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 主题分享: 如何协助因 MH 370 飞机失联事件而影响身心灵的群众。 请你广发这篇文章,让社区的人们能有更多有关悲伤教育的资讯。 飞机失联一事,不只影响了乘客的直属,同时也影响了空服人员、飞航人员、助人者、义工、乘客的同事(及上下属)、同学、学校、邻居、社区等。尤其是我担心一些本来就有哀伤状况或者忧郁症状的公众,心情会因这件事而更加低落,因此,我希望你稍微花一些时间去阅读一些简单陪伴的技巧。 这些技巧都不难,你用得上的话,请你协助身旁仍然拥有不确定性的哀伤 (ambiguous grief) 的人们。 但愿大家能持续善生。 以量 12 March 2014 (飞机失联(08/03)进入第五天) ** 像上一篇文章一样,这些文字都是我目前用来教导辅导学生们如何做悲伤抚慰及陪伴的技巧。 要记住最重要的两点: 1。我鼓勵你在還沒有幫助別人之前,先整理自己的悲傷經歷,先准备好自己。请不要自己还未准备好,就冲去协助当事人。这样做会是伤害自己的。 2。当事人一旦没有要求你协助,也不想和你分享,请不要强迫当事人一定有必要和你分享他的伤痛。请不要这么自以为是。这样做会是伤害对方的。 强调:请先准备好自己,也请准备好当事人。在双方都愿意的状况下,才进行你陪伴他们的哀伤。 毕竟,哀伤是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空间及关系里,才能逐渐揭露且疗愈的。 好。我開始說技巧:十二个简单的技巧及精神。 主题分享:十二个简单的悲傷抚慰及陪伴的技巧 1. 傾聽 傾聽是最基本助人工作的態度。中國字的「聽」反映出真正聆聽一個人的話語時,是需要用耳朵注意聽其內容,用眼睛觀察對方的表情動作,用心專注於其訊息底層的聲音。 2. 同理 聽到当事人的話語,除了聽到外,還要聽懂。所謂聽懂就是懂得對方的心境是處於什麼狀態,在進入對方處境後,油然而生一種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所以同理心不是用頭腦去理解對方的心理,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對方的感受,是柔軟的且有人性的心理接觸。有時你未必有類似於当事人的經驗,但若能設身處地想像你在對方的處境裏,身為人,你的心理會有什麼 感受?想像一下,你約略能懂對方心境的十分之五。當你能有所感時,從你的心中就升起直覺的感受,而那大概就是對方內心的感覺,而你所做的就稱為同理心。告訴当事人:「你内心想必是如此的哀傷」,而不是「我懂你的悲傷」,当事人的悲傷是獨特的,只有他能懂,我們只能真誠地回應我們的 「将心比心的感受及想法」。 3. 支持 支持可以是語言上的,例如:「嗯」、「你需要我時,我都在這裡」、「你很用心」、「你尽力了」,「你做到了」等等。但最神奇的支持不是語言,而是肢體語言,你的眼神可以傳遞關切與無私的愛和尊重;你的手可以緊緊握住傷悲的手;你的手也可以張開,擁抱哭泣的当事人;你的眼淚可以是對当事人無言的瞭解與支持;你的微笑表達了你對当事人的接納與關懷。語言和非語言的一致,更加強了支持的力量,但留意覺察自己的心,當支持的出發點是為對方時,你的支持才是有力量的,當出發點是為自己時,你的支持就只是虛假的形式。 4. 陪伴 陪伴当事人,有時你不需要說什麼,他也不需要說什麼,兩人靜靜的坐一會,讓心靜下來。面對失去至愛的傷痛,有時語言能傳遞出來的痛苦或支持是有限的,無言的陪伴能真正表達你的關懷。有時陪伴是需要時間的,你要讓對方知道,你的限制所在,如:上班的時間什麼時候有空可以真正陪伴、什麼狀況下你無法陪伴。 5. 表達真誠的關切 真誠一致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與態度。助人者若不能以真實的自己去面對求助者,雙方就無法建立真誠的信任的關係,而缺乏信任關係,豈能助人呢?所以助人者不但要對自己的感受真實,也要對当事人真實,雖然助人關係中有助人者與受助者,但在真正接觸的時候,是需要拿掉角色的帽子,是一種人與人接觸的時刻,助人者發自內在真 誠的對受助者表達關切,這是人與人的關係中最可貴的情操。 6. 不評斷其悲傷反應 協助当事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表達悲傷的情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怕別人評斷的眼光或意見,被評價的滋味讓我們收回許多內在真正的想法與感受。要協助当事人盡情地流露自己內在的感受,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助人者要絕對做到不評斷對方的悲傷反應,任何反應都是值得被尊重與感謝的。 7. 接納與肯定其情緒表露 當助人者可以先做到不評斷喪親者的任何情緒反應後,就可以更進一步表達對喪親者情緒的接納與肯定。前述提及悲傷反應中,有些情緒是相當深沈且複雜的,如:憤怒,罪惡與羞愧,這些情緒都被個人壓在深深的心底,如果助人者能讓喪親者感覺到足夠的安全和信任,這些深沉的情緒才可能流露出來。而當壓抑的情緒一旦流露出來,個人的內在才會產生釋放的感覺。 8. 不主導做決定、不主動給予建議 告訴当事人該怎做,可以怎麼做,或怎麼做會更好,或許是個對助人者比較容易的方式,但卻不是真正讓当事人成長與學習的方式。不要主導当事人做決定,而是協助他釐清做決定的過程; 至於給予建議的部份,評估当事人個人狀況以及需要意見的強烈程度,適度給予中肯的意見作為參考。 9. 分享 若是助人者是亲戚或朋友,你與当事人同樣都認識乘客,因此你可與当事人一起分享他們對乘客共同的回憶。若你並不認識乘客,則在適當的時機,考量当事人的需要,適時簡短地分享自己的個人失落經驗。分享可以拉近彼此間距離,讓当事人瞭解到助人者也是有時失落經驗的,助人者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困擾的。助人者也是有脆弱的生命阶段。 10. 增強其內在資源 助人者若能幫助当事人增進對自我資源的覺知,並肯定其內在資源,則對当事人的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有提昇的助益。所以當当事人在因應行為部份發揮了其個人的特質時,助人者就要如同鏡子般反映讓当事人看到自己做了什麼,進而能肯定当事人看到自己的能力,重新找到自己面对突发性危机的力量。 11. 鼓勵在精神層次上的意義探尋 飞机失联帶來的衝擊不僅是情感上的剝奪,也是信念價值體系上的挑战。因此助人者要進入当事人對自己生命與死亡(或失落)的態度上工作,並且鼓勵当事人追尋自己生命的主題,讓失落能涵容進入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讓当事人找到失落事件的對他個人的意義,並且重新定位與乘客的關係。這是屬於較後期的陪伴目标,需要在当事人失落的情緒都被照顧到與整理過後,才能逐漸進入精神層面,去探尋個人的生命意義與乘客失联的意義。 12. 靜默 靜靜地陪伴是非常重要的。此時,助人者必須能摒棄一切的意 圖,陪伴当事人體驗最深沉而真切的情緒。 以上资料并非自创,纯粹是阅读相关书籍后、消化且整理。 祝福大家、祝福他们、祝福自己。 以量 12 March 2014 (Wednesday) |
|