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境思进取 课改续华章

 文渊论教 2014-03-12

    原成都市教育学会张乃文会长深入课堂指导学校课改工作

    青青毗河,碧波荡漾;两岸繁枝,苍翠欲滴。在这风光旖旎的毗河之滨,坐落着一所环境清幽、绿草如茵的农村初级中学——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

    学校始建于1970年,现有师生1500余人。自建校以来,祥福中学走过了四十余年的沧桑岁月,一代代“祥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初中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质生源,铸就了精品特色教育的金色品牌。早在1986年就成为成都市首所验收合格的初级中学,1990年被四川省领导赞誉为“川西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尔后又荣获省级“绿色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课改先进集体”、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等诸多殊荣,缔造了祥中发展史上的一个个辉煌,创造了连续30余年中考成绩名列成都市青白江区同类学校前列的佳绩,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当地教育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

    四十余年风风雨雨,四十多载豪情壮志,一代又一代祥中人薪火相传,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抒写了壮丽的诗篇。

    建校之初,学校仅有4-6个班的规模,教室简陋、设备奇缺;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祥中师生;仅有的几十名教职工既是教师又是建设者,一边上课,一边创业,磨炼了祥中教师,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爱校”的精神。特别是在白手起家搞勤工俭学的艰苦岁月里,老师们用极端简陋的设备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到1980年,校办厂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供了100多万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曾两度被评为四川省勤工俭学的先进单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祥福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发展,向课堂要质量,向质量要信誉,经过历届师生的奋力拼搏,谱写出学校发展史上的一篇篇崭新华章。特别是,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保障学校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职工素质和学校办学效益,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从1992开始学校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建立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实施与用人制度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改革,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祥中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面对骄人的成绩,祥中师生并未满足。跨入新的世纪,祥中人以更新的姿态、更大的干劲、更高的目标,阔步在打造精品特色学校的新征程上。

    学校始终牢记“修学储能,德才兼备”的校训和“教书育人、读书做人”的德育宗旨,遵循“进步即优秀”的育人理念,本着“融济理想、慧聚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建立平安、文明、书香、阳光、和谐的五大校园,落实“四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四高”(学生高素质、教师高水平、学校高质量、办学高效益)的办学目标,创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搭建平台的和谐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坚持把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年来,实施了“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打造学校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全区“内涵发展,课堂重建”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学校开展为契机,乘全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东风,学校成立“毗河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开展“毗河讲坛”,聘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课改专题讲座,建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轮训制度,分期分批外出培训、研修。特别是近年,学校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省内外交流学习。这一切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总结提炼出“三、二、四”和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校内大力推行。精心编制《祥福中学创新教学》系列读本,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巨大的变革和福音。

    华章如歌声犹在,而今迈步从头越。登高满目翠绿处,为折东风第一枝。我们将乘课程改革开拓创新之东风,挟弄潮涛头敢为人先之气势,弘扬祥中精神,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打造学校“和乐教育”的特色品牌,共同谱写灿烂辉煌的教育教学新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