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预习高效

 亭溪秋实 2014-03-11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预习高效

    有效预习相当关键,能引起上课、作业、复习与考试一系列环节的高效率,保证有效预习需要做好“学——练——评——辅——定”五个环节。具体分述如下:

      学 在预习课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根据学科特点,及时做好批注,力求做到熟悉文本内容,了解基本概念,明确公式、定理,理解基础知识。

      在“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学案上教师精心设计的习题。此阶段,要求学生独立作业,不交流,不讨论,并注意将自己不会的问题做出标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学的内容得到检验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可以暴露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纪律观念,也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评  可以分为两步:首先,各小组长所做的学案,教师一定要亲自认真评改,而且要对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为下一步的小组辅导做好准备。第二,开展小组内评改。由小组长负责,可以先结对批改,若遇到结对者无法评判的问题时,由小组长介入批改。

     辅  针对出现的问题,组长及时组织相应层面的学习小组展开帮辅活动,力争使每一位小组成员理解、掌握50%-70%的学案内容。在此阶段,组长也可就组内出现的共性、基础性问题组织组员开展巩固性训练。

     定  由组长负责,统计明确本组内同学出现的共性及疑难问题,并及时上报给相关课任教师,课任教师做好相关的归纳和分析,为上课时的小组合作及课堂展示做好方向性准备。

    就时间的分配上,前两个环节至少用一个自习课时间,后三个环节可用一个自习课时间,教师亦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作出必要的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