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

 知道. 2014-03-11

 “大同世界”即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要实现的最高理想,“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近期的主要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它们的社会模式是怎样的呢?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在宥》,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指“养心”应当“忘物”而言的。而用“大同”来描述“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则是在《礼记· 礼运》。《礼记》是孔门后学解释《仪礼》时所作的记,附于礼经仪礼各篇之末,阐述仪礼各篇之义理。“大同”思想为孔子首创。

在大同时代,人人都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信誉,和他人友好“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财物虽然不可以随便浪费,却不一定属于自己,不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会感到遗憾,这样的时代,不需要智慧的谋略,也没有偷盗和抢劫,人们不用关锁门窗。

这当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境地,但它取决于世界的大同,人们道德理想的空前一致和充裕富足的物质保障才能得以实现,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天方夜谭,渴望不可及,把它列为“空想社会主义”更为贴切,像是一个星球与整个星系的关系,谁也改变不了谁,都有着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法则。

“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评经· 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小康”在《礼记·孔运》中得到较系统的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在小康时代,为政者以礼仪为标准,考察人们的行为,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实行仁义,给人民以行为的规则:不这样做,就被认为是有罪,遭到大家的唾弃。

以古人所揭示的小康社会标准来衡量,或许我们早就行入了这条康庄大道,并在疾速奔驰,或许我们身在其中并未曾细细地品尝,但无论怎样,这也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事情,以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丰富来看,这里又充斥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尤以“为政者以礼仪为标准”,“给人们以行为的规则。”来说,与古人之训相差甚远,某些官员不为公、不为民、不作为、贪脏枉法、徇私作弊,已在百姓中造成恶劣影响,百姓为此深恶痛绝。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显示,我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0.1%,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不管你信也不信,“小康社会”正在无限接近我们,但无论是执政者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盲目界定,即不可夸大奇谈,沾沾自喜,也不可全盘否定,一无是处,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来审时夺势,查找肌体上的顽疾,轻装上阵,齐心协力,如是这样的话,货真价实的小康社会真的已经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