:曼生十年寒窗,进京赶考,至拔贡赴潥阳上任,上任伊始,踌躇满志,转瞬不觉几载。其时妻妾不在身边,每每长夜独处,不禁思伊人温情。某日因公务途经潥阳街头,偶然举目而望,竟见一少妇依门喂婴。曼公亦性情中人,不禁心摇神移,心猿意马,不觉轿至县衙,曼生犹口称妙哉,美哉!心有所动,然曼公毕竟高人雅士,且爱壶成痴,仅仅有此一想而已,遂想乳汁甘露,滋养生灵万物,何不成一茗壶,寓情寓意,饮之如甘乳琼浆,岂不美哉。乃当即呵传笔墨,易稿七七四十九次,方终成乳瓯,再铭以妙句,此一款式问世上日即风靡一时,后世更是奉为经典。
曼生虽为君子,但也并非超凡,亦为性情中人,更何况自古文人多风流,曼公同样也风流爱美,不可明示之情以一壶尽化之,或养生之道,或阴阳之理,尽在此间风情别样。



井栏学士壶

井栏壶典故:初夏一日,制壶知己彭年来访,曼生设席庭院,以紫砂茗壶为题,互交心得。彭年问近日可有新思?曼生摇头曰:近日公务繁忙,未曾拾得!彭年曰:勿躁!万物皆可成壶!曼生曰:但求精!二人相饮甚欢。庭院之南,有一深井,恰一丫环于井边取水,栏高水深,丫环取水,腰身弯得有如一只彩虾,二人见状相视而笑。曼生紧盯井栏与汲水丫环,慢慢地丫环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作壶身。彭年眼望曼生,已知其意,遂传下人送笔墨,当即在石桌上描绘开来,数遍而终成一壶。彭年曰:此壶命为汲水壶如何?曼生摇头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二人相视大笑。
  此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此壶造型简约,色泽偏黄泛紫,风格高洁古雅,乃传世紫砂茗壶之三大经典壶式之一。



匏瓜学士壶

匏瓜典故:清朝官制,部分官员的家眷是不能带在身边的,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长厢厮守。思念之情绵绵切切,酷爱紫砂壶之曼生,遂想以壶寄情,以解相思之苦,无奈终不能创一中意之壶。一日偶读曹植《洛神赋》之叹瓠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句,细究之:匏瓜又称瓢葫芦,乃葫芦之变种。更有趣者,古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曼生不禁哑然而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释我之苦矣!惊叹世间万物,环环相扣,不期而遇,遇之神似。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遂遍寻匏瓜数百,日日观摩,终成此一不多见之壶式,名曰:匏瓜壶。




半瓢学士壶

半瓢典故:曼生爱梅,乃于后院种梅多株,闲暇之余亲自劳作,为之松土,除草,仆人取井水以半只似葫芦的水瓢浇梅,曼生好奇,捧之端详,甚觉古拙天趣,问仆人以何物成此水瓢,仆人告之是取成熟瓢瓜剖之,去其瓜瓤,风干即成。曼生惊异于造物之神奇,不禁触景生情,乃取仆人手中之水瓢为样设计紫砂壶,以半瓢为其命名,取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之意。也表达了曼生视眼前荣华如烟云,而回归自然,隐退田园的追求。在曼生看来,万事万物,阴阳造化都乃天意昭然,世间万物都乃灵气所聚,百态皆神奇,却万变不离其宗,繁出于简,最简洁的就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真实的。一个半瓢囊括了圆之所有,物本天成,借来用之,方显匠心独具,无可拟比。



石扁学士壶

石扁典故:曼生为人正直,才华横溢,故追求者众,以斯室陋室,唯无德馨自居。曼生一生钟爱紫砂茗壶,然常叹平生未得一式以尽显才学。潥阳赴任,已过三载,调令将至,而此壶未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夜卧冷榻,久不成眠,小童唤之,起榻跟随,行至一桥,小童不见,桥头置一五彩石,上书有扁斯石,砭我之渴曼生拾之,得意忘形,失足落桥,梦中惊醒乃南柯一梦,而圆石、八字却历历在目,乃掌灯夜画,以梦中所见之石为壶身绘好壶流、钮、把,端得是一款千古难觅之壶式,曼生有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喜极而泣,有诗为证:
无悔三载苦寻觅,
南柯一梦巧画伊。
尽展平生八斗才,
一朝得之累吾泣。
初识石扁,并不起眼,造型古拙,壶面粗糙,然再观之,则觉其意犹未尽,粗中有细,久而观之乃觉此壶大拙大雅,内涵至深,拥此壶以饮茶,自觉文气高三分,或许宁静以致远用于此壶是最为恰当的,或曰其中蕴含之之天机,石扁至乃时来运转之意也。






弧棱学士壶

弧棱壶典故:其实就是瓦脊的断面形。曼生在这里借觚棱壶以明志,谓世间人事,应讲规矩方圆,一把壶里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石瓢提梁学士壶

石瓢提梁典故:曼生自幼受茶道熏陶,对中国茶的研究颇有造诣。一日兴起,翻读《桐君灵》,以究茶汤之药效,恰有好友诗人钱菽美到访,曼生以新制石瓢壶煮白石以待之。好友随口曰:石瓢乃曼公最为钟爱之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曼生心动,并致谢好友曰:一语惊醒梦中人,吾又得一新壶矣!遂依石瓢壶绘之,去壶柄,设提梁,几易其稿,得提梁石瓢壶。



半月瓦当学士壶

半月瓦当典故:夕阳西下,曼生闲庭信步,漫步于溧阳乡间小径,一间间昔日秦汉民居,在金色夕阳照射下,泛出古典而沧桑的气息,而一排排屋檐上的瓦当,更是透射出一息古色古香的韵味。落日的余晖洒于其上,曼生为之神往,为之倾倒。而此时的曼生正在为他的新壶式沉迷。突然灵感乍现,眼前夕阳下的瓦当,有如一个个飞扬着的古铜色的紫砂壶……曼生若有所思,瓦当,不是很好的壶型吗!入得书房,融合瓦当之型,细细描绘,一个完美无瑕的瓦当壶跃然纸上,一款经典的曼生紫砂壶诞生了。曼生为壶命名:半月瓦当。






合斗学士壶

合斗典故:曼生受古文献熏陶,信奉“天圆地方”之说,故一直想造一方壶以示人行天地间,却每每不得其式。盛夏之夜,繁星满天,曼生仰天而视,细观星相,见星罗棋布,亦方亦圆,若有所思,观之弥久,越觉人之渺小,为人为官不易,自己又一味志行忠方,不禁感慨万千,手捧合欢茗壶,脑海中浮现出造一茗壶以表我心之意图,遂置合欢于书房,细细端详,因曼生喜用合欢,故想以合欢而绘心中之茗壶。雄鸡报晓曼生易稿七十三,终未得其壶形,再端合欢,其骨架傲然,若变曲为直,岂不正如所愿,曼生不顾劳累,以合欢为骨架变曲为直,终成有棱有角之方正壶,而此时银河星空星光闪闪,意寓吉星高照,北斗南斗同月而辉,遂以合斗命名之。


石铫提梁学士壶

石铫提梁典故:曼生劳累不适,休养于家中,好友江听香闻之,登门探访。曼生设茶待客,二人以茶为题,相谈甚欢。谈及古人所用茶具,认为器之要者首推铫,煎茶煮水皆宜。古人以石、铜、瓷为铫,而铫以薄为贵。但石铫太厚而不宜,铜铫则腥涩有异味,瓷铫又不耐火。谈及此,听香言道:曼兄,何不以紫砂而为铫?曼生早有此意,乃欣然提笔,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特设提梁。壶成,初名曰铫梁,又思不妥,因铫之初乃石器,故重命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终成一经典曼生壶式。




柱础学士壶

柱础壶典故:看其形便知,这是古代建筑房屋时用来支撑木柱之用的石基。众所周知,础润而雨是生活常识,下雨是自然规律,宜兴的霉季,空气中湿度增大,俗称还潮。借用久晴不雨特殊的天气背景,用注茶壶润的方式来回答,把柱础的题目用生活常识来诠释妙解,真是匪夷所思,确实蛮有意思。



南瓜提梁学士壶

南瓜提梁典故:曼生乃文士,自诩坡仙之徒,一生所崇拜者,首推东坡。适值生日聚会,恰在隆冬,其时炉火新旺,曼生呼朋唤友,煮茶斗诗,乐在此中。其间好友郭麟,把壶言欢,遥指东坡,言及当年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今曼翁诞辰,何妨古为今用,活火煮茶,神游古今,众皆言妙。一语惊醒梦中人,曼生惊异于提壶二字,提梁之意朦生于心,席散人尽,客去主安,长夜漫漫,秉烛夜思,绘提梁于案头,易稿数十,不得真谛。恍恍然,东方泛白,曼生信步入庭,侍女婉儿,恰送南瓜羹,曼生惊喜,忆昔年东坡归田,院内外皆种有南瓜,自己本自诩坡仙之徒,何不以南瓜为壶,与东坡先生同喜南瓜岂不妙哉,再入书屋,依南瓜为壶身,绘三叉提梁,得此南瓜提梁壶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